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全科9门试卷+答案.zip

相关 举报
  • 全部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化学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历史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地理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政治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数学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物理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生物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英语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 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语文试卷+答案.pdf--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2023 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 化学参考答案 15 DCCBC 610 CDACA 1114 BDDB 1D。钛不是稀土金属;明矾无杀菌消毒的作用;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本题中的“蒸烧”就是蒸馏。2C。略。3C。A 选项,Mg 在氮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Mg3N2;B 选项,Al2O3与 Fe 不反应,Al 与 Fe2O3反应可制得 Fe;C 选项,第一步CuSO4与NaOH反应制得Cu(OH)2悬浊液,第二步用Cu(OH)2悬浊液与含醛基的物质反应就能得到Cu2O;黄铁矿在空气中燃烧的含硫产物主要为 SO2。4B。略。5C。硒(Se)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四周期、A 族,属于 p 区;基态 C、N、O 的第一电离能是 NOC;SeO3分子中 Se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3,无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键角为 120,SeO23中 Se 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孤电子对数为 1,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键角小于 120;该分子结构对称,共有 8 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如图所示:故选 C。6C。A 选项,未说明状态,无法计算;B 选项,ClO要水解,ClO数目少于 NA;C 选项,由方程式可知:生成 3molH2O,转移6mol 电子,27gH2O 为1.5mol,则转移3mol 电子;D 选项,N2与H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少于2NA。7D。略。8A。聚四氟乙烯活塞的滴定管既可盛酸,也可盛碱,A 正确;B 选项水槽里应盛装饱和食盐水,Na2CO3溶液会与 Cl2反应,B 不正确;C 选项,蒸发皿里应盛装肥皂液,便于检验 H2,C 不正确;D 选项,铁氰化钾中含有 Fe3,将铁氰化钾滴到铁电极区附近,铁也可以与铁氰化钾溶液反应生成 Fe2,D 不正确。9C。X 的原子半径在周期表中最小,X 为 H 元素;W 是地壳中含量第二的元素,W 是 Si;Y 的 p 轨道上自旋方向不的电子数之比为 3:1,Y 的原子序数比 Si 小,Y 是 O;根据 Z3(W2Y5)(YX)4和正负化合价相等,Z 为 Mg;A选项,离子半径:r(O2)r(Mg2);A 不正确;B 选项,Y 和 W 形成的化合物为 SiO2,SiO2能与氢氟酸反应,B不正确;C 选项,X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为 MgH2,MgH2与水反应生成 Mg(OH)2和 H2,C 正确;D 选项,X 和 Y可形成 H2O2,H2O2中含有非极性键。10A。钙镁离子能被脱出,是因为这两个离子与 J 中的阴离子发生结合,从而脱离水溶液;MPD 的结构为 ,所以氢的种类有 4 种;J 能形成网状结构,不仅能横向连接,还可以纵向连接,不仅是因为 AEPPS,还因为 TMC有三个酰氯;D 选项,合成 J 是通过脱出小分子形成高分子,所以是缩聚反应。11B。A 选项,挥发出来的乙醇也能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不能说明 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A 不正确;B 选项,上层呈紫红色,说明有 I2生成,I失电子,Cu2得电子变成 Cu,Cu与 I结合生成 CuI,B 正确;C 选项,Na2SO3不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酸生成的盐,由此现象不能说明硫的非金属性比碳强,C 不正确;D选项,结论不正确。12D。略。13D。已知产品室 1 的产品是 NaOH,说明原料室中 Na往左移动,电极是阴极,a 为铅蓄电池的负极,膜 1 为阳离子交换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A、B、C 均不正确;铅蓄电池的负极反应为:Pb2eSO24PbSO4,当转移 2mol 电子时,负极增加 1molSO24的质量,即 96g,生成的 60gNaOH,即为 1.5mol,转移的 Na也是 1.5mol,电路中转移 1.5mol 电子,负极增重的质量为 72g。14B。