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总论一、需词解释:1. 康复功能评泄:是用客观的、量化的方法有效和准确地评泄残疾者功能障碍的种类、性质、部位、范 国、严重程度和预后。包括躯体功能、精神状态、言语功能和社会功能等方而的评左。2. 初期评左:是首次对患者进行的评立。目的是发现和确定患者的功能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判断障碍程度、康复潜力和预后,为制左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 中期评左:是指患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进行的再次评泄。评左的目的是对前一阶段的康复治疗进行总 结,判断障碍是否改善、改善的程度以及治疗方案有无必要调整。一般在患者住院中期予以评左,也可以根 据患者康复进展情况的需要组织多次评龙。4. 末期评立:是在患者
2、岀院前结束治疗时进行。目的在于判左康复治疗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对 遗留问题提出进一步解决的方法和建议。二、填空:1. 康复评定的工作流程包括、三阶段。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评定结果2. 根据不同的时间,将康复评定分为、o初期评左、中期评左、末期评泄、随访。3. 康复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的相关步骤、康复评泄、设左康复目标、制泄治疗il划、实施治疗计划、评估康复疗效三、问答题1. 请比较康复功能评左与临床诊断的差异答:临床诊断与康复功能评定的区别临床诊断康复功能评定目的査找病因,明确诊断明确功能障碍部位、程度范围反映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反映机体功能的水平及能力体格检査、专项检查实验室生化检査综
3、合运动功能评估方影像学检查残疾评估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查日常活动能力评左法基因检杳生活质量评泄电生理检查电生理、生物力学检査精神检查就业能力、环境评泄、高级脑功能评泄2.试述康复功能评立的工作流程。答:康复功能评左分为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评立结果三个阶段:(1)收集资料包括了解病史、检查与测量;(2)分析资料包括确左问题、确左残存功能或能力;(3)解释评左结果包括分析障碍产生的原因、形成障碍学诊断及设泄康复目标和探讨解决措施。3. 康复功能评左的注意事项有哪些?答:既要全而,又要有针对性: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评泄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 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评立时间要尽量
4、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评左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 进行,以确保准确: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评定过程中患者 岀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4. 简述康复功能评龙的目的。答:康复功能评立的目的有:发现和确立障碍的层面、种类及程度和拟左治疗目标:确泄康复治疗项 目: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判定康复疗效:判断预后:预防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评估投资-效 益比:为残疾等级的划分提岀标准。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首次康复功能评泄目的的叙述,下列哪项不妥:(E )A. 寻找导致功能障碍的病因B.判泄功能障碍的性质,严重程度C. 判断病损部位 D.制订康复目标
5、 E.判垃康复治疗效果2. 康复功能评圧的内容有:(E )A. 评分量表、问卷调查功能表B.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功能评左C. 精神心理功能评定D.听、言语功能评泄E.器官水平或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功能评左3. 下列是康复功能评泄的意义,除外哪一项:(C )A. 评泄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发展趋势B.评泄康复疗效C. 相当于疾病诊断,确左疾病性质与类型D.确定康复治疗目标E.制订康复让划的依据4. 康复评泄的目的是:(E)A. 客观地找到病因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C. 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D.评泄功能障碍程度E. 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立疗效和治
6、疗计划的依据(二)多项选择题:1. 康复功能评迫的目的:(ABCDE)A.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I羽、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B.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依据C.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D. 评左康复治疗效果E.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2. 康复功能评泄方法应具有:(ABCD)A.可行性B.有效性C.灵敏度D.统一性E.哲理性3.康复评泄包括:(ABDE )A.妪体功能B.言语功能C.感觉功能D .心理精神功能E.社会适应性第二章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名词解释:1ROM:即关节活动范用,是指单个关节运动时的弧度,测量时要求被测者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的最大活动范囤o包括主动关节
