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选题(共4题;共8分)1.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为难患难B.更改更换C.兴旺兴盛D.强调调动2.选择正确的选项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_A.崭新 高兴 幸福 迷或 耽误B.财富 年青 舒服 巨大 竹鉴C.晾晒 尊严 抱怨 天津 受益D.须要 微笑 赞赏 目光 沉重(2)下列划线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A.缓缓 温暖B.擦过差错C.晾晒 原谅D.嫌弃赚钱3.下列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只留清气(既指梅花的清香,也指清高的气节)满乾坤B.青青复矫矫(矫正)C.些小(小小的)吾曹州县吏D.千年方未已
2、(没有改变姿态)4.读七律 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问: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总领下文,把红军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泥丸”两个极其生动的比喻,把中国工农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敢于征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地烘托出来了。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D.红军长征途中,经过许多高大的
3、雪山,诗中写“岷山千里雪”,实际是概括所有过雪山的艰苦斗争。二、判断题(共1题;共5分)5.判断正误。 (1)“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按时间先后序排列的。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3)“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这句话没有语病。 (4)“不要让小同学先上车。”与“不,要让小同学先上车。”意思相反。 三、填空题(共4题;共14分)6.查字典填空。查括号里的字 部首再查几画再组两个词(碾)米_干(扰)_(沏)茶_7.理解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A没有变质的食物;B没有枯萎;C不含杂类气体;D稀罕。(1)我在花市买了一束新鲜
4、的玫瑰。 _ (2)名信超市运来了一批新鲜的水果。 _ (3)清晨,我们推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_ (4)数码相机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东西啦!_ 8.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_(2)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_(3)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的小船。_(4)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弟弟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_9.写出近义词干扰_耽误_端详_局面_ 四、问答题(共2题;共7分)10.读课文邮票上的齿孔,回答问题。阿切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5、11.读读下面的句子,试着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你一定会有收获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欢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同一种方式 五、语言表达(共2题;共6分)12.扩写句子 (1)_柜台里_摆放着 _玩具。 (2)_老师在_批改作业。 (3)_柜台里_摆放着 _玩具。 (4)_月光照在_山冈上。 (5)_老师在_批改作业。 (6)_天空飘着 _白云。 (7)_溪水流过_小村庄。 (8)_月光照在_山冈上。 (9)_天空飘着 _白云。 (10)_溪水流过_小村庄。 (11)_柜台
6、里_摆放着 _玩具。 (12)_老师在_批改作业。 (13)_月光照在_山冈上。 (14)_天空飘着 _白云。 (15)_溪水流过_小村庄。 13.按要求改写句子。这位老师在读国语。(扩写)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扩写) 六、翻译(共2题;共12分)14.用自己的话写出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 15.读诗古诗三首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3)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七、现代文阅读(共2题;共18分)16.课内阅读彩色的非洲。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非洲人的绘画无论是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
7、彩色的;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如果你有幸参加他们的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那是流动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更深地领悟非洲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软弱_ 文雅_(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A.解释说明B.意思的转折C.声音的延续(3)写出本段的中心句。(4)填空。第二句话讲_、_、_、_是彩色的。最后一句话把_比作_,突出了色彩的活力。17.读短文,回答问题。鲜血换来的升旗式 同学们,每当你庄严地敬礼,在国歌声中凝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你们
8、是否知道:在一座孤岛上,曾经有56名烈士用宝贵的生命,有109名战士用青春热血换来一次仅90分钟的升旗。 1952年,美国侵略军在济州岛修建了集中营,这里关押着六千多名中国志愿军战俘。这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因为负伤、疾病或饥饿,失去战斗能力而被美军俘虏的。 集中营的美军对这里的难友们进行了疯狂的迫害。忠诚于祖国的炎黄子孙在敌人的淫威面前誓死不屈,他们决定:在10月1日红日升出海面的时候,在集中营里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 9月30日夜,在狂风暴雨掩护下,难友们分外忙碌。他们把军用雨布蒙在烧得滚烫的油桶上,烤化雨布上的胶,再把胶刮掉、擦净,这样军用雨布就变成了一块块白色绸布。他们再用