由图可得两个等式:9.23.2103EaC 和 3.03.4103EaC,解得 Ea=3.1104J/mol,带入其中计算得 C=108.4 Jmol-1K-1,A 不正确,B 选项,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能提高丙烯单位时间内的产率,B 正确;C 选项,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C 不正确;D 选项,增加 CH3OH 的物质量平衡正向移动,CH3OH 的体积分数是增大的。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4 页 15(14 分)(1)3d74s2(2 分)(2)增大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实现热量交换,节约能源等(2 分)(3)2MoS27O22MoO34SO2(2 分)(4)分液(1 分)分液漏斗(1 分)(5)7(NH4)2MoO44H2SO4(NH4)6Mo7O244(NH4)2SO44H2O(2 分)(6)(NH4)4Mo8O26(2 分)(7)0.206 (2 分)解析:由题意可知:MoO24完全沉淀时:消耗 n(Ba2)100mL1030.400mol/L0.04 mol;由图可知 Ksp(BaMoO4)c(Ba2)c(MoO24)4108,混合液中 c(Ba2)4103 mol/L;即混合液中 n(Ba2)4103mol/L(100200)mL1031.2103 mol;故加入的 Ba(OH)2溶液的浓度约为 0.206 mol/L。16(14 分)(1)平衡气压,让 KOH 溶液顺利流下 (2 分)(2)NH4Cl、Ca(OH)2 (2 分)(3)使反应物充分接触,且防止倒吸 (2 分)(4)CS23NH3NH4SCNNH4HS(2 分)(5)过滤(1 分)洗涤 (1 分)(6)吸收 NH3和 H2S(2 分)46.56 (2 分)解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4H5Cr2O276H2S10Cr33S3SO2423H2O 数量关系 n(KSCN)n(H2S)n(K2Cr2O7)11 ;当消耗 K2Cr2O7的物质的量为 0.4 mol 时,理论上可制得 KSCN 的质量为:0.4(39321214)46.56g 17(15 分)(1)2NO(g)O2(g)2NO2(g)H=114 kJ mol-1(2 分)(2)慢反应(1 分)减慢 (1 分);因为快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 变大,K 减小,k 增大对速率增大的影响小于 K 减小对速率降低的影响。(2 分)(3)913.5(2 分)减慢气体流速或适当减压(1 分)130.1p(2 分)(4)6Fe22NO28H6Fe3N24H2O(2 分)(5)128(2 分)解析:实验室完全处理 3.0kg 该 NaNO2污水,即消耗 n(NO2)2 mol 根据离子方程式可知数量关系:n(Fe2)n(NO2)n(N2)n(Fe3)6216。由 Fe2eFe2可知,该装置转移的电子为 12 mol。阳极区溶液中共生成 6mol Fe3,其中有 4mol Fe3转移到阴极区,阳极区放出 1mol N2,阴极区放出 6mol H2。故阳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为:5622884g,阴极区溶液质量变化为:56412212g,故理论上阴极区与阳极区溶液质量变化的差为 21284128g。854 101 10331.2 100.0410020010()566533 104.6%69 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第 3 页 共 4 页 18(15 分)(1)氧化反应(1 分)酯基、羟基(2 分)(2)2 (2 分)(3)(2 分)(2 分)(4)12 (2 分)(5)(2 分)(6)134 (2 分)【分析】A 的分子式 C5H11O2N,B 的分子式为 C5H9O2N,D 的分子式为 C5H9O3N 可以推知,A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B,B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D,D 的结构简式为,D 和甲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E,则 E 的结构简式为,E 和 F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G,G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W,W 的结构简式为,由 W 与 X 的分子式可判断 W 生成 X 时发生了酯化反应,再结合 X 与 Y 在一定条件下生成Z,该反应是聚合反应,结合 X 的分子式与 Z 的结构简式可推出 X 的结构简式为。【详解】(2)手性碳原子是指与四个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团相连的碳原子,由 G 的结构简式可知,G 中含有 2 个手性碳原子(结构简式中用“*”标注出的地方)。(4)有机物 J 的分子式为 C6H11O2N,可以将基团看为一个取代基,则 J 的同分异构体有以下 12 种结构: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化学)参考答案 第 4 页 共 4 页 、。(5)X 中不含碳碳双键,XZ 的化学方程式是:。(6)若反应开始时Y的浓度为0.02mol/L,X的浓度为2.8mol/L,反应完全后,Y的浓度几乎为0,X的浓度为0.12mol/L,则反应过程中消耗 Y 和消耗 X 的比例为 0.02:(2.80.12)1:134,由方程式可知,n134。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历史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华文明与世界上诸多文明不同,“中土素无国教矣”。老子、孔子等先秦诸子“辩析名理,察于人文”,由是“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这表明,中华文明的内在特质之一是A.重视现实生活实际B.农工商政和谐共存C.崇尚天人合而为一D.思想文化兼容并包2.史记本纪共十二篇,迄至秦朝分设了五帝、夏、殷、周、秦本纪以及秦始皇本纪共六篇。