7、活动范用(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弗I (PROM)。2. 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即主动关节活动范用,指被检者做肌肉随意收缩时带动相应关节的活动范 围。正常情况下,主动关节活动范困略小于被动关节活动范围。3. 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指被检者肌肉完全松弛的情况下,由外力作用于关节而发生运动的范闹。二、填空:1. 测星肩关节内、外旋时,受检者的体位,量角器的放置方法:轴心,固進臂,移动臂A.握力测试 B.捏力测试 C.关节全幅运动D.背拉力测试 E.腹、背肌等长耐力实验8. 徒手肌力检查最适宜:(C )A.脑瘫病人B.中风病人C.小儿麻痹症、周围神经损伤病人D.帕金森病 E.脑外伤后
8、遗症9. 下列不属于肌力测泄的注意事项的是:(D )A.正确的测试姿势 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D.在运动后进行E.反复两次检查10. 不属于肌力检查的禁忌证有:(E )A.严重疼痛B.严重关节积液红红肿C.关节极不稳泄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 E.席折愈合后11. MMT的用途是:(A )A. 确左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或丧失肌力的大小B. 确左肌力的大小和记录或丧失肌力的大小C. 确左肌力的大小和记录获得肌力的大小D. 确立肌力的大小和强弱E.记录、检査肌肉状态12. 无关节运动,仅可扪及肌肉收缩,肌力可评为:(A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13.在肌力评定中,用握
9、力指数评定,高于()为正常。(E )A. 10 B. 20C. 30 D. 40 E. 5014.在肌力评泄中,用捏力测泄计测左,其值约为握力的()。( C )A. 10 B 20C. 30 D. 40 E. 5015在肌力评泄中,用拉力计测泄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龙,正常标准男性为:(B )A. 100150 B 150200C 200250D 250300E 5010016在肌力评上中,用拉力计测泄背拉力,以拉力指数评龙,正常标准女性为:(A )A. 100150 B. 150200C. 200250D. 250300 E. 5010017. 斜方肌肌力达2级时表现为:A.侧卧,托住头部时可
10、仰头B.俯卧,抬头时触及斜方肌活动C.俯卧,能抬头但不能抗阻D.俯卧,能抬头抗中等阻力E. 俯卧,抬头时能抗加于枕部的较大阻力18. 下列不属于肌力测试的注意事项是:(E )A. 严格按照测试的操作规范进行B. 肌力测试,年老体弱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慎用C. 对受检者做好必需的动员D. 不宜在受测者疲劳、饱餐或易被干扰的环境内进行E. 耐力测上检杳者不需要对受检查者做必要的动员19. 握力测泄的方法是属于:(B )A. MMT B.等长肌力检查C.等张肌力检査 D.等速肌力检查E.以上都不是20. 下列不属于肌力评泄适应证的是:A.截肢患者 B.脊髓灰质炎患者C.脊髓损伤的患者D.肥胖症患者E
11、.竹关节炎患者21. 女性肌力近似为同龄男性的:A. 1/2 B. 1/3 C. 2/3D.3/4 E. 1/522 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为静息长度的()倍: (BA. 2.1 倍 B. 1.2 倍 C. 3 倍D. 1.8 倍E. 1.5 倍(二)多项选择题:1.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ABC )A徒手肌力检査B.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左C.等速肌力测龙D.肌耐力检查E 肌张力检査2. MMT三级标准为:(BD )A.有轻微肌肉收缩B.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用运动,但不能抗阻力C.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用运动D.相当于正常肌力的50%E.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75%3. 徒手肌力检查注意事项:(A
12、BCD )A.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B.选择适当的测试时机 C.测试时应左右比较D. 肌力达4级以上时,所做抗阻力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E. 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患者应做MMT4. 肌力测泄的禁忌证:(ABCE )A.严重疼痛B.关节活动极度受限 C.计关节不稳泄D.软组织损伤后愈合较长时间E.严重关节积液或滑膜炎5. 肌力的大小与下列哪项有关?( BCE )A.与肌张力有关B.与肌纤维的数量成正比C.与肌纤维的排列形式有关D.与肌纤维的长度E.与肌的生理横断面积成正比6.肌力测泄应做到:(ABCE )A.正确的测试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于 C.左右对比D.在运动后进行 E.反
