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诗歌五首古代诗歌五首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2.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3.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背诵默写古诗词,并引导学以致用。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初唐初唐 陈子昂陈子昂解题导入解题导入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幽州台:注,即蓟幽州台:注,即蓟jj北楼,是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纳天下贤士所建,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故址在今北京西南。歌: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歌: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古体诗古体诗。古体诗
2、,。古体诗,又称古诗,和近体诗相对,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又称古诗,和近体诗相对,每篇句数不拘,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古体诗不讲求对仗和平仄,用五言、六言、七言,古体诗不讲求对仗和平仄,用韵也比较自由。韵也比较自由。方法指导方法指导 颂其诗,读其书,不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知其人,可乎?是以,可乎?是以论其世论其世也,是也,是尚友尚友也。也。孟子孟子万章下万章下 尚:同尚:同“上上”,上友,就是以古人为朋,上友,就是以古人为朋友。友。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评是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原则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原则。知人论世的原则,要求必须联知人论世的原则,要求必须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
3、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加以考察。阅读诗歌,要有阅读诗歌,要有“知人论世知人论世”的意识。的意识。我们要联系作者我们要联系作者的时代和生平,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认识作品的价的时代和生平,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认识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值和意义。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选自陈子昂集。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选自陈子昂集。这首诗写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元年(696696),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不少弊政,常提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不少弊政,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
4、因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逆党”株连入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株连入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当时,契丹攻陷营州。武则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当时,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天命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任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军出征。任右拾遗参谋军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屡次进言,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
5、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台,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慷慨悲吟,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诗人简介诗人简介 注注:陈子昂陈子昂(661702661702),),字伯玉字伯玉,梓州射洪,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今属四川)人,初唐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初唐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好施,慷慨任侠。2424岁举进士,以上书政论得到武则天岁举进士,以上书政论得到武则天的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的重视,授麟台正
6、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26岁、岁、3636岁时两次从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远见。军边塞,对边防颇有远见。3838岁时,因父老解官还乡,岁时,因父老解官还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其诗思想充实,其诗思想充实,风骨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张九龄、李白、杜甫、白居易
7、都从中受到启迪。启迪。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38首和登幽州台首和登幽州台歌等歌等。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1.听读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听读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登幽州台歌登幽州台歌 初唐初唐陈子昂陈子昂前前/不见不见/古人,后古人,后/不见不见/来者。来者。念念/天地天地/之之/悠悠,独悠悠,独/怆然怆然/而而/涕下!涕下!2.2.朗读诗歌,读出节奏、重音和感情。朗读诗歌,读出节奏、重音和感情。tchung自主领悟自主领悟1.1.朗读一二句,结合创作背景思考:朗读一二句,结合创作背景思考:“古人古人”指谁?指谁?“来者来者”又指谁?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内容。
8、又指谁?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内容。“古人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来者来者”:后来的贤明君主。:后来的贤明君主。这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出时间绵长。这两句从时间角度,写出时间绵长。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不能再见,后世像燕昭王那样的前代贤君已成为历史,不能再见,后世的贤明君主、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也来不及见到了。的贤明君主、明君贤士的风云际会,也来不及见到了。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两句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一想到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
9、孤一想到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独自落泪!单寂寞,悲从中来,独自落泪!第三句写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三句写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2.2.朗读三、四句: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的诗意和内容。朗读三、四句: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的诗意和内容。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再饱含感情地朗读三四句,并自选角度赏析。再饱含感情地朗读三四句,并自选角度赏析。角度: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炼字;哲角度: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炼字;哲理等;一般最后都要分析思想感情。理等;一般最后都要分析思想感情。赏析:
