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教学设计方案6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语文。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2自制生字词卡片。3学习自读课文,记下疑问。(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并正音:子读zi)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
2、走近孔子。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学生根据课件内容谈感想)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以课件燃起学生对孔子的景仰之情,并为全文的学习创设情境。】(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指名朗读: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纳闷风餐露宿毫无保留传授佩服。(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请学生推荐班内一两名朗读好的同学当“老师”,检查同学们课文的朗读情况。4感知课文大意:课文讲了些什么?(三)研读感悟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2读
3、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1)谈孔子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从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师左右,随时请教。【披文入情,缘情悟文,舍其一,语文的功能就减少了许多。】(2)谈老子“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
4、么还要拜我为师呢?”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3)学生根据交流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3引入: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四)朗读感悟1生自由练读。2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3师引读。(五)演读感悟1分小组演一演。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演读让学生进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真情面对人物形象。】读书汇报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六)拓展活动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
5、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学习合作小组,走进孔子,老子。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1、复习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会按一定的顺序背出来。2、能写出带有“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3、能把左中右结构的字写得正确端正。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明确要求今天我们学习练习1,看看练习1共有几道练习。这节课的任务是:1、通过复习声母、韵母表,会按一定的顺序背下来。2、能正确的写左中右结构的字。3、通过
6、复习本单元的绳子,能归类写出“木字旁、单人旁、提手旁、三点水”的字。二、导练第1题1、读懂题意2、复习声母表和韵母表分组用卡片认读出示声母表、单韵母表,理解什么是顺序?3、用铅笔把声母、单韵母有顺序地连起来。4、看黑板检查,自读一遍。5、说话训练:小白兔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你喜欢小白兔?为什么?三、导练第2题1、指名说偏旁名称2、读题明题意3、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字中,有上述偏旁的字有哪些?4、小组比赛,回忆有上述偏旁的字在第一册中有哪些?看哪一小组写出的字最多为胜。5、按要求写在作业本上。6、检查,校对。7、答案对照。四、导练第3题。1、明确题意。2、师范写,让生说字的三
7、部分,哪部分长,哪部分短,哪部分大,哪部分小。3、学生尝试练习。4、讨论交流。5、完成作业本的作业。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本单元学过的生字组词。2、理解“长江、黄河、童年、父亲”词的意思。3、能正确的读写儿歌,初步建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教学过程:一、组织谈话,明确教学要求二、导练第4题1、读题明意2、读一读,这些字你发现什么?3、交给口头组词的方法:例:“去”来去的去,加上三点水就是法,方法的法。“法”方法的法,去掉三点水就是去,来去的去。4、按方法开火车组词5、自己完成书面组词三、导练第5题1、指名认读词语,理解“长江、黄河”是怎样的河流。知道长江黄河是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2
8、、指名认读词语,说说“童年、父亲”的意思。3、小结四、导练第6题1、自由读儿歌,想,这首儿歌讲了什么?2、指名读后回答3、再读儿歌,同桌讨论:我们为什么要爱小鸟和树木?指名回答,教育学生热爱庄稼,热爱小鸟,热爱大自然。4、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全班读5、抄写儿歌抄时注意:格式要正确,一句一行,抄成4行,每一行开头空两行,别忘了抄逗号和句号。五、作业完成课堂作业上的作业。教学设计方案 篇3【说明】本课在课标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下)第四单元,这是一个剧本欣赏单元。本剧是一部优秀戏曲作品的节选,重点应了解戏曲作品的特点,欣赏戏曲,初步培养文学鉴赏的能力。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注重细节描写,同时以误会构成悬念
