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三化学水的净化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首先我来说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水是继学生学习了身边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又一种身边的化学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重点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过滤。教材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突出过滤这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说说学生。(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从学生已有的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但对这一基本概念的运用还不
2、十分熟悉,特别是面对某一具体物质的分析,比如容易把无色透明的水与纯水混淆等。从学生认知心理和特点分析,我们的学生对天然水、自来水和饮用纯净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水。再次说说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目标设定为A: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水过程和步学会过滤操作。B: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2、通过过滤操作的活动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合作等能力、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水的净化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四)教
3、法分析我校315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教师的教法改革是一个重点要求。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1、充分利用导学案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2、充分应用课内外的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3、充分利用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相连的问题,预设问题线,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用情景线来生动问题线,反过来用问题线来服务情景线,落实知识线。让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快乐通达三维目标。整个教学过程包含六个情景,(五)
4、、教学过程分析情景一:感悟污水,引出课题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会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要点燃他们的思维火把。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展示四瓶不同品质的水(黄泥水,硫酸铜溶液,自来水,蒸馏水),给学生视觉上带来明显的对比,从而认识到水中含有的杂质。进而设问:面对污浊的河水,受工业污染的水,这些水可否饮用?为什么?自然引出课题。情景二:巧用导学案,把握知识梗概。通过导学案上预设的八个连续问题,让本节课的核心内容(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几种方法)在学生心中逐一展开;再进一步用第三点归纳,让三种方法条理清晰的罗列在学生面前,这节课的重要知识点也让学生自主探究归纳得到,印象深刻。其次,在学生实验中,用表格形式将
5、过滤操作中的“一贴二低三靠”要点显现出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突出了重点。情景三:用眼观察,用心体会,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通过老师在课前准备的对比试验让学生感受吸附剂的作用,来模拟自来水生产过程中的环节,结合课下准备的自制简易净水器,以及述说各层的作用,来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体会自来水的来之不易。情景四:动手实验,提高能力本节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小组合作,第一是合作探讨预习内容,梳理知识,强调交流;第二是合作实验,强调动手能力和分工协作意识;第三是课外拓展,强调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三个方面的合作学习,真正的将这节课的学习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体会过程,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只是做
6、指导者。情景六:用脑思考,巩固升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布置了下面的作业:2、为什么山泉水总是很清澈?你知道吗?。(六)板书设计课题3水的净化一、几种常见净化水的方法1、静置沉淀2、过滤(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沉淀(七)教学评价与反思:鉴于本节课是一节常识介绍课,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社会知识,在设计时,我注重了两个体现,两个突出。1、两个体现: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2、两个突出(2)突出实验的直观效果,著名化学家付鹰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最高法庭”我主张实验与理论结合,从而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7、氛围中掌握知识。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其中这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敬请指正。谢谢大家!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第1课时)学生姓名年级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以及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的方法(2)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一、引入新课:教师展示四瓶水,让学生判断其浑浊程度。二、学生讨论回答:(可在书上划线和批注,导学案上标注页面及行数)1.纯水的特点?是不是纯净物?2、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天然水往往含有哪些杂质?3、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它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4、假山喷泉往往用的是中水(
8、即再生水,纯度介于纯水和污水之间,和纯水有什么不同?5、取水口中取的水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及细菌和病毒,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三个方面的处理?)6、吸附(教师做絮凝剂吸附和活性炭吸附的对比实验)絮凝剂吸附:(变化)利用明矾(明矾是絮凝剂中的一种)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活性炭吸附:(变化)不仅能吸附掉一些杂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杂质,除去。7、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8、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合作学习】(1)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2)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3)为何有些同学过滤后得到的滤
9、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4)要使不澄清的滤液变澄清,该怎么做?【课外小组合作】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参照P57P58家庭小实验自制一个简易净水器。并说出各部分的作用.(学生展示例子)【当堂检测】1.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2.指出右图中的错误:(2)。3.课后习题P58第1、2、3、4题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及其作用从内容上看,本课题中的过滤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同时,过滤操作的学习将为下面粗盐提纯的学习打下基础。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自来水生产流程,了解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2
10、)初步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过程与方法】(2)通过交流与评价,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交流与评价在过滤操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从而达到此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参与水的净化过程,感受爱护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2)通过对水的净化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4、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吸附、沉淀、过滤等净水方法,学会用过滤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教学难点】过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二、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围绕着三条主线展开:情境线,知识线,问题线。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通过图片、实物、
