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年级第一单元复习 一、北京的春节 本篇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正月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1950年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著述丰富,善于刻画市民阶层的生活和心理,同时也努力表现时代前进的步伐;文笔生动、幽默,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作品有离婚、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作者介绍:佳句解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在
2、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熬成的。这不是不是粥,粥,而是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览会。“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腊八熬腊八粥这一民
3、俗,也说明了腊八粥的材料极其丰富。“农业展览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中心句,概括了本段的主要内容。“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人们看花灯、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佳句解析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有的一律一律是玻璃的,是玻璃的,有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
4、是纱灯;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有的各形各色,各形各色,有的有的通通彩绘通通彩绘红楼梦红楼梦或或水浒水浒传传故事。故事。排比句排比句写出了灯的各形各色。这句话先写出了灯的各形各色。这句话先写制作材料,再写灯笼上的彩绘,突出灯笼写制作材料,再写灯笼上的彩绘,突出灯笼的形状美和色彩美的形状美和色彩美 从四个“有的”组成的排比句,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之多,样式的新颖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课文在详略处理上非常恰当,其中“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四天的情景写得比较详细。而对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三天的情景描写得相
5、对简略些,这样处理使文章。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文中哪些部分是详写?哪些部分是略写?二、腊八粥 本文是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员。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散文集湘行散记湘行散记。被称。被称为为。作者介绍:“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佳句解析 八儿这个连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小孩子,借口“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
6、,竟然要跟妈妈一样“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并且在得到妈妈同意后,得寸进尺想吃得更多。从中感受到八儿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同时也说明八儿“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八儿由于个子矮看不到锅中的粥,对腊八粥有许多美妙的猜测,现在妈妈把自己抱起来,终于看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惊呼。省略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佳句解析“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这里是对八儿心理变化的描写。16-17自然段写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美好想象,现在看到粥的颜色却是黑的,不由得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心里有些许失望。佳句解析 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
7、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佳句解析 “半碗陈腊肉”都吃不下去了,说明粥的美味胜过陈腊肉,也说明八儿的爹妈也吃的非常饱胀了。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天真、可爱、聪明、孝顺的孩子。从文中描写八儿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八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三、古诗三首 韩翃韩翃,(生卒年不详),字,(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南阳)人。唐代诗人,与钱起等诗人齐名,时称“大大历十才子历十才子”。韩翃诗笔法轻巧,。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写景别致,在当时,在当时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传诵很广。诗多写送别唱和题材,如韩君平诗集韩君平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
8、。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卷。唐唐-韩翃韩翃 寒食节寒食节亦称亦称“禁烟节禁烟节”、“冷节冷节”、“百五节百五节”,在夏历,在夏历冬至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后一百零五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节前一二日。春城春城/无处无处/不飞花,不飞花,寒食寒食/东风东风/御柳斜。御柳斜。日暮日暮/汉宫汉宫/传蜡烛,轻烟传蜡烛,轻烟/散入散入/五侯家。五侯家。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花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花飘散,寒食节的春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杨柳。飘散,寒食节的春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杨柳。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朝廷赏赐的蜡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9、烛,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这两句写这两句写宫廷生活宫廷生活。在这。在这“不准百姓点灯不准百姓点灯”的寒食节,的寒食节,皇帝却给宠臣赐蜡烛,那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飘荡在王侯皇帝却给宠臣赐蜡烛,那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飘荡在王侯贵族的家中,真是烟虽轻,皇恩却重。对这个细节的描述,贵族的家中,真是烟虽轻,皇恩却重。对这个细节的描述,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佳句解析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
10、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选自古诗十九首迢迢迢迢牵牛星,皎皎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女。纤纤纤纤擢擢素手,札札素手,札札弄弄机杼。机杼。终日终日不不成章,泣涕成章,泣涕零零如雨。如雨。河汉河汉清清且浅,相去且浅,相去复复几许?几许?盈盈盈盈/一水一水/间,脉脉间,脉脉/不得不得/语。语。迢迢迢迢牵牛牵牛星,皎皎星,皎皎河汉河汉女。女。纤纤纤纤擢擢素手,札札素手,札札弄弄机杼。机杼。终日终日不不成章,泣涕成章,泣涕零零如雨。如雨。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
