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感知觉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自我分析】教师出示红色的苹果让学生观察。【提问】1.请你描述一下苹果是什么样的?你怎么帮助幼儿认识苹果?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 动是怎样进行的?(一)感知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整体和全貌。感觉是一种直接反映,它要求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形状颜色大小滋味气味质地重量温度感官眼舌鼻 皮肤脑知觉 整体属性 感觉感觉 知觉知觉区别个别
2、属性的反映 整体属性的反映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得深入和发展;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资料分析】刚果的俾格米人居住在枝叶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人类学家科林.特恩布尔曾描述过其生活方式。有些俾格米人从来没有离开过森林,没有见过开阔的视野。当科恩布尔带着一位名叫肯克的俾格米人第一次离开居住地大森林来到一片高原时,他看见远处的一群水牛时惊奇地问:“那些是什么虫子?”当告诉他是水牛时,他哈哈大笑,说不要说傻话。尽管他不相信,但还是仔细凝视着,说“这是些什么水牛会这样小。”当越走越近,这些“虫子”变得越来越大时,他感到不可理解,说这些不是真正的水
3、牛。提问:俾格米人为什么看到我们熟悉的水牛时却认为是虫子?这说明了什么?(三)知觉的基本特征(三)知觉的基本特征1 知觉的选择性2 知觉的整体性3 知觉的理解性4 知觉的恒常性1知觉的选择性n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例:黑板上的白粉笔;书中的黑体字;用有色笔改作业、书中标重点、讲课声音大小有变化教学:使用活动教具 主观因素2知觉的整体性n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知觉的对象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但我们我们 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种特性叫做知觉的整体性或组织
4、性。的整体性或组织性。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知觉整体性的组织定律:接近律接近律 相似律相似律 连续律连续律 封闭律封闭律(1)(1)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接近性: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在一起。(2)相似性: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3)(3)连续性连续性: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3知觉的理解性n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语词来标志它。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
5、这是一个斑点图,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理解作用,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使我们填补了画面信息的不足,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整体。不完整图形你觉得这个图形像什么?4 知觉的恒常性n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n大小恒常性大小恒常性n形状恒常性形状恒常性n颜色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大小恒常大小恒常形 状 恒 常 性颜 色 恒 常 性想一想想一想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二、感知觉的种类二、感知觉的种类【话题讨
6、论】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官是指哪五种感官?与五种感觉器官有密切联系的感觉是什么?除次之外,还有哪些感觉?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一)感觉的种类(一)感觉的种类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二)知觉的种类(二)知觉的种类1.物体知觉:q包括空间知觉、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2.社会知觉:q包括对他人的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和自我知觉。(学前儿童的社会知觉将在社会性一章中探讨)第一节 感知觉概述四、感知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四、感知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感知觉是认识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三)感知觉在幼儿的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守恒实验守恒实验相同量
