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门】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九篇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编九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揭题示标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百宝箱)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吗?(想)但是老师暂时还不能告诉你们,不过看大家这么可爱,老师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儿内幕,这里面的所有宝贝都和今天学的新知识毫米的认识有关,(板书课题)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一探究竟吧!请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2、1、知道毫米是长度单位,并知道1毫米有多长。2、能正确使用毫米这个长度单位。3、会说出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齐读)(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有)要完成我们的学习目标,那就需要大家认真的自学,下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自学指导。一、 自主探究。自学指导(1)自学课本21面,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2、用尺子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3、 在什么情况下,要用毫米作单位?(时间3分钟,比一比,看谁自学的又快又好!)现在开始! 好,停!谁来回答第1个问题, 那么谁能说一说用尺子量出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 当测
3、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用毫米表示)用字母表示.大家真会自学!学的这么好,那让我们乘胜追击,请看自学指导(2)。自学指导(2)自学课本22面,再次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尺子,找到1厘米,数一数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几小格?其中的1小格就是( )。2、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3、1毫米有多长?同桌互相用手比一比,说一说。4、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自学时间:4分钟)二、 合作提升自学完了,自学效果怎么样呢?现在我们就来检测一下。拿出我们的尺子,结合认真的数一数。是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是厘米,中间有( )
4、个小格是厘米,中间有( )个小格你发现了什么?1厘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且每一小格的长度相等,即: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首先,我们自己先在尺子上找一找,比一比,然后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也帮老师找一找,比一比。(演示)如果我们不用尺子,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吗?(两个手指之间很小的缝隙就是1毫米,全班伸出小手演示)好!现在就让1毫米的长度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睁开眼睛,再次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呢?自己想一想,说一说。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物品呢?现在就到老师的百宝箱揭秘的时候了,(展示银行卡
5、、小明星、身份证、五角硬币、钥匙、尺子、快餐杯等物品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我们认识了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我们先在尺子上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个1毫米?(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我们一块对着再数一数。(1厘米里有10个1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是:1厘米10毫米三、 巩固运用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并且知道了1厘米10毫米,那你们下面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1.读出下面图形的长度。(出示)你们会用毫米读出长度,那你们会用毫米测量长度吗?我们来检测一下。下面的几种测量方法正确吗?为什么?(出示)我们来实际操作一下,看谁量的又快又准!2. 量一量。 (出示)3下面我们来看一
6、看谁拥有一双像孙悟空那样的火眼金睛,请你阅读明明的一篇日记,找出日记中用错了的单位,并比一比,说一说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20xx年9月17日 星期四 天气:晴今天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3厘米高的卫生间,拿起了12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我跑步到学校,看到180米高的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6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做起笔记。我们一块用正确的单位把明明的日记读一遍。4、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出示)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再用一句完整的话表示出图的意思。(出示)四、总结解惑通过我们的交流学习,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7、 还有什么疑惑吗?教学设计方案 篇2、通过猜谜活动,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同时认识“团”、“量”等个生字,会写“谁”、“怕”等个字。、引导学生掌握猜谜的方法。激发学生收集、自编谜语的兴趣。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学生收集的谜语则。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猜谜激趣 板书课题、教师说谜语人有它大,天没它大。打一字。、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猜字谜的一课,板书课题。、学生空写课题二、指导猜谜 自主识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书上的谜语吧。、同学们可能遇到了一些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互助解决,如有解决不了的,我们再共同来研究。、各小组还有什么问题吗?哪个组猜出了谜底?、根据两种情况的发生教
