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间时间全国卷全国卷地方卷地方卷20172017【】2525西汉郡级政区变化西汉郡级政区变化【】2525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浙江:汉承秦制;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丝绸之路浙江:汉承秦制;儒学成为正统的措施;丝绸之路海南:汉代察举制海南:汉代察举制20182018【】2525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汉代土地兼并与自耕农经济海南海南汉承秦制汉承秦制 江苏江苏汉代选官制度;重农抑商汉代选官制度;重农抑商20192019【】252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2424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525儒学成为
2、正统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的原因【】2525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浙江浙江汉代汉代“刺史刺史”江苏江苏郡国并行制;汉代选官郡国并行制;汉代选官北京北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手工业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手工业20202020【】2525东汉屯田制东汉屯田制浙江浙江著名水利工程(空间布局);秦汉政治沿革著名水利工程(空间布局);秦汉政治沿革山东山东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20212021【乙乙】汉代经济发展汉代经济发展【甲甲】汉代监察制度汉代监察制度湖南:王位继承;盐铁官营湖南:王位继承;盐铁官营一、考情分析一、考情分析(1)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
3、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2)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1.1.秦统一的秦统一的条件、条件、措施、历史意义措施、历史意义2.2.汉武帝汉武帝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秦汉灭亡的原因秦汉灭亡的原因二、“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汉初,实行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和政治制度?汉初,实行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和政治制度?思想上:思想上:奉行黄老无为思想奉行黄老无为思想经济上:经济上:与民休息与民休息政治上:政治上:汉承秦制,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承秦制,实行郡国并行制1 1、汉初统治、汉初统治三、核心考点突破三、核心考点突破 1.
4、1.表现与创新表现与创新: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主要表现为:u(1)(1)承袭了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号、礼仪等制度。u(2)(2)承袭了秦朝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设立直接由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设立直接由皇
5、帝所掌控的中朝,宰相职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u(3)(3)承袭了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在地方设置方设置监郡御史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每州设刺史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刺史级别不高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但巡查时代表中央。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汉承秦制的表现与创新及评价从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汉承秦制的表现与创新及评价u(4)(4)承袭
6、了秦朝的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颁布“推恩令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u(5)(5)承袭秦朝的承袭秦朝的上计制上计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袭秦朝的田租、徭役、承袭秦朝的田租、徭役、兵役制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
7、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u(6)(6)在货币使用上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圆形方孔钱。2.2.评价评价:u 汉承秦制的实质是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西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是西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u“汉承秦制汉承秦制”有利于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
8、地主阶级专政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用。(2017.4浙江高考2)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2020.7浙江高考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设丞相 设内朝 设御史大夫 设司隶校尉A B C D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9、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用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此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A长期维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 B是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的产物C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措施措施目的和作用目的和作用政政治治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加强皇权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削弱丞相权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经经济济2.2.汉武帝汉武帝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汉武帝采纳汉武帝采纳主父偃主父偃的建议,实行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推恩令”,
10、规定:诸侯王死后,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越小,力量削弱。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2.2.汉武帝汉武帝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统一的措施、历史意义措施:颁布措施: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谋反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分割王国封地;剥夺谋反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附益法附益法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
11、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材料材料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候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候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候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候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一一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一一摘编自邱树森、陈振