9、,从而引起人物命运冲突,动人心魄,因此要善于抓住人物内心的强烈情感冲突,欣赏本文的情节、形象、语言、手法上的特色,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力。【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川剧中变脸艺术的特色(多媒体展示川剧变脸绝活)川剧是历史最悠久、资源最丰富的剧种之一。作者魏明伦说:川剧,孕我的胞胎、养我的摇篮;川剧,哺我的乳汁,育我的课堂。川剧以她的绝妙,她的丰富,她的天然蜀籁,地道川味打造了一个巴蜀鬼才魏明伦。而魏明伦又使川剧重新焕发青春,走出了巴蜀大地来到大城市,为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所接受,甚至走出国门,为外国人所喜爱。变脸是川剧表演的绝活,产生于世纪年代。奇特之处在于演员在一招手、一拂袖、一甩头之间,变换出
10、不同的脸谱来。技艺精湛的表演艺人常常在十几秒钟的瞬间变幻出十来张各具特色的脸谱,真是神奇诡异,惊心动魄,令观者瞠目结舌。因此被称为瞬间艺术。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定下了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的行规,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观众无法知晓它的魔方内幕。年,魏明伦以变脸为题,将上个世纪年代发生的故事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了银幕,囊括了中国电影界所有大奖,而后又改编成川剧。十年来,经久不衰,让人惊讶的是,该剧的女主角狗娃已经换了个。每个上台演出的狗娃都是从个候选狗娃中挑选出来的。而今甚至向全国招聘狗娃,拔款万,重新精心打造精品工程。二、初读:叙述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全文、开端:水上漂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狗娃。
11、、发展:水上漂与狗娃拉家常,要将变脸传下去。、高潮: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后,将狗娃抛弃。、结局:水上漂救起落入水中的狗娃,无奈地将她收留下来。、剧情梗概:水上漂一苦命人,一辈子在水上漂来漂去。独苗死了,老婆跑了,从此对女人产生偏见,独来独往。可年纪大了,担心变脸活失传,于是买来狗娃,悠然自得。狗娃一个可怜的孤儿。涨大水,家里淹了,啥都没了。因是女娃,被当作牲口卖了七次,被水上漂买下后,深得他的喜爱,心中不甚欢喜。以上为故事的前半部分,主要写水上漂与狗娃闲拉家常,细致地描绘出一幅爷孙共乐、和美悠然的生活图景;看似相安无事,一派欢喜气氛,可暗藏误会,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内心的担忧、
12、不安。接下来:狗娃上岸撒尿,遭遇了蛇,水上漂因救狗娃,而被蛇咬,为治蛇伤,童子尿泄了天机,误会解除,真相浮出水面,水上漂由欢喜转入震惊、愤怒、痛苦、绝望。于是改变了对狗娃的态度,将狗娃赶走。狗娃的担心终成现实,顿时悲痛哀伤,苦苦哀求,恳求留下,无奈水上漂心已定,决不肯收留她,撑船开往下游,狗娃苦苦追赶小舟,没入水中。最后,水上漂良心发现,跳入河中救起狗娃,将她再次留下了。下半场爷孙反乐为愁,一痛苦一悲伤,气氛直转而下,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师:剧情的发展从头至尾都和变脸绝技有关,围绕变脸向前推进,故事一波三折;情节巧设误会,以误会构成悬念。并随着误会的解开、真相的
13、显露而爆发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三、细读:找出人物变脸,了解变脸细节、水上漂有哪几次变脸?欢喜愤怒悲伤、水上漂的变脸引起了狗娃的哪些变脸?高兴担忧哭诉师:剧本的题目是变脸,剧情也是围绕变脸展开,文中的主要人物在剧情发展中也在不停地变脸,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相随心变,心随情动,悲喜交加的面孔后面所引发的有关价值观的反思,从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芒。、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水上漂对狗娃的态度,表现了他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但是往深处想,他们之间的冲突反映了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所以说水上漂的变脸不是因为他与狗娃的性格冲突,而是二人之间的命运冲突。师:本剧多
14、重设置矛盾冲突。由于激烈的矛盾,剧中人物经历了由悲到喜到怒到哀的心理变化,本身就是一脸几变。狗娃的去留,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在: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内心的冲突表现在水上漂需要找个人来继承他的绝活,传宗接代的愿望;狗娃的处境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无奈的抗争。多重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有了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四、研读:体会川剧语言特点,探讨人物不解之缘看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了解人物内心世界,探求人物性格特点。、水上漂:看,青一块,紫一块,对畜牲也不能这样下死手打呀!打在你的身上,痛在爷爷心上,爷爷是
15、个糍粑心肠,你有缘遇上我,时来运转了。你就是我的孙子。哪个再敢欺负你,爷爷我给它拼命。(善良)爷爷待你好,是对你有望啊。爷爷老了,越老越怕,一怕断了我家香火,二怕断了祖传绝活儿,这才收你做我的孙子。爷爷把心掏给你,教你变脸本事,望你给我传宗接代。(直爽)从此赌咒再也不跟女人打堆了。呸,女人家,扫把星,滚她妈的三十三!传儿不传女!男娃子是个宝,女娃子是根草。(重男轻女)这是盘缠,这是干粮,送给你,自谋生路去吧。老汉心并非铁石块,是留是丢几徘徊。(侠义心肠)、狗娃:做事勤脚快手。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勤快能干)苦命的狗娃没人要,好心的爷爷双手抱。我不贪