8、师应做两种准备: 请猜出谜底的学生说说是如何猜的,在师评、互评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出猜谜的方法,教师适度指导、辅助归纳。 如果学生猜不出谜底教师以第一则谜语为例进行猜谜方法的指导。(最后用电脑课件把猜谜的方法展示在电视屏幕上)、大家自己再读读谜语,看看有什么新发现?(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能够揭示谜底的关键点: 左边绿,右边红揭示了字是左右结构的;左右相遇起凉风揭示了字意;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火来攻。进一步验证了谜底“秋”字。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言”、“心”、“日”、“水”揭示了 谜底与以上这四个部首能组成什么字,从而猜出谜底“青”字。、学生自读三则谜语,同时猜一猜谜语。、学生们在小组内
9、互助解决困难,教师巡视指导能力较弱的组。(尊、遇的字形较难;尊、重、纯的发音较难;及时雨的理解可能会出现问题。)、学生会有两种回答:一种没猜出来;另一种可能有的组有部分谜语猜出了谜底。、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猜谜的方法。(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学生在有了方法的基础上再读再猜。三、利用课件 巩固认字 教师准备三套题以创关的形式展示:、读词:团结、力量、相遇、及时雨、最怕、水来攻、互相、尊重、令人感动、纯净、读词:团队、量一量、相等、遇难、及时、攻打、互助、尊师、轻重、纯白色、猜字谜: 国字玉出门,人才进了门。(团) 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量) 千
10、里相逢。(重) 心悬起,脸发白。(怕)学生们看电视屏幕一题一题闯关(同时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同学还可得到写有谜语的奖励卡)四、多种评价 总结效果 这节课你感觉学得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学习的收获。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游戏形式 复习生字 同学们我们用“小快嘴”的游戏来读一读这课的生词好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二、多种形式 指导书写、这课有哪几个四会字,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字写好?、请同学们各写一个。、选取典型的书写在实物投影下展示。、再写一边。、学生自己观察四会字在格中的占格位置及关键笔画的压线情况。、学生反馈: 谁、怕、跟、凉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
11、,应注意左窄右宽。 量比最的横长。 “谁”的第四笔竖压在竖中线上、“跟”的第十一笔竖提的竖压在竖中线上。、书写四会字。、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书写。三、猜谜竞赛 拓展活动、请同学们用你们准备好的谜语卡开一次猜谜竞赛好吗?、(反馈竞赛的情况)请同学说说自己猜对的谜语并讲讲是怎么猜出来的。、让同学们试着自编谜语。(以鼓励为主)、同学们把自己准备好的谜语卡贴在教室的墙上后,随意选取谜语来猜。猜对谜语的同学可从出谜同学那里得到同学自制的一张奖励卡,集齐三张的同学可从老师那里换取奖品。、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互相启发自编谜语。四、多种评价 总结结果 谁来说说学习了猜字谜这课,对于今后你猜谜语有
12、什么帮助。学生畅所欲言。把没猜出的谜语延伸到课下,学生可以继续搞猜谜的系列活动。、结合语文实践召开一次猜谜联欢会。、用收集的谜语布置“谜语天地”。、收集全班同学自编的谜语汇集成册。(以上活动可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有所选择,也可搞系列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篇3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3、引导学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这两个词语。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课文。2、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多媒体,动物图片,动物头饰。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孩子们,老师今天给
13、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先看看这是什么?(出示醋)什么味儿的?(酸的)再看看这是什么?(出示糖)什么味儿的?(甜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呀?(尝的)是啊,这么简单的办法却有人不知道,是谁呀、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7课: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生齐读。二、图文结合,感知内容1、播放课件欣赏故事。2、听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故事里讲的什么?三、朗读感悟,深入体会1、说得真好,那谁能把课文读一读?(抽8名学生接读,学生提出朗读要求:要读流利,要读出感情,要读准字音),好,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思考“课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2、刚才孩子们读得非常认真,现在谁能回答课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那么,
14、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我们先来听听狐狸是怎么说的?3、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让生从课文里找出狐狸说的话、听了狐狸的话,你有什么疑问?质疑如: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骗人,哦看来狐狸真狡猾。)4,刚才你们都说狐狸想吃葡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先让孩子们看图并找出句子读一读,然后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做动作、)读了过后我们可知道狐狸是真想吃,但又吃不着怪不得骗人说是酸的,那么除了狐狸还有谁说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师板书)5、他们又怎么知道的呢?请孩子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23自然段(他们是听狐狸说的,他们相信了狐狸。)傻小兔,傻松鼠轻易相信了狐狸,太老实了,(师边说边
15、板书:轻信,老实)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它们的心情,男女生分读2、3自然段。6、前边的三个小动物都说葡萄是酸的,有没有谁会说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学生自读47自然段、读后你觉得小猴子怎样?(聪明)聪明在哪儿呢?(它尝了呀)小猴子真聪明(边说边板书:聪明 敢尝、)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来时的表现(课件出示第4段)并让学生找出描写小猴子动作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做动作),然后师课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多了一个“迫不及待”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我们再来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读一读,并做做动作,然