7、筒相同量筒相同量的水相同量的水变式一变式一变式二变式二询问儿童,水仍然询问儿童,水仍然一样多吗?一样多吗?第二节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n(一)视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视敏度、视敏度俗称视力,是指精确辨别细致物体俗称视力,是指精确辨别细致物体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或处于具有一定距离物体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视敏度在不断提高。随着年龄增长,幼儿的视敏度在不断提高。n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情况呢?如何知道儿童的视力情况呢?3-5岁是治疗弱视的关键期如何预防幼儿近视?如何预防幼儿近视?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致差别的能力,又称辨色
8、能力。又称辨色能力。2、颜色视觉的发展基本色基本色混合色混合色近似色近似色幼儿初期(小班)幼儿初期(小班)能初步辨认红、能初步辨认红、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黄、蓝、绿等基本色,辨别混合色与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近似色有困难,难以说出颜色名称。幼儿中期(中班)幼儿中期(中班)认识基本色,近认识基本色,近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似色,能说出基本色的名称。幼儿晚期(大班)幼儿晚期(大班)认识颜色、调配认识颜色、调配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颜色,说出基本色、混合色的名称。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如何培养幼儿的颜色视觉?研究结果表明: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
9、低。研究结果表明:配对法的正确率最高,指认法次之,命名法最低。(二)听觉1、胎儿的听觉、胎儿的听觉2、新生儿的听觉、新生儿的听觉 新生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新生儿不仅能听到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新生儿喜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新生儿喜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欢听柔和的、高音调的声音。3、婴幼儿的听觉、婴幼儿的听觉 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儿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儿童的童的听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听力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12121313岁以前岁以前,儿童的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成,儿童的听觉感受性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力逐渐
10、有所降低。年以后,听力逐渐有所降低。思考:如何保护幼儿的听觉?如何保护幼儿的听觉?如何保护幼儿的听觉?(1 1)减少噪声,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与)减少噪声,加强对幼儿的教育与活动的组织。活动的组织。(2 2)注意)注意“重听现象重听现象”(3 3)注意耳部的清洁)注意耳部的清洁与保健。与保健。(三)触觉n口腔的触觉口腔的触觉 手的触觉手的触觉思考:思考:“动口不动手动口不动手”的教育方式好不好?的教育方式好不好?(四)痛觉的发展n新生儿的痛觉感受性是很低的。随着年龄增长,痛觉感受性提高。(四)痛觉的发展(四)痛觉的发展【案例分析】威威不小心摔倒在客厅里,正爬起来的时候,奶奶看到了,连忙大呼小叫地跑
11、过去,一副担心、紧张的神情。看的奶奶后,已经快要爬起来的威威又一屁股坐在地上,撇了撇嘴,哭了起来。【提问】怎么看待这种现象?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一)空间知觉的发展、方位知觉(1)空间定位能力的发生(2)空间关系的掌握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趋势:幼儿初期(幼儿初期(3岁左右):能辨别上下岁左右):能辨别上下幼儿中期(幼儿中期(4岁左右):能辨别前后岁左右):能辨别前后幼儿晚期(幼儿晚期(5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岁左右):以自身为中心辨 别左右;别左右;7岁以后能以他人为岁以后能以他人为 中心辨别左右。中心辨别左右。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思考:如何促进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1、幼儿园老
