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察物体(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一样,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 wkq 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发展直观思想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
2、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教具、学具 : 课件、 4人小组带一个玩具、数学书、学具袋(尺子)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老师课件出示“盲人摸象”的图片。 老师问学生: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为什么同一只大象,有的盲人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还的有摸成草绳?结果各不相同呢? 学生发表意见 2、 师小结故事寓意,教育学生,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不能光从一 面看一部分,而应全面地观察。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 二、 探究新知 1、 师课件出示课本例 1图( 4个小朋友观察玩具熊猫) ( 1)总体观察 师
3、:图中有些谁?他们在干什么?熊猫长什么样子? ( 2) 从不同位置观察 师: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师:第一幅图是谁看到的?他看到的是熊猫的哪面?他是站在熊猫的哪面看到的?(生说师板书:前) 第二幅图是是谁看到的?他看到的是熊猫的哪面?他是站在熊猫的哪面看到的?(生说师板书:后) 第三幅图是是谁看到的?他看到的是熊猫的哪面?他是站在熊猫的哪面看到的?(生说师板书 :左)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四幅图是是谁看到的?他看到的是熊猫的哪面?他是站在熊猫的哪面看到的?(生说师板书:右)和第三幅图有什么区别? ( 3) 质疑:为什么同一只熊猫,看到的形状却不一样呢? 学生发表意见。 ( 4) 师小结:从
4、前、后、左、右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观察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板书)。 ( 5) 如果要让每个人都全面地观察大熊猫,怎么办? 学生 4人小组讨论并发表意见。 2、 用换位观察法, 4人小组合作观察玩具。 ( 1)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让生读一读。 ( 2) 按要求小组合作。 ( 3) 师选取一组进行汇报。 三、知识运用 1、连一连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 68页做 一做的图,先让生弄懂题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并汇报。 2、 填序号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 71页天安门的图,先让生弄懂题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并汇报。 四、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 课外延伸 早在宋朝的大诗人苏轼就用一首诗巧妙的写出了这一数学现象,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题西林壁(课件播放诗文和图片)。 师:看来,以后我们也要做一个生活的细心人,也许能发现更多别样的美! -温馨提示: -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全册教案、课件、试题 、教学计划 等欢迎点击下方链接,下载全套资料! 】 请到 百度 搜索“ 163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