对于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之置,后世有学者批评司马迁“自乱其例”,更多的则认为它体现了史家的“卓越见识”。司马迁的这一历史书写,重在A.厘清王朝更替的世系B.凸显历史变局的大势C.阐述成王败寇的道理D.探寻秦亡汉兴的缘由3.唐代选官,五品以上由皇帝敕授,六品以下经由吏部考询后奏授,侍御史、监察御史等多为敕授;唐代一般官员,一任须经四考方可迁转,而御史三考即可升迁,一般御史迁到尚书省即为员外郎等清要官职。这表明唐代A.官员考选体系严密B.监察官员地位显要C.科举取士有待完善D.官僚政治趋于成熟4.我国的传统农具到宋元时期已基本完备。据元人王祯所撰的农书记载,宋元时期全国有农具105种,其中有许多是宋元时期改造创新、广泛应用的新式农具。以下农具图示左为戽斗图,右为秧马图。这两种农具的使用A.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B.促进了玉米推广种植C.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D.推动了稻作农业发展5.明洪武六年(1373),“以五帝、三王及汉、唐、宋创业之君,俱宜于京师立庙致祭”,营建“历代帝王庙”祭祀历史上18位重要的开国君主。清朝的历代帝王庙享祀帝王达到188位,包括了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王朝的绝大多数帝王,并以历代名臣、功臣从祠。明清王朝的这一举措,意在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B.维护理学正统地位C.整合民族国家认同D.总结历代治国经验6.在15-18世纪的重商主义时代,许多欧洲国家都曾实行垄断性的贸易制度。据学者统计,在道光十七年(1837)前的80年间,粤海关的贸易总值为422716.9万两,是广州一口通商之前整个中西贸易的3.6倍。关于18、19世纪的中欧关系,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西方都曾推行重商主义B.中国经济水平已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C.海禁政策并未限制中西贸易D.借一口通商而发动战争是殖民霸凌行径7.1909年,梁启超作管子传,指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是以个人为本位,虽“益于人国者虽不少,而弊亦随之”,而“善言经济者,必合全国民而盈虚消长之,吾国有人焉于二千年前导其先河者,则管子也”。梁启超的这一看法A.阐述了西学中源主张B.表达了对晚清新政的期望C.肯定了本土文化的价值D.发展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8.表:1930年前外国在华银行历年设立情况统计表(含在华总行及其分行。单位:家)甲乙丙丁1894年前162021895-1913年5155331914-1930年111340103资料来源:朱荫贵抗战爆发前的外国在华银行以下相关解读,正确的是A.甲为英国,甲午战争后对华资本输出减弱B.乙为美国,一战前后成为侵华的主要国家C.丙为法国,一战爆发前在华经济势力最小D.丁为日本,甲午战争后侵华势力急剧扩大9.1948年4月,华北各解放区金融贸易会议在石家庄召开。会议制定了统一的财政金融政策,强调华北各解放区除部分仍在进行战争的地区,一般应以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同年5月,党中央决定取消华北财政经济办事处,成立中央财政经济部。这些举措是基于A.革命形势的发展需要B.为战略反攻准备条件C.华北地区已经基本解放D.落实七届二中全会精神10.1964年7月,毛泽东在一次外交会谈中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到70年代初期,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些判断A.阐明了全方位多边外交政策B.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C.开始超越意识形态去认识世界D.有利于拓展中国的外交空间12.伊拉斯谟(1466-1536)是尼德兰著名的思想家和神学家,他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永生的保证并不来自于教堂中的圣礼和仪式,仅在于对基督赎罪的信念;真正的信徒应该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伊拉斯谟的主张A.否定了传统基督信仰B.具有个性解放色彩C.宣扬了人人平等观念D.揭开了宗教改革序幕13.1889年,德国国会通过伤残和老年保险法,规定年满70岁并缴纳30年以上养老保险费者可以领取老年保险津贴。1900年进一步将领取年龄降低到60岁,缴费年限调整为24年。统计数据表明,1900年德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不到50岁,人均每年155帝国马克的保险津贴也不能补偿工资的亏损。这说明该法案A.以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为目标B.是自由放任政策的产物C.具有欺骗性,加重了人民负担D.缓解了社会贫富差距问题11.古罗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一个里程碑(如右图),记录道路名称、修建者和距离等信息。在奥古斯都及以后,皇帝繁多的头衔名号以及对皇帝的赞语通常占据了里程碑铭文的大部分内容,站点间距离也有略去不记的情况。这一变化可以解读为A.里程碑不再具有道路标识意义B.帝国时代着力宣扬君主权威C.有效的道路管理消除了地区差异D.道路交通建设提高了行政效率14.1925年,美国作家罗伯特亚德写到:“户外游憩时代已经飞速地来临,旅游大潮从东部蔓延到了西部 吞没了我们的国家公园,横扫了我们的海滨,让峡谷与山岳变得人满为患,现在又向沙漠和荒野进军。”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A.统一的国内市场形成B.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C.进入大众消费新时代D.