1、长度比较【教学内容】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本P50-51 【教学目标】1. 会用视觉直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概念。2. 通过观察与操作,逐步体验、感知、归纳长度比较的方法。3. 能借助方格纸作为统一的“长度单位”来比较物体的长短。4. 【互动指标要求】能观察互动白板中所呈现问题的变化和含义,并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会用一端对齐看另一端的数学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教学难点】灵活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比较物体间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一)游戏:比高矮师:我请了两个小朋友来做了一个比高矮的游戏,想知道他们比较的结果吗?问题1:*和*比,*比*高,你们同意吗?为什么?问题2:现在能
2、直接比较了吗?为什么?问题3:那让他们都站在地面上,一个站这边一个站那边,你能一眼看出他们的高矮了吗?问题4:你们有什么比高矮的好方法?(二)揭示课题【小结】二、探索新知,实践体验(一)比较绳子的长短1、【录音】问题1:小朋友,他们在争什么?这就是他们的绳子问题2:你们愿意帮助他们比一比吗?绳子比较长,我们先用较短的彩带试一试,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三根长短不一的“彩带”,请小朋友们尝试比较一下,得出比较的结果。2、尝试比较三根彩带的长短。3、学生汇报交流比较的方法:大部分小朋友是观察得到了,小部分是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比较。问题3:刚才大部分小朋友通过观察就比较出彩带的长短,那么光靠观察你能马上比
3、较出三根绳子的长短吗?为什么不能?【小结】【白板技术应用】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并即时使用工具“直线”以此来表示出“对齐的一端”和“所看的另一端”。将“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不再模棱两可。(二)试一试:1、比较旗子的高低;2、比较铅笔的长短;3、比较绳子的长短。【小结】【白板技术应用】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工具“拖曳”功能,将遮盖部分移开,这个过程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又打破学生固有的主观的认知,发现其中问题的主要矛盾,引起学生能更加全面的思考问题,并用所学本领进行应用实践。(三)生活中的长度比较师:除了比高矮、比长短和比高低,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长度比较呢,老师这里收集了
4、一些,谁愿意来说一说?它们都是数学中的“长度比较”。三、灵活运用,合理比较(一)折纸1、通过观察直接能比较师:刚才我们都是通过观察比较出物体的长短,仔细观察这些平面图形,你们都认识吗?三角形的绿边和紫边,哪条边长?梯形的黄边和粉边,哪条边长?2、通过观察产生争议3、请学生取出这张引起争议的长方形纸片,同桌合作探究,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方便。4、请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比较的?(1)用尺量;(2)用铅笔、手指等间接比较;(3)两张长方形纸片(一个横放一个竖放)叠在一起,红边和蓝边重叠,一端对齐看另一端;(4)长方形中的蓝边沿着红边对折,使一个顶点重合,也就是两条边的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可以知道比较
5、的结果了。【小结】【白板技术应用】在将两张长方形纸片通过折叠来比较边的长短时,可以利用工具“旋转”功能,在重叠时又能落实所学本领“一端对齐,看另一端”,教师可以圈出对齐的点和另一端长出的另一部分,从而使得让学生观察的更加有针对性。(二)数方格1、引入工具;2、观察方格纸,他有什么特点? 3、怎么在方格纸上比较出这两条边的长短呢?4、独立练习:课本P51。5、小游戏。【小结】【白板技术应用】课本中方格纸上直接印好了物体,只要学生直接观察一边所占格子的数量,学生往往会把格子的大小和边的长短产生混淆,为后面学习面积和周长概念产生干扰。因此,通过白板工具中的“拖曳”功能能将物体放到方格纸的过程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操作时仍然遵循物体边的一端要和方格纸中方格的一个端点对齐,然后看另一端占了这样几格的方格的边长,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进一步落实和提升。四、总结收获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你有什么收获?【总结】【板书设计】 长度比较 比高矮 比长短一 端对齐 看另一端 观察 折 叠 比高低 操作 比厚薄 量 数 比粗细 比宽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