16、嘴,不挑菜,学本事,听安排。(乖巧伶俐)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舍不得这分情啊!割不断这般爱!(知恩图报)、狗娃的去留,揭示了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剧中人物的性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凸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不幸的人,在他们的人生磨难中,留下了难能可贵的善良与真爱,水上漂最终走出了人生的局限,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师:剧中的戏曲语言,是作者在口语基础上提炼加工的文学语言,并恰当地吸收了四川方言的语言成分;剧中人物的对白,非常切合人物的身份,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自然、流畅、贴切、生动;人物的唱词,抒发情感,真切动人。这些都体现了作者戏曲创作中深邃的人文思想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体现了戏剧语言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
17、唱词质朴清新、明白如话、情味浓郁,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合乎戏曲的艺术特点,具有川剧的方言特色。五、续读:探讨故事结局,寻找生命真谛魏明伦:我坚信戏是改出来的,只要是对的我就改。变脸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了,但是我还是对结尾进行了大改,原来的变脸结尾是水上漂死了,狗娃没死,现在反过来了,狗娃死了。当时很多人都替我担心,但是评委一拿到剧本就觉得这就对了 !如果你是剧作家,会怎么给本剧续尾,并说一说这样安排的理由。六、教师小结:欣赏变脸片段,感受戏曲之美(多媒体回放经典片段,教师进行课堂小结。)这节课,让我们领略了川剧的变脸绝活,感受川剧精品变脸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川剧,她像海绵一样,吸峨嵋的秀
18、色,取剑门的雄姿,借青城一缕幽,偷巫峡三分险。她敢于盗走神女峰的云雨,才形成与神女媲美的艺术高峰。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的:1.掌握生字生词,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学设计。2.学习记叙的顺序和结构。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教学设想: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朗读课文熟悉
19、课文。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3.复述故事大意,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教学设计。教学过程:1.知识导入。(1)学习文言文和学习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习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4)今天学习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2.关于课文。这篇课
20、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教学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课前准备: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等。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二
21、、讲授新课:1、展示面具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小组讨论:(1)你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面具?它有什么作用?(2)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3)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4)油水分离的画法是怎么样的?3、小结和示范油水分离法: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面具,流白边。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5课 面具第三步:http:/anxue.c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三、布置作业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五、作业展评。六、拓展: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并让学生回家试一试。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整个教学流程以书虫闯关的形式展开,每一关的内容如下:一
22、、书虫第一关读下列词语:季羡林水浒传彭公传绿林好汉三侠五义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二、书虫第二关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2、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比较,有什么不同?3、说出文中你最感兴趣或不明白的地方。三、书虫第三关1、书虫鉴定会:季羡林和苗苗算不算书虫?在文中找出理由。2、这两个书虫有什么不同?四、书虫第四关1、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采访要注意什么?2、如果让你采访一位作家,你会提出什么问题?五、书虫第五关1、想对小苗说些什么?2、想对大树说些什么?3、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六、作业1、采访一个想采访的人,写下采访记录。2、凭想象写作者与书中人物的对话。【听后感】这一设计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发,每一教学环节目标明确,各环节之间层次明显。但这样的设计也是一把双刃剑,若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强,则可以生成许多精彩;若无法应对自如,课堂就更显机械与生硬。执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他睿智的教学技能,透过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能看到一种东西在支撑着整个课堂,那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内化的理念在课堂中纯熟运用,整节课犹如李老师自已的说的那样:如茉莉,看起来平淡无奇,闻起来幽香缕缕,回味起来余香袅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