12、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新编中国通史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折其意义。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折其意义。(2019全国卷高考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皇帝纪年皇帝纪年公元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汉高帝十二年前前195年年15郡郡汉文帝十六年汉文帝十六年前前164年年24郡郡汉景帝中六
13、年汉景帝中六年前前144年年68郡、国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汉武帝元封五年前前106年年108郡、国郡、国(2017课标,25)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15尚书令尚书令侍侍 中中常常 侍侍丞丞 相相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太太 尉尉有事上报有事上报虽置三公 事归台阁执行机构决策机构中外朝选官制度:察举制+征辟制、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荐给上级或中央,经
14、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以德行为先,学问上以,以德行为先,学问上以儒学儒学为主。为主。、征辟制:、征辟制: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称称“征征”,称称“辟辟”。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含义:评价:西汉孝廉之中家世可考知者的分类统计图(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15、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B(20212021全国甲卷全国甲卷2525)汉代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郡太守自行辟召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的现象。能够保障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A A 分科考试选官制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建立 B B 监察体系的改进监察体系的改进C C 郡国并行制度的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完善 D D 察举制度的实施察举制度的实施监察:派遣刺史刺史六
16、条问事刺史六条问事一、豪强强占田宅,以强凌弱;二、郡国长官背公向私,侵渔百姓;三、郡国长官不恤百姓,肆意杀人;四、郡国长官任人不当,徇私弃贤;五、郡国长官的子弟仗势欺人六、郡国长官与豪强勾结,背令枉法。特点:秩卑而命尊,官小而权重:六百石监察两千石意义:促进地方监察,强化地方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监察权西汉时期:(位低权重)监察
17、权行政权东汉时期:改为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埋下了汉末分裂的隐患(2021全国高一)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然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高效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强化D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的确立B汉汉:州州、郡、县、郡、县唐:唐:道道、州、州、县县宋:宋:路路、州、州、县县明朝:省明朝:省(巡(巡抚抚)、府、县、府、县唐初设道,作为地方监察区,长官称为唐初设道,作为地方监察区,长官称为按察使、采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等。唐唐玄宗时,因军事
18、需要,玄宗时,因军事需要,先先在在边地边地、后后在在内地内地的的军事军事要地要地设节度使,授予其设节度使,授予其军政大权。节度使兼任军政大权。节度使兼任所在道的按察使和所在州的所在道的按察使和所在州的刺史,集行政、军事、监察于一身,辖制区内各刺史,集行政、军事、监察于一身,辖制区内各州。州。这样,这样,“道道”就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结果,节度就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结果,节度使拥兵自重,引发使拥兵自重,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形成藩镇,之后形成藩镇割割据的局面。据的局面。中央集权要求地方分权且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要求地方分权且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地方治理要求行政单位较大且权力相对集中地方治
19、理要求行政单位较大且权力相对集中23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商业改革币制经济目的:目的: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 【拓展】中央集权的发展改革币制,政府铸造五铢钱煮盐炼铁,政府官营算缗:向商贾、销售算缗:向商贾、销售商品的手工业者和高商品的手工业者和高利贷者征收高额财产利贷者征收高额财产税。税。告缗:鼓励人们检举、告缗:鼓励人们检举、告发隐匿财产,逃漏告发隐匿财产,逃漏税款者。税款者。算缗告缗,国库增收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均输:朝廷利用郡国均输:朝廷利用郡国的贡物进行贩运销售,的贡物进行贩运销售,调剂物资余缺,增加调剂物资余缺,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平准:贵时低价抛售,平准:贵时低价抛售,贱时高价收
20、买。贱时高价收买。(1 1)历史背景)历史背景:与匈奴的战争导致与匈奴的战争导致汉朝财政困难汉朝财政困难,急,急需解决。需解决。汉朝初期,允许私人经营盐铁,导致汉朝初期,允许私人经营盐铁,导致商人、贵族富可敌国商人、贵族富可敌国,影响中央集权。影响中央集权。桑弘羊桑弘羊等人经济政策的影响。等人经济政策的影响。(2 2)措施)措施:食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食盐官营的办法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铁的官营收、官运、官销。铁的官营,官府控制官府控制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更紧,包括直接组织开矿冶炼、铸造器物及销售物及销售,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即控制了生产和流通的全部过程过程(2020山
21、东高考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B西汉实行盐铁宣营政策,只注重产量,质量差,价格高,生产的农具多而不适用;同时还存在不准挑选、购买不便、强买强卖等问题。这反映了西汉A.私营手工业成为市场主体B.政府支配市场C.官营手工业技术相对落后D.家庭手工业发展缓慢盐铁官营政策评价:积极影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消极影响:造成铁器质量低劣,规格不合要求,价格昂贵,出现强迫人民购买及及强征人民劳役的弊病。B董仲
22、舒的新儒学体系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的需要加强君权加强君权的需要;的需要;限制君权限制君权的需要的需要稳定统治秩序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的需要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u 治理权力的治理权力的“合法来源合法来源”: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董仲舒把源于阴阳五行的学说与儒家的天命、天道结合起来,以结合起来,以“天人感应天人感应”说确立了说确立了“君权神授君权神授”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观,为王权的合法性进行了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哲学及神学上的论证。u 制约机制的设计:制