10、赏析:这两句运用对比,将天地之这两句运用对比,将天地之“悠悠悠悠”与人与人的的“独独”影互为映照,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表影互为映照,衬托出人的孤单渺小,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台的寂寞感伤。现出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台的寂寞感伤。整合建构整合建构 齐读诗歌,思考:本诗蕴含怎样的深刻哲理?齐读诗歌,思考:本诗蕴含怎样的深刻哲理?诗人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或: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或:天地悠悠而生命短促,宇宙无穷而人生有限的哲理)有限的哲理)。整合建构整合建构主旨:怀才不遇的境
11、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主旨: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哲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哲理: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艺术特征:艺术特征:1.1.全诗四句没有具体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全诗四句没有具体描写,都是作者情感的抒发。情感基调悲凉孤寂情感基调悲凉孤寂,意境空旷辽阔,意境空旷辽阔,气氛苍凉悲壮气氛苍凉悲壮:第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句: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第句: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 2.2.句式长短参错,采用楚辞体句法。句式长短参错,采用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
12、句五上两句每句五言,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出诗人生不逢言,三个停顿,音节比较急促,传达出诗人生不逢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时、抑郁不平之气;后两句各增加了一个虚词“之之”“”“而而”,每句六言,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每句六言,四个停顿,音节比较舒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长缓流畅,表现了他无可奈何、曼声长叹的情景。长短不齐的句式,抑扬变化的音节,互相配合,短不齐的句式,抑扬变化的音节,互相配合,增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了艺术感染力。拓展迁移拓展迁移 感遇(其二)感遇(其二)陈子昂陈子昂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幽独
13、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芳意竟何成!感遇:指有感于遭遇。感遇:指有感于遭遇。兰若:兰花和杜若。兰若:兰花和杜若。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这是楚辞里边屈原最赞美的两种花。芊(芊(qinqin)蔚: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的样子。)蔚:草木茂盛一片碧绿的样子。青青:即青青:即“菁菁菁菁”,繁盛的样子。,繁盛的样子。幽独:幽雅清秀,独具风采。幽独:幽雅清秀,独具风采。空林色:空绝林中群芳的秀丽色彩。空林色:空绝林中群芳的秀丽色彩。蕤(蕤(ruru):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冒:覆盖。冒:覆盖。迟迟:慢
14、慢。迟迟:慢慢。袅袅:烟雾缭绕或微弱细长的样子。袅袅:烟雾缭绕或微弱细长的样子。岁华:一年一度草木荣枯,故曰岁华。岁华:一年一度草木荣枯,故曰岁华。摇落:动摇、脱落。摇落:动摇、脱落。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诗中以香兰杜若自喻,托物感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怀,寄意深远。透露出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门、壮志难酬的苦闷,抒发了芳华易失、时不我待的感慨。易失、时不我待的感慨。望望 岳岳 唐唐 杜甫杜甫解题导入解题导入望:远远地看。望:远远地看。岳:这里指岳:这里指泰山泰山,是我国,是我国“五岳五岳”之一(之一(“五岳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东岳
15、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嵩山),泰山又名岱山、岱宗(诸山之宗)、泰岳),泰山又名岱山、岱宗(诸山之宗)、泰岳等,主峰玉皇顶海拔等,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长”、“五岳之尊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山”之称,凡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称,凡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有皆在此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说。之说。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今河南巩义)人,世称世称“杜少陵杜少陵”、“杜工部杜工部
16、”、“杜拾遗杜拾遗”、“老杜老杜”,唐,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诗圣”,与李白并称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李杜”。杜甫杜甫生活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生活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生活在唐朝由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反映社会动荡、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民生疾苦,政治黑暗、民生疾苦,因而被誉为因而被誉为“诗诗史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诗作多以古体、律诗见长,湛,诗作多以古体、律诗见长,诗风沉郁诗风沉郁顿
17、挫。顿挫。他一生写诗他一生写诗14001400多首,其中很多都多首,其中很多都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三吏”“”“三别三别”(“三吏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关吏;“三别三别”:新婚别无家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垂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春望秋兴八首等,有杜工部集传世。传世。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杜甫的望岳诗,共有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是一首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是一首五言古诗五言古诗。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
18、归。开诗人到洛阳应进士,结果落第而归。开元二十四年(元二十四年(736736),),2424岁的诗人开始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过一种“裘马清狂裘马清狂”(生活富裕,放荡(生活富裕,放荡不羁)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不羁)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1.朗诵诗歌,读准字音朗诵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望岳望岳 唐唐 杜甫杜甫岱宗岱宗/夫如
19、何,齐鲁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青未了。造化造化/钟神秀,阴阳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割昏晓。荡胸荡胸/生生曾曾云,决眦云,决眦/入归鸟。入归鸟。会当会当/凌绝顶,一览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众山小。difflilio ozzcngcng2.2.再读诗歌,借助书上的注释,说说诗歌大意。再读诗歌,借助书上的注释,说说诗歌大意。东岳泰山怎么样?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东岳泰山怎么样?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归林
20、的飞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张大眼睛远望,归林的飞鸟尽收眼底。鸟尽收眼底。(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一看(相比之下)(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看一看(相比之下)众山是多么的渺小。众山是多么的渺小。3.3.齐读诗歌:哪一个字贯穿全诗?全诗抓住泰山的什么齐读诗歌:哪一个字贯穿全诗?全诗抓住泰山的什么特征来写?特征来写?“望望”字贯穿全诗字贯穿全诗 远望泰山所见远望泰山所见 近望近望 仰望泰山所见仰望泰山所见 细望细望/凝望凝望 登山远望的渴望登山远望的渴望 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大。全诗抓住泰山的全诗抓住泰山的“高高大大”这一特征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这