16、后师用课件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让学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分角色朗读47自然段、(师抽1人,让其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读后让学生评一评谁读得好。)7、当小兔子和松鼠吃着甜甜的葡萄时,他们头脑里还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请孩子们听听(出示课件播放第8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八自然段。 议一议: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你能帮他们想想原因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位听、然后抽生汇报。 说一说:假如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事,你会怎么做?(抽生说说,从而引导学生无论遇到什么事,自己应该亲自尝试一下,不要轻意相信别人的话)。8、演一演:师请四位学生上前面各饰一个角色、老师读
17、旁白,合作表演课本剧。9、读一读:很多孩子都想表演,下节课老师安排你们四人一组全都表演一下,看谁演得好并评出最佳演员,好吗?现在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全文。(分四个大组,老师读叙述部分)四、迁移运用1、学生看图复述故事。2、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向小猴子那样,遇到不了解的事物一定要亲自尝试一下,做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酸的和甜的狐狸图 小兔子和小松鼠图 猴子图狡 老 轻 聪 敢猾 实 信 明 尝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任务: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5质疑。教学过程 :(略)第二课时教学
18、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字词。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二、新授:(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2)提示:这句话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随学
19、生回答,贴图、板画)(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运用语言)(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小花猫为什么钓不着鱼。(4)小花猫的心情怎样?(板书:没钓着)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4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钓着鱼呢?、钓鱼就钓鱼、三心二意等词句。(板书:三心二意)(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
20、。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1)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六、七自然段,分组讨论。(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二)总结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2按要求说句子。( )在河边钓鱼。( )在河边( )。( )在( )( )。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我在河边划船。(X)4同桌交流造句。三、总结全课:你喜欢这节语
21、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四、板书设计 :10小猫钓鱼三心二意 钓不着一心一意 钓着了图片 板画第三课时教学任务: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3写句练习。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略)教学设计方案 篇5知识与技能1、掌握质量的初步概念,会利用质量的单位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能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过程与方法体验一些物体的质量,知道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天平的
22、使用,养成学生使用物理仪器测量的良好习惯重点:质量概念的理解和天平的使用方法。难点: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和用天平测量实际物体的质量。天平及砝码、橡皮一、情景导入课桌和凳子,大头针和铁锤这些种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如何去分类?像大头针、铁锤、课桌和凳子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称之为物体;而铁和木材我们称之为物质。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何去理解物体和物质呢?(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让学生了解物体和物质的区别,更加直观,更容易接受理解。)二、进行新课1、质量的概念和单位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由物质构成,物体有大有小,我们如何去衡量构成一个物体的物质的多少呢?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自学。(1)
23、什么是物体的质量?用什么符号表示?(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3)质量的单位与平时生活中所使用单位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4)阅读课本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质量。2、质量的测量同学们,你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吗?如何去测量?现场出示体重秤,并找学生实际测量质量。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使用的测量质量的仪器叫做天平(1)认识天平的构造托盘天平的构造(教材110页图6.1-2)1、能否用天平测量我们自身的质量?2、能否用手直接拿砝码?3、能否用天平直接测量液体和化学物品的质量?为什么?(2)使用注意事项每个天平都有自己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
24、能超过称量(量程);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设计合作探究一:如何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展示:如何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你桌面上橡皮的质量呢?(对独学内容的考察)(3)正确使用天平把橡皮放在左盘用镊子夹砝码放在右盘(估计物体质量,用镊子夹砝码从大到小添加)当右盘中加入最小质量的砝码时,若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去掉小砝码,用镊子向拨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小砝码),直到指针指分度盘中线横梁再次平衡。橡皮质量=砝码质量+游码刻度值游码示数读法:先认清分度值,再读游码的左边所对刻度值。我们已经学
