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泰兴市虹桥镇蒋华幼儿园 吴秀兰论文摘要:“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而要发现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但是幼儿的观察力还处于一种不自觉的、观察目的不明确、持续时间短的阶段,因此有必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本文拟以自己的教学心得来浅谈自己的观点。关键词:幼儿 培养 观察力“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的眼睛”,而要发现美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观察力。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源泉;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开端
2、。因此,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提出:“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活中、自身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观察力更是一种急需培养的知识。作为正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幼儿来说,那就更加重要了。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呢?一、依据幼儿的特点,解构幼儿的观察现状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要求幼儿的知觉发展成为有目的的,有系统的观察。在幼儿刚刚步入幼儿园时,在老师的正确教育引导下,观察力已有了初步的表现。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时的目的性经常不是自觉的,还不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明确的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而且观
3、察常常是没有计划的,不会有系统地进行观察。另外,观察常常不能持续很长时间,情绪和兴趣在观察中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向幼儿提出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的要求,这就能使幼儿的观察力不断的发展起来,逐渐成为一种自觉的、独立的、有计划的、能够有意坚持的心理活动。二、针对幼儿的观察现状,建构培养观察力的方法幼儿的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力的发展,是在游戏活动过程中实现的。同时,它又是成功地完成活动任务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必须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1、从兴趣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我们都知道,幼儿都很喜欢透过各种方式,去摸索、了解在他四周的人、事、时、地。这是幼儿的
4、共同特征,经由好奇、寻找,可以使他们更加了解已知与未知的世界。作为幼儿,大都对有生命力的小动物或者昆虫感兴趣,作为教师,应该抓住这一点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在教学我与小动物第一课时,我有意识地在课前让幼儿们寻找和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特别要求孩子们观察秋天的小蚂蚁来培养孩子观察力。在放学后,幼儿们走进大自然,找一处有蚂蚁踪迹的地方,因为,蚂蚁是一种相当有组织的生物,他们的分工相当精细,每只蚂蚁各司其职,让家长带着幼儿在蚂蚁出入的地方,放一些饼干屑,然后和孩子一起观察蚂蚁雄兵们把饼干屑搬入蚂蚁窝的有趣情形,家长可以一边对孩子讲解,一边让孩子独立观察,这是引导孩子最自然、且最方便的教材!令我想不到的是这
5、个讨人厌的小昆虫,却成了训练孩子观察力的好教材!课堂上,幼儿们把自己观察到的丰富而又精彩的成果介绍给了同伴们。2、从明确观察的目的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的首要条件是在观察之前向幼儿提出并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时,首先给幼儿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幼儿的注意,使它指向于必须知觉的方面。例如:我在教学中班某课时,谈到松鼠。我挂上一张画有两只松鼠的挂图,谈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一点也没有谈到它们的外貌。随后,我把挂图取下来,让幼儿画一张松鼠的图画,并加以染色。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任务。他们纷纷提出了这样
6、的一些问题:松鼠是一种什么颜色的小动物?它的眼睛是怎样的?它有胡须没有?等等,由此可见,幼儿虽然看了图画,但是,他们在图画上看到的东西很少。知觉的选择是由向幼儿提出的或他们自己提出的观察的目的任务所制约的,在关于松鼠的教学中,只有教师向幼儿提出这样的任务:要看清松鼠是什么样的颜色,它的眼睛是什么样子的,它的嘴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嘴上有没有胡须等等,以便正确地把它描绘出来,幼儿才开始注意到松鼠身上结构的特点。其次,教师也要有计划地培养幼儿善于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不是处处依赖教师的提示。一般来说,幼儿还不善于自觉地随时地给自己提出观察周围有关事物的任务。幼儿常常东张西望,而不会有目的地
7、去观察,常常随随便便地听,而不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听。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在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幼儿是可以学会有意识地、细心地观察和他的学习内容有关的事物的。再次,教师不但要向幼儿提出观察的目的任务,而且要指导幼儿进行观察的具体方法,即有计划、有次序的观察。对于低年级的幼儿来说,单有观察的目的任务还不够,还必须把观察活动分成一定的步骤来进行。例如,先要看一个事物的大概的整体,然后再去看它有哪些个别的部分,以后又怎样把这些个别的部分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等等。当然,对于年龄大一些的幼儿,就可以帮助他们事先确定观察的计划。这样,幼儿就可以逐步学会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知觉和观察的能力。 3、在教学中运用
8、直观性原则,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直观性,可以保证幼儿对于所学的内容有完整、鲜明而精确的表象,使幼儿所掌握的知识具有更坚实的感性基础。为了要正确运用直观性原则,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应使教材的形象和实际事物相符合。有些教学挂图上画的物体常常和实际物体不符合,这就会给幼儿造成错误的表象。例如,把马、熊、狗都画得差不多一样大小,以致幼儿以为熊比马大,这是不对的。一幅良好的教学挂图,既要能突出主要的方面,而不流于繁琐,又要能和已熟悉的物体作比较,使幼儿更容易理解。(2)、要注意言语和直观的正确结合。在教学中使用直观教具,必须注意使言语和直观正确的结合起来。言语和直观相结合可以按时间配合分为三种形式:先直观后讲解;直观和讲解同时;先讲解后直观。三种不同方式应当如何运用,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三种方式在引起幼儿心理活动方面是起着不同作用的,讲解以前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激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提供感性经验作为抽象概括的基础。与讲解同时运用直观教具,偏重于感性经验支持抽象思维的进行和继续保持幼儿的注意。讲解之后展示直观教具,可以帮助幼儿把已经学过的教材进一步加以具体化,以加深幼儿的理解。“观察力”虽然只是生活中的小细微,但是却掌控着幼儿成长、学习的成败。因此,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是当今幼儿教师责无旁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