11、皎洁而遥远。牵牛星是那么的遥远而明亮,织女星是那么的皎洁而遥远。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倍感寂寞的内心。的内心。点明了织女点明了织女“终日不成章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的原因,用“零如雨零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悲伤愁闷。河汉河汉清清且浅,相去且浅,相去复复几许。几许。盈盈盈盈/一水一水/间,脉脉间,脉脉/不得语。不得语。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
12、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法用语言交谈。“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叠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朗朗上口。迢迢牵牛星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唐-王建 王建:唐代诗人,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代表作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中庭中庭/地白地白/树树/栖鸦,冷露栖鸦,冷露/无声无声/湿湿/桂花。桂花。作者看到的听到的作者感受到的“树栖鸦”
13、应该是作者听到的,它衬托了什么?让夜显得更加宁静。“冷”写出的是月夜的冷清,还表现了什么?作者的心也是清冷的,孤独的。佳句解析今夜今夜月明月明人人尽望,尽望,不知不知秋思秋思落落谁家?谁家?问句表达作者的相思 作者将感情寄托于 ,表达了作者 之情。月亮思念故乡 佳句解析 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四、藏戏 本文以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介绍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了藏戏鲜明的民族特点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
14、是没有舞台的呢?连续三个反问句组成了排比句,点明了藏戏的特点:戴面具,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好几天。从而突出强调藏戏的特点,颇具特色,先声夺人,引起共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佳句解析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这句话的作用)承上启下。前三段总括藏戏三大特点,此处用这段话引出下文,介绍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及藏戏的形成过程。佳句解析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佳句解析 能够在对比中突出说明藏戏是一种简朴的、大众化的艺术。唐东杰布组成藏戏班子的目的是“劝人行善积德、出钱出
15、力、共同修桥”。所以对演出舞台、道具等没有过多的要求,只要有观众,能起到宣传效果就行。“不 要 不 要 不 要 只要”句式的运用有什么好处?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日积月累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诗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秋节:秋季。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同“花”百川:大河流。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老大:指年老了,
16、老年。诗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课文主旨北京的春节 文章文章讲述了腊八那天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等不及要吃粥的_ _、对粥的对粥的_以及看到粥的以及看到粥的_,写出了一家人写出了一家人_的氛围、的氛围、其乐融融的亲情,其乐融融的亲情,表
17、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情的眷恋。惊异惊异猜想猜想温馨温馨嘴馋嘴馋腊八粥 寒食描写了寒食节这天长安城由白天到夜晚的景象,诗人借“暮传蜡烛”,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腐败,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寒食 唐-韩翃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子 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 ,的悲哀。的悲哀。离别相思离别相思不得团聚不得团聚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描绘了中秋之夜的 ,和 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
18、之夜的图画。月色月色望月怀人望月怀人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藏戏 本文作者通过生动传神的语言,具体描写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的形成过程及其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充分表现了藏戏浓郁突出的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一、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一、用横线标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万像更新万像更新()灯火通霄灯火通霄()捷然不同捷然不同()万不得己万不得己()张灯结采张灯结采()各行各色各行各色()象象宵宵截截已已彩彩形形 习题练习二、理清顺序。二、理清顺序。1.填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填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腊八腊八、_、过了二十三过了二十三、_、元旦元旦、_、_、正月十九。正月十九。
19、2.课文是按课文是按_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写了顺序写的,其中重点写了_、_、_、_、_这几天。这样写的好处是这几天。这样写的好处是()A.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B.使读者对春节有全面的了解。使读者对春节有全面的了解。腊月二十腊月二十三三除夕除夕初六初六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时间时间腊八腊八腊月二十腊月二十三三除夕除夕元旦元旦正月十五正月十五A 习题练习三、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油腻(n)嘟囔(d)腊肉(l)B.肿胀(zhng)沸腾(fi)孥孥(n)C.锅铲(chn)搁置(g)栗子(s)D.唾沫(tu)焖饭(mn)奈何(ni)C“栗”应读“l”四、习俗连一连。
20、腊八节 吃月饼元宵节 贴春联春 节 喝腊八粥中秋节 吃汤圆端午节 吃粽子五、默写诗歌。1春城无处不飞花,_。日暮汉宫传蜡烛,_。2_,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_。终日不成章,_。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_,_。3.中庭地白树栖鸦,_。今夜月明人尽望,_。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换一种说法)_(2)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换一种说法)_(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_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唐东杰布留下了铁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