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仄协调近体诗格律常识之四近体诗格律常识之四(一)古四声与平仄(一)古四声与平仄1、“四声说四声说”公元公元5世纪南朝齐梁间有人(周颐沈约等)世纪南朝齐梁间有人(周颐沈约等)发现了汉字字音具有高低升降的不同模式这一规律,于是发现了汉字字音具有高低升降的不同模式这一规律,于是按此给汉字分类,并从每一类中找一个字作为该类声调的按此给汉字分类,并从每一类中找一个字作为该类声调的代表,即:代表,即:平上去入平上去入。这四个字的声调就是它所代表的。这四个字的声调就是它所代表的调类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该调类的名称。调类的实际情况,同时也是该调类的名称。四声的调值根据唐阳宁公和南阳处忠所著的四声的调值根据唐
2、阳宁公和南阳处忠所著的元和元和新声韵谱新声韵谱记载如下记载如下平声平声“哀而安哀而安”:大概是一种长的中:大概是一种长的中平或低平调。平或低平调。上声上声“厉而举厉而举”:大概是一种短的升调,用:大概是一种短的升调,用力比较强。力比较强。去声去声“清而远清而远”:大概是一种长的高降调。:大概是一种长的高降调。入入声声“直而促直而促”:入声以:入声以-p/-t/-k收尾,发音短促。收尾,发音短促。2、四声的提出使人们在作诗的时候更注重诗歌的音律性。四声的提出使人们在作诗的时候更注重诗歌的音律性。为了使诗歌语音长短高低升降变化协调,具有音乐美,为了使诗歌语音长短高低升降变化协调,具有音乐美,又把汉
3、字分成两大类用于入诗:又把汉字分成两大类用于入诗:平声字和仄声字平声字和仄声字。同。同时规定了诗歌中平仄字需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排列,这时规定了诗歌中平仄字需按照一定的顺序交叉排列,这就形成了诗歌的平仄规则。就形成了诗歌的平仄规则。平:古平声字平:古平声字仄:曲折不平的意思。古上声、去声、入声字都归为仄声仄:曲折不平的意思。古上声、去声、入声字都归为仄声字字(二)古四声类在现代汉语中的转化(以普通话和潮州话为古四声类在现代汉语中的转化(以普通话和潮州话为例)例)1、古四声转入现代汉语和声母的清浊有关,并且在不同的、古四声转入现代汉语和声母的清浊有关,并且在不同的方言中转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古四声
4、转入现代汉语普方言中转化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古四声转入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的情况大致是:平分阴阳;上声部分保留,部通话四声的情况大致是:平分阴阳;上声部分保留,部分转入今去声;去声全部保留;入声消失,古入声字今分转入今去声;去声全部保留;入声消失,古入声字今天普通话四个声调都有。(如图)天普通话四个声调都有。(如图)2、古四声在潮州话中每个调又分出阴阳两个调类,即所谓、古四声在潮州话中每个调又分出阴阳两个调类,即所谓“四声八四声八调调”。单字调共有。单字调共有8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调类调类调值调值例字例字1阴平阴平33安高开婚专低安高开婚专低2阳平阳平55云穷寒鹅平才云穷寒
5、鹅平才3阴上阴上53碗古口好以女碗古口好以女4阳上阳上35有五近厚助岸有五近厚助岸5阴去阴去213爱盖抗汉对变爱盖抗汉对变6阳去阳去11用共害帽示汗用共害帽示汗7阴入阴入1约黑割湿百措约黑割湿百措8阳入阳入5药月局合白读药月局合白读关于潮音声调的具体情况,可查阅关于潮音声调的具体情况,可查阅潮州音字典潮州音字典一类的工具书进行深入学习。一类的工具书进行深入学习。3、所以,以普通话音为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所以,以普通话音为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今普通话中的今普通话中的第三声第四声第三声第四声,一定是,一定是古仄声字古仄声字今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则包含古平声字和古入今普通话中的第一声和第
6、二声,则包含古平声字和古入声字,即平仄字都有。因此,声字,即平仄字都有。因此,辨析辨析出其中的出其中的入声字入声字便便成为以今音判断古平仄的关键。成为以今音判断古平仄的关键。(三)入声字辨析的方法介绍(三)入声字辨析的方法介绍利用方言利用方言利用普通话,找入声字在今普通话中的变化规律进行记利用普通话,找入声字在今普通话中的变化规律进行记忆忆查阅入声字表和工具书查阅入声字表和工具书常用查阅入声字的工具书有常用查阅入声字的工具书有辞源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郭锡良,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汉字古音手册、唐作藩唐作藩上古音手册上古音手册、丁声树、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等。等。思考练习:找
