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惊愕交响曲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教学设计第二乐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欣赏奥地利音乐家海顿的作品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二、课型: 欣赏课 三、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桂教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这首乐曲为四二拍, 是作曲家海顿于 1791 年创作的,海顿创作本曲是为了教训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瞌 睡的附庸风雅的贵族观众。 乐曲把强弱对比的手法发挥到极致, 开始部分是弱起, 轻得几乎让人听不见,接着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乐队刹那间用最大的音量 演奏,定音鼓猛烈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把打盹的观众惊醒。本课选取的第二 乐章采用了变奏式的演奏方法,强烈的对比将带给学生们崭新的情感体验。 四、学情
2、分析: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理解和判断能力,但水平差异性 较大。学生对欧洲音乐作品和音乐家了解不多,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因此对欧洲 音乐作品的聆听兴趣不是很高。但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且富于幻想,所 以本课将从作曲家和作品背后的故事切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中提 高音乐审美情操。 五、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海顿生平、欣赏乐曲,感受欧洲古典主义时 期音乐特有的魅力,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 结合作品, 认识音乐家海顿; 聆听音乐片段, 感受音乐的变化,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 3.知识与技能:能够模唱乐曲的片段、听
3、辨出主题的不同变奏。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 2.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感受、体验并表现乐曲中力度的变化。 七、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一)师生问好。 (二)故事导入(二)故事导入 1.出示 PPT奥地利 在 18 世纪的欧洲,有一个国家,叫奥地利,那里有一户非常贫穷的人家, 男主人是马车修造工,靠着微薄的收入养家。在一个乍暖还寒的初春,他的儿子 出生了。这个孩子从小就声音洪亮,喜欢唱歌,可是家境的贫穷使得他没有任何 条件去接触音乐。于是,他 6 岁的时候,便被送到了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住在 一个亲戚家里,8
4、 岁,他被教堂唱诗班接纳为歌童,这一唱,就唱了 8 年。在这 8 年间,这个男孩子还自学钢琴、小提琴,甚至作曲。 16 岁以后,他的声音逐渐沙哑,再也不能继续留在唱诗班唱歌了。他离开 唱诗班,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学音乐。在他 27 岁那年,他 创作出了他的第一部交响曲,在此后的时间,他得到一位贵族的赏识,直到他的 晚年,他的生活都非常安定。一生共创作了 104 首交响曲,被后人称为交响乐 之父 。他的名字,叫海顿。 在海顿 59 岁那一年, 他去了英国的伦敦, 那里的贵族争相去听他的音乐会, 可是,贵族们并非个个都会欣赏音乐,更多的,则是为了去音乐厅里显示自己的 尊贵身份,所以
5、,他们总是在音乐会上打瞌睡。海顿觉得,贵族们这样的行为是 对音乐的极大不尊重,于是,他创作了一首交响曲。 新作品演出当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乐曲。乐曲 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 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 没什么区别。贵族们又在昏昏欲睡。突然,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 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贵族吓了一跳。 乐曲演奏完了,傻了眼的贵族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 称为惊愕交响曲 。 2.引入课题,出示 PPT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6、 师: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交响乐之父海顿的音乐世界,感受他最著名的作品, 最著名的部分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 ” (三)观看视频,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情感特点。(三)观看视频,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情感特点。 师: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以前的欧洲,去音乐厅里欣赏音乐会,是贵 族的专利,普通人可是欣赏不到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贵族观众吧, 欣赏一下海顿的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吧! ” (四)交流初听乐曲后的感受。(四)交流初听乐曲后的感受。 师:“同学们, 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欣赏完这首乐曲, 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 1:很有趣。生 2:时快时慢,时轻时重。生 3:再也不
