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2023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I.据记载:西周伐纣成功后,将“殷民六族”分赐予鲁公,使其“用即命于周”。给予康叔(卫国)以“殷民七族”和其他权力,以便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以上记载说明了A.加强了商朝遗民的力量B.鲁国卫国处于王畿地区c.利千文化共同体的发展D.诸王权力义务的不对等2.东汉和帝时废除察举制的旧规一一州郡举荐一律为两人,改为“不满二十万口二岁举孝廉一人,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等;顺帝时由三公府对郡国孝廉者进行分科考试。
2、据此可知,东汉时期A.选官方式相对客观B.阶层流动相对活跃c.察举不实现象突出D.意图维护制度公平3.五牛图为唐代画家韩洗在出游时目睹田间耕牛图景所画,是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堪称“镇国之宝”,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史书中记载,韩洗就任宰相期间,非常注重农业的发展。据此可知,了二,一一一 一“夕,.,一_-,.-,一-,-.-,一“-、.,一企 ,一-、_,一、一、一-,3 中国古代造纸工艺高千西方蕴含作者鼓励重视衣耕之意重农思想主导了绘画艺术画作承载丰富的历史信息A.(j)B.C.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D.4.宋辽渲渊之盟”后,从景德元年(1004年)至宣和三年(1121年)的117年间
3、:贺生辰宋遣使140次,辽遣使135次,共275次;贺正旦宋遣使139次,辽遣使140次,共279次:祭吊等宋遣使46次,辽遣使43次,共89次。材料表明,该时期A.使节往来加深宋辽间的交流B.宋朝与辽朝交往形式的多样C.宋辽通商促进了民族的交融D.宋辽之间利益分歧得到解决5.乾隆时规定:喇嘛补放营官均由达赖喇嘛之近侍随从充任,但因不能到职,总系派人代办,难免会有代办者敲诈百姓,贪赃受贿的情况。嗣后凡需委派代办,均由驻藏大臣选妥干者前去充任,升补事宜,统归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遴选。这一变化A.改变了因俗而治的政策B.开启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C.强化了西藏的社会治理D.加强了西藏与内地的交流6.公
4、元204年曹操下租调令: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地方官不得擅兴发。资治通鉴称:“唐初赋敛之法曰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两税法改为“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即通过评定户等实现的按资征税。赋税制度的变化说明A.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B.封建社会阶级矛盾被消除C.唐宋间贫富差距大大缩小D.土地兼并得到有效的抑制7.1872年纽约时报报道第一批中国政府派送的留学生坐船到了美国。新闻称:昨天到达这里的30 多名中国学生,他们都是很勤奋和优秀的小姐和绅士,容貌俊秀有三名身为中国官员的教师陪同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对此报道分析最合理的是A.留洋女学生可能是指陪同官员的家
5、眷B.这是洋务运动在教育领域的进步措施C.师夷长技以制夷会成为此行最大目标D当时只有富家子弟才有资格出国深造8.下图为1917年4月1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第三卷第二号,其中刊登了毛泽东同志以笔名“二十八画生”发表的体育之研究,指出“国力荼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材料表明1917年刊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论文的新青年杂志A.毛泽东思想处于萌芽时期B.鸦片输入败坏了国人体质c.毛泽东主张塑造民族精神D.强调增强国民的心理素质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 2023 年高考模拟考试历史答案 15 CDDAC 610 ABCBD 1116 CCBAD
6、A 17、(1)表现:经济上,土地私有制发展,部曲制变为租佃制;社会结构上,中古良贱身份制度瓦解;政治上,由贵族政治体制转向君主专制独裁制(或答文官政治、文人社会地位高);文化上,由复杂进取转向单纯与收敛(或文化平民化、世俗化)(共 6 分)。(2)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修补与完善;1984 年以后,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并存);1992 年以后,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或计划经济结束);2003年以来,经济转型初步完成,并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共 4 分)认识:社会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深化改革是实现经济转
7、型的必经之路;政府应当积极主导社会转型。(言之成理即可得分,2 分)18、(1)原因:地理位置优越;海盐资源丰富;摆脱了拜占庭帝国的控制,获得了独立地位;天主教会力量较弱,拥有相对自由的经济发展环境;民主体制下,政局相对稳定。(答出三点即可,共 6 分)(2)原因: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荣氏企业抢抓机遇;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面粉业和纺织业市场需求量大。(答出三点即可,共 6分)精神品质:艰苦创业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奋斗精神。(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一点即可,2 分)19、(1)形成原因: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需
8、求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第二次工业革命要求资本输出,瓜分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共 8 分)(2)特征:性质的复杂性;内容呈现的多样性和扩展性;实力的不平衡性;地位的不对称性;矛盾的深化与尖锐性;南北合作的紧迫性。(共 6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0、答案略。示例:观点: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分成了三个递进的层次器物制度文化。从学习西方器物、先进的军事科技的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之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最终都失败了。先进的中国人还在不断地寻找救国的方案,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文化现代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新文化
9、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俄为师”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选择。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分析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开辟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临着社会主义和资本阵营严重对立的两极格局,中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开始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此后二十多年间,虽然我们犯了不少“左”倾错误,但在中共的坚强领导和实事求是精神主导下,我们的经济建设依然取得了一些成就。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随着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 2009 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已基本上探索成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倡议和理念,预示着中国现代化进入更加光明、开阔的大道。总之,中国现代化道路是中国人民不断努力长期探索的结果,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条康庄大道。(其他观点如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道路等均可,言之成理即可;共 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