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秦腔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单元 7.2 秦腔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散文文体特征,了解秦腔、秦地、秦人的基本特点。 2.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初步把握文中的描写手法。 3.了解秦腔文化的特点,提出关于秦腔之类传统艺术发展前景的见解。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体会作者在场面描写上的出神入化,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特色。 思维发展与提升:体会文章所传达出的大气、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文章将秦腔、秦地、秦人有机结合起来的散文独特的地域特色,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深刻领会秦川人的精神面貌。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点,体会民间
2、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本内容,品味文章的重点句子。 难点:品读场面细节描写,体会秦人对秦腔的痴爱之情。 课前准备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国家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因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很多地方都有代表自己地域文化的文学样式,如国粹京剧、广东粵剧等等。而“秦腔”则是“关中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戏曲的鼻祖。今天,我们就通过学凹先生的秦腔,一起来领略她独特的魅力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个“秦腔”唱段。 二、写作背景 贾平凹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并在此生活了19年。以前,他曾多次写过商州,但他觉得,那是一种泛商州的概念,真正为棣花镇写的太少
3、、太零碎。用他的话说,秦腔是为生他、养他19年,并与他纠缠到现在的棣花镇写的。 贾平凹难以掩饰对变革中的故乡之传统生存方式正走向消亡的痛苦。因为“故乡将不再是过去的故乡”,“我就是要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为农村说出真正想说出的话”。 秦腔中的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有人称这是种“还原式写作”。 作者介绍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风人,生于1952年。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 贾平凹的散文无论在思想意蕴、文化趣味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倾向吸取中国文学传统因素,崇尚简单古朴的风趣和
4、静虚境界的营造。 代表作:废都秦腔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黑氏美穴地五魁及散文丑石商州三录天气等。 四、题目解读 “秦腔”,中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戏剧,本文虽以“秦腔”为题,但意在写秦川人,意在通过对秦川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写出其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道出秦腔高亢宏大的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第二部分:神情毕现地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第三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只有也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 六、全文分析 任务探究一赏析手法和语言 1课文第四段中“寺庙里有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更有
5、殷勤的,跑回来偷拿了红薯、土豆,在火堆里煨熟给演员作夜餐,赚得进屋里有一个安全位置。”从整体层次上来说,这个场面描写主要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明确: 主要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这里作者先写“面”夏天蚊子多,冬天寒冷,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演员排练、群众看排练的热情不减。再写“点”刻画叫骂、准备夜餐等细节,表现了秦人对秦腔的痴迷。 2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鲜明,试结合下面的片段简要分析。 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 明确: 这段话将作者的叙述语言和叙述对象的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6、。语言鲜活,俗中带雅,具有浓郁的秦川风情的地方色彩。语言节奏明快,多用短句,衔接紧凑,活泼风趣,营造出浓郁的艺术世界。 任务探究二理解思想和情感 3阅读第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描写秦腔,为何还要写“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这样的文字? 明确: “天幕下一个一个山包一样隆起的十三个朝代帝王的陵墓”“田埂上、荒草中那一截一截汉唐时期石碑上的残字”既是苍凉的实景,又是深厚的历史背景,这就使得秦腔也有了苍凉而厚重的历史感,从而丰厚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2)请分析“感觉到那村口的土尘里,一头叫驴的打滚是那么有力,感觉自
