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年级:年级:三三年级 课时: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木瓜恰恰恰引入新课,体会劳动过程的辛劳与付出努力得到回报 后的喜悦。加入固定音型的拟声词模拟劳动时的声音和动作,体会农民忙碌快乐 的心情。 2.能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恰利利恰利 ,培养学生二声部合唱的 技能,并感受歌曲中勤劳、善良、热情的人们在田间劳动的愉快心情,以及他们 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通过接触两首印尼歌曲、欣赏印尼服饰、学习印尼民族乐器及演奏方式, 了解印度尼西亚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身体律动感受歌曲情绪,能用快乐、有弹性的声音表达歌曲 情绪。 教学难点:教学
2、难点:准确掌握二声部合唱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印尼服饰(师穿着)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放在学生中间) 、响 板、手串铃、双响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木瓜恰恰恰导入一、 木瓜恰恰恰导入 1、随音乐活动身体,感受卖果实的快乐、随音乐活动身体,感受卖果实的快乐 师: 【随音乐进教室】跟随音乐随意摆动身体。 咱们今天要前往东南亚的一个国家,叫做印度尼西亚。老师想问大家,谁还 记得咱们刚才听到的那首歌曲?这首歌曲就是印度尼西亚民歌。 演唱的内容是卖 水果的劳动者到街上售卖水果的热闹场景。请大家思考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这么 开心愉快呢? 生: (答) 师:因为他们劳动的过程很辛苦,付出了很多心血和
3、汗水,等到丰收的季节到来 2 时,他们看到自己之前的付出全部有了回报,他们体会到了劳动是有价值的,劳 动是快乐的。 2、加入固定音型,感受种果实的快乐、加入固定音型,感受种果实的快乐 师:老师想让大家也化身为光荣的劳动者,我们也来感受感受种果实的快乐。 师:农民伯伯们劳动时会发出声音,干活会更起劲,我们可以发出怎样的声音? 二、教授新歌前半段二、教授新歌前半段 1、按节奏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 A 生:固定音型 师:加入歌词 B 师:你们发现这四句歌词的节奏有什么规律? 生:按节奏读词 D 师生合作 2、学唱前半段旋律、学唱前半段旋律 劳动组 念词组 念词组 劳动组 师 3 A 师:听老师的范唱
4、,找一找这段旋律有哪几个音组成? 师: B 师生接口唱 C 生生分组合作 三、教授歌曲后半段三、教授歌曲后半段 1 1、引出后半段旋律、引出后半段旋律 师:果实终于成熟,劳动者们怎么表达他们开心、喜悦的心情的呢?仔细听。 生:啦啦啦啦 2 2、教授二声部合唱教授二声部合唱 A 师:这段旋律的演唱形式和以前听到的有什么不同?(二声部合唱) 师:老师也想和大家玩一个回声的游戏。你们是回声。 师唱:快来 呀 生唱:快来 呀 B 师:回声游戏升级。 果实终于成熟啦,我们一起庆祝,一起欢呼“成熟啦! ” 。 (生生合作) 师:老师遇到一个小难题,在这么广阔的田野上,我想把声音传到田野那头,让 那边的劳动
5、者也一起分享咱们丰收的喜悦,我要怎样呼唤?(示范,声音保持) 师生合作: d r m f s s f m r d 劳动组 演唱组 演唱组 劳动组 师 4 C 生生合作: D 生生合作:歌词换成“啦” 。 3 3、完整聆听并演唱歌曲完整聆听并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叫做恰利利恰利 ,也是一首印尼民歌。题目没有具体的含义, 就是在表达印尼劳动者在田间劳动的愉快心情。生生合作。 四、四、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1 1、介绍安格隆介绍安格隆 师:安格隆是印尼的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它用竹筒制成。摇动琴身会发出“格 隆、格隆”的声音。每一个安格隆有一个音高。在安格隆乐队中,每位队员掌握 1-2 件乐器。 安格隆的演奏形式很有趣, 演奏一首乐曲, 需要所有乐手一起合作, 根据音高摇动相应的安格隆,像接龙一样,此起彼伏。我们一起来听听它的音色 (播放视频) 。 2、综合表演:综合表演:安格隆小乐队 原声 1 回声 1 原声 2 回声 2 师 5 五、课堂总结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印尼的民歌,感受到了在劳动中歌唱是快乐的。欣赏了印尼 的服饰风格,了解了印尼的民族乐器安格隆,并且还体验了一下它独特、有趣的 演奏形式, 真实收获满满。 时间过得真快, 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就让我们在 恰 利利恰利歌曲声中离开教室,愉快地结束今天的印尼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