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度比较【教学内容】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P5051【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从整体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因此应该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课堂充满了兴趣,从而引起他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长度比较这一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起点是在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的比较的方法,由于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历中对物体的长短比较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分为“初步感知,揭示课题继续探究,间接比较-灵活运用,合理比较”三个层次。以学生的自身经验为基石,引导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运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中去,使学生获得学
2、习数学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从具体到抽象,运用借助其他物体的方法进行比较,从而渗透间接比较长度的思想方法,学会学数学,用数学,帮助学生学会倾听,完成要求。同时适时表扬,给予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教材分析】 长度比较是上海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内容。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关于长短,高矮,厚薄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又能为以后学习长度测量打下基础。教材要求学生能形成长度比较的初步感知,知道如何进行直接比较,间接比较,和如何使用统一的单位来比较。教材中注重对长度比较方法的掌握,留给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
3、务于生活,从而让学生从小养成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的好习惯,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设计意图】长度比较是第四单元“应用”中的第一节课,我个人认为只应该是一节常识课。这一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直接比较(用视觉直接判断物体的长短;一端对齐后,看另一端。)和间接比较(借助某一物体长度判断物体的长短)的方法来判断物体的长短(数方格)。比较物体的长短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本节课的设计就从学生比身高入手,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在实践中逐步体验、感知,并概括出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从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
4、活动共分三个环节:创设情景 初步感知;探究新知 实践体验;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由浅入深徐徐展开,不断摘取一个个学习成果。在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自我认同感、增强学习兴趣。整节课意图在充分理解教材、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发现与归纳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 会直接比较出一端对齐的物体的长短,初步感知长度的概念。2 通过仔细观察与动手操作,掌握物体长度比较的各种方法,会在方格纸上比较物体的长短。 3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动手、乐于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间的长短。 教学难点:创造
5、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间的长短,并具有可操作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教学准备】课件、彩绳、长方形纸、星星榜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1、比身高(1)、比较两位同学的身高 在比较物体高矮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板书:观察)(板书揭示课题:长度计较)(2)、判断方老师是否能和站在椅子上的同学比较身高。小结:比较身高时,脚要站在同一起点,再比较头顶的位置。二探究新知 实践体验1、比彩绳小组合作,比较彩绳的长短,学生上台演示方法。得出结论:通过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可以知道,红绳和蓝绳比。红绳比蓝绳长,蓝绳比红绳短。(板书:一端对齐,看另一端。)2. 比短绳小胖、小亚、小巧在跳绳,先猜一猜谁的绳
6、子最长?谁的绳子最短?怎么比更好?请说一说比较的结果。3. 比纸条(1)遮住一端 猜测被旗帜挡住的黄纸条和绿纸条的长度。(2) 遮住中间 猜测被旗帜挡住的蓝纸条和红纸条的长度。小结:(1)我们在比较物体长短时,要将物体看完整,然后再比较。(板书:看完整)(2) 如果碰到弯的,曲的物体的时候我们要把他们拉直了再进行比较。4.比邻边 操作体验:比纸上红边与绿边的长短。小结:用折的方法就可以将两条边一端对齐,看另一端就知道谁长。5.数方格 (1)谁能看出这些文具谁最长?谁排第二?谁排第三?谁排第四?谁排第五? (2) 把这些文具放在方格纸上,只要数数每样文具占几格长,就知道谁长谁短了。 (3)独立完成P51,数一数并标出这些文具的格数。三练习体验 巩固提升 1比较两把尺的长短 小结:两条彩带这一部分的长短相同,只要在方格子上比较多出的部分就可以了。 不同的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2. 黑猫警长抓小偷协助黑猫警长抓小偷:通过在三条路径选择最短路径的方式,学会用数格子的方式比较长度。四总结评价 体验收获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你收获了几颗星?【板书设计】长度比较 观察 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曲直) (看完整) 数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