12、师帮助幼儿认识方位时,要和实物对应起来。2、幼儿园老师排练体操、舞蹈动作时要做“镜面示范”n2、形状知觉、形状知觉n(1)婴儿的形状知觉)婴儿的形状知觉n(2)幼儿的形状知觉)幼儿的形状知觉n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有先有后,顺序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的辨认有先有后,顺序是怎样的呢?是怎样的呢?n顺序是:顺序是:幼儿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n幼儿初期:幼儿初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长方形等基本几何图形;n幼儿中期:幼儿中期: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掌握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和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和梯形;n幼儿晚期:幼
13、儿晚期:能正确辨认各种几何图形(包括能正确辨认各种几何图形(包括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可以掌握基菱形、平行四边形和椭圆形),可以掌握基本图形名称。本图形名称。当视觉和触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当视觉和触觉相结合时,幼儿对几何图形感知的效果较好。知的效果较好。3、大小知觉n大小知觉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的协同活动实现的,视知觉起主导作用。思考:幼儿的大小知觉发展的趋势?n2.5岁3岁是孩子判别平面图形大小能力急剧发展的阶段。n45岁幼儿在判别立体实物的大小时,要借助触摸才能确定n67岁幼儿借助于经验可以单凭视觉判定立体实物的大小。3、深度知觉:人对物体远近距离即深度知觉。n幼儿的深度知觉
14、发展幼儿的深度知觉发展受他们的受他们的经验经验影响比影响比较大。较大。如何促进幼儿深度知觉的发展?(二)时间知觉的发展n请你默读第请你默读第61页相关内容,找出幼儿时间页相关内容,找出幼儿时间知觉的发展趋势。知觉的发展趋势。趋势:幼儿的时间知觉的精确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丰富而提高。请你按照幼儿掌握时间概念的先后顺序排序:n前天前天 昨天昨天 今天今天 明天明天 后天后天n年年 月月 天天 小时小时 分钟分钟 秒秒n掌握时间概念的顺序是:由中间向掌握时间概念的顺序是:由中间向两端、由近及远两端、由近及远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1、游戏活动中,小班的王老师对小朋友们说“举起
15、右手”,小朋友们都不知所措。然后王老师说“举起拿勺子的那只手”,小朋友们都做到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2、“六、一”节快到了,教师正在中班给幼儿排节目,可是有的孩子分不清左右,老师就不断地责怪孩子:“你怎么这么笨,连左右方向都分不清”。你怎么看待幼儿的表现和教师的态度?3、婴儿到了吃奶的时候,会自己醒来或哭喊,这是为什么?儿童最早靠什么判断时间?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4、生活中常听到幼儿这样衡量时间:“天快黑了,就是傍晚”,“太阳升起来就是早上”“早上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下午就是午睡起来以后”,“晚上就是爸爸妈妈来接我们回家的时候”,“时钟上的小人站得笔直的时候,就是该起床
16、的时间”,“日历上是红字的日子,不上幼儿园,到了黑字的时候,就又要上幼儿园了”等。如何看到这些现象?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案例分析】5、妈妈告诉孩子,时钟走到6点半就可以打开电视看猫和老鼠,孩子等得不耐烦了,就要求妈妈把钟拨到6点半。有个孩子听见妈妈说:“日历都快撕完了,还有几天就要过新年了。”他跑去把日历统统撕掉,回来告诉妈妈:“快过新年吧,日历已经撕完了!”如何看待这些现象?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一、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一)目的性加强(一)目的性加强【案例分析】给幼儿一张图片,上面画着几个孩子在溜冰,冰场上有一只手套。向幼儿提出任务,要求
17、他们从画面上找出那个丢了手套的孩子。小班孩子大部分根本不认真去找。他们观察时,胡乱看一些无关的细节,完全忘了观察的目的。中、大班幼儿观察的目的性有所提高,他们能够按照成人规定的观察任务进行观察。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体现出哪些观察力方面的差别?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持续性延长(二)持续性延长【实验研究】在一个实验研究中,三四岁儿童观察图片的时间只有6分8秒,5岁增加到7分6秒,6岁可达12分3秒。(三)细致性增加(三)细致性增加【现象分析】6岁左右的孩子往往在认识n和m,工和土、日和月等形近符号时出现混淆。为什么?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四)概括性提高(四)
18、概括性提高(五)观察方法的形成(五)观察方法的形成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评价【分组讨论】如果要判断一名幼儿的观察力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判断?(一一)评价标准评价标准1观察的有意性2观察的顺序性3观察的细致性4观察的理解性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二)观察幼儿的观察力(二)观察幼儿的观察力1观察时机观察时机(1)以观察活动为主的教学游戏。(2)科学领域活动中的观察活动。(3)语言领域活动中的看图讲述活动。(4)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中的美术意愿画活动。(5)参观、郊游活动。2观察形式和记录观察形式和记录(1)在活动
