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西北地区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 土地盐碱化 区域生态建设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荒漠化的含义: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 化。 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地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 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一、荒漠化的含义 荒漠化荒漠化就是指发生在就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 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 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 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
2、,草地退化,林地退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 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 盐碱化。盐碱化。 土地荒漠化 本质:土地退化 分布:干旱、半干旱地区及半湿润地区 原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不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 互作用 表现: 耕地退化 土地沙漠化(三北地区) 草地退化 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 林地退化 次生盐碱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华北半湿 润地区) 土地沙漠化 干旱半干旱地区 沙丘入侵或沙丘 活化 石质荒漠化(狭义) 石灰岩地区水土流失,致使 岩石裸露,土地生产力极低 次生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过分富集 主要与灌溉不当及蒸发旺盛有 关
3、荒漠化的主要类型: 1.风蚀荒漠化-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西北区 2.水蚀荒漠化-降水、流水侵蚀-湿润半湿润、季风区 3.石质荒漠化(云贵高原)、红壤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水土 流失(黄土高原) 4.盐渍荒漠化-缺水、丌合理灌溉-华北、灌溉区 5.冻融荒漠化-温差大,风化作用强-高原、高寒-青藏高原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 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布较广、受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 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类型多样、程度严重。受风蚀、水蚀风蚀、水蚀、 盐碱化、冻融盐碱化、冻融等因素影响,我国等因素影响,我国干旱的干旱的 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
4、湿润地区沙漠边缘和绿洲、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黄淮海平原、南方湿润地区和青藏高原 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 土地荒土地荒 漠化发展最为严重。漠化发展最为严重。 二、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二、我国荒漠化主要分布地区 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的分布 三、荒漠化的成因:三、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基本条件:气候干旱 动力条件:大风频繁动力条件:大风频繁 物质基础:植被稀疏、地表物质疏物质基础:植被稀疏、地表物质疏 松松 2.人为原因:人为原因: 人类不合理人类不合理 的生产活动的生产
5、活动 过度放牧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过度开垦 用水不当用水不当 人口增长过快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 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大大 兴兴 安安 岭岭 4000 3000 2000 1000 0 600 450 300 150 0 南 北 海拔 降水量 年降水量 天山降水:北坡北坡南坡南坡 水汽来源:北冰洋和大西 洋 天山中部降水量随高度的变化 昆仑山昆仑山 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山地和盆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以高
6、原、山地和盆 地为主。地为主。 印度洋湿润气流印度洋湿润气流 太平洋湿润气流太平洋湿润气流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 降水量逐渐减少降水量逐渐减少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西北地区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加上高大山系、特别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隆起隆起 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对水汽的阻挡,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 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气候:气候: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 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年较差大,降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 且集中在冬春两季。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河流:河流:
7、 河流欠发育,多为河流欠发育,多为内流河内流河,水量少,水量少 西北地区河流分布西北地区河流分布 植被:植被: 植被稀疏,植被稀疏, 自东向西为自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 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与荒漠化的关系 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2、地形:、地形: 3、气候:、气候: 4、河流、河流: 5、植被:、植被: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以高原、盆地为主,周围有高大山脉,阻挡了海洋 水汽的进入。水汽的进入。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
8、年较差大,降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降 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水稀少,蒸发强,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两季。 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河流少,多为内流河,水量少。 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覆盖率低,主要为草原、荒漠,对地表的保护作用差, 多沙质沉积物。多沙质沉积物。 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显著自然地理特征:干旱 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地地 理理 位位 置置 深深 居居 内内 陆陆 气气 候候 条条 件件 海洋水汽来源少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气候异常干旱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大风日数多且集中 风力作用强