21、一特征进行描写。前六句写望中所见,直接描写泰山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泰山景物,表现了泰山高大雄奇之美;后两句用众山的“低小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的高大。进一步反衬出泰山的高大。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1.朗读一二句:朗读一二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这两句以怎样的形式、以怎样的观察角度写出了泰山的高这两句以怎样的形式、以怎样的观察角度写出了泰山的高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一二句:以问答的形式,从远望的角度,表现泰山的雄伟阔大一二句:以问答的形式,从远望的角度,表现泰山的雄伟阔大的气势和悠久的历史,可见惊叹仰慕之情。的气势和
22、悠久的历史,可见惊叹仰慕之情。2.2.朗读三四句:朗读三四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你认为这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你认为这两句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钟钟”字运用拟人字运用拟人,把,把大自然写得特别有情,生动大自然写得特别有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割”字运用拟人和字运用拟人和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充满了活力,表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止的山充满了活力,表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三四句:这两句运用拟人、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近三四句:这两句运
23、用拟人、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五六句由静景转为动景。五六句由静景转为动景。“归鸟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已经是薄暮时分,诗人还在望。可知已经是薄暮时分,诗人还在望。“决眦决眦”将诗人极目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这两句写望时的全神贯注,这两句写望时的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人心的力量,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震撼人心的力量,字里行间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字里行间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3.3.朗读五六句:朗读五
24、六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这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说说这两句好在哪里?这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说说这两句好在哪里?4.4.诗人仰望泰山顶峰,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了登山的诗人仰望泰山顶峰,层云变幻,归鸟翱翔,不禁产生了登山的渴望。朗读七八句:渴望。朗读七八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选角度赏析。自选角度赏析。“会当会当”,唐人口语,唐人口语,“终要,一定要终要,一定要”。“会当会当”和和“凌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气概,贴切传神。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气概,贴切传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赏析:赏析
25、: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性,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性,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伟,而且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伟,而且表现了诗人敢于攀登绝顶和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充满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哲理:哲理:只要敢于进取,积极向上,所有的困难都会在脚下。只要敢于进取,积极向上,所有的困难都会在脚下。整合建构整合建构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的景象,热情赞美了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流露出露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之情
26、,表达了诗人不怕困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以及卓然独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艺术特征艺术特征1.“1.“望望”贯穿全诗贯穿全诗 远望泰山所见远望泰山所见 静景静景 近望近望 仰望泰山所见仰望泰山所见 静景静景 细望细望/凝望凝望 动景动景 登山远望的渴望登山远望的渴望 “望望”字统摄全篇,无一字统摄全篇,无一”望望”字,而字,而句句写望,句句写望,能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距离是能给人以身历其境之感。距离是由远及近由远及近,时间是,时间是由朝由朝到暮到暮,并,并由望岳想象将来登临绝顶由望岳想象将来登临绝顶。谋篇布局和艺
27、术构。谋篇布局和艺术构思精妙奇绝。思精妙奇绝。高大巍峨高大巍峨2.2.气骨峥嵘,气骨峥嵘,气势雄浑。气势雄浑。拓展迁移拓展迁移1.1.从从杜诗中摘抄杜诗中摘抄你喜欢的两首(不要抄已学过的),谈谈读后的感受。你喜欢的两首(不要抄已学过的),谈谈读后的感受。2.2.积累有关山的诗词名句:积累有关山的诗词名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唐李白望天门山李白望天门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唐唐王维鸟鸣涧王维鸟鸣涧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唐唐刘长卿送灵澈上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8、。宋宋苏轼念奴娇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怀古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雪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北宋北宋王安石王安石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人,北宋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唐代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韩愈、柳宗元;宋代“三苏三苏”(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王安石、曾巩曾巩)谥号谥号“文文”,封荆国公。,封荆国公。官至宰
29、相,主张改革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其诗擅长说理和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变法。其诗擅长说理和修辞,善用典故,风格遒劲有力,也有部分作品情韵深婉。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力,也有部分作品情韵深婉。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绝峭拔。绝峭拔。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宋仁宗庆历七年(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1047年),王安石任鄞年),王安石任鄞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老县(今浙江宁波)知县。三年后任满回临川老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下此诗。家探亲,路过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写下此诗。这是他这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当时诗人只有初涉宦海之作。当时诗人只有3030岁,正岁,正值
30、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值壮年,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一抒胸臆,表达宽阔胸怀,可看作是实行新法的前奏。表达宽阔胸怀,可看作是实行新法的前奏。yn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1.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北宋北宋 王安石王安石飞来山上飞来山上/千寻塔千寻塔,闻说闻说/鸡鸣鸡鸣/见日升见日升。不畏不畏/浮云浮云/遮望眼遮望眼,自缘自缘/身在身在/最高层最高层。2.2.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登飞来峰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