酝酿着新的经济危机15.1974年,日本制定“阳光计划”,把发展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定为国家战略;法国推出了核电发展宏伟计划,到21世纪初共新建了58座核电站,核电在法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达到43%,超过石油成为主导能源。由此可知,日、法等国的能源开发发端于石油危机的冲击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实现能源自给为目标由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转型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重庆市某中学历史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外来农作物。他们根据曹雨中国食辣史、蓝勇中国川菜史等著作收集整理了明清时期中国各地关于辣椒的部分早期记载。名称时间地点 记载及出处番椒万 历 十 九 年(1591)浙江遵生八笺:“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辣椒万 历 四 十 二 年(1614)山东群芳谱:“番椒,亦名秦椒。白花,子如秃笔头,色红鲜可观,味甚辣。”辣茄康 熙 三 十 三 年(1694)浙江杭州府志:“又有细长色纯丹,可为盆几之玩者,俗名辣茄,不可食。”海椒康 熙 六 十 一 年(1722)贵州 思州府志:“海椒,俗名辣火,土苗用以代盐。”辣椒雍 正 十 一 年(1733)广西广西通志:“每食烂饭,辣椒为盐。”秦椒乾 隆 九 年(1744)陕西直隶商州志:“结角似牛角,生青熟红,籽白,味极辣。”黔椒道 光 二 十 四 年(1844)四川城口厅志:“黔椒,其种出自黔省,俗名辣子,一名海椒可面可食可淹以佐食。”材料二史料记载川人“尚滋味,好辛香”,食茱萸与花椒、姜并列为川人喜好的“三香”。随着辣椒传入,四川当地风土气候成为适宜辣椒生长的沃土,辣椒很快被用于烹饪食材之列,造成了川菜以麻辣为突出味型,兼重各种辛香味型的特色。自乾隆年间开始,辣椒就逐渐代替了食菜萸成为主要的调味品,到嘉庆年间,四川地区的许多方志中已有关于辣椒的记载。辣椒占地不多,不挑气候和土壤,收获期长达半年。光绪南溪县乡土志记载,辣椒“二月播子,四月移植”,“粪尤忌晨,初耨治,惟以水和溺注之”。辣椒具有温中下气、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辣椒的火热、刺激能够盖掉劣质食材的味道,能够“下饭”。品种各异的辣椒通过干制、腌制、酱制等方式加工后,产生丰富多样的食用方法。清末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载,“昔先君在雅安厘次,见辣椒一项,每年运入滇省者,价值数十万”。摘编自于帅人口迁徙、环境适应与技术改良:辣椒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传播(1)从材料一表格信息中能得出辣椒在中国种植传播的哪些推论?说明其理由。(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中期以来川渝地区食辣之风兴盛的原因。(1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从8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实施博采诸家、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大力倡导并赞助将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译为阿拉伯语。在哈里发的资助和倡导下,在首都巴格达创建了国家级的综合性学术机构“智慧馆”、由翻译局、科学院和图书馆组成。智慧馆以重金延聘了各地不同民族、宗教信仰的近百名著名学者和翻译家,集体从事译述、研究活动,将用重金从各地所搜集的一百多种各学科古籍进行了整理、校勋、译述。他们在对原著直译的基础上,作了大量校勘、注释、质疑、摘要、评论等,发挥了自己新的创见。至阿拔斯王朝前期结束时,古希腊典籍中重要著作都已译成了阿拉伯文,其中有柏拉图的法律篇国家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等,以及医学、天文学、数学方面的译作。这些著作给阿拉伯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迷人的智慧,不仅大大丰富和增长了见识、学问,而且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将阿拉伯人由一神信仰阶段带入了层次更高的理性思辨阶段。摘编自潘潇寒阿拔斯王朝百年翻译运动材料二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深感西方船坚炮利,提出必须“访夷情,译西书”,开近代翻译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开始筹建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机构从事大规模翻译活动。徐寿1868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主持译书工作,大多是根据西文的较新版本,由传教士傅雅兰口述,徐寿用适当的汉语表达出来,前后译书17部约280万余字,所印书籍涉及经济、军事、物理、化学、医学等领域。甲午战争之后,翻译活动迎来新的高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式微,翻译活动也逐步走向民间,形成了近代晚期新兴的翻译群体。著名的翻译家主要有马建忠、严复等。他们都满怀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有海外留学或驻外经历,对西方政治、经济、法律等有深入的了解。例如严复提出的“信、雅、达”的标准,确立了翻译作品的真实性、严谨性和可读性。他在所译作品中都有序言,介绍翻译本书的目的,同时对书中旨意进行阐述。如翻译天演论中介绍过达尔文的物种原始、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翻译论法的精神中对旧思想批判尤为突出,倡导“(立宪之国)主人非他,民权是已”的主张。