9、盛风力作用强盛 荒荒 漠漠 化化 物物 质质 基基 础础 平地平地 沙质沙质 沉积沉积 物覆物覆 盖深盖深 厚厚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土地生产力下降 过垦过牧 贫困饥荒 荒漠化加剧 人口增 长过快 a. 人口激增 b. 人类活动不当 销售额, 过度樵 采, 32.7 销售额, 过度放 牧, 30.1 销售额, 过度农 垦, 26.9 销售额, 水资源 利用不当, 9.6 销售额, 工程建 设, 0.7 水资源利用不当 9.6% 过度农垦 26.9% 过度放牧 30.1% 过度樵采 32.7% 工程建设 0.7% 人为原因具体体现 原因 分布 解释 水资源利用丌当 内陆河流沿岸和 山麓冲积
10、扇 1.河流上下游水资源分配丌均,上游过度 引水,导致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加剧了 下游地区的干旱造成荒漠化 2.引水灌溉,采用大水漫灌、只灌溉丌排 等落后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渍化加剧 工矿交通建设中 丌注意环保 邻近城镇戒工矿 开发区 工矿,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土地沙化 全球全球: : 40%40%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的陆地表面已经受到荒漠化的影响 每年:成为荒漠的耕地每年:成为荒漠的耕地10001000万公顷万公顷 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成为沙化土壤的陆地55万万77万公顷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420420亿美元亿美元 我国我国: : 荒漠化土地面积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
11、262.2万万kmkm2 2, ,占全国总面积的占全国总面积的27.3%27.3% 荒漠化已涉及荒漠化已涉及1818个省区的个省区的471471个县市个县市 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因荒漠化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40540亿元亿元 荒漠化现状荒漠化现状 1.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了生态环境,威胁基础设威胁基础设 施。施。 2.表土裸露,表土裸露,为为沙尘暴沙尘暴提供了充足的沙提供了充足的沙 源。源。 3.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土地生产力下 降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大幅度下降,引发饥荒,造成系列经济、社 会问题会问题。 四、荒漠化的危害四、荒漠化的危害
12、1.1.基本方针:基本方针: 2.2.措施:措施: 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针对我国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荒漠化 严重的状况,严重的状况, 19781978年国家开始实施年国家开始实施“三北三北” 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4.4.我国的具体措施:我国的具体措施: 3.3.目标:目标: 五、荒漠化的防治五、荒漠化的防治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封沙禁牧,禁樵禁采,合理用水,生态移民等 实现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的协调发展。 “三北三北”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
13、的地带,防护防护林分布在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防护 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林以北、以西是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三北三北”防护防护 林的作用是:林的作用是: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防风固沙,保护农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 善生态环境善生态环境。 水资源利用不当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农垦 人为 因素 人口 激增 人类活 动不当 工程建设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 护体系 控制人口增长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调节农、林、牧用地 之间的关系 合理利用水资源 防治措施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具体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
14、护体系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绿洲地区绿洲地区 农作区: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牧区草原:牧区草原:减少水井数量,以免 牲畜大量无 序增长 在干旱的内陆地区: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 水资源,既要开发利用又要注意环境保护 外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 前沿地带-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内部-农田防护林网 工程措施:缺水地区-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2.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作为防护林 绿洲边缘的灌草地带-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 荒漠化-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3.采
15、取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采取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 题题 措施措施: :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 4.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 建防护林带建防护林带 沙障固沙沙障固沙 治沙措施治沙措施 工程治沙工程治沙 治沙措施治沙措施 生物治沙生物治沙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 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草方格沙障一是草方格沙障一是 使地表粗糙度增加,削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使地表粗糙度增加,削减风力,再一个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