7、到适合自己的入声字辨析与记忆方法。思考练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入声字辨析与记忆方法。(四)格律诗平仄的三条基本规则:(四)格律诗平仄的三条基本规则:1、一句中平仄相间。、一句中平仄相间。即一句诗中,以音步(音调节奏)即一句诗中,以音步(音调节奏)为单位,平仄要交替。这一条规则,规定了格律诗的八为单位,平仄要交替。这一条规则,规定了格律诗的八种基本平仄句式。(看黑板演示)种基本平仄句式。(看黑板演示)2、一联中平仄相对。、一联中平仄相对。即一联诗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即一联诗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相反。3、两联间平仄相黏。、两联间平仄相黏。即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即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
8、出句平仄要相同。仄要相同。但实际在作诗的时候,由于受诗歌内容情感以及其但实际在作诗的时候,由于受诗歌内容情感以及其他格律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也不可能每一个字都遵循以他格律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也不可能每一个字都遵循以上基本原则,所以古人有上基本原则,所以古人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不过,的说法。不过,五言的第二字(七言的第四字)五言的第二字(七言的第四字)一定符一定符合以上三条规则。合以上三条规则。(五)格律诗平仄的禁忌(五)格律诗平仄的禁忌诗病。诗病。指不遵守平仄规则形成的不合乎平仄规范指不遵守平仄规则形成的不合乎平仄规范要求的诗句。诗病是古人作格律诗的时候要尽要
9、求的诗句。诗病是古人作格律诗的时候要尽量避免的,甚至有一些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量避免的,甚至有一些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否则就不是格律诗。)但也不能单纯地把这(否则就不是格律诗。)但也不能单纯地把这个作为衡量一首格律诗价值的标准。个作为衡量一首格律诗价值的标准。由于并不是每个字都必须遵守三条规则,由于并不是每个字都必须遵守三条规则,所以所谓平仄诗病,只是针对特定的字的,比所以所谓平仄诗病,只是针对特定的字的,比如五言第二字和七言第四字。其余则灵活处理。如五言第二字和七言第四字。其余则灵活处理。1、失对:一联诗中出现没有遵守、失对:一联诗中出现没有遵守“平仄相对平仄相对”的的情况。一般只对五言第二字
10、(七言第七字)有平情况。一般只对五言第二字(七言第七字)有平仄相对的要求。仄相对的要求。例:问余何例:问余何意意栖碧山,栖碧山,笑而不笑而不答答心自闲。李白心自闲。李白山中问答山中问答 (答为古入声字)(答为古入声字)2、失黏:两联诗中出现没有遵守、失黏:两联诗中出现没有遵守“平仄相黏平仄相黏”的的情况。情况。例:凤凰台上凤凰游,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凤去台空空江自流。江自流。吴宫花吴宫花草草埋幽径,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凤凰台3、犯孤平:在、犯孤平:在“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这这一平仄句式中(只涉及这一句式,
11、其他句式不包括),五一平仄句式中(只涉及这一句式,其他句式不包括),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本应使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本应使用平声字却用了仄声字。导致全句除了最后一个押韵的平声字外只剩下五言第二字导致全句除了最后一个押韵的平声字外只剩下五言第二字(七言第四字)唯一一个平声字,所谓称为(七言第四字)唯一一个平声字,所谓称为“犯孤平犯孤平”。犯孤平是格律诗平仄的大忌,流传下来的格律诗中基本没犯孤平是格律诗平仄的大忌,流传下来的格律诗中基本没有犯孤平的情况。有犯孤平的情况。标准式:标准式: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犯孤平:犯孤平:仄仄平仄仄平(仄
12、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4、三平调:一句诗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字,称为三平调。由三平调:一句诗末尾连用三个平声字,称为三平调。由于近体诗的句末三字是两个节奏,声律上必须有变化,连于近体诗的句末三字是两个节奏,声律上必须有变化,连用三个平声就显得平板而不和谐,三平调也是格律诗平仄用三个平声就显得平板而不和谐,三平调也是格律诗平仄的大忌。但是却是古风的特有平仄格式。的大忌。但是却是古风的特有平仄格式。标准式:仄仄平平标准式: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三平调;仄仄三平调;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13、平平平平平)例例:相问相问良殷勤良殷勤。韦应物。韦应物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路逢崔元二侍御避马见招以诗见赠 曲房小院曲房小院多逢迎多逢迎。李商隐。李商隐偶题二首偶题二首另外,从音律和谐的角度,三仄调也是应该避免的。另外,从音律和谐的角度,三仄调也是应该避免的。例:悲秋例:悲秋宋玉宅宋玉宅。杜甫。杜甫奉汉中王手札奉汉中王手札 应似东宫应似东宫白赞善。白赞善。白居易白居易白牡丹白牡丹(宅、白为古入声字)(宅、白为古入声字)(六)拗救问题(六)拗救问题1、什么是拗救、什么是拗救拗:指近体诗中违反平仄格律,不依照一般平仄要求的情况,拗:指近体诗中违反平仄格律,不依照一般平仄要求的情况,即把一个