9、红药水把绸布染红,做成一面面红旗。又用奎宁溶液染黄绸布,把它剪成五角星。在帐篷里昏暗的灯光下,难友们围成一圈,把五星缝在红旗上。一针一线一滴泪,针针线线连着心,缝进中华儿女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另一些难友用帐篷的支架做成10根15米长的旗杆,还挖好了10个3米深的坑,把旗杆埋牢。护旗敢死队员披着御寒用的破军毯,围坐在10根旗杆四周,彻夜守卫着,防止敌人破坏。 10月1日的黎明到了,这是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的日子。狂风暴雨已经停息,绚丽的朝霞像是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六千多名中华儿女早已分别站立在10根旗杆下,脸上闪着晶莹的泪花,他们面向北京的方向,高唱起了国歌。在国歌声中,十面光彩夺
10、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时刻呀! 看守集中营的敌人像潮水般涌来,敌人的坦克也隆隆地开过来,直升机在难友们的头上盘旋。他们狂叫着:“降旗!降旗!”回答敌人的是六千多双仇恨的眼睛,是更激越的歌声。敌人向难友们扔出了大批毒气弹。敢死队员用事先准备好的石头、石灰包还击敌人,连续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 砰、砰、砰敌人瞄准护旗敢死队员开枪了。这悲壮的时刻,勇士们倒下之前喊出了生命最强音:“祖国万岁!”眼看敌人包围了旗杆,两名中弹的敢死队员不顾受伤,迅速降下国旗,把国旗烧成了灰烬,然后,他俩含笑倒下。他们不能让国旗落到敌人手中,不能让国旗受辱。 祖国呀,您看见了吗?在孤立无依的小岛上,在敌人
11、的枪林弹雨中,在直冲九霄的悲壮歌声和呼号的伴奏下,在血肉的搏斗中,您光荣的象征十面光辉灿烂的五星红旗,整整飘扬了90分钟!这是六千多名可爱的英雄儿女献给您的爱心和一片忠诚。 (1)给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_分外难友看守俘虏(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誓死不屈:_ 枪林弹雨:_ 直冲九霄: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_句,把_比喻成_。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个_句,请试着写出一个这样的句子_。 (4)这次升旗仪式的时间是_年_月_日,地点是在_,参加人员是_。升旗仪式历时_分钟。 (5)为了这次升旗,志愿军战土们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6)敌人是怎样疯狂而又凶残地阻止这次升旗仪式的? (7)把短文第27
12、自然段按事情发展顺序分为三层(用“”标出),并概括层意及全文中心思想。 (8)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人称对象一样吗?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八、写作题(共1题;共30分)18.写一位你熟悉的人。 答案一、单选题1.A 2. (1)C(2)C 3. B 4. C 二、判断题5. (1)0(2)0(3)0(4)1 三、填空题6.石;10;碾子、碾转;扌;4;打扰、扰乱;氵;4;沏水、沏开 7. (1)B(2)A(3)C(4)D 8.(1)比喻(2)排比(3)设问(4)拟人 9.扰乱;耽搁;打量;局势 四、问答题10.他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人。 11. 将书喻为
13、朋友和家,的确是一种妙喻。朋友和家,人人皆有,而且感情深挚,充分表达出了对书的喜爱。更重要的是朋友间次次相见,家日日都回,却不会生厌,反而有新的发现。以不同的方式去读,无论是理解故事内容,揣摩写作目的,续编故事,品味写法,还是积累所得,都能读得津津有味,收获颇丰。书,不是枯燥的、呆板的。书就像你的一个朋友,一直在你的身边,也与你的思想相契合,懂你的心思;能勾起你的想象力和回忆。第一种解释:意思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念,别人是不能代替自己的思维和观念。 第二种解释:这样理解吧,读书要读两重文本,第一重文本就是指作者本身想表达的,又或者是大众的看法与观点;而最重要的是第二重文本,就是
14、指你自己的独特见解。 第三种解释:从书中所得到的东西是你自己的,世界上所有人都有自己读书、学习、处事的方式,所以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做事,得到的东西也和别人不同。你从书中所得到的东西也和别人不一样。所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界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法读同一本书”? 五、语言表达12. (1);(2);(3);(4);(5);(6);(7);(8);(9);(10);(11)红色的;整整齐齐地;各种各样的 (12)语文;昏暗的灯光下(13)皎洁的;漆黑的 (14)蓝蓝的;一朵朵 (15)清澈的;美丽的 13.扩写:这位历经沧桑的老师披着薄毯子在微弱的烛光中给自己的学生认真地
15、读国语。扩写:辛勤的老师认认真真地在黑板上写字。 六、翻译14.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15.(1)又一个春天到了,江南又呈现出一片绿色我还是不能回家,明月什么时候能把我的思念带回家呢?(2)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强烈的思乡怀亲之情。(3)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令“我”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雪之声的。七、现代文阅读16. (1)强悍;粗犷(2)A(3)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4)绘画;工艺品;音乐;舞蹈;欢跳的人群;流动的、五彩的
16、旋律17.(1)fn;nn;kn;l(2)宁愿死也不向敌人屈服;形容枪弹密集或形容激战的战场;形容勇士们的歌声和呼声非常响亮(3)比喻;朝霞;节日里的盛装和彩色的花束;排比;如:手捧奖杯,我深深明白,我今天的成绩,离不开队友们的热情鼓励,也离不开父母的严格要求,更离不开教练科学有效的训练(4)1952;10;1;济州岛上的集中营里;六千多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90(5)战士们为升旗作的准备工作:用军用雨布做成十面五星红旗;用帐篷支架做成旗杆并挖坑埋牢;护旗敢死队员彻夜守卫旗杆,防止敌人破坏。(6)敌人像潮水般涌来,还开来了坦克、直升机,向难友们扔出大量毒气弹,还向护旗敢死队员开枪,打死56名,
17、打伤109名战士。(7)第2,3自然段为第一层:难友们决定10月1日在集中营同时升起十面五星红旗;第4自然段为第二层:难友们为升旗作准备工作;第5,6,7自然段为第三层:集中营里悲壮的升旗仪式。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1952年10月1日,在济州岛集中营里的一次悲壮的升旗仪式,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及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8)短文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都是以第二人称来写的。第1自然段以第二人称开头,人称对象是“同学们”,从而使读者感觉亲切、自然、真实,引起阅读兴趣。最后一自然段以第二人称来写,人称对象是祖国母亲,以向祖国母亲倾诉的语气,更深切地表达出战士们对祖国的挚爱与忠诚。 八、写作题 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