25、会了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有什么特性呢?3、质量是物体本身属性以下几种情况物体质量有没有变化,即所含物质多少有无增减?(1)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2)冰熔化成水(3)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用天平如何测出一张邮票的质量?2、用天平如何测液体的质量?三、课堂小结教师来回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节课的知识要点四、课堂检测要求: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字迹工整教师巡视、出示答案、给予指导帮助五、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篇6一、教材分析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2机械效率;3实验探究滑轮组本节主要包括“的机械效率”三大方面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功”和“功的
26、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这两大内容又是“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因此本节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机械效率的学习也为学生在初三学习热机效率和电机效率打下伏笔,所以本节内容在本章教材乃至整个初中物理教材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学情分析从知识与技能方面分析,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功的计算为本节做了很好的铺垫,同时在初二上学期学习速度概念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比值的思维去解决两个相关变量的关系为本节引入机械效率概念做了铺垫。从心理发展阶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逻辑思
27、维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研究。从非智力因素分析,划片招生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有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照顾到大多数群体,力求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其中,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其学习物理的信心与兴趣。三、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通过讨论法,体验引入机械效率的完整过程、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 3、在小组合作展示环节中,学会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并逐步养成用
28、机械效率评价机械的意识。四、教法学法1、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2、学法:自主学习法、观察比较法、讨论法、理解记忆法、联系学习法等五、教学用具水桶、沙子、矿泉水瓶子、单个滑轮、滑轮组六、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方案 篇7又到了玩结构游戏了。我笑眯眯地告诉小朋友:“ 今天,我们又要做小小发明家,搭出各种各样的模型了。你们想发明什么呀?”一听说做发明家,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了。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可任意地遐想,尽情地发挥,做着孩子童真的梦幻。他们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老师,我要搭一架航天飞机,老师,我要搭一座高楼大厦”可佳俊小朋友却跑到我身边,踮起小脚在我身边悄悄地说:“老师,我要
29、搭一架飞机,别告诉小朋友好吗?”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下子炸开了。我和孩子们一起分享着他们的快乐。我一边巡回着,一边仔细地观察着孩子们。我发现孩子们都在互相窃窃私语:“你搭什么?”“我搭一只花篮。”“我想搭一列火车。我们一起搭好吗?”我来到佳俊小朋友的身边,他是我们班最小的孩子,性格也较内向。但今天的举动令我惊讶,所以我特别关注他。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搭着,两只小手不停地摆弄,一会儿搭,一会儿拆。他突然发现了我,两只小手就停了下来,我生怕打断他创作的思路,又绕到别的小朋友那里去了。“老师,快来呀,这是我搭的一辆汽车。”“老师,这是我搭的一只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嚷着,都想表现自己
30、,我来到了他们的身旁,微笑着摸摸他们的头,以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们。这时,佳俊拿起搭好的飞机向我走来,说:“王老师,看我搭的飞机好看吗?”我一看,不由地笑了。因为这架飞机根本不像“飞机”,连机翼也没有,他竟然也叫“飞机”。这时,王冰小朋友跑来让我看他搭的飞机。“你看,这样才像飞机”,我指着王冰的飞机对佳俊说:“飞机应该是长翅膀的,这不长翅膀的飞机怎么飞呀?”边说边给他的飞机插上了机翼。王冰捧着飞机得意地笑着走开了。而佳俊脸上那股愉快专注的神情却没有了。他嘟着小嘴无可奈何地转过身走了。可我发现在他转身的同时,将我给他装上的两只“翅膀”给拆掉了。望着佳俊嘟起的小嘴。我忽然意识到,我是不是错了?既然孩子
31、管自己搭的叫“飞机”,说明他搭的就是他心目中的飞机。而我却不分青红皂白,以大家都认为飞机应该长“翅膀”的去限制他的想象;以大家现有的模式去束缚他的创造。怎么能叫孩子高兴呢?想着、想着。我连忙走到佳俊的身旁,蹲下来亲切地问:“佳俊你刚才搭的是什么新式飞机,能告诉老师吗?”这时,他慢慢地抬起头,看着我说:“我搭的是未来飞机一号。”还拼命地对我说:“老师,等我长大了,就造出这样的飞机,带着你和小朋友一起飞到天上去。飞得比长翅膀的飞机还要高,还要远”讲着、讲着。他的脸上开始露出了微笑。到了分享作品的时候。我让佳俊拿起他不长“翅膀”飞机,只见他得意的样子,把小手举得高高的。并用不太完整的话向大家介绍着。
32、可下面的孩子起哄了:“老师,他搭的不是飞机,没有翅膀的飞机怎么会飞呀?”佳俊一下子低下了头。我马上对孩子们说:“我们都是小小发明家,都会创造出不同的作品。佳俊小朋友的飞机虽然不长翅膀,但当我们长大以后也许会造出没有翅膀的飞机。而且飞得更快呢,佳俊你说是吗?”佳俊又一次笑了,笑得那么甜那么开心。活动结束后佳俊来到我身边,轻轻地说了声:“王老师,你真好。”短短的一句话让我想得更多更远。在作品的陈列会上,佳俊总是来回看着,就像守护神一样,生怕别人弄坏了他的“飞机”。反思:一个随意的敷衍也许扼杀了一朵心灵之花,一句肤浅的评价也许堵住了一股创新之泉,一个严厉的眼神,也许浇灭了一股自信之火。仔细研读纲要我
33、觉得“尊重儿童”应该珍视幼儿的每一件作品。在孩子们的想象中,这天空中应该还有一种不长翅膀的飞机在飞翔,这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一次闪光。我们当教师的应当用心去呵护他们,让他们的想象伴随他们一起成长。那么若干年后,他们都能成为一名杰出的设计者,设计出我们前所未见、想也想不出来的新式飞行器。孩子毕竟是新世纪的主人,想到这里,我为自己及时调整的教育行为感到自豪。教学设计方案 篇8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姿态各异的奇石,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找出各节中概括节意的句子,了解并体会各节是如何围绕概括句写具体的。3掌握本课15个生字,积累课后要求“读读写写”的词
34、语10个。4学习用“每当就”的句式造句。5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节。教学重点:读懂每一节意思,了解怎样围绕中心把一段话写具体。教学难点:认识先概括后具体的结构段式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小黑板: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2师用曲线划出“黄山风景区”。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风景区吗?请你来谈谈。3师介绍:“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说。1990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
