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发展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重工业发展迅速,农业、轻工业落后局面没有改观。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相继爆炸了原子弹、氢弹;人民教育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成就:问题:内容影响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2.勃列日涅夫3.戈尔巴乔夫(二)改革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进步性:改革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局限性:改革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苏联三次改革的内容、影响。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农业: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
2、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内容影响2.勃列日涅夫(19641982)工业:“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迷信专断;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苏联三次改革的内容、影响。(二)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3.戈尔巴乔夫(19851991)内容影响学习任务:阅读教材,梳理苏联三次改革的内容、影响。经济:承认市场调节的作用政治: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在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
3、况下,骤然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随之兴起。(二)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2.勃列日涅夫(19641982)3.戈尔巴乔夫(19851991)材料一:20世界3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在当时极大的促进了苏联社会的发展,但后来逐渐僵化,弊端日益暴露。材料二: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的资本主义思想路线。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国内局势失控,苏联迅速走向解体。材料三:从外部条件来说,东欧剧变和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苏联解体,起了推动作用。直接:
4、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历史(根本):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三)苏联解体(1991年12月)阅读材料,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国家内容效果局限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其它国家政治:建立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经济: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国家分裂埋下隐患政治上: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经济:建设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布拉格之春”外交:独立制定外交政策苏联出兵,扼杀改革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曾取得显著成效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社会矛盾积重难返1.建设 成就:恢复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问题:大多
5、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2.改革内因:各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思考: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3.结果: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外因: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东欧剧变东欧剧变19891989年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年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一度处于低潮,西方资产阶级开始对社会主义思想及运动冷嘲热讽,美国政客布热津斯基高调断言“共产主义将不可逆转地在历史上衰亡”,弗朗西斯福山也鼓噪“历史
6、终结”。林彦虎,冯颜利对苏联解体教训的再认识请结合相关史实反驳这一论断。请结合相关史实反驳这一论断。中国: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1976年过渡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年1956年1966年1978年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过渡时期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954年宪法 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两弹一星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一)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949-1978)1.开创:1978 十一届三中全会(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至今
7、)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目标:2.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基础设施建设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4.世界意义: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历程来看,今天的中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深刻的教训?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或生产关系变革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高度关注民生,发展经济的同时改善民生;对领导人的评价要客观,逐步破除个人崇拜,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等历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