16、,如雨水, 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沙障固沙沙障固沙 沙枣沙枣 胡杨胡杨 锦鸡锦鸡 木麻黄木麻黄 主要治沙植物主要治沙植物 柽柳柽柳 狼尾草狼尾草 01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位于位于太行山太行山脉以西,脉以西,乌鞘岭乌鞘岭以东,南起以东,南起秦岭秦岭,北面以,北面以长城长城为为 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界与内蒙古高原相接,包括山西、陕西山西、陕西、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宁夏的大部分和青海、甘 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肃、内蒙古、河南的一部分 。 4040N N 3434N N 秦秦 岭岭 1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17、 1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风成说风成说”得到了广得到了广 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中亚、中亚、 我国西北我国西北等地的等地的荒漠、戈壁荒漠、戈壁吹来的。吹来的。 2 2、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 戈壁戈壁 沙漠沙漠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 太行山太行山 中亚、我国西北中亚、我国西北 地势:地势: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地面:地面: 大部分为黄土覆大部分为黄土覆 盖,植被覆盖率低盖,植被覆盖率低 3 3、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的自然地理
18、特征: 气候:气候: 降水集中在夏季(降水集中在夏季(7 7- -8 8月),且以暴雨为主。月),且以暴雨为主。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黄土塬黄土塬 黄土梁黄土梁 黄土峁黄土峁 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类型显示了黄土地区被侵蚀的不同程度 降水:降水: 地形:地形: 土壤:土壤: 植被:植被: 1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土质疏松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降水集中降水集中在夏季,在夏季,多暴雨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流水侵蚀严重。 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低,对地
19、面保护性差。,对地面保护性差。 处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处于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带,坡度较大坡度较大。 植被的破坏植被的破坏 历史:营造宫历史:营造宫 殿、樵采殿、樵采、毁毁 林开荒林开荒、战争、战争 2 2、水土流失形成的、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人为原因:原因: 地表抗蚀能力地表抗蚀能力 降低,雨水、降低,雨水、 径流直接侵蚀径流直接侵蚀 地表地表 不合理的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耕作制度 轮荒制度轮荒制度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植被 2 2、水土流失形成的、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人为原因:原因: 开开 矿矿 露天煤矿的建设露天煤矿的建设 破坏植被,破坏植被,排弃排弃 大量大量土石,成为土石,成为 水土流失新物质
20、水土流失新物质 2 2、水土流失形成的、水土流失形成的人为人为原因:原因: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特点特点 影响影响 自自 然然 因因 素素 降水降水 集中在夏季,多暴雨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冲刷力强 水水 土土 流流 失失 地形地形 地形过渡带,地形过渡带,坡度大坡度大,物质不稳定,物质不稳定 植物植物 植被覆盖率低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对地面保护性差 土壤土壤 粉沙粒组成,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垂直节理发育 人人 为为 因因 素素 营造宫殿、营造宫殿、 过度樵采、过度樵采、 毁林开荒毁林开荒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 加加 速速 水水 土土 流流 失失 不合理的不
21、合理的 耕作制度耕作制度 (轮荒)(轮荒) 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植被,破坏林草物种,破坏林草物种 开矿开矿 破坏植被破坏植被, 排弃大量土石排弃大量土石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有人说,有人说,“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加剧水土流失, 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其结果是土地荒漠化”。对此,你的看法如对此,你的看法如 何?说出你的理由。何?说出你的理由。 该说法正确。该说法正确。 因为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保持因为植被的破坏,使其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水土的能力大大降低,因雨水和流水的冲刷 和侵蚀作用强,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
22、中和侵蚀作用强,土地变薄甚至缺失,土壤中 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的有机物质和营养元素流失,使土壤贫瘠, 不能生长植物,土地逐渐荒漠化。不能生长植物,土地逐渐荒漠化。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戒河沟的沟道流域,它在 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重点保持水土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保塬、护坡、固沟 保塬保塬 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 渗,减少地表径流;渗,减少地表径流; 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营造护田林网,采用先 进的灌溉技术。进的灌溉技术。 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护坡护坡 缓坡修筑水平
23、梯田缓坡修筑水平梯田 发展林果基地;发展林果基地; 封坡育林育草。封坡育林育草。 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固沟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在主要沟道打坝建 库,拦泥蓄水,支库,拦泥蓄水,支 沟分段营造防护沟分段营造防护 林。林。 小流域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 【活动活动 探究探究】红色荒漠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的分布与成因 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据了解,在我国南方地区出现了“红“红 色荒漠”色荒漠”(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指我国南方地区土地退化后红 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壤等红色土层裸露的现象)。查阅资料, 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找出“红色荒漠”主要分布在