35、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有大小72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1800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1)“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2)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3理解“奇特”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板书:奇特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黄山风景区奇特的石头。4板书课题:*15、黄山奇石(奇特)二、范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用“”划出,交流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奇特)五老奔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三、自学课文1
36、自学生字;2标序号,读通课文;3完成课后2、3题。四、检查自学:1注意“状”和“琴”的写法。2“形”和“雄”的部首(右边)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4交流课后2、3题。“每当时候就”的上半句表示时间,后半句是说在这样的时候,谁(或者什么)会产生什么情况。“就”是连接词,并且还有必然性的意思。五、熟读课文,理解第一节1小组朗读课文,理解第一节两句话分别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交流:第一句:地理位置。第二句:写山上多奇石,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通过想象和联想,给它们起了一些有趣的名字。既点明了题意,又有“启下”的作用,同时又是全文的总起。3齐读课文。六、布置作业1抄词并家默;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一
37、、复习导入1指名5人分节朗读,要求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特的石头?2交流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15黄山奇石金鸡叫天都(奇特)五老奔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二、学习课文(一)第二节“仙桃石”让我们来读懂这一节的意思。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节,弄清每句话的意思。2指名读,讨论理解:仙桃石奇特在哪里?请你用曲线划出有关词句。归纳板书:形状像桃子;巨大;似乎是从天上仙人那儿飞下来的;险,“只有底部一小块挨着下面的石盘子”;牢,尽管它与下面的山石接触面很小,但它还是“牢牢地站在那里”。3在引读和提问中理解:看到形状像桃子一样的巨石,就会使人想象到(它似乎落地太快)。因为它飞得太急,落地太
38、快,所以(只有石盘子)。因此第2、3两句是作者的想象。第3句是什么关系的句式?(因果)通过想象将“仙桃石”神化的两个词是(似乎、也许),突出了仙桃石的奇,也使文章生动有趣。(继续读)尽管(这样)还是(牢牢)。这组关联词是什么关系的句式?(转折)进一步写出了“仙桃石”之奇。其中的“这样”就是指(只有石盘子)。4齐读并小结:我们通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读懂了第二节,了解了仙桃石是块奇特的石头。(二)第三节过渡:猴子观海是块怎样的石头呢?1自由朗读第三节,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板书:形象逼真2再读课文,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理解这一段是怎样把“猴子观海”写具体的。(一动不动,蹲,仿
39、佛在观看)拟人手法。(三)第四节过渡:我们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第四节。1首先请自读,找出写这一节的主要意思的句子用“”划出。交流。板书:特别有趣2再读,请你用曲线划出“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在哪儿的句子。交流。3这写冷冰冰的石头作者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把它写活了,让人觉得它们确实有趣呢?(拟人)请你用小圈圈出描写“金鸡”姿态、动作的词和“五老”神态、心情的词。自读体会。4引读:“金鸡叫天都”和“五老奔天都”特别有趣,(每当啼叫),可是,当你爬上天都峰,再回头看那“金鸡”时(那只走来)。原来“金鸡”和“五老”是同一山顶上的一组大石头。同一组石头为什么会有两个有趣的名字?书上哪句话中哪一
40、个字告诉我们?(板书:变)小结:同一组石头,作者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却不一样,真是特别有趣。5齐读第4节(四)第五节1读文,课文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还介绍了哪些?有没有具体写?为什么?2作者怎样简单写的呢?再读有关内容。三、总结三、布置作业1背诵第四节;2仿照课文写法,从“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中选一个来写,看谁写得最生动。教学设计方案 篇91、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囿”“钹”“招徕”“铁铉”“饽饽”“秫秸秆”“随机应变”“合辙押韵”“油嘴滑舌”等词的读音、词义。了解作者及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2、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意,学习
41、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3、德育目标: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1、情景教学法。2、讨论点拨法。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街头吆喝录音带。1课时。朗读课文,积累字词,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口语训练,揣摩描写吆喝的语言,体会其浓郁的地方
42、特色;体验与反思,记录整理家乡的吆喝声,为拯救文化遗产做贡献。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学生自由发言,表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录音带,学生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设计(二):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人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设计(三):吆喝声,是“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如果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无尽的遐思,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教师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囿(yu) 钹(b)招徕(li)铁铉(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