严复的翻译可以说不独是理论学说的介绍,而且是一种“批判的武器”。摘编自史日丽近代翻译活动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概括百年翻译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兴起的背景。(11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甲午战争前后翻译活动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翻译活动的影响。(11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3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表现为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拓、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兴起等,它使民族历史逐渐融为世界历史,极大程度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进步。18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开启了工业革命、以工业、技术、资本、掠夺为核心要素的西方现代化,带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把现代化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也暴露出一系列弊病。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开启于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全面铺展新中国的建设的辉煌历程中,一以贯之地致力于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世界现代化普遍性和中国现代化特殊性的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独立自主探索了一条人类通往现代化的新路,以自身的积极创造和主动发展,对人类现代化产生了世界历史性意义。摘编整理自英明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欧美国家现代化历程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要求: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某个方面拟定观点,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楚)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历史参考答案15 ABBDC610DCDAD1115BBACD解析:1.A。题干表明,中华文明“素无国教”而“察于人文”,重视现世理性,关注政事日用、工商耕稼等社会现实。故A项正确。B、C、D项对材料理解错误。2.B。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司马迁在周本纪之外又撰写秦本纪,下接秦始皇本纪,明晰了周秦之变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变革的主题。故B项正确。A项非本质认识,C、D项理解错误。3.B。由御史“多为敕授”、“三考即迁”、转任多为要职等信息,B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介绍唐代选官、任官体制,而是把一般官员与监察官员的选任、转迁等情况进行比较。A、C项与材料不符,材料内容也不足以得出D项结论。4.D。戽(h)斗是二人合力取水灌田的农具,秧马是用于插秧(拔秧)的工具,都有利于水稻种植,故D项正确。A项更适合于秧马;玉米为旱作,B项错误;C项并非这两种农具的主要效用。5.C。明清两朝营建历代帝王庙,祭祀历代君主和名臣,既有树立王朝正统、维护统治的目的,更是构建中华统绪、整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A、B、D项解读不够全面。6.D。英国以“扩大贸易”、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利益为借口而发动侵略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C项结论错误,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7.C。梁启超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从个人本位出发,有利有弊,肯定管仲的经济主张开“国民经济学”之先河。A、B、D项结论错误。8.D。根据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应是英国(甲午战争前最多)、法国(甲午战后较多)、美国(一战后后来居上)、日本(甲午战后增长最快最多)。A项结论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B、C项国家判断错误。9.A。结合人民解放战争进程,B、C、D项与1948年四五月间的形势不符。当时已经处于战略进攻阶段,华北基本解放是在1949年初平津战役胜利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3月。10.D。“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看法都是对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在坚持发展与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争取改善与西欧等第二世界国家的关系。A、C 项与史实不符,B项结论错误。11.B。古罗马重视道路建设,道路沿途设置的里程碑的基本功能即是提供道路的相关信息,如道路名称、建造者、管辖者、路途距离等。