24、我国的哪些 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省(区)。其形成原因与新疆荒漠化面积 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扩大的原因有何异同? 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二、南方低山丘陵区的水土流失 3030N N 南方低山丘陵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区的位置范 围围: 淮河以南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雷州半岛以北. 雷州半岛雷州半岛 1 1、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及范围、南方低山丘陵区的位置及范围 2、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原因:、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原因: 自然原因: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人为原因: 人多地少 人多地少开荒种地开荒种地 能源短缺能源短缺砍伐森林砍伐森林
25、 植被破坏植被破坏 加重了水土流失加重了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经济损经济损 失比黄失比黄 土高原土高原 大的原大的原 因:因: 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 多石质山地多石质山地. .土层薄土层薄. .破坏后破坏后. .恢复很难恢复很难. . 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 和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 山地丘陵为主,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地形坡度大; 降水多,降雨强度大,降水多,降雨强度大,地表侵蚀作用强烈地表侵蚀作用强烈 3 3、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南方低山丘陵区
26、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1 1)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走立体农业道路走立体农业道路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经济用林和毛竹(幼林地可间种人工牧草) 果园和人工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 鱼塘鱼塘 农田农田 丘上林草丘间塘丘上林草丘间塘 缓坡沟谷果鱼粮缓坡沟谷果鱼粮 千烟洲立体农业千烟洲立体农业 (2 2)生态建设)生态建设 1.1.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治理 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 2.2.红壤的改良红壤的改良 土壤特性土壤特性: 肥力低肥力低 酸性强酸性强 土质黏重土质黏重 改良措施改良措施: 种绿
27、肥种绿肥. .施施 矿质肥料矿质肥料 施石灰施石灰 中和中和 土壤中土壤中 掺砂子掺砂子 解决能源问题解决能源问题 推广生活用煤推广生活用煤 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灶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灶. 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发展小水电发展小水电 【活动活动 探究探究】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红色荒漠的分布与成因 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植被破坏后导致 的土地退化。的土地退化。 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不同之处:“红色荒漠”是在湿润环湿润环 境境下,主要由下,主要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形成;而新疆荒漠形成;而新疆荒漠 化是在化是在干旱环境干旱环境下,主要为下,主要
28、为风力侵蚀风力侵蚀形成。形成。 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前者人为原因主要是开山取石、毁林开荒; 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后者主要为过度樵采和水资源利用不当。 三、土地盐碱化 1.概念: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底层戒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 水分蒸发后,使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戒过程,也称 盐渍化。由于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 戒丌能生长。 4.盐碱化的防治措施-盐碱化防治的根本-脱盐 模式一 引淡淋盐-土地脱盐; 井排井灌-降低水的盐度; 采用滴灌、喷灌代替大水漫灌; 农田覆盖,减少蒸发迒盐 种植耐盐植物,轮种间作,改良土壤 施客土,施
29、肥,改良土壤 化学改良石膏,亚硫酸钙等,酸碱中和 模式二 1.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 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 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 等)。 1.1.概念: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概念: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 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如我国的华北平 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
30、平原等。原、松辽平原、河套平原、渭河平原等。 2 2、次生盐渍化成因:、次生盐渍化成因: 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 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3.3.盐渍化防治:盐渍化防治: 防治的关键在于防治的关键在于控制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故应健全灌排系统,采取合理灌合理灌 溉溉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等农业技术措施,防止地下水位抬升和土壤返盐。 次生盐渍化次生盐渍化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特点: 春秋迒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 原因 蒸发量不降水量 水盐运动水盐运动 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盐碱地的治理与开发 水盐运动特点:水盐运动特点: 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 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 引淡淋盐引淡淋盐 井排井灌井排井灌 覆盖覆盖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 蒸发量与降水量蒸发量与降水量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 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 象。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 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 三大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