31、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身在最高层。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自主领悟自主领悟1.1.读第一句读第一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上千寻塔”: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写出了什么内容?古代八尺为一寻,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塔千寻塔”运用运用夸张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修辞手法,极言塔极言塔之高峻。之高峻。这一句这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概括了峰和塔的
32、高度,借峰上古塔之高,借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己的立足点之高。2.2.读第二句读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鸡鸣见日升”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是实写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是实写吗?可见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可见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这一句巧妙地这一句巧妙地虚写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渲染塔之高,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渲染塔之高,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一二句:写景一二句:写景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1.朗读三四句:朗读三四句:不畏浮云遮
33、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结合创作背景,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写了什么内容?结合创作背景,思考:“浮云浮云”二字有什么深层含义?赏析这两句诗。二字有什么深层含义?赏析这两句诗。这两句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写登飞来峰的感想。这两句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写登飞来峰的感想。古人常有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浮云浮云”这一典故,在古诗中,往往用来这一典故,在古诗中,往往用来指代奸邪小人,也是比喻的手法。指代奸邪小人,也是比喻的手法。赏析:运用比喻和用典,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变法革新
34、的赏析:运用比喻和用典,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哲理:哲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难吓倒。(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困难挫折。)。(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困难挫折。)(与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诗人后来向宋仁宗上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以说是个战斗的宣万言书,以及实行变法,与保守派的坚决斗争等,这可以说是个战斗的宣言。言。)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南宋南宋
35、 陆游陆游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陆游陆游,字,字务观务观,号,号放翁放翁,越州山阴,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今浙江绍兴)人。“中兴四大诗人中兴四大诗人”(也称(也称“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之一,)之一,南宋南宋爱国爱国诗人诗人,一生坚持抗金,且笔耕不辍,诗、,一生坚持抗金,且笔耕不辍,诗、词、文成就很高,其诗词、文成就很高,其诗语言平易晓畅,风语言平易晓畅,风格豪放,气魄雄浑格豪放,气魄雄浑,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兼具李白的雄奇豪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作品:后世影响深远。作品:剑南诗稿、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渭南文集、南唐书
36、。背景: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背景: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1167年)年)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诗人以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体裁:体裁:七言律诗七言律诗自主领悟自主领悟1.1.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南宋南宋 陆游陆游莫笑莫笑/农家农家/腊酒浑,腊酒浑,丰年丰年/留客留客/足鸡豚足鸡豚。山重山重/水复水复/疑无路,柳暗疑无路,柳暗/花明花明/又一村。又一村。箫鼓箫鼓/追随追随/春社近,衣冠春社近,衣冠
37、/简朴简朴/古风存。古风存。从今从今/若许若许/闲乘月,拄杖闲乘月,拄杖/无时无时/夜叩门。夜叩门。2.2.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浊而浑,在丰收的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丰富。非常丰富。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明忽然眼前又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明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出现一个山村。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村民们衣冠简朴古代风气仍然保存。风气仍然保存。今后如果还能乘着大好月色
38、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今后如果还能乘着大好月色出外闲游,我一定拄着拐杖随时来敲你的家门。时来敲你的家门。合作探究合作探究1.1.读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一联是读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一联是以怎样的口吻来写的?渲染出怎样的景象?可见山西村的村以怎样的口吻来写的?渲染出怎样的景象?可见山西村的村民怎样的特点?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民怎样的特点?体现出作者怎样的感情?以以劝说劝说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别人不要嫌弃农家腊酒浑的口吻口吻,同时,同时渲染出丰收之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写农家在丰年殷勤待客的情谊,也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写农家在丰
39、年殷勤待客的情谊,也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间接抒写了自己在山西村农家做客时的感受。“莫笑莫笑”二字,道二字,道出了诗人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2.2.读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自选角度赏析这一联。自选角度赏析这一联。“山重水复山重水复”和和“柳暗花明柳暗花明”,“疑无路疑无路”和和“又一村又一村”两两两两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色的特点。山野小径,相对,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山阴道上自然景色的特点。山野小径,溪水潺潺,山路陡转,当你感觉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出现一溪水潺潺,山路陡转,当你
40、感觉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出现一缕炊烟,花明柳暗掩映之下的几间茅舍或一两个农人,都那么明缕炊烟,花明柳暗掩映之下的几间茅舍或一两个农人,都那么明丽地出现在了你的眼前丽地出现在了你的眼前这又怎么能不让人喜形于色呢?这又怎么能不让人喜形于色呢?“山山重水复重水复”可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可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疑疑”点明点明这变化的的景色是作者主观感受所致。这变化的的景色是作者主观感受所致。“又一村又一村”写出了诗人的写出了诗人的欣喜之情。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欣喜之情。诗人触景生情,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41、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现豁然开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望,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赏析:赏析:运用对偶,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运用对偶,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景中寓理,给人启迪。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出的境界,景中寓理,给人启迪。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哲理:面对困境,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哲理:面对
