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ppt课件(含2课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1课时.pptx--点击预览
    •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2课时.ppt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导入新课导入新课 国家要达到其目的,必须有人以行之。这行之之人,就是所谓官。所以明于一时代所设之官,即能知其所行之政。对于历代的官制,若能知其变迁,即亦能知其政治的变迁了。吕思勉中国通史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第第二二单元单元 官员官员的选拔与的选拔与管理管理第第5 5课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第1 1课时课时主 备 人:备课组:高二历史组上课时间:第3周议课时间:第2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中国古代各朝官员的选拔方式和特点,并进行辩证评价,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认识到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日益严密化、制度化问题导学一(问题导学一(5 5)西周至魏晋时期,古代官员的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分别是什么?西周至春秋:点拨应用一(点拨应用一(1010)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 世 官 制注意:世官制世卿世禄制世官制即贵族世代为官的制度,就其所任而言,世官制并不等于世职,并不局限于某家族担任某一固定官职。世卿世禄制是爵位和禄田的世袭制度,父死子继,世代相袭。标准:血缘结果:贵族世代垄断高官春秋战国时期:背景: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标准:才能或军功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功 劳 制举 荐 制毛遂自荐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史记商君列传汉武帝察举制(自下而上)先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先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舆论评价为官能力,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类分类制度制度门类门类常科常科岁举,有人数规岁举,有人数规定和具体标准定和具体标准 孝廉、茂才孝廉、茂才特科特科 无固定时间,有无固定时间,有具体标准具体标准贤良方正、贤良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文学、明经局限:局限:容易任人唯亲容易任人唯亲 操纵在世家大族手里操纵在世家大族手里 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意义: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意义: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A.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B.程序和标准: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称为“状”。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C.影响: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用人局面。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秦汉时期上计制(考核)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集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汉代地方监察制度: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两汉刺史部制度两汉刺史部制度秦汉中央监察制度: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问题导学二(问题导学二(5 5)隋唐至两宋时期,科举制度是怎样形成发展的?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时期时期阶段阶段概况概况隋朝隋朝确立确立隋文帝分科举人;隋文帝分科举人;隋炀帝设立隋炀帝设立进士科进士科(标志形成)。(标志形成)。唐朝唐朝完善完善增加考试科目,以增加考试科目,以明经和进士明经和进士为主;为主;武则天创设武则天创设武举和殿试武举和殿试。宋朝宋朝发展发展“取士不问家世取士不问家世”,清除荐举;,清除荐举;严格考试制度:搜身、锁院、糊名、誊录等;严格考试制度:搜身、锁院、糊名、誊录等;改革考试程序和内容:分改革考试程序和内容:分乡试、省试和殿试乡试、省试和殿试三级,三级,进士科进士科为主;为主;点拨应用二(点拨应用二(点拨应用二(点拨应用二(11111111)合作探究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影响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材料一:(隋炀帝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合作探究材料二: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三:(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简析科举制的积极影响。积极影响: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稳定为西方国家所借鉴。课堂小结(课堂小结(11)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本课小结选拔(世官制、察举制等)考核(上计制等)、监察(御史大夫、刺史)秦汉至魏晋选拔(科举制)隋唐至两宋元明清选拔(乡试、会试与殿试)考核、监察(都察院和六科)考核(磨勘等)、监察(御史台、台谏合一等)当堂检测121、汉武帝在位53年,共任命丞相、御史大夫正副枢臣29人,其中真正称得上儒家的只有公孙弘、倪宽两人,其他为外戚、功臣、郡守、商人和诸子学者等。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 B不断调整中枢权力机构C独尊儒术流于形式 D采取博采众长的人才观2、(2021滨州二模)有学者指出,汉代地方豪强势力不断发展,他们没有像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那样推行封建制,而是“由潜在的分裂势力转化为大一统体制的维护者”。