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在括号内划。( )1、从业人员 100 人以上 200 人以下的,配备至少 1 名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3、生产经营单位要制定安全生产资金使用计划和财务预算, 要求建立安全生产资金使用台账 。( )4、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5、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6、生
2、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二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7. 仅需对日常的生产活动进行辨识,可以忽略不常见的维修任务。( )8. 职业病的危害因素包括噪声、粉尘、化学物质等。( )9.专业技术队伍在企业领导、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下工作,属于技术队伍,并承担决策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10.非本单位原因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不采取措施。( )11.隐患分析评估报告应包括事故隐患的现状、事故隐患发生的原因、事故隐患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事故隐患治理的措施建议。( )12.从业人员发现本岗位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
3、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对本岗位之外的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无权排查、报告。( )13. 安全风险辨识相当于危险源辨识,覆盖范围包括本单位所有活动及区域,但不包括相关方作业。( )14.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5.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16. 不断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水平
4、,是持续改进的过程。( )17.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是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 )18.制度不完善、责任制未落实、培训制度不完善等属于人的因素。( )19. 风险分析是指对比风险分析结果和风险准则,以确定风险或其大小是否可以接受或容忍的过程。( )20. 风险管控是指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控制的总称。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安全培训内容的是 A A:质量要求B:安全规章制度 C :应急预案 D:安全操作规程2、新员工必须接受 A培训?A:三级B:四级C:二级D:一级3、主体责任主要不包括下列哪项 责任 A: A:保证质量责任B
5、:健全规章制度责任C:宣传教育培训责任D:日常安全生产管理责任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C的安全生产条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A:B:C: D:5、安全生产委员会 A召开会议,并做好记录.A:每季度B:每月C:每半年D: 每周6、下列必须配备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是 C?A:有 78 从业人员的餐馆B:有 98 从业人员的旅馆C:有 223 从业人员的商场D:有 111 从业人员的纺织厂7、生产经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和技术机构在技术决策和指挥中,必须要坚持 A原则?A:安全第一B:技术第一C:质量第一D:资金第8、生产经营单位要对每个生产经营岗位。通过制定岗位 B ,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
6、业行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隐患,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A:隐患清单B:安全操作规程C:风险辨识清单D: 应急预案9、下列费用不属于安全投入的是 C?A: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与更新费用B: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费用C:运输费用D:应急演练费用10、从业人员作业前应当排查本岗位 B等方面的事故隐患?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防护用具周边环境A:B: C:D:11、与相关方签订安全协议应包括?内容。双方安全生产职责 各自管理的区域范围 应急救援各自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A. B. C. D.12、安全资金投入应当留存 A?计划台账发票收据A:B: C:D:13、特种作业人员不包括哪一项( D)。A、电工
7、作业B、焊接与热切割作业C、高处作业D、空压操作14、“四不放过”原则包括以下内容,除了(C)。A、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B、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C、应急预案未落实不放过D、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5、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应急预案(D)A、综合应急预案B、专项应急预案C、现场处置方案D、应急演练方案16、企业和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C)。A.进行组织、协调B.进行监督检查C.全面负责D.主要负责17、根据GB/T 33000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D)。A、安全作业培训B、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能力C、
8、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D、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18、“四新”安全教育指生产经营单位使用( A )时,由技术部门或所在部门、班组组织进行对涉及人员进行的相关安全教育,教育内容是“四新”涉及的新危险及其控制措施。A、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B、新能源、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C、新技术、新工艺、新能源、新材料D、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能源19、本质安全的目的,是即使在(D)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A、违章操作B、发生事故C、设备和人员变更D、误操作或发生故障20、安全标识与国家规定的四种安全色对应使用,其中蓝色为(C)。A、禁止标识B、警告标志C、指令标志D、提示标志21、企业
9、应按照有关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职业病危害公告栏,下列哪一项内容不需要公布(D)。A、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B、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C、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D、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健康档案22、现代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以(B)为主线A.事故B.风险C.责任制D.安全管理23、下列哪个不属于第一类危险源。(D)A. 带电的导体B. 奔驰的车辆C.运动的电梯D.未穿戴劳动防护用品24、生产经营单位宜成立以(D)为组长的风险评估工作小组。A.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B. 专业技术人员C.专家D. 单位主要负责人25、风险评估主要内容不包括:(C)识别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害因素,确定重大危险
10、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并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调查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风险等级26、某建筑工地,在使用塔吊起吊模板时,发生钢丝板断裂,模板从5 米高空落下,地面一工作人员躲闪不及,被砸成重伤。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这起事故类型是 (C)A. 机械伤害B. 物体打击C. 起重伤害D. 高处坠落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树立(B )就是事故的观念,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到位的企业依法采取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供电和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A 风险B 隐患C 违章D 轻伤28、事故隐患排
11、查责任制应突出企业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的(D)。A 领导责任B 管理责任C 党政同责D 一岗双责29、依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 都(A)向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A 有权B 有责任C 无责任D 无权30、在风险识别基础上,应评价风险程度,通常将失控可能性大、后果严重的确定为本企业需重点控制的风险,并将风险所在部位确定为(D)。A 重大危险源B 重大风险C 重大隐患D 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31、事故隐患整改验收由(A)组织。A 生产经营单位B 属地安全监督管理部门C 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D 以上都不对32、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记录和资料至少保存(B)
12、。A 半年B 一年C 二年D 三年33、专项排查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安全生产、设备、技术等业务的管理机构组织,每(C)至少开展一次。A 周B 月C 季度D 年34、安全管理人员的隐患排查职责不包括哪项(B)A 参与拟定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B 定期组织并参加事故隐患排查C 督促落实隐患整改措施。D 制止“三违”行为35、事故隐患排查重点部位不包括(A)A 一般隐患所在的部位B 人的不安全行为频发、易发部位C 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频发、易发的部位D 设备及其作业风险较大的部位36、关于大中型企业建立隐患排查体系具体工作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 大中型企业应形成各部门的风险识别台账和企业需
13、重点控制的风险台账B 大中型企业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分章节分别规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各项工作内容C 日常隐患排查方面,班组长和安全员的检查可以合并,每天检查一次D 企业级的全面隐患排查应单独建立隐患排查计划方案37、2014 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B), 坚持安全发展。A.常抓不懈B.以人为本C.预防为主D.以物为本38、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D)顺利考虑降低风险。A、个体防护-降低风险-消除风险B、个体防护-消除风险-降低风险C、降低风险-个体防护-消除风险D、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39、根据GB/T 33000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D)。A、安全作业培训B、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管理能力C、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D、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和管理能力40、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中将事故划分了 20 类,其中不包括(C )A、 坍塌B、触电 C、高处掉落 D、物体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