14、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把一个该用仄的地方即把一个该用平的地方用了仄,或把一个该用仄的地方用了平。有拗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依八种基本平仄句用了平。有拗的句子叫拗句。凡是不依八种基本平仄句式(称为常格)的诗句都是拗句。式(称为常格)的诗句都是拗句。救:指一个句子拗了,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救:指一个句子拗了,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上,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或把该用平声的字改为仄声,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或把该用平声的字改为仄声,以作补救。拗而能救则不为病,这些拗救的句式,同样以作补救。拗而能救则不为病,这些拗救的句式,同样是合乎平仄协调的可用句式。拗救也是平仄灵活的一种是合乎平仄协
15、调的可用句式。拗救也是平仄灵活的一种表现。表现。2、拗救句式、拗救句式(1)本句自救)本句自救A、平收句中孤平拗救。、平收句中孤平拗救。标准: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标准: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拗(孤平):拗(孤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救:仄平救:仄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例:例:月月中中明明素盘。李白素盘。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媪家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笑问笑问客客从从何何处来。贺知章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回乡偶书B、仄收句中倒数第三字由平变仄或倒数第二字由仄变平的、仄收句中倒数第三字由平变仄或倒数第二字由仄变平的拗救。拗救。标准
16、:平平平仄仄标准:平平平仄仄拗:平平拗: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救:平平仄救:平平仄平平仄(这种平仄格式由于存在普遍,因此通常仄(这种平仄格式由于存在普遍,因此通常看做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而非拗救看做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而非拗救)例例:还归还归五五陵陵去。李嘉佑去。李嘉佑送裴五归京口送裴五归京口 东阁官梅东阁官梅动动诗诗兴。杜甫兴。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相忆见寄(2)对句相救对句相救 A、仄收句中倒数第二字由平变仄的拗救。用对句倒数、仄收句中倒数第二字由平变仄的拗救。用对句倒数第三字救。第三字救。标准:仄仄平平仄,标准:仄仄平平仄,平平
17、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拗:拗: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救:救:仄仄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例:野火烧例:野火烧不不尽,春风尽,春风吹吹又生。白居易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赋得古原草送别 青苔寺里无青苔寺里无马马迹,绿水桥边迹,绿水桥边多多酒楼。杜牧酒楼。杜牧润州二首润州二首B、仄收句中倒数第三字由平变仄的拗救。用对句倒数第三字救。这种、仄收句中倒数第三字由平变仄的拗救。用对句倒数第三字救。这种拗又称为拗又称为“小拗小拗”,是可救可不救的。,是可救可不救的。标准:仄仄平平仄,标准: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拗:仄仄拗:仄仄仄仄平仄,平
18、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救:仄仄仄平仄救:仄仄仄平仄 平平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例:吾爱例:吾爱孟孟夫子,风流夫子,风流天天下闻。李白下闻。李白寄孟浩然寄孟浩然 雨中草色雨中草色绿绿堪染,水上桃花堪染,水上桃花红红欲然。王维欲然。王维辋川别业辋川别业从以上两种拗救类型可以看出,格律诗对一从以上两种拗救类型可以看出,格律诗对一联诗歌中平仄字在数量上一般是要求要平联诗歌中平仄字在数量上一般是要求要平衡,即要相等。衡,即要相等。(3)关于)关于“一字多救一字多救”。指对句拗救与本句拗救结合在一起,。指对句拗救与本句拗救结合在一起,救字同时对应多个拗的地方。一般是一字两救。救字同时对应多个拗的地