题干材料表明,进入帝国时代,碑文信息尤其重视凸显皇帝权威。A、C项理解错误,D项不能据材料得出。12.B。伊拉斯谟是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宗师”。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强调个人与上帝的交流、个人内心的信仰。伊拉斯谟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虚伪,反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A、C 项理解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13.A。德国政府立法推行的老年(养老)保险立足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不同于工资收入。B、C项理解错误,D项不是材料情景问题的主旨。14.C。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的大众休闲旅游、大众消费现象。A项是在南北战争后,B项理解错误。D项不能据材料得出,材料并未揭示当时美国贫富差距、生产过剩、购买力不足等经济社会问题。15.D。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经历了从煤炭到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依赖,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迫使日本、法国等国创新技术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寻求能源供应多元化,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故正确,并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16.(18分)(1)推论及理由:从最初的海椒、番椒名称推断辣椒可能自海外传入中国;从记录的地点变化推论辣椒是从沿海地区逐步传入西南、西北内陆地区;从记录的时间推论辣椒的传播种植经历漫长的时间阶段:早期记录中多有“可观”“不可食”到后期记录“味极辣”“可食”,说明辣椒从观赏植物到食物的变化。(每点2分,共8分)(2)原因:外地移民迁入川渝带来辣椒的种植和食辣的习惯;川渝地区的土壤、气候适宜辣椒种植,民众具有好辛香的饮食传统;辣椒具有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适合社会下层民众的需要;辣椒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促进辣椒广泛种植,商品化程度提高等。(每点2分,共10分)17.(25分)(1)特点:官方组织主导:翻译内容来源广泛,涉及科学、哲学等多方面;翻译过程中注意融合创新。(2点4分,3点5分)背景:帝国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重视文化发展;帝国经济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帝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每点2分,共6分)(2)变化:翻译的内容由西方军事、自然科学为主转向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文化;翻译主体由官方的翻译机构到民间个体学者:翻译的水平提高,由文字转述到结合国情时代的翻译阐述,体现翻译者的学术思想主张。(每点2分,共6分)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发展;促进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救亡变革运动的发展。(2点4分,3点5分)(3)认识:翻译活动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文明的互鉴发展;应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积极推动文明的交流。(任意2点3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18.(12分)试题分析:试题以现代化为切入点,提供了两段材料。第一段介绍了以西方英美为代表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段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要求考生运用中外对比和关联的思维去审视现代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诸多弊端的道路创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尤其后发国家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试题设问指向中有明确要求结合欧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需要考生组织西方和中国现代化发展探索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宏大命题,考生难以全面把握,建议从现代化的某一方面来拟定观点。示范观点:1.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欧美国家现代化的超越3.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4.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发展参考示例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16世纪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使得处于世界历史之中的落后国家惨遭入侵、劫掠。