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拔根芦柴花拔根芦柴花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熟练地演唱拔根芦柴花 ,尝试用方言演唱,用自信大 胆的演唱体悟和表现民歌的特色。 2. 在欣赏和演唱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及爱好,对劳 动人民集体智慧产生赞美之情。 3. 初步了解民间音乐的常用体裁。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好一字多音的部分。 教学难点: 下波音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师:杨柳青青,沐浴江南飘来的雨;花鼓咚咚,迎接北国吹来的风。 民歌反应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华夏五千多年的旋律。我们曾经 学过不少民歌,老师今天也选取了其中几首,请你听一听,想一想歌名是什 么,它属于民歌中的哪一种
2、。 2. 杨柳青是我们江苏扬州一带的民歌。提到扬州我不禁想起一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在扬州留下动 人的诗篇,如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时说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 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动 人的扬州小调。 3.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的美誉。扬州 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自汉至清经历了通史的繁荣。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 亦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祖国江南大地上。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去游一 游扬州。 二、新授 1.感受歌曲。 师:扬州不仅山美水美,扬州民歌更美。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扬州民歌拔根 芦柴花
3、 ,跟老师做做律动,感受一下歌曲情绪怎么样,扬州人民边劳动边唱歌 心情是怎样的呢?(插秧、抛秧、挑担的动作) 2 芦柴花、又是芦苇花,是盛开在稻田里,河岸边的白色花朵。在春夏时节, 我们不难看到。作品介绍: 拔根芦柴花是当地在水田中劳动唱的歌,属于田 秧山歌。是农民为了解除疲劳,以歌寄兴,内容有很大的即兴性。衬词衬腔则相 对稳定。看似三段,实际只有一句实词,而后是固定衬词。说明此歌借“花”寄 兴,而不在乎唱什么。是一般劳动歌曲特征之一。 3 歌曲从高音处起腔,声调高亢,旋律优美。我们一起用 Lu 来模唱。同学们 在唱的时候思考歌曲分为几个乐句?引导学生发现 6+4+6 的乐句结构。 4 模唱歌
4、曲旋律,歌曲由哪几个音组成。引出民族五声调式的概念。 5 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不同的装饰音 表达内心细腻的情感。下面听老师再来唱一唱歌谱,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引出下波音记号:从本位音开始很快进入下方相邻的音,然后很快回到 本位音上。 跟老师分句模唱加了装饰音后的旋律。 师: 还有哪些音和记号我们认识? 引出倚音、圆滑线(一字多音) 。一字多音也是民歌主要特点之一。让学生说 说有无装饰音旋律的效果。 小结:正是因为这些装饰音的使用更加增添了扬州民歌的韵味,听上去更 好听、更动人。 5.美美地唱歌词。 模唱与听唱结合。 6 完整有感情地唱,歌曲中的芦柴花如同一个纯洁
5、美丽的乡村女孩通过努力 成长为高雅的芙蓉牡丹。你们一定也越来越棒。 三 拓展表现 1. 用方言演唱: 同学们表现得不错。民歌来自于民间,很多民歌都用当地语言唱出来, 我想这首歌用方言来唱会更加有趣。 老师范唱。 听一听方言有什么特点, 教会学生几个关键字的扬州方言读音。 跟琴用方演唱,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扬州民歌韵味儿。 2 启发学生讨论歌曲的演唱形式。第一乐句请一位学生领唱,二三乐句全班 齐唱。在合作中体会劳动人民团结、愉悦的心情。 3 拓展 茉莉花 也是一首扬州小调, 我们一块来听听有什么不一样? (一 种沁人心脾的清香,扑面而来的甜美) 四江南的歌也甜,江南的水也甜。我们一起沐浴在江南的美妙音乐中茁壮 成长,课后同学们也可以搜集一些好听的江南音乐。我们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