19、中抓住时机,围绕目标进行观察。(2)做轶事描述。n轶事描述法是观察者对可以表现儿童个性或某方面的发展并有价值、有意义的行为情景所做的记录。轶事记录不受观察时间、地点的限制,无需连续跟踪观察,运用起来简单方便。以下是一位教师记录的实例:观察对象:岩岩(男)4岁1 1个月 贝贝(男)4岁8个月 观察者:教师 观察时间:11.18 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 岩岩和贝贝在玩“医院”的角色游戏,贝贝做“病人”,找岩岩“大夫”来看病。岩岩说:“你的病很重,要打针才行。”说完,拿起针管就要向贝贝胳膊上扎。贝贝急忙躲开,并说:“我不打针。岩岩说:“怕什么?又不疼,是假装的。”贝贝还是拒绝:“让我假装大夫,给你打针
20、吧。”n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轶事记录是在各种自然的生活情况下,将儿童自然表露的行为特点加以实录,以便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帮助教师分析儿童的个性特征,探讨对不同孩子的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这种轶事记录亦可以长期保存,为以后的教师提供信息资料。做好轶事记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轶事记录要力求真实,不可将记录者的意见与解释与事实混淆。第二,记录应及时、准确和具体,要将被观察者的行为、言语、周围情景详细记录。记录时还要注意行为发生的顺序性,力求事件的完整。第三,轶事记录需要收集较多资料,才有助于评价的完整,因此记录材料应妥善保存。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案
21、例分析】以下两个案例中教师采取什么方式观察幼儿的观察力?幼儿观察力表现出什么特点?1.“今天,林苗到小园地去为小白菜浇水。回来后,她急切地告诉老师菜叶上有小洞洞。经检查,原来白菜开始长蚜虫了”。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2“今天带幼儿到百货商店去参观,要求小朋友们看售货员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顾客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吴山、黄磊、晓斌三位小朋友却对货柜里的货品更感兴趣,再三提醒他们,仍时常分心”。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小组讨论】1根据幼儿观察发展的特点,教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2请设计几个训练幼儿观察力的游戏。第
22、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一)唤起孩子的观察欲望(一)唤起孩子的观察欲望(二)确定观察目标(二)确定观察目标(三)教给有效的观察方法(三)教给有效的观察方法(四)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四)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观察力发展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n游戏示例:游戏示例:1明亮的眼睛明亮的眼睛给幼儿看一些小物件,如1枚硬币、1张邮票、1只小球等,告诉他们这些东西将分别被藏在房间里的某个地方。接着让幼儿离开房间,教师把这些物品藏在既较醒目又不太容易发现的地方。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2变得快变得快让幼儿观察房间里的各种东西,然后在幼儿不注意时悄悄移动某样东
23、西或交换某些东西的位置。看幼儿能否注意到这些变化。也可启发幼儿:“房间里有什么地方看起来和以前不一样?”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3瞎子摸人瞎子摸人蒙上一个幼儿的眼睛,让其扮瞎子,其余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围着“瞎子”慢慢转动。“瞎子”若拍3下手,圆圈便要停止转动。“瞎子”用手去拍圆圈,拍到谁,谁就到圆圈中来让“瞎子”摸。“瞎子”摸不出是谁,便仍然做“瞎子”,被摸的幼儿回到原位置,圆圈继续转动;摸出是谁,谁就与“瞎子”交换角色。第三节 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评价与培养4是什么声音?是什么声音?让幼儿闭上眼睛,看其能否听出教师在敲什么或在发出什么声音。可以做这样一些动作:敲地板、
24、墙、桌子或盒子;用指甲刮砂纸、窗;用铅笔写字;用剪刀剪纸等。【资料资料】培养观察力三大教材培养观察力三大教材n第一大教材:昆虫学习法n第二大教材:游戏学习法n第三大教材:家事学习法感知觉规律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n一、感受性变化的规律n(一)感觉的相互作用n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降低,或者提高。例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研究证明,弱的听觉刺激可以提高视觉的颜色感受性,而强烈的噪音可使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显著降低。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细语,不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
