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贰叁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文。2.2.鉴赏文学作品的意象、语言。鉴赏文学作品的意象、语言。3.3.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羁旅愁怀是古诗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来年踪迹,何事苦淹留”道尽了柳永的落拓与悲哀;“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写尽了杜甫漂泊无依的孤苦;“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言明了杜牧的沉痛无奈。一生好游侠的李白身处异乡时是否也会生出无限愁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春夜洛城闻笛。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2、,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其诗构思奇特、情感强烈、想象丰富,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风格飘逸豪放。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洛阳在唐代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时称东都。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谁家谁家玉笛玉笛暗飞声,暗飞声,笛子的美称。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译文译文 笛声,是一种悲凉凄切,清远悠扬的音乐。漂泊游子闻笛伤怀,归心
3、似箭;边关将士闻笛兴感,思家念亲;宦海迁客闻笛结怨,自伤自悼。真可谓“玉笛横吹,离情万种”。赏析 “暗”给人暗淡之感,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离乡游子,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散入春风满洛城。散入春风满洛城。(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洛阳城。译文译文 “散”是均匀、遍布的意思,思念无处不在。“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思乡之情,被思念所笼罩。赏析此夜曲中闻此夜曲中闻折柳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译文译文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
4、“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赏析 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何人不起何人不起故园故园情。情。故乡,家乡。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译文译文 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
5、“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何人,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此夜此夜曲中闻折柳,曲中闻折柳,何人何人不起故园情。不起故园情。赏析 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试赏析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没想到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被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神都洛阳,无比繁华,哀怨悠扬的折杨柳,时断时续,如泣如诉,惹离愁无限,诗人的心完全被浓浓的思乡情绪俘虏了。让我们在低回的折柳乐曲中,再次饱含深情地诵读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