11、视频、实验等,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在学习过滤操作这一重点知识时,创设如下教学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形式下,自主完成“我已学会、我的疑问、我的问题解决”三个环节。在每个情境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如“如何把一杯浑浊的河水变澄清”、“过滤操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过滤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吗?”等问题,从而衍生出问题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有关水的净化方法的知识线,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采用学案辅助教学,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展现在学案上。三、说学法本课题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处于兴奋和好
12、奇的状态。因此要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通过观看实物、视频、图片、演示实验以及分组实验,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净化水的方法,进而了解自来水的具体生产流程。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实物,通过天然水和自来水在视觉上的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天然水中的杂质类型。(2)设问:如何除去水中的杂质,使其变为生活用水?引入新课。2、【学习新课】展示实物,通过对比,认识静置沉淀这种净化程度较低的方法。3、【过渡】(1)展示图片,设问:若哪天你家里的自来水管里流出了这样的水,你还敢用么?播放视频“焦点访谈自来水何以浑浊”。(2)播放视频。(3)通过视频,引入用絮凝剂明矾净水的方法。4、【分组实验】(1
13、)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考虑到明矾净水的实验,存在时间长、实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补充播放“明矾净水”视频。(2)讲解明矾的净水原理,补充有关铝离子对人体不良影响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并激励学生树立认真学好化学,造福人类的志向。5、【提出问题,过渡】加入明矾后,如何把杯底的沉淀除去?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把固体和液体分离的实例,展示如隔茶渣的茶壶、滤网、隔豆渣、捞饺子等图片,引入过滤的方法。6、【自主合作探究】(1)为了突破过滤操作这一重难点,教师先不讲解也不演示,而是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合作探究过滤的操作要点。(2)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14、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自主归纳整理在过滤操作中“我已学会、我的疑问、我的问题解决”三部分,填写在学案上。7、【交流与评价】(1)各组成员发言,分享学习收获,并提出疑问。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问,汇总解答。学生以互评的方式,分析在过滤操作中做得好或操作有误的地方。(2)教师演示过滤的规范操作,学生重新进行一次过滤操作。(3)教师小结过滤的操作要点。8、【提出问题】(1)提问:过滤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吗?简单介绍活性炭疏松多孔的结构,突出其具有很强的吸附性(2)播放视频(将活性炭脱色的对比实验进行创新改进),突出活性炭不仅可滤掉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也可吸附色素、异味等。(3)展示家庭用的净水器图
15、片,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4)简单介绍有关生命吸管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视野。9、【小结】回应天然水的杂质类型,引出自来水厂净水的最后一步消毒。这样,本课时中的四种净水方法就水到渠成地呈现给学生,这时便可顺理成章地讲解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流程。10、【课堂检测】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学生的学案上配有课堂检测,自测互评。11、【课外作业】提供以下材料,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自制简易净水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兴趣。五、说板书设计本课题采用学案作为学习的辅助资料,教学重、难点都体现在学案上,因此板书较简洁,内容如下:水的净化方法本节课有两大亮点:沉
16、淀课题2水的净化静置沉淀吸附沉淀(加明矾)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吸附(活性炭)消毒【亮点一】将教材内容顺序进行调整,从生活实际引入水的净化方法,进而介绍自来水的具体生产流程。【亮点二】学习过滤操作这一重点知识时,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自主归纳“我学会了什么”、“我还有什么疑问”,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评价实验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最后教师进行解疑及点评,演示规范操作,突破重难点。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牵着智慧的手,一天天向上!我是六号选手,来自翠屏棠外九年级化学组的张胜全,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的净化,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科书第三单元课题三。今天我将从说教材
17、,说教法,说教学程序,三个方面完成我今天的说课,您的聆听是对我的指导,您的支持是对我的鼓励!谢谢大家!首先、说教材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水是继学生学习了空气、氧气等气体性质后,学习的另一种生活中离不开的物质。本课题以水为载体,探讨了常用净化水的方法与技能;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等。教材的处理方法是将课标要求的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地联系,突出过滤以及蒸馏这两个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过滤又为十一单元粗盐的提纯打下基础。因此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纯水和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初步认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形成过滤
18、实验操作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通过对教学情景的观赏和思考,初步学会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对课堂上欣赏视频、观看动画、回顾新闻,感受化学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意义,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熏陶。3、教学重难点:学生对于饮用水的来源有,软水硬水的测验方法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软水硬水的区别和净化水的过程不太了解。通过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但对实验的观察描述操作能力还比较缺乏。因此我将区别硬水和软水以及净化水的方法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将过滤的操作作为本节教学难点。其次、说教法本课题的教学围绕着三条线展开:情景线,问题线,知识
19、线。教师密切联系生活与社会,充分应用各种资源创设不同类型的教学情景,形成情景线。在每个情景中设计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的问题,从而衍生出问题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和有思维价值的问题中,不断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建构有关水的净化的知识线,以知识线来贯穿问题线。三条线构成科学的动态结构的课堂,从而引导学生快乐通达三维目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学情有利于课堂上教法的实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方面来看,能够区分纯净物和混和物。但对实验现象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探究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从学生的认识心理和特点分析,我们的学生生活在长江之滨,对天然水,自来水和饮用纯净水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并不能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三种水。最后、说教学程序与过程反思课后反思:作为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以前我仅仅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的唯一手段,学生难以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这节课改变了以往的做法,课前创造条件让学生调查水的污染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题的欲望;课堂上又通过情景教学,问题引导,实验探究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使问题有最大的激励性和最大的信息量,使知识线环环相扣,教与学一一对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课后让学生自制净水器、探究蒸馏水、自来水、煮沸水三者硬度,很好地落实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化学,感受化学就在我身边。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