7、敢打瞌睡了 师: “大家都很会欣赏。那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这个节目,由多人用不同乐 器共同演奏的演出形式,叫什么?” 生答:交响乐。 (五)复习交响乐的含义(五)复习交响乐的含义 师: “对,这就是辉煌的交响乐。交响乐形成于 18 世纪中叶的欧洲,交响乐 队演奏的交响乐曲,一般分为四个乐章。其实,把交响乐曲固定为四个乐章,正 是海顿的功劳。所以,人们都称他为交响乐之父 。 ” (六)分段欣赏,加深理解。(六)分段欣赏,加深理解。 师: “同学们,现在,我们分别来听一听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的音乐片 段,一边听一边想,这个片段的力度、演奏方法,都有什么特点。 ” 播放第一片段(主题 A00:00-0
8、0:32) 1=C 2/4 1 1 3 3 5 5 3 4 4 2 2 7 7 5 1 1 3 3 5 5 3 1 1 4 4 5 5 0 师: “好,谁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答案,这个音乐片段的力度上,有什么 特点?” 生答。 (轻、跳跃) 师: “这个片段,是整首乐曲的主题,请大家一定要熟记这个主题,以便在 接下来的一系列乐段中发现和辨认这一主题。我们给主题做个记号,用 A 表示。 (板书)现在我们一起来视唱一下。 ” 出示曲谱 PPT,师生视唱,提示学生注意顿音。 师: “大家唱得都很不错,老师觉得,我们还能用动作来表现这种诙谐而有 趣的音乐情绪。现在请大家起立,跟着老师来试一下。 ” 师
9、带生进行律动。顿音、力度弱的地方,用“蹑手蹑脚”表现,ff(极 强)的地方,用“跳跃”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视唱及动作表现,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以及对强弱这个音 乐要素的理解。 师: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个片段,听听这个片段又有什么特点。 ” 播放第二个片段(变奏 A101:06-02:02) 师: “在这个音乐片段中,大家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有主题)对,主 题变化着出现,这样的音乐创作手法就叫作变奏 ,我们给这一段旋律做个记 号,A1。 ” (板书) 师: “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三个片段,听听这个片段的旋律发生了什么变化。 ” 播放第三个音乐片段(A202:03-03:05) 师: “这个音
10、乐片段跟 A 和 A1 两个片段相比,有什么不同?谁来分享一下你 的看法?” 生答。 (重音比较多;力度大了一点;旋律没有那么轻快了) 师: “同学们对音乐的感受越来越灵敏了。这里出现了主题的第二次变奏, 我们把它记为 A2。 (板书)那现在我们来视唱一下歌谱。 ” 出示曲谱 PPT,师生视唱该片段。 1=E 2/4 6 6 1 1 3 3 1 2 2 7 7 5 5 3 师: “在主题 A 里,我们模仿了蹑手蹑脚的小老鼠,那么音乐进行到这里, 剧情应该变成什么样了呢?大家来想象一下。 ” 师生一起随音乐做动作。再次播放 A2 音乐。 (02:03-03:05) 教师继续带领学生欣赏第三变奏
11、A3(03:06-04:10) 、第四变奏 A4(04: 11-04:25) 、主题 A 再现(04:26-结尾) 。每欣赏完一个乐段,教师做简单讲解。 第三变奏 A3(03:06-04:10) 1111 3333 5555 3 4444 2222 7777 5 在弱的力度下使主题更活泼、轻松。带领学生做动作:轻松的,自由的,陶 醉的。 (板书) 第四变奏 A4(04:11-04:25) 主题加强。带领学生做动作:紧张的、匆忙的、慌乱的。 (板书) 主题 A 再现(04:26-结尾) 介绍:这个片段的力度弱了下来,仿佛略带歉意,幽默而诙谐,展现出海顿 的绅士风度。 (板书) (七)完整欣赏,要
12、求学生听到主题时做个挥手动作。(七)完整欣赏,要求学生听到主题时做个挥手动作。 师: “我们已经分段欣赏完了这首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我们知道了这 首乐曲是一段主题加四段变奏,最后主题再现的格式, (板书)那么现在,我们 完整欣赏一遍,在听到主题旋律时,挥挥你的手。 ” 播放完整的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在分段欣赏完音乐后,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次完整 欣赏则更容易理解每个乐段所反映的内容。让学生听到主题旋律时挥一挥手,是 为了让学生更认真地聆听音乐,也能够检验学习效果。 (八)总结(八)总结 交响乐之父海顿,运用幽默诙谐的音乐语言,把一条简单的旋律,运用四次 变奏,使它如此深入人心,流芳百世。老师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够去了解、接触 更多的优秀音乐作品,感受不同音乐作品的魅力,甚至自己去尝试,用自己熟悉 的旋律,创作出变奏曲,你们一定会发现音乐世界的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