23、约机制的设计:强调强调“屈民而伸君屈民而伸君”,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民要服从于君,即民受制于君。君主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是民众的治理者。但君权要受天的制约,即“屈君而伸天屈君而伸天”,君主必须秉承天君主必须秉承天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意,依上天的原则办事,必须对君权进行约束和规范。u 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意识形态的专制统治:“独尊儒术独尊儒术”。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统治者治理国家,要有统一的法度,必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遵守这个法度。须实现意识形态上的统一,人民才能有统一的行为准则,才能去
24、遵守这个法度。u 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国家治理的基本范式:“大德而小刑大德而小刑”。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国家治理的实践中,要儒法并用,但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德治尤为重要。在德教与刑罚的关系上,强调以德教为主要手段,辅以刑罚。【补充】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治国思想知识拓展 (选必1)法律的儒家化 “春秋决狱”由董仲舒提出,指以春秋大义作为司法裁判的指导思想,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例如:甲没有儿子,拣了个弃婴,作为养子乙。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起来。如果按照当时法律,藏匿犯人要受重刑。但春秋上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后可以互相隐藏
25、。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甲不能判罪。后来,唐律明确规定了父子相互隐匿不属犯罪。【补充】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秦汉治国理念的变化:秦汉治国理念的变化:秦秦朝朝秦国采用了法家秦国采用了法家“武功武功”的治国方略,完成了统一,但是,秦王朝面对统的治国方略,完成了统一,但是,秦王朝面对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仍然采用依靠暴力打天下的法家治国思想,过分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仍然采用依靠暴力打天下的法家治国思想,过分强调严刑峻法,导致庞大帝国短命而亡。强调严刑峻法,导致庞大帝国短命而亡。汉汉朝朝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陆贾提出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陆贾提出“文武并用文武并用”的治国方略,维持政权的长的治国
26、方略,维持政权的长治久安。治久安。“礼法并用礼法并用”。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指礼乐制度和伦理纲常;法是礼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指礼乐制度和伦理纲常;法是法家的思想精髓,指法律规范。法家的思想精髓,指法律规范。“德主刑辅德主刑辅”。汉代确立了汉代确立了“德主刑辅德主刑辅”的治国思想,的治国思想,“德德”指德教;指德教;“刑刑”指刑罚,把德治教化和刑罚惩恶作为治国不可或缺的两手。指刑罚,把德治教化和刑罚惩恶作为治国不可或缺的两手。“民为邦本民为邦本”。汉代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其原意是指汉代的民本观念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其原意是指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的治国理念。明君、贤臣为
27、维护和巩固其政治统治的治国理念。【补充】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大一统”局面局面。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独特精神。文化文化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尊儒又提倡文化教育,提,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社会“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成为成为个人修养个人修养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的价值标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生活。稳固边疆,将边疆少数民
28、族纳入郡县体制,使中央稳固边疆,将边疆少数民族纳入郡县体制,使中央的的政令和政令和政策得到政策得到贯彻,这既加速了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贯彻,这既加速了这些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加速了这些少数民族加速了这些少数民族融融入入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步伐。大家庭的步伐。摘编自摘编自 孟祥才孟祥才中国历史中国历史秦汉史秦汉史东汉兴衰:东汉中后期“两座大山”吾辈吾孙吾辈吾孙两座两座“大山大山”!难也!愁也!亡也!难也!愁也!亡也!.汉灭亡的原因汉灭亡的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各谋私利,相互斗争,导致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一些政治官员和士人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成为“清议”。他们触犯了宦官的利
29、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史称“党锢之祸”(2016全国卷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特点: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A.是封建经济的进步,推动了社会转型 B.是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对立因素 C.是王国问题
30、的延续,分裂割据的隐患 D.具有封建宗法色彩,维护了小农经济B 六、两汉文化类别类别成就成就史学史学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首创了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体裁体裁,是一部兼具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史学和文学学特色的不朽名著特色的不朽名著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纪传体断代史文学文学汉赋、乐府诗、五言诗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技科技黄帝内经奠定了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中医理论的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
31、都占有重要地位105105年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秦汉(公元前221220年)中华文明奠定时期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思想思想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以皇权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西汉时实现了确立,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西汉时实现了“大一统大一统”,巩固发展了专制,巩固发展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以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两汉的休养生息两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往来。秦朝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汉武帝时“罢黜罢黜百家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不仅成,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儒家思想不仅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 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