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学段目标学段目标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理解常见的量; 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 了解一些简单几 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 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 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2、。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 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 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教学计划 一、学生
3、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 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 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 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 但由于新教材 “解决问题” 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 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 但在解 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 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 步形成。 因此, 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 继续培养学生
4、“倾听” 、 “合作” 、 “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 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 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 统计的内容, 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 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 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 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
5、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 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 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 ,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 (二) ,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 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
6、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 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 乘、 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 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
7、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 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 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 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 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 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
8、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 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 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
9、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 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 整理、 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 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 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 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 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 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
10、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 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 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 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 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 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 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知识技能: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 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
11、思考: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 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 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12、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 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教法: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 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 校服的颜色吗?(指名 35 个学生
13、说一说) 。 师: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 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 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你有什 么意见? 教师小结: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 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 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 教师追问: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 生这个方法怎么样?(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全校学生那么多,
14、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 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 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 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1)教师提问: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 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指名学生回答。 )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2)出示统计表。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 张上、 举手、 小调查等。 每人
15、报喜欢的颜色, 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 如画 “正” ; 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4)教师提问: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师: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 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 的发现。 ) (1)师: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样计算?(把每种颜色 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
16、的过程中出现了错 误。 ) (2)师: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 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 3 页“做一做”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 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强调数据 的准确性)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17、 。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 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人。 你最喜欢去( )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1 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 1 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人。 我喜欢(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人。 四、课堂小结 师:通
18、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 的颜色, 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 这个方法简便, 易操作, 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 4 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 黄 蓝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教学反思: 。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
19、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法:教法: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 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 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 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1、数学成绩优秀。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
20、提高数学成绩。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师: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1)收集数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 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 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
21、呢?(学生自 由发言。 )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 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2)学习记录方法。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师: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 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请小组讨论一下, 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提示学生: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 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 、画“” 、画“正”等。及搜狐 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
22、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讲述: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 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完成统计表。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担任数学科代表。 (3)小结。 谈话: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2、教学例 2. (1)过渡: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 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师: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画“” 、画“正” 、画“” ) (
23、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回答问题: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让 学生讨论可能性。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 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说。 ) 教师: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 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3 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
24、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 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 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 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二)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练习课)(练习课)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25、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 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6 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 6 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
26、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 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师生合作完成 “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4 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 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 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 10 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 据他们的记录
27、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 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 8 33 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 10 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 车最少。 ) 如果再观察 10 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 出理由。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 5 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 7 题。 1
28、、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 1 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 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 4、如果每格表示 2 份电视报 ,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 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 第第 4 4 课时(复习课)课时(复习课) 教学
29、目标: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 析。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 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一、口算: 58= 64= 73= 56= 48= 52= 23= 77= 96= 28= 54= 67= 43= 36= 78= 二、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
30、看书 看电视 旅游 体育运动 其他业余活动 人数 14 10 8 4 2 (1) 最喜欢( )的人多,做喜欢( )的人少。 (2) 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 )人。 (3) 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 )人。 (4) 这个班一共有( )人 三、气象小组把 6 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
31、么问题并解答? 四、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 30 分以下 30 分1 小时 1 小时以上 人数 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下表是 11 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的借书情况: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 数量 35 本 20 本 10 本 15 本 (1)哪种书借得最多? (2)11 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 (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第第 5 5 课时(单元测评)课时(单元测评) 教学目标 查看对本单元知识
32、的掌握情况,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1气象小组把 6 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 晴天 雨天 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提出的问题。 (1)每个 表示( )辆车。 (2)小轿车比客车多( )辆。 (3)( )最少,( )最多。 (4)货车和面包车相差( )辆。 (5)客车和货车的总辆数和( )同样多
33、。 (6)这四种车一共有( )辆。 3下面是森林动物园小动物的数量统计情况。 (1)小刺猬有( )只; 小象有( )只; 小猴子有( )只。 (2)这些小动物一共有( )只。 口 口口 4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将结果填到下表中。 种类 航模组 书法组 羽 毛 球 组 舞蹈组 绘画组 篮球组 围棋组 人数 15 人 8 人 12 人 9 人 13 人 20 人 7 人 (1)我最喜欢( )小组。 (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 (3)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少。 (4)选择羽毛球组的有( )人。 (5)选择篮球组的有( )人。 (6)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 5学校组织过的几次体检?请
34、你根据一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各一个班的情 况来回答问题。 5.0 以上 4.94.7 4.64.3 4.2 以下 一年级一班 29 11 5 2 四年级二班 27 12 6 3 六年级一班 18 20 5 5 (1)一年级 50 以上有( )人。 (2)六年级 50 以上有( )人。 (3)四年级 42 以下有( )人。 (4)六年级( )的人数最多。 (5)5.0 的视力是正常的, 低于 5 0 的一年级的有( )人; 六年级的有( ) 人。 (6)从统计表中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6.下面是二年级四个班男、女生人数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并回 答后面的问题。 (1)男生同样多的班
35、是( ) ,女生同样多的班是( ) 。 (2) ( )班和( )班的学生人数同样多。 (3)二(3)班比二(2)班少( )人。 7、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 30 分以下 30 分1 小时 1 小时以上 人数 正正 正正正正正正正 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8、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 动画片:12 人 电视剧:10 人 体育:9 人 新闻:8 人 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 动画片 体育 电视剧 新闻 人数 (1)喜欢( )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
36、) 共调查了( )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 二(一)班 二(2)班 二(3)班 二(4)班 男 女 班 别 人 数 (人) 性 别 9、下表是二(2)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 种类 连环画 故事书 科技书 其他书 数量 20 本 35 本 45 本 40 本 (1)哪种书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表内除法(一) 单元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一) 课本 P727 页。 单元教才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 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
37、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 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 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 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 题的内容。然后在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 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 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 26 的乘法口 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
38、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 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 26 的乘 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1 课时 平均分 教学内容: 课本 P712 页,例 1、例 2、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 “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9、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 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 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 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
40、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 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 5 ) p8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 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 2:把 18 个橘子平均分成 6 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
41、么? 2、 分一分: 把 8 根小棒平均分成 4 份, 每份应是多少根? (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 9 页的做一做,把 10 盒酸奶平均分成 2 份,每份( ) 盒 。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二第 1 题。 (1)肯定第 2、3 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 1 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练习二第 4 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
42、蕉,要做到公平。 把 24 支香蕉平均分给 3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 24 支香蕉平均分给 8 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设计意图】:设计帮助小动物分食品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然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 解决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 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
43、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教学反思: 。 第 2 课时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 P10 页,例 3 及练习二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 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准备: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44、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 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春游活动引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 所喜欢去春游的地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引 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探求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学习例 3。出示例 3 主题图。 2、 分组探讨解决“能分成几份”。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
45、: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 8 里面有几个 2,8 里面有 4 个 2,就可以 分 4 份。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具体感知“每 2 个 分一份,8 个分成这样的 4 组,就要分 4 份。让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学习同学解决 问题的办法, 体验成功,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1、课本第 12 页的第 5 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
46、代替筷子动手分。引 导学生思考: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2、练习二第 6 题。 (1)第 6 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开放题。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 15 个方木块摆 5 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 3 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提供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景,如“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 同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以
47、突出平均分的实质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加深对“平均分”方法的了解。利用开放题提供给学生广阔、自由的学习空间,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深入探究,鼓励学生尽量说出与别人不同的例子,训练学生 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五、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 第 3 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 P13 页,例 4,练习三第 1、2、3 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48、: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 12 支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请小朋友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 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 子里放( )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 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 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 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 12 支竹笋平均放在 4 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 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 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 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