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课音乐教案剪羊毛李小花课型:唱歌课课时:一课时教材分析: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歌曲正是反映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生活和乐观的精神面貌。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剪羊毛”这一特定的劳动情景,以“白云”、“冬雪”、“丝绵”夸张的形容通过工人们劳动而剪下的遍地羊毛,以“皮袄”比作羊儿身上的绒毛,富于想象,很有童趣。教学目标:1、在浓郁的音乐情境中,聆听和演唱歌曲,感受劳动的快乐,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对澳大利亚的畜牧业有一定了解。2、学习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练习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型,并能准确地演唱歌词和旋律。3、尝
2、试创编舞蹈动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以愉快而风趣地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教学难点: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模式:“和谐互助 四环主体式”、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交流感知,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客人,大家看看是谁?(教师出示小绵羊课件)生:(回答)师:小羊说“小朋友们,夏天快到了,我想换新衣裳。谁愿意帮我剪羊毛呀?”生:(回答)模拟剪羊毛的动作和声音。学生自由发挥。师:出示没有附点的节奏练习,再出示有附点的节奏,对比练习。师:附点节奏练习(课件出示
3、)师小结:附点节奏能使音乐变得更跳跃、更活泼。师:小羊说,谢谢大家,它想带我们去美丽的家乡瞧一瞧,它的家乡在那里?(播放图片)师:小羊的家乡美吗?三、欣赏澳大利亚风光(出示课件,随歌曲音乐展示澳大利亚牧区风光图片)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本环节设计意图是通过师生谈话,了解羊毛的用途及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从而很自然的导入到歌曲教学之中。这样的导入话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导入过程简洁自然。 师:你们想跟剪羊毛的工人一起剪羊毛吗?师生互动跳剪羊毛舞。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同学们听听,这首歌表现了什么样的劳动场面?
4、歌曲的情绪怎样?(播放剪羊毛音乐MTV,感受人们忙碌地劳动场景及快乐地情绪)2、简介歌曲: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该国以盛产羊毛而著称于世。歌曲正是表现了澳大利亚牧场工人剪羊毛时愉快劳动的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四、互助质疑,学习新歌。(一)初步感知歌曲1、 用“啦”跟琴哼唱。2、 小朋友在第一次哼唱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比较 难唱的地方? 3、 学生提出难点。教师帮助解决。(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4、 a、附点节奏 b、高音部分等5、 把难点的地方再练习一次(二)、学唱歌词第一段师:小朋友你们真能干,完整地唱一次。1、跟着一个小朋友按节奏朗读一遍歌词,注
5、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2、学唱第一段歌词,出现错误及时纠正(附点音符、休止符处词要唱准)3、师:你在剪羊毛时你想对小羊说什么?引出第二段歌词。4、练习歌曲第二部分,高音区要作好气息准备,不要喊。5、听琴默唱第二段歌词。6、你觉得哪一句不好唱,请小老师教唱一遍。7、师生齐唱第二段歌词。8、小组讨论:这首歌要怎么唱更动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应该在反复聆听的基础上,感受和表现音乐,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师范唱等手段引导学生反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特点。多媒体动画歌曲的播放画面生动有趣,歌曲的旋律也明朗欢快,再加上老师富有激情的范唱,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新歌教学
6、中,教师注意遵循学生认知特点,从节拍感受到旋律模唱、朗读歌词、视唱歌词、难点练习,步步深入,把一些歌曲难点处理得都很细致,学生学得有兴趣、有热情、很扎实,既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但是不同班级在学唱歌曲中出现的问题都不同,班与班之间掌握的快慢和熟练程度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班级灵活地处理好各个细节,不一定要千篇一律。五、歌曲处理,挖掘情感。1、师:谁能模仿剪羊毛的动作,如果你亲自加入剪羊毛的劳动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你的心情是什么样?你应该带着怎样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呢?(学生思考回答)2、师:现在,就让我们用热情、饱满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
7、演唱一遍歌曲。通过歌声以及你的表情,把我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4、全班学生看老师指挥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歌曲教学注意创设意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的场面和歌曲欢快、愉悦的情绪。在学唱歌曲时采用了跟琴学和自学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歌曲的重难点,而且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了教和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注意学生情绪的调动,用富有感染力的范唱和语言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音乐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一首歌曲,而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音乐的情感,得到情感的陶冶。但是歌曲处理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语言的细致引导,启发学生谈谈怎样唱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
8、分,并注意用教师饱满地情绪来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心中的自豪感。最后,采用了打击乐器伴奏,不仅增添了歌曲的情趣,同时也锻炼学生合作能力。 六、拓展延伸,深化情感。1、师:我有一个问题问问大家。我们把羊毛剪下来以后都去哪里呢?原来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能创造出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2、学生创编动作,3、出示舞蹈视频,师生共同练习表演舞蹈。 4、用多媒体出示四种劳动人们劳动的场景,让学生明白劳动最光荣。七、教师总结:人们喜欢这首歌不仅是因为歌曲旋律很精彩,更重要的是这首歌表现出了全世界劳动人民对劳动、对生活的一种热情,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生活!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让我们同唱歌曲最后一乐句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只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劳动,幸福生活一定来到来到!(教师指挥,师生齐唱最后一乐句。) 课后反思:一节音乐课即将结束,但这节课带给孩子们的影响应该是久远的,这首歌的旋律应该能永远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歌曲所蕴涵的对劳动、对生活热情更是影响着学生对生活、对劳动的态度。因此我在众多种可选择的结尾中选择了此法,出示动画舞蹈视频,师生共同随音乐舞蹈起来,将歌曲情绪得以感受和升华,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影响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首歌。教师完整的结束语和师生富于激情的演唱,为这节课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给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