13、复两次检查7. 肌力检査的禁忌证有:(ABCD )A.严重疼痛 B.严重关节枳液红肿C.关节极不稳泄D.软组织损伤刚愈合E.卄折愈合后8. 徒手肌力评级的依据包括:(BDE )A.年龄及性别B.重力作用C.疲劳程度 D.外加阻力 E.肌肉或肌腱的收缩9. 徒手肌力评级是依据:(ABCE )A.关节活动范围B.抗重力的能力 C.抗阻力的能力D.疲劳程度E.肌肉的收缩第五章反射发育的评定一、名词解释:1.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内外环境的刺激是启 动一个反射的条件,而这种反应的实现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2. 反射发冇:是指某些反射与人体的运动发
14、育过程密切相关,只有在某一个水平的反射岀现后才能完成与 之相应的运动动作,故又将这类反射称之为发育性反射。3. 调整反射:是脑干水平反射,是静止的姿势反射,它主要通过调整肌张力对姿势产生影响,故又称调整反射。4. 联合反应:是指当身体某一部位进行抗阻力运动或主动用力时没有主动运动的患侧肌群所产生的反应。 偏瘫患者处于弛缓阶段或痉挛的早期阶段时可诱发出联合反应。5. 调整反应:是指中脑水平的反射,用于维持头于正常直立位(即面部与地而垂直,口呈水平位)或维持 头与躯干的正常对线关系。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 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
15、失。6. 平衡反应:指当身体重心或支持面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出的应对反应。是人体维持特左姿势和 运动的基本条件。阳性反应为正常。二、填空:1. 反射发育评泄的目的有、O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冇状况、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拯。2. 中脑水平的反反应有、。颈部调整反应躯干旋转调整反应头部迷路性调整反应视觉调整反应3. 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应有、。保护性伸展反应平衡反应4. 根据反射发育的水平,将反射分为、及脊髓水平反射脑干水平反射中脑水平的反射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5. 平衡反应指发生变化时为了维持平衡所作的应对反应,它包括当身体重心或支持而,倾斜反应、姿势固左和迈步反应
16、。三、问答题1. 简述脊腌水平、脑干水平、中脑水平及大脑皮质水平反射的评左方法。答:2. 简述联合反应的诱发方法及想侧肢体反应。答:联合反应的诱发方法及患侧肢体反应见表:联合反应诱发方法患侧肢体反应对侧性联合上肢抵抗健侧肩关节上抬或肘关节屈曲患侧上肢屈肌联带运动反应肩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患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健侧紧握拳患侧抓握反应(对称性)下肢健侧鰹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或外展相同的运动(Raimiste现象)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下肢伸展(非对称性)健侧下肢抗阻力伸展患侧下肢屈曲(非对称性)同侧联合反应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张力增加3.简述反射发育评左的临床意义。答:反射发育评左的临
17、床意义是:(1)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冇状况:妊娠期的胎儿或婴儿出生时如果脑受到损害,反射或反应的发育就 会岀现异常。反射发育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成熟迟滞、神经反射发冇迟滞。因此,通过检查,可以对婴幼 儿的发育状况作出判断。(2)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成年人在各种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时,原始的反射形式又复出现,如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出现对 称性或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及联合反应等。因此,认识和检査原始反射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阶 段。(3)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四、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关于发育性反射检查,下列哪种说法错误(D )A.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冇状况B.
18、有助于判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情况C. 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D.发育性反射不消失均为异常。E. 随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冇成熟,较髙水平的反射则持续终生2. 下列哪项不属于脊糙水平的反射 (B )A.屈肌收缩反射B.保护性伸展反应C.莫勒反射D. 交叉性伸展E.抓握反射3. 伸肌伸张反射阳性反应为 (B )A. 受到刺激的下肢岀现失去控制的屈曲反射,足趾伸展,踝关节背屈B. 刺激屈曲位的足底,被刺激的下肢出现失去控制地呈伸展位C. 伸展位的下肢一屈曲,屈曲位的下肢立即伸展D. 下肢外展外旋,伸展,各手指伸展并外展E. 在一侧下肢大腿内侧给予轻轻叩打刺激,对侧下肢表现出内收、内旋,踝关廿跖屈。4