工业革命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对外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大肆殖民扩张,瓜分世界,通过殖民掠夺聚敛巨额财富,促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同时,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带给落后国家更多的是深重灾难,构建起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艰难起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致力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是靠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推进的,也不是以牺牲他国人民利益为代价的。新时期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思维,弘扬和平发展理念,走合作共赢的道路,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2023 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15 ABBDC 610 DCDAD 1115 BBACD 解析:1 A。题干表明,中华文明“素无国教”而“察于人文”,重视现世理性,关注政事日用、工商耕稼等社会现实。故 A 项正确。B、C、D 项对材料理解错误。2 B。本纪,是中国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帝王传记。司马迁在周本纪之外又撰写秦本纪,下接秦始皇本纪,明晰了周秦之变的历史脉络和历史变革的主题。故 B 项正确。A 项非本质认识,C、D 项理解错误。3 B。由御史“多为敕授”、“三考即迁”、转任多为要职等信息,B 项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介绍唐代选官、任官体制,而是把一般官员与监察官员的选任、转迁等情况进行比较。A、C 项与材料不符,材料内容也不足以得出 D 项结论。4 D。戽(h)斗是二人合力取水灌田的农具,秧马是用于插秧(拔秧)的工具,都有利于水稻种植,故 D 项正确。A 项更适合于秧马;玉米为旱作,B 项错误;C 项并非这两种农具的主要效用。5 C。明清两朝营建历代帝王庙,祭祀历代君主和名臣,既有树立王朝正统、维护统治的目的,更是构建中华统绪、整合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举措。A、B、D 项解读不够全面。6 D。英国以“扩大贸易”、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利益为借口而发动侵略战争,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侵犯。故D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C 项结论错误,B 项不能由材料得出。7 C。梁启超认为亚当斯密的经济学从个人本位出发,有利有弊,肯定管仲的经济主张开“国民经济学”之先河。A、B、D 项结论错误。8 D。根据图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甲乙丙丁四个国家分别应是英国(甲午战争前最多)、法国(甲午战后较多)、美国(一战后后来居上)、日本(甲午战后增长最快最多)。A 项结论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B、C 项国家判断错误。9 A。结合人民解放战争进程,B、C、D 项与 1948 年四五月间的形势不符。当时已经处于战略进攻阶段,华北基本解放是在 1949 年初平津战役胜利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于 1949 年 3 月。10D。“两个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的看法都是对六七十年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认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新中国外交在坚持发展与第三世界友好关系的同时,争取改善与西欧等第二世界国家的关系。A、C项与史实不符,B 项结论错误。11B。古罗马重视道路建设,道路沿途设置的里程碑的基本功能即是提供道路的相关信息,如道路名称、建造者、管辖者、路途距离等。题干材料表明,进入帝国时代,碑文信息尤其重视凸显皇帝权威。A、C 项理解错误,D 项不能据材料得出。12B。伊拉斯谟是北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的宗师”。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强调个人与上帝的交流、个人内心的信仰。伊拉斯谟揭露了天主教会的虚伪,反对教会推行的蒙昧主义。A、C项理解错误,D 项不符合史实。13A。德国政府立法推行的老年(养老)保险立足于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存保障,不同于工资收入。B、C 项理 解错误,D 项不是材料情景问题的主旨。14C。材料反映的是 20 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的大众休闲旅游、大众消费现象。A 项是在南北战争后,B 项理解错误。D 项不能据材料得出,材料并未揭示当时美国贫富差距、生产过剩、购买力不足等经济社会问题。15D。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基本经历了从煤炭到石油天然气的资源依赖,20 世纪 70 年代的石油危机迫使日本、法国等国创新技术发展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寻求能源供应多元化,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故正确,并不能据材料准确得出。