下列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察举制度拓宽了仕途通道B重农抑商维护了小农经济C中外朝制调整了中枢权力D边疆治理确保了国家安定3、(2021黄州区校级三模)有学者指出“正是由于士族力量的强大,曹氏若想公然取汉室而代之,就不得不对士族妥协,作出让步。延康元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同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同意和支持”。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 A以门第族望作为选官标准 B折射出士族精于为官之道 C体现寒、士族间某种妥协 D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加强5、(2021昆明一模)宋代许多官员享有荫补子弟或亲属为官的特权,通常情况下,达到一定级别的宋朝官员享有圣节荫补、致仕荫补、皇帝即位荫补等。这说明宋代A士族政治得到较快发展 B存在世官制的残余C推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 D科举制度影响削弱DACDB4、在唐代,文人进身仕途除了参加朝廷举行的科举考试外,通过“干谒”即达官贵人、朝廷重臣或是社会名流的举荐而入仕,也是科举制的重要途径。这表明唐代A深受汉代察举制影响B科举制度的高度成熟C排除了世家子弟入仕D人才选拔的灵活多样第第5 5课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主 备 人:备课组:高二历史组议课时间:第2周上课时间:第4周第2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根据教材,概括元明清时期中国的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解读古代中国选官、考核和监察制度的特点与变化趋势。问题导学问题导学 (5 5)元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有了怎样的变化?分别对应着哪些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元朝:元朝:1313年颁布科举诏,恢复科举制,时断时续清代科举考试系统简表清代科举考试系统简表明清明清形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生源: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点拨运用一(点拨运用一(2121)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中国古代官员的监察指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指国家对政府官员的监督、考察及检举。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上级主管部门对所属官吏在一定任期内施政效果进行考察考察。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二二 知者随事而治知者随事而治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内容有针对性;考核与监察相结合;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渐归中央。考核与奖惩相配套;考核监察渐归中央。作用:作用:加强官员管理;维护中央权威;廉洁官僚队伍;促加强官员管理;维护中央权威;廉洁官僚队伍;促进人事流动;产生激励与警戒功效。进人事流动;产生激励与警戒功效。文物介绍:文物介绍:集簿集簿为木牍,长为木牍,长2323厘米、宽厘米、宽7 7厘米,厘米,19931993年出土于连云年出土于连云港市尹湾汉墓。港市尹湾汉墓。内容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机构、官吏配备、内容涵盖了东海郡的行政机构、官吏配备、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农业、民政、财政等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1.1.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吏员的配备;2.2.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户口数、性别及年龄结构,流民安置;3.3.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提封、侯国邑属国、宿麦田及桑田面积的增减变化;增减变化;4.4.钱谷出入。钱谷出入。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唐代官员考核唐代官员考核 唐代官吏考核由吏部考功司主持,同时在考核时由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各一人监考,每年定期考核一次。考核的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对官吏的共同要求,分别为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将所有官吏分为二十七类,每一类都设定一个最好标准;考核时,由展馆宣读被考核的官员当年的功过行能记录,公议优劣,根据“善”“最”的有无和政绩的高低确定考第,分为九等,报尚书省按照一定的名额比例考核。考核等次决定当年的俸禄增减,累计四次考核决定官阶的升迁和职务的黜陟。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以德为重,安史之乱后流于形式以德为重,安史之乱后流于形式宋代宋代磨勘制度磨勘制度磨勘指官员升迁官阶时的考核手续。北宋官阶可分为京朝官、幕职州县官两大部分。凡幕职州县官升阶为京朝官,须经改官磨勘,京朝官系列内升级,须经转官磨勘。朝廷对改官磨勘这一关卡约束甚严,不但要严格考察其出身、资历、政绩、家庭背景(有无犯罪人员),还需要有数名中高级官员保荐并连带承担责任,称为“举主”,举主的人数、身份皆有具体要求,不得稍有差错。磨勘制度也成为宋廷奖惩官员的手段之一,对有功官员常予减少磨勘年限之奖励,有过者则增加磨勘年限以惩戒。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明清时期的官员考核制度朝代考核制度考核时间考核对象考核结果明朝清朝考满三年、六年、九年任职期满的官员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三年一次 朝觐六年一次 京察外地官员京官查处官员贪、酷和不作为京察大计考察三年京官外省官员官员奖惩的依据朝代朝代考核标准考核标准考核机构考核机构目的目的发展趋势发展趋势秦汉秦汉隋唐隋唐明清明清上计制上计制(土地人口,财(土地人口,财政收入,社会治安)政收入,社会治安)御史参与御史参与品德、才能品德、才能吏部吏部考满、考察;考课(京察考满、考察;考课(京察 大计)大计)查处贪酷和不作为查处贪酷和不作为中央政府中央政府考核法考核法考核法考核法规趋完善规趋完善规趋完善规趋完善考核流程考核流程考核流程考核流程趋严格趋严格趋严格趋严格选贤任能选贤任能劝善惩恶劝善惩恶激励上进激励上进巩固统治巩固统治1.