19、. 下列关于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的说法哪项正确 (A )A. 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检查者将被检者头部转向一侧,头部转向侧的上、下肢 伸展,或伸肌张力增高;另一侧的上、下肢屈曲,或屈肌张力增高,犹如“拉弓射箭”或击剑”姿势,为 阳性。B. 患者取仰卧位,头呈中立位,上、下肢伸展,保持仰卧位,四肢伸展,伸肌张力增髙。C. 妊娠28周出现,4个月消失。D. 46个月岀现,812个月消失。E.妊娠28周岀现,4个月消失。5. 调整反射是指 (B )A.脊髓水平反射B.脑干水平反射C.中脑水平反射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E.平衡反应6. 调整反应属于 (C )A.脊髓水平反射 B.脑干水
20、平反射C.中脑水平反射D.大脑皮质水平反射E.以上都不对7. 下列关于联合反应的说法,哪项不正确(C )A. 肩关节抗阻力水平内收,想侧上肢伸肌联带运动B. 健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下肢伸展C.健侧紧握拳,患侧手伸展反应D. 患侧下肢抗阻力屈曲,患侧上肢屈肌收缩或肌张力增加E. 健侧腕关行抗阻力水平内收或外展,患侧岀现相同的运动8. 下列关于保护性伸展反应的说法哪项不正确 (C )A. 检查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两上肢向头的方向伸展,检査者抓起患者的踝或竹盆将患者悬吊在空中, 然后突然将患者的头向地板方向运动,使身体重心超岀支撑而B. 阳性反应:双上肢立即伸展并手指外展和伸直以支持和保护身体不摔
21、倒C. 出现时间:出生时 D.终生存在E.属于大脑皮质水平的反射9. 平衡反应不包括 (D )A.迈步反应B.姿势固左C.倾斜反应D.调整反应E.保护性伸展反应10. 下列发育性反射中终生存在的是(C )A.阳性支持反应B.阴性支持反应C.平衡反应D.莫勒反射E.联合反应11. 下述哪项是新生儿异常反射的表现(D )A.腹壁反射阴性B.踝阵挛阳性 C.巴彬斯基征阳性D.握持反射阴性E.克匿格征阳性12.原始反射不包括(D)A.屈肌收缩反射(二)多项选择题:B.握持反射 C.拥抱反射D.迈步反射 E.交叉伸展反射第六章协调功能评定一、轲词解释1 协调: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
22、它要求有适当的速度、距离、方向、节奏和肌力。2 .共济失调:人体保持一定的姿势从事随意运动,需在大脑皮质、 基底廿、小脑、前庭迷路系统、脊髓后索、视觉等共同作用下,依靠主动肌、拮抗肌、协同肌和固泄肌的相 互协调完成,其中任何部分损伤都会造成协调运动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根拯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的病变 部位分为小脑性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和脊髓后索共济失调三种类型。3. 平衡性协调功能评立:是评立身体在直立位的姿势下进行的静态或动态的姿势、平衡的运动的成份。主 要包括粗大运动。4. 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泄:是评泄身体不在直立位时进行的静态或动态的运动的成份,这类试验包括对粗 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检查
23、。5. 协调运动障碍:是指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多 由中枢神经的传导本体感觉纤维(脊髓后索为主)、小脑、基底节、前庭器官及核的病变引起,临床表现各 有异同。二、填空:1. 协调运动评建方法包括、0非平衡协调检查、平衡协调检查。2. 协调是指人体进行运动能力。协调障碍是用于描述以、和运动为特点的异常运动能力。平稳、准确、有控制的。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三、问答题1. 协调评泄着重检测哪几方而的能力?答:协调评左着重检测以下几方而能力:评左对抗肌群间逆转运动的能力:评左肌群共同协调地完成运 动控制的能力:检查测定或判断运动的速度和距离的能力:评
24、定将肢体保持在某一位置上的能力:评 立维持平衡和保持身体直立姿势的能力。2. 试说明非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答:非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评分标准是:0分不能完成活动。1分重度障碍:仅能发起运动。运动无步律性,明显不稳左,摆动,可见无关的运动。2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迫的活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左。在增加运动速度时,完成活动的节律 性更差。3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泄的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4分正常完成活动。3. 简述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答:平衡性协调功能障碍的评分标准是:4分能完成活动。3分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要较少的身体接触加以防护。2分能完成活动,但为保持平衡需
25、要大量的身体接触加以防护。1分不能活动。4. 临床常用的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左试验有哪些?答:临床常用的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龙试验有:指昴试验、受检者手指指检査者的手指、指指试验、交替指 鼻和指指、对指、团抓、前骨旋前/旋后、反惮测验、手拍腿、足拍踏、指和过指、足跟至膝、足跟至足趾交替、足趾触检查者的手指、跟膝胫试验、画圆圈、固怎或位置保持、躯T运动失调、画线试验、振子试验 等。四、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A )A.小脑性共济失调、脊储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B.小脑性共济失调、脊髓侧束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C.脊髓侧束共济失调、锥体束共