7、己心胸中一股强硬的气魄喷薄而出”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村口的土尘里”“叫驴”“打滚”是陕北高原农村的典型场景,是陕北乡土文化的象征;“强硬的气魄”是指坚强有力的意志精神。这句话生动地表明了“雄壮的秦腔”带给“我”强大的精神力量,也表达了“我”对以秦腔为代表的乡土文化的无比热爱、无比自豪的情感。 4作者笔下的秦腔对秦人有着怎样的生命意义?请简明概括分析。 明确: 秦腔融进了秦人的生活,秦腔与“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秦腔就是秦地人民酣畅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最佳渠道。秦腔是秦人最高的艺术享受,在秦人心目中享有
8、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5你从本文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 理解秦人。作者理解他们劳动的艰辛,生活的不易,理解秦腔对于秦人的重要意义。欣赏秦人。秦人面对艰辛的生活不屈服,懂得用秦腔进行自我慰藉。热爱秦人、秦川,爱得理智而深刻,爱得专注而执着。这种感情上的认同,使得作者能够满怀激情地为秦腔文化呐喊、辩护,能够将秦腔文化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 七、中心思想 秦腔不但绘形绘色写出了一个地方剧种的生成、变迁的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秦川大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等风土人情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热情蓬勃的生命力。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对故土的热爱使得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黄土地人民的人情美。在贾平凹笔下,秦腔是黄土地
9、与老百姓生生不息的命运之声。 八、写作特点 侧重侧面表现。 本文侧重从侧面叙写秦腔的艺术效果。写排戏、演戏前的氛围,尤其是戏开演前人们火爆的言辞、激动的情绪和各种行为,生动地传达出秦川人特有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人有身临其境的真切、亲昵之感。作者也借此强调秦腔这种地方戏曲在秦川赖以生存而且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根本原因。 场面描写出神入化。 作为一篇侧重描写风俗民情的文化性散文,作者在场面描写上可谓出神入化:点面结合,以点为主;动静结合,以动为主;纵横结合,以横为主;多种描写相结合,以言行描写为主。加之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场面描写给人以直观之感,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具有浓郁的秦川风情。 本
10、文语言生动、雅俗辉映、活泼风趣,铺陈、排比、议论、抒情中穿插民间传闻,庄谐并重,刻画精妙,传神生动,营造出具有浓郁秦川风情的艺术世界。 九、补充资料 秦腔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经历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是相当古老的剧种。“一声秦腔吼,吓死山坡老黄牛,八尺汉子眼泪流,出嫁的姑娘也回头。”这是陕西人民对家乡戏曲艺术的赞词。唱戏大声吼起来,说的是秦腔声如黄河奔腾,如华山宏伟,如黄土深厚,高亢的秦腔融有山地民歌的吆喝和西北民风的淳朴。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桄桄
11、”声)。 布置作业 作为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艺术在现今面临着发展与传承方面的阻碍,如果让你调查有关秦腔的现状,你会从哪个方面入手? 课后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岐山臊子面 红柯 陕西地界,吃面必吃臊子面,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因此原产地岐山就有了民俗村,民俗村大多在周公庙附近。那个伟大的周王朝肯定与吃喝有点关系,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凭借政治口号以外,臊子面、锅盔、面皮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到秦始皇时代,关西大汉就成了让山东六国瑟瑟发抖的虎狼之师。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一个人一顿吃六七十碗,碗不是南方人吃米饭用
12、的酒盅碗,是大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周武王和秦始皇的士兵肯定用的不是碗,是脸盆大的头盔,牛筋一样青橛橛的耐嚼耐咽的长面条,又辣又酸又烫,跟化开的铁水一样的汤浇到面上。汤是不喝的,回到锅里不停地轮回往返,次数绝对在六七十以上。吃了面,血就热起来,眼睛跟脸红得喷火,心跳咚咚如鼓,只等一声号令,人的原始血性刹那间就爆发出来了,这就叫气壮山河。陕西人的黑老碗绝对是古代武士头盔的变形,周人秦人从岐山出来挥师东进,汉人唐人延续这个伟大的传统,东出潼关后,又开凿西域。他们的祖先本来就是西北的游牧民族,西起周原东至潼关的八百里秦川把他们从牧人变成了农民,从牧草到庄稼,这种奇妙
13、的转折并没有减弱他们驰骋大地的勇气和想象力。依然是巨大的青铜和铁的头盔,穿越河西走廊,穿越中亚细亚,汗血马、苜蓿、葡萄跟麦子、谷子长在一起,秦腔跟十二木卡姆【注】连在一起。张骞等孤胆英雄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死面饼子和羊肉往铜钵铁盔里一放,倒上水,架上火,煮烂煮透,一碗下去,肚子就圆了,拍一拍跟鼓一样嘭嘭嘭,可以撑到天黑。羊肉泡馍绝对是戈壁沙漠的产物,一天只吃一顿,人成了骆驼。 周人是比较讲究的,即使征战也不能急吼吼,一定要从容大方。臊子面汤宽,让人觉得奢侈,头盔那么大一碗汤,碗底就一筷头面条。可这一筷头面条又长又筋又烫,一沾嘴唇,人就急速吞咽,就发出哨子一样的嘘嘘声,一碗接一碗吃得快得不得了,
14、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大铁锅不停地煮面煮汤,一大群女子穿梭般端面,还是跟不上,小伙子们出主人洋相,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因此红事白事,总要提防村子里虎狼般的壮汉。这种饮食启蒙对一个乡村少年来说非常重要。臊子面的汤是用臊子肉做的。五花猪肉切碎,慢火烂一小时,跟炖东坡肘子差不多。加上辣子、醋,慢慢地让猪肉烂成糨糊状,肉有一股浓烈的酸辣香味,汤也是酸辣味的。一层辣子油,一口吹不透。四川、湖南的辣,山西的醋,在岐山面跟前是小巫见大巫。我七八岁的时候吃猪肉伤了脾胃,再也不吃猪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两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你可
