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习题.doc

上传人(卖家):2023DOC 文档编号:585481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甫诗三首》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杜甫诗三首》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杜甫诗三首习题一、阅读登高,完成12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由写景开头,十四字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哀”写出了高猿长啸,空谷传响,哀啭不绝的情景。虽一字未言,但处处渗透“悲”意。B、“百年多病独登台”说明作者独自登高,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再想到自己孤独登高、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C、“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苦恨”是痛苦和仇恨的意思,是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极端不满的表现。D、颔联中“无边”“不尽”,使“萧萧”“滚”

2、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B、尾联的“繁霜鬓”对“浊酒杯”,能使读者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C、全诗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但落笔的角度相同,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D、本诗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尾联两句的对偶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饬对称的美感,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

3、,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

4、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

5、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

6、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

7、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不超过30个字。) 2、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3、(1)这篇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 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

8、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 B、作者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C、围绕“文章憎命达”这一中心,文章深入探讨了伟大诗人杜甫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以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诗的历史意义。 D、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结构完整,中心突出。 E、文章用“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形容杜甫诗歌波澜壮阔、想像奇特的浪漫色彩,用“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形容杜甫诗歌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1

9、2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1、全诗记叙了诗人夜泊时的见闻,描写了_的美景,透露出诗人对_的生活的向往。2、末句与前三句在描写上有什么不同?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分析首联中“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的作用。 2、怎样理解“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中复杂的思想感情? 3、唐诗鉴赏词典称杜甫的这首诗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一个范例,请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一、1、C;2、C。二、1、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

10、,一段历史的观象台。2、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杜甫的苦寒人生;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矛盾冲突)。3、(1)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4、BD三、1、江上月夜、平静、安宁。2、末句写大鱼跃出水面,属动态描写,以动衬静,更突出了江上月夜的宁静,表现了安谧、和平的意境,与前面三句重在一个“静”字明显不同。四、1、“细草”和“孤舟”两个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境况和情怀:像江岸细草一样渺小,像江中孤舟一样寂寞。2、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语,本意是名因文章而著,官非老病而休。诗人以诗闻名于世,但这不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目标。他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为官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是他的最痛,本诗用含蓄的方式吐出了胸中块垒。3、首联写近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境况和情怀。颔联写远景,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流离的凄怆心情,是以乐景写哀情。尾联即景自况以抒悲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待归类文档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杜甫诗三首》习题.doc)为本站会员(2023DOC)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