42、困境,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出路,新天地。新出路,新天地。现实意义: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现实意义:现在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处逢生的情境。或者比喻绝处逢生的情境。3 3.读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读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这一联写的内容有什么变化?这一联写的内容有什么变化?写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写农人欢天喜地地庆贺一年一度的“春社春社”。由自然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可见诗人对传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可见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统文化的深情。4.4.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
43、己的情感相融。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迷人的山水,古迷人的山水,古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都使诗人流连忘返。朴的风俗,淳厚的农民,都使诗人流连忘返。然而诗人似乎意犹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尾联可见作者怎样的形象呢?尾联可见作者怎样的形象呢?诗人已经诗人已经“游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
44、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从今而后,能不时地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不时地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跃然纸上。颈联和尾联颈联和尾联所抒写的,正是所抒写的,正是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对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背景补充背景补充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1167年),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年),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
45、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诗府通判,因为极力赞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诗人心中自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的纯朴的生活自人心中自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的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他并非丧失信心,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他并非丧失信心,而是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心境与所游之境吻合,于是产生而是深信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心境与所游之境吻合,于是产生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传诵千古。一联传诵千古。整合建构整合建构 这是一首
46、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记游抒情诗,以明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以明快、抒情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抒写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江南农村日常生活。1.1.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八句无一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八句无一“游游”字,而处处切字,而处处切“游游”,游兴十足,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过程,而是剪,游兴十足,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见闻,体现不尽的游兴。取游村的见闻,体现不尽的游兴。2.2.层次分明:层次分明:首联首联出游到农家出游到农家 颔联颔联村外景物村外景物 “游游”颈联颈联村中情事村中情事 尾联尾联频来夜游之约频来夜游之约3.3.秀丽的山村自然风
47、光和淳朴的村民风俗和谐统一,意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风俗和谐统一,意境优美,格调恬淡隽永。境优美,格调恬淡隽永。4.4.题材普通但立意新巧,用题材普通但立意新巧,用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白描手法,不用辞藻涂抹,自然成趣。自然成趣。拓展迁移拓展迁移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或淳朴民风的诗句: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或淳朴民风的诗句: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孟浩然过故人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
48、媪。大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宋辛弃疾清平乐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村居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清清龚自珍龚自珍知人论世知人论世 龚自珍,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清代思想家、思想家、文学家、改良主义先驱。文学家、改良主义先驱。2727岁中举人,岁中举人,38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全力支持林宗人府主事、礼部主事,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
49、侵略,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鸦片,诗文主张则徐禁鸦片,诗文主张“更法更法”、“改图改图”,揭露清统治阶层的腐朽,揭露清统治阶层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称为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称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三百年来第一流”。背景:清道光十九年(背景:清道光十九年(1839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4848岁,对清岁,对清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迎接眷属,往返途中一共写成七绝往返途中一共写成七绝315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
50、见闻,或赠答朋友。这是第五首,是作者刚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朋友。这是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刚离开京城时写的。体裁:体裁:七言绝句七言绝句ssnn自主领悟自主领悟1.1.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朗诵诗歌,注意节奏、重音和感情。己亥杂诗己亥杂诗 清清 龚自珍龚自珍浩荡浩荡/离愁离愁/白日斜,吟鞭白日斜,吟鞭/东指东指/即天涯。即天涯。落红落红/不是不是/无情物,化作无情物,化作/春泥春泥/更护花。更护花。听读诗歌听读诗歌2.2.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再读诗歌,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大意。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日落西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