15、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这样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 我的外婆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外孙吃不动饭她着急呀,心里急,脸上看不出来。她慢条斯理地对我讲她辉煌的过去。农村妇女所有的辉煌就是厨房,有米没米必须让烟囱冒烟,而且要冒得笔直雄壮。在她的讲述里,臊子面的面条是青色的。案板上,面被擀开,又揉到一起,再擀开,再揉,再擀,面粉的筋丝全被拉开了,营养全都出来了,煮熟后就是青的,筷子挑起可以看见对面的人影,跟玻璃一样,客人们吃到二三十碗的时候,总要站起来松松腰带,放开肚子再吃十几碗我还记得六十多岁的外婆眼冒神光的样子,我的口水咽到咕咕叫着的肚子里,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在梦幻
16、的后边,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仿佛在童话世界里,我听到和面的声音,揉面的声音,我看见面被擀开了,跟被单一样一次次展开,白面变成青面,沿着擀面杖被切成细丝,酸辣汤味弥漫了屋子,弥漫了古老的周原大地,那年我十二岁,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外婆用鸡肉做的臊子。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吞吃面条的嘘嘘声。 (有删改) 【注】十二木卡姆:维吾尔族一种大型传统古典音乐,汇集歌、诗、乐、舞、唱、奏于一身。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岐山臊子面为切入点,主要从吃面用的硕大餐具,陕西人的饭量,臊子、面汤、面条的做法等几个方面展开内容。 B.作者猜想,周武王逐鹿中原,还可能利用了臊子面等特色
17、食物对士兵的吸引作用,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臊子面的巨大吸引力。 C.文章写岐山臊子面的大碗、宽汤、耐嚼耐咽,写人吃面后的气壮山河等,主要是为了表现陕西人的英雄气概和豪爽情怀。 D.文章写十几个小伙子吃筵席时出主人洋相,面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意在表现当地人虽然“讲究”,但仍然存在一些粗陋民风。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选择一种地方特色名吃为切入点,来表现秦地的风俗人情以及秦人的性情和精神等,在立意构思上与秦腔有相近之处。 B.作者的思路游走在现实和历史之间,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这种将现实与历史融合起来的写法,与一个消逝了的山村有相同之处。 C.作者在文中使用了
18、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等修辞手法,比喻句“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是以实喻虚。 D.作者介绍了陕西的特色饮食风俗和自己儿时吃面的记忆,生活气息浓厚;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叙写,使文章具有历史文化底蕴。 3.文章以画线句子结尾有何用意?请简要赏析。 4.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文进行赏析。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项,“但仍然存在一些粗陋民风”理解有误。文章写小伙子们吃筵席时面跟不上就用筷子敲碗,意在表现小伙子们饭量大、性情直爽,以及他们对臊子面的热爱等,没有表现“粗陋民风”的意思。故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
19、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C项,“作者在文中使用了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错。本文没有运用排比、对偶修辞;此外,“我都闻到了又浓又尖的酸辣味道,跟梦幻一样”,不是以实喻虚,而是以虚喻实。 3.答案:写出作者吃臊子面时狼吞虎咽的情态。表现出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这是作者对自己儿时吃面经历的总括式回忆,语言简洁明了,将庞大的叙事收束于简约的语言,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结合前面内容“我一口气吃了三十五碗”及关键词“吞吃”“嘘嘘声”等分析,这句话主要写作者吃臊子面时狼吞虎咽的情态。再结合“我七八岁的时候吃肉伤了脾胃,再
20、也不吃肉了,吃臊子面只吃一两碗,几乎是婴儿的饭量。你可以想象在岐山那地方,这样有多狼狈,一个人吃不成饭,谁都瞧不起你”“外婆真的到厨房去操作了”等内容分析,这句话是作者对自己儿时吃面经历的总括式回忆,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写“我还清楚地记得”的故乡人不同时期食用臊子面的场景及外婆给我讲故事和做鸡肉臊子面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厚情感。 4.答案:文章以叙述为主,表达平实且生活气息浓烈,让读者顿生亲切感。文章采用想象、夸张的手法,细致描摹了不同时期陕西人食用臊子面的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一筷头”“大老碗”“青橛橛”等词,极具西北特色,使文风更加生动豪放。 解析: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结合“已经是2004年了,岐山地界臊子面的最高纪录还保持在六七十碗你可以想象周秦汉唐那个英雄时代陕西人的饭量有多大!”“一碗接一碗吃得快得不得了,要用盘上,大木盘里十几碗,一个女子端着,吃一碗递一碗,跟转盘机枪一样”等分析,文章运用想象、夸张的手法,描摹了不同时期陕西人食用臊子面的场景,丰富了文章内容。全文内容主要如实介绍了陕西的特色饮食风俗和作者儿时吃面的经历,以叙述为主,表达平实且生活气息浓烈。结合“大老碗”“青橛橛”“黑老碗”“一筷头”等词语分析,此文用语富有地域特色,文风生动豪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