19、方。一般是一字两救。例: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例: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杜甫送远送远 (“霜霜”字救了出句的字救了出句的“岁岁”和和“月月”两个拗。)两个拗。)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陆游夜泊水村夜泊水村(“无无”字既救本句的孤平拗字既救本句的孤平拗“向向”,又救出句的,又救出句的“有有”和和“万万”,一字,一字三救。三救。)思考与练习:思考与练习:用最适合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方式总结拗用最适合自己理解和记忆的方式总结拗救的类型。救的类型。(七)关于七)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元代刘鉴在元代刘鉴在切韵指南切韵指南中提出
20、过一个做中提出过一个做近体诗的口诀:近体诗的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说,七言近体诗的第一、三、五字(五意思是说,七言近体诗的第一、三、五字(五言则为第一、三字)平仄可以不论,即可平可言则为第一、三字)平仄可以不论,即可平可仄;第二、四、六字(五言则为第二、四字)仄;第二、四、六字(五言则为第二、四字)平仄必须分明,即平仄不能随意变更。这个口平仄必须分明,即平仄不能随意变更。这个口诀所言,大体上是对的,但并不完全正确。诀所言,大体上是对的,但并不完全正确。学习了拗救的知识,我们就知道,准确的讲,学习了拗救的知识,我们就知道,准确的讲,仄收句都可以仄收句都可
21、以“一三五不论一三五不论”,平收句只有在不,平收句只有在不出现孤平与三平调时,才可出现孤平与三平调时,才可“一三五不论一三五不论”;平收句都必须平收句都必须“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分明”,仄收句一般情,仄收句一般情况下必须况下必须“二四六分明二四六分明”,但在其倒数第三字或,但在其倒数第三字或第二字拗而有救的情况下倒数第二字也可以不分第二字拗而有救的情况下倒数第二字也可以不分明。明。(八)分析格律诗平仄的步骤与方法(综合(八)分析格律诗平仄的步骤与方法(综合运用)运用)步骤骤如下步骤骤如下:1、标出该诗的实际平仄(难点:找准古入声字)、标出该诗的实际平仄(难点:找准古入声字)2、以每一联为单位,推导
22、出该诗所用平仄基本格式,、以每一联为单位,推导出该诗所用平仄基本格式,其具体方法如下:其具体方法如下:A.找出首句第二字和最末一字的平仄;找出首句第二字和最末一字的平仄;B.以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为起点以首句第二字的平仄为起点,五言用五言用“二二一二二一”,七言用七言用“二二二一二二二一”,按近体诗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按近体诗平仄交替、平仄相对、平仄相粘等三条规则推出平仄大模样。等三条规则推出平仄大模样。C.依据首句最末一字的平仄和近体诗的韵律(除了首句之外,依据首句最末一字的平仄和近体诗的韵律(除了首句之外,单句末用仄声,双句末用平声)调整后两个节奏的平仄。单句末用仄声,双句末用平声)调
23、整后两个节奏的平仄。3、把实际平仄与基本格式相对照,用圈在基本格、把实际平仄与基本格式相对照,用圈在基本格式或实际格式中圈出不相合的地方;式或实际格式中圈出不相合的地方;4、根据所加圈处、根据所加圈处,看有无拗救看有无拗救,有则说明类型有则说明类型(哪个字哪个字拗拗,哪个字救哪个字救),为方便,可用,为方便,可用在拗的字下做标在拗的字下做标注,用注,用在救的地方做标注。(难点:记住拗救在救的地方做标注。(难点:记住拗救类型)类型)例:例:夜宿山寺夜宿山寺 李白李白 危楼高百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恐惊天上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24、王勃王勃 城阙辅三秦,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霑巾。儿女共霑巾。古体诗概说古体诗概说 古体诗,是按照古诗即汉魏六朝诗写古体诗,是按照古诗即汉魏六朝诗写法写的诗。古体诗的语言形式是极其自由法写的诗。古体诗的语言形式是极其自由的,除了必须用韵之外,凡近体诗需要遵的,除了必须用韵之外,凡近体诗需要遵守的格律,在古体诗中都无约束力。守的格律,在古体诗中都无约束力。古体诗和近体诗比较,在字句数、用韵、古体诗和近体诗比较,在字句数、用韵、平仄、对仗上都有区别。平仄、对仗
25、上都有区别。1.句数句数 近体诗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有限定;近体诗律诗八句,绝句四句,有限定;长律才无限定。而古体诗不限定句数,长律才无限定。而古体诗不限定句数,从二句一首,到数百句一首均有。从二句一首,到数百句一首均有。2.字数字数 近体诗只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不论律近体诗只有五言诗和七言诗;不论律诗或绝句,总字数都有限定;只有长律诗或绝句,总字数都有限定;只有长律总字数才无限定。而古体诗有三言、四总字数才无限定。而古体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和七言等诗体,也有杂言、五言、六言和七言等诗体,也有杂言诗,形式无定,总字数也无限定。言诗,形式无定,总字数也无限定。3.用韵用韵 虽然都用平水韵,但