26、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D.脊髓后索共济失调、基底节共济失调、脊糙侧朿共济失调E.小脑性共济失调、脊軸后索共济失调、锥体束共济失调2.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D )A.维持肌肉张力B.运动协调C.姿势平衡 D.本体感觉的传入E. 以上都不属于3. 感觉性共济失调发生于:(C )A.帕金森病B.小脑损伤C.脊髓后索病变 D.脊髄侧索病变 基底节病变4. 下列是协调评泄检查,除外哪项?( E )A.指鼻试验B.拇指对指试验C.握拳试验D.反弹试验E.钟摆试验5. 关于协调除外哪项:(C )A.人体产生的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 B.包括按照一立的方向和节奏C. 以笨拙的、不平衡的和不准确的
27、运动为特点D. 适当的力量和速度E.达到准确的目标6. 下列哪项不是非平衡协调检査:(C )A.指鼻试验B.指指试验C.单足站立D.拍膝试验E.握挙试验7. 下列哪项是平衡协调检査:(C )A.指鼻试验B.指指试验C.单足站立D.拍膝试验E.握挙试验8. 下列常见的协调障碍,不属于共济失调的是:(A )A.手足徐动B.震颤 C.轮替运动 D.辨距不良E.运动分律9. 协同运动的:(B )A.两侧肢体完全相同运动B.多组肌群共同完成一个运动C. 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D.反射性的肌张力增高E. 以上都不是(二)多项选择题:1. 协调评泄检查有:(ABCDE )A.旋转试验B.握挙试验C
28、.拇指对指试验 D.指鼻试验E.拍膝试验2. 根据中枢神经病变部位的不同,协调功能障碍可分为:(ABC )A.小脑共济失调B.脊髓后索共济失调C.基底仔共济失调D. 脊髓侧束共济失调E.锥体朿共济失调3. 协调是指:(ABCDE )A.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能力B.运动质量C. 包括按照一左的方向和节奏D.适当的力量和速度E.达到准确的目标第七章肌张力的评定一、轲词解释:1. 肌张力:是指在肌肉的紧张度,是被动活动患者的肢体或按压肌肉时所感觉到的阻力,根据身体所处的 不同状态,正常的肌张力可分为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2痉挛:是肌张力增高的一种形式,是一种由牵张反射
29、髙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 逾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由上位运动神经元损伤所导致。二、填空:1. 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肌张力可分为、和三种。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和运动性肌张力。2. 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迄中:1+是, 3级是, 4级是。肌张力轻度增加,肌张力严重增高,僵直。三、问答题1. 简述改良的Ashworth肌张力分级评立标准。答: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定标准级别评分标准0级无肌张力的增加1级 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用后50%范朗内出现突
30、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囤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伟1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比较容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4级 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2. 简述异常肌张力的分类及其形成原因。答:根据患者肌张力与正常肌张力的比较将肌张力异常分为:肌张力增髙、低下和障碍三种情况。(1)肌张力增髙:是指肌肉张力高于正常状态的情况。根据状态不同又分为肌肉痉挛和肌肉强宜两种。肌肉痉挛:是一种由牵张反射高兴奋性导致的、在牵伸肌肉的速度增加时痉挛的程度也增加且伴肌腱反射 亢进为特征的运动障碍,常由锥体系的障碍所致
31、。肌肉强直:也即偃硬。它是一种主动肌和拮抗肌肌张力 同时增加的状态,无论对关节做哪个方向的被动活动,运动起始时和终末时阻抗感是相同的。肌肉强直常由 锥体外系的障碍所致。(2)肌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可见 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周围神经的损伤。(3)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性障碍。可由 中枢神经系统缺陷、遗传因素所致:还可见于神经退行性疾患或代谢性疾病。3. 简述肌张力评左的目的及临床意义。答:肌张力评立的目的及临床意义有:依据评立结果确左病变部位、病变性质,预测康复疗效。根据肌 张力的表现特点制左治疗计划。及时治疗,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四、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痉挛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肌张力髙一左是痉挛B.强烈的痉挛即是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