25、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n(二)适应n同一感受器,也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有时表现为感觉完全消失,如古话所说“如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是嗅觉感受力的完全消失。n适应有时表现为感觉的钝化。例如,把手放入冷水中,由冷刺激引起的感觉会渐渐下降。又如,从半暗的房间进入亮处,最初看不见东西,以后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才能分辨周围情况。n适应还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例如,初进入暗室时看不到东西,在弱刺激的影响下,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因而渐渐能看到东西了,这称为暗适应。教师在带领儿童进入较暗的场所,如电影院、放幻灯的场所或暗室时,要注意
26、视觉适应现象,稍稍停留一下再行动,使眼睛能先适应。又如,让儿童嗅闻某种气味,不要闻得太久,以免因适应而分辨不出。n(三)对比n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这就是对比现象。例如,白和黑、红和绿、冷和热、甜和酸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可以使两种感觉更加强烈。红花绿叶相衬会更加鲜艳。吃了酸的再吃甜的,便感到更甜。n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制作教具或布置活动室时,就要注意“对比”规律。例如,白底的贴绒教具上面贴黑色的图形便很突出,如贴“淡黄”的图形便不鲜明。n(四)敏感化n敏感化是指由于分析器的相互作用和练习而使感受性提高。这说明感觉的可训练性。这一方面是由于感觉的补偿作用而引起的
27、。例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另一方面是由于特殊训练而引起的。如染色工人由于职业需要和实际锻炼,可以区分4060种黑色色调;美术家对于比例估计非常敏感,可以区分物体大小的的变化。教师要重视感知觉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幼儿的感知能力。n二、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 在一般情况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区分出来。这种差别可以是颜色上的差别,也可以是形状、大小以及声音高低等方面的差别。反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则对象越难分出。“万绿丛中一点红”中的红花之所以容易被感知,就是因为它和绿叶有明显差别。此外,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活动的刺激容易被知觉为对象。如仲夏之夜,繁星满天
28、,一颗流逝的陨星很容易被人感知。n刺激物本身的组合形式,也是使一些刺激构成对象的重要条件。在视觉刺激中,凡是距离接近或颜色、形式相同或相似的容易成为完整的知觉对象。例如,在行人如流的大街上,一队上穿白衬衣,下穿蓝裤,胸前飘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排队前进,很自然地引人注意,成为知觉对象,在满街行人的背景中被区分出来。又如,遥望一条伸向远方的公路,路旁两排整齐的树木,容易成为知觉对象,从整个原野的背景中区分出来。假如远远驶来一辆汽车,这个正在运动着的汽车也很容易从静止的背景中区分出来,成为知觉对象。n听觉方面,刺激物在时间上的接近,也是从背景中分出对象的条件。例如,幼儿唱出一首儿歌,很容易在喧闹的背景
29、中被分出成为知觉的对象。n教师在讲课、板书、板画、制作挂图、运用教具时都应当遵循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出的规律。讲课时,重要的内容要加重语气,辅以合适的表情、手势,使从其他内容中突出出来。板书、板画或绘制挂图必须在色彩、线条、大小以及位置等方面多加考虑,应当用背景把知觉对象衬托出来,使幼儿对知觉对象能够明确认识,容易掌握。对年小的幼儿尤其要注意加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知觉的内容不能太复杂,以便于他们学习和掌握。三、过去经验和对对象理解的规律 要使幼儿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能够正确而迅速的理解,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例如,组织幼儿参观、游览,扩大幼儿视野。在教学中,尽量充实教材内容,并与幼儿
30、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这样有利于幼儿对知觉对象的理解。四、语言和直观相结合的规律 在幼儿感知事物的过程中,教师要作言语指导,使语言和直观结合起来,这对幼儿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也很重要。这是由于言语指导对幼儿的感知具有下列作用:(1)指明感知的方向,明确观察的任务;(2)提供有关知识,诱发过去经验,使幼儿能完整地、深入地认识对象;(3)调动幼儿感知的积极性,不顾干扰,坚持观察;(4)指导幼儿口头总结观察结果,巩固感知成果。n总之,感觉和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受器而引起的脑的反映。感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幼儿的各种感觉和知觉在良好的教育影响下明显地发展着。教师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时,要考虑幼儿感知觉的发展特点,同时要发挥学前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的感知觉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