26、近体诗规矩很严格,虽然都用平水韵,但近体诗规矩很严格,而古体诗用韵往往比平水韵宽,可一韵到而古体诗用韵往往比平水韵宽,可一韵到底,也可邻韵通押,随意换韵,不限在偶底,也可邻韵通押,随意换韵,不限在偶数句上用韵,也可在奇数句上用韵,用韵数句上用韵,也可在奇数句上用韵,用韵的字可以重复,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的字可以重复,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但在仄声韵中要区分上声韵、押仄声韵,但在仄声韵中要区分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一般不同声调不可以相去声韵、入声韵,一般不同声调不可以相押。押。4.平仄平仄 近体诗的平仄规定很严,如句有交替、联有近体诗的平仄规定很严,如句有交替、联有粘对、讲拗救、避
27、孤平、三平调等。而古体诗的粘对、讲拗救、避孤平、三平调等。而古体诗的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唐以后受到律诗影响分化平仄并没有任何规定,唐以后受到律诗影响分化为两种古风:为两种古风:一种是纯粹的古风,其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一种是纯粹的古风,其平仄基本上是自由的,三平调、平仄平、仄仄仄或仄平仄的三字尾表现三平调、平仄平、仄仄仄或仄平仄的三字尾表现出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出多数句子的节奏不是平仄交替。一种是入律古风,尽可能用律句。然而入律一种是入律古风,尽可能用律句。然而入律古风与近体诗是有别的,主要在于句数不定、平古风与近体诗是有别的,主要在于句数不定、平韵和仄韵交替、常常四句一换韵、不讲粘对。
28、韵和仄韵交替、常常四句一换韵、不讲粘对。5.对仗对仗 近体诗中律诗,长律都讲究对仗,并且近体诗中律诗,长律都讲究对仗,并且位置固定在中间各联,避免同字相对,平位置固定在中间各联,避免同字相对,平仄也要求相对。而古体诗一般不讲究对仗,仄也要求相对。而古体诗一般不讲究对仗,任何一联都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对仗任何一联都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对仗极端自由,不避同字相对,不讲究平仄相极端自由,不避同字相对,不讲究平仄相对,可平对平,仄对仄。对,可平对平,仄对仄。一首唐以后的五言或七言诗是入律的古风还是近体诗,一首唐以后的五言或七言诗是入律的古风还是近体诗,要从字数、句数、用韵、平仄、对仗几方面去辨别,
29、几要从字数、句数、用韵、平仄、对仗几方面去辨别,几方面都合乎近体诗格律的才是近体诗,否则就是古体诗。方面都合乎近体诗格律的才是近体诗,否则就是古体诗。例如:例如:滕王阁滕王阁 王勃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滕王高阁临江渚,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佩玉鸣鸾罢歌舞。佩玉鸣鸾罢歌舞。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画栋朝飞南浦云,画栋朝飞南浦云,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珠帘暮卷西山雨。珠帘暮卷西山雨。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闲云潭影日悠悠,闲云潭影日悠悠,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物换星移几度秋。物换星移几度秋。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阁中帝子今何在?阁中帝子今何在
30、?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槛外长江空自流。槛外长江空自流。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这首诗从字句数看象七言律诗。但从这首诗从字句数看象七言律诗。但从用韵看,第一、二、四句的用韵看,第一、二、四句的“渚、舞、雨渚、舞、雨”押仄声韵(语麌通韵),第五、六、八句押仄声韵(语麌通韵),第五、六、八句的的“悠、秋、流悠、秋、流”押平声韵(尤韵),仄押平声韵(尤韵),仄平换韵;从平仄看,第七句与第六句失粘;平换韵;从平仄看,第七句与第六句失粘;从对仗看,颔联对仗而颈联不对仗。因此从对仗看,颔联对仗而颈联不对仗。因此这首诗是入律的古风,而不是律诗。这首诗是入律的古风,而不是律诗。鹿柴鹿柴王维王维 空山不见人,空山不见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但闻人语响,但闻人语响,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返景入深林,返景入深林,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复照青苔上。复照青苔上。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这首诗从字句数看象近体诗的五言绝句即这首诗从字句数看象近体诗的五言绝句即律绝,但从押韵上看是押仄声韵,从平仄看虽律绝,但从押韵上看是押仄声韵,从平仄看虽然全用律句,可是两联都失对,两联之间还失然全用律句,可是两联都失对,两联之间还失粘,所以这首诗是古绝,不是近体诗的律绝。粘,所以这首诗是古绝,不是近体诗的律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