中国古代的官员考核制度考核制度的特点:考核制度的特点:考核制度的特点:考核制度的特点:内容全面,内容全面,内容全面,内容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考核对象逐步合理分类考核机构专业化考核机构专业化考核机构专业化考核机构专业化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你对官吏考核的看法对官吏考核的看法。严格执法,依法对官员进行考核,重视对官员行政效果的考核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古代官员考核的本质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不能根本杜绝官员工作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古代官员管理对于今天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典正法度”“举劾非法”中央:御史大夫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地方:监御史西汉扬州刺史印西汉扬州刺史印秦朝秦朝 中央中央 御史大夫御史大夫 地方地方 监御史监御史2.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唐代监察制度唐代监察制度为十道监察区;天授二年(691)十道巡察已成定制。开元十七年,十五道采访处置使。常驻地方,处置使并有印信,是地方的一级监察机构,权力极大。唐肃宗、唐宪宗年间,节度使担任采访使,监察权被节度使分割。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设长官御史大夫,下设台院、殿院、察院,“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负责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工作。唐太宗根据山川形式,把全国分为10道,道是监察机构,皇帝经常派巡察使、按察使等官员对对方官吏的工作进行检查和监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央:御史台、台谏合一中央: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地方: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明代:监察制度走向严密明代:监察制度走向严密都察院:纠合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有纠弹权、监试权、司法权以及各种因事而特设的权力。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监察地方。言谏机构:六科给事中侍从规谏,稽查六部百司之事,封驳奏章。洪武十五年(1382年),监察机关御史台改成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使等,专职弹劾百司。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给事中制度是独立于都察院之外的另一套监察体系。明初统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年)使按六部的建制分设六科。“凡大臣章奏发下,分类抄出;如有违误,则予驳正。”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央中央地方地方特点特点秦汉秦汉隋唐隋唐宋宋明明清清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御史台御史台御史台御史台台谏合一台谏合一督察院监察御史督察院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督察院督察院(汉)州刺史(汉)州刺史道(监察区)道(监察区)路(监察区)路(监察区)通判通判按察使司按察使司按察使司按察使司以轻制重以轻制重;监察机构独立化监察机构独立化(专门化、专门化、垂直领导垂直领导)并日趋完备并日趋完备;监察广泛监察广泛(中央和地方官中央和地方官员违法及不良行为员违法及不良行为););服务于皇权服务于皇权2.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对于监督官员规范执对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的作用政,防止官员贪腐等有一定的作用;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对于国家权力、政府权力、官僚权力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作用:作用:官员选拔监察考核中国古代官员的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选拔与管理世官制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秦汉:上计制魏晋流于形式隋唐吏部宋磨勘明清考满考察秦汉监察御史、刺史隋唐御史台;地方十道监察区宋御史台;地方设路;台谏合一元御史台;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都察院、六科给事中课堂小结课堂小结2 2加加强强君君主主专专制制中中央央集集权权1、(2021皇姑区校级二模)明朝创立督察院,内设十三道巡案御史110人,为正七品官,并规定御史“一所至之处,须用防闲,未行事之先,不得接见杂人”。这一举措旨在()A完善地方监察体系 B推进社会公平与公正C迅速恢复社会秩序 D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当堂检测当堂检测12122、(2021渭滨区模拟)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各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该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控制地方豪强势力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有效监察地方官员 D彻底解决王国问题3、(2019金平区校级模拟)余少祥中国古代巡视制度考略指出,汉代的刺史六条问事、隋代的刺史巡察六条、唐代巡察六条以及明代的出巡相见礼仪、奏请差点、巡历事例等,都是专门的巡察法规。这说明中国古代()A重视巡视立法建设 B巡察方法灵活多样C官员选拔条件严格 D巡视程序非常复杂4、(2021丙卷模拟)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A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 B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5、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髙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DCA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ppt课件(含2课时)-(部)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一册.zip)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