16(18 分)(1)推论及理由:从最初的海椒、番椒名称推断辣椒可能自海外传入中国;从记录的地点变化推论辣椒是从沿海地区逐步传入西南、西北内陆地区;从记录的时间推论辣椒的传播种植经历漫长的时间阶段;早期记录中多有“可观”“不可食”到后期记录“味极辣”“可食”,说明辣椒从观赏植物到食物的变化。(每点 2 分,共 8 分)(2)原因:外地移民迁入川渝带来辣椒的种植和食辣的习惯;川渝地区的土壤、气候适宜辣椒种植,民众具有好辛香的饮食传统;辣椒具有开胃消食、散寒除湿的作用,适合社会下层民众的需要;辣椒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促进辣椒广泛种植,商品化程度提高等。(每点 2 分,共 10 分)17(25 分)(1)特点:官方组织主导;翻译内容来源广泛,涉及科学、哲学等多方面;翻译过程中注意融合创新。(2 点 4分,3 点 5 分)背景:帝国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重视文化发展;帝国经济繁荣,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帝国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处。(每点 2 分,共 6 分)(2)变化:翻译的内容由西方军事、自然科学为主转向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政治文化;翻译主体由官方的翻译机构到民间个体学者;翻译的水平提高,由文字转述到结合国情时代的翻译阐述,体现翻译者的学术思想主张。(每点 2 分,共 6 分)影响:有利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促进洋务运动和近代工业发展;促进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社会救亡变革运动的发展。(2 点 4 分,3 点 5 分)(3)认识:翻译活动是文明交流的重要形式;不同文明的交流融合,有利于文明的互鉴发展;应该以开放平等的心态,积极推动文明的交流。(任意 2 点 3 分,其他言之成理也可)18(12 分)试题分析:试题以现代化为切入点,提供了两段材料。第一段介绍了以西方英美为代表现代化发展历程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二段介绍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要求考生运用中外对比和关联的思维去审视现代化,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克服西方式现代化的诸多弊端的道路创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各国尤其后发国家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试题设问指向中有明确要求结合欧美国家现代化发展历程,需要考生组织西方和中国现代化发展探索的相关史实予以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是宏大命题,考生难以全面把握,建议从现代化的某一方面来拟定观点。示范观点 1.中国式现代化是现代化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欧美国家现代化的超越 3.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4.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发展 参考示例 中国式现代化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16 世纪开始的世界现代化进程,由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罪恶的资本原始积累使得处于世界历史之中的落后国家惨遭入侵、劫掠。工业革命后,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工业实力,对外进行商品倾销、资本输出,大肆殖民扩张,瓜分世界,通过殖民掠夺聚敛巨额财富,促进本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推动资本主义文明全球扩张的同时,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带给落后国家更多的是深重灾难,构建起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不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建设艰难起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致力于国家建设经济发展。通过长期的艰苦奋斗、通过改革开放,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发展生产力,使国家实力显著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不是靠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推进的,也不是以牺牲他国人民利益为代价的。新时期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措施,使自己的发展惠及世界。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的殖民主义、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思维,弘扬和平发展理念,走合作共赢的道路,为世界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重庆二诊康德卷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合诊断检全科9门试卷+答案.zip)为本站会员(副主任)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高考模拟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