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素养目标 1.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新诗发展史等一些现代文学史方面的知识,了解郭沫若在新诗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2.反复诵读,感受诗人对大自然表现出的强烈情感,并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背景,理解这首诗反复歌咏“力”所表现的深刻内涵。 3.品味诗歌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的特点,感受诗歌雄浑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诗人。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凤凰涅槃地球,我
2、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1921 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女神,书中洋溢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气息。女神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因而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同年,又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一同创立创造社,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旗手。 主要作品有诗歌天狗凤凰涅槃太阳礼赞炉中煤静夜天上的街市等,戏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王昭君孔雀胆蔡文姬。 题目解说 这首诗是女神中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体现浪漫豪放风格的抒情短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表面意思是“站在地球的边上吹响号角”,实则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 写作背景 这首诗原载于 1920 年 1 月 5 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收入女神第二辑。此诗以澎湃的激
3、情歌颂了大自然的伟力,强烈体现了诗人破坏旧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勇猛革命精神。 郭沫若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受到五四爱国运动及美国诗人惠特曼的影响,进入诗歌创作的爆发期。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是狂了。”(序我的诗)1919 年 9、10 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了这首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课文探究 1.这两行诗中的意象有何特点?展现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 【分析】 意象宏大。 “无数的白云”和“北冰洋”,描绘出大自然雄伟壮丽的图景。 北冰洋上空是“怒涌”的“白云”,是壮丽
4、的“晴景”,云海与大洋相呼应,营造出壮阔、恢宏的意境。 2.第三、四行诗运用了什么手法?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分析】运用浪漫的想象,把太平洋想象成一个力大无穷的勇士,要把地球推倒。至此,诗人眼观大洋,耳听 洪涛,把相距遥远的北冰洋和太平洋联结起来,创造出更加阔大的意境。 这两行诗抒写了对眼前景观强烈的主观感受,是由景入情的巧妙过渡。 3.如何理解“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句? 【分析】“太平洋”是这句诗的意象,“无限”形容太平洋之大,面积达,力量大,要把地球推倒。广袤无边的太平洋, 他要提起全身的力量来把地球推倒。与下文的“力哟”相呼应。诗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啊啊
5、!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有什么表达效果? 【分析】句首抒情,诗歌的主体形象是“巨人之力”,用三个“不断”,形容巨人力量之大,无坚不摧,新思想、新文 化、新事物正以排山倒海之力摧枯拉朽,摧毁着旧思想、旧文化、旧事物。 5.最后一行诗从哪些方面歌颂了“力”?如何理解诗人对“力”的歌颂?最后三行诗在句式和节奏上与前文有何不同? 【分析】 最后一行诗从“力”的形态、 “力”的声响、 “力”的韵律三个方面歌颂“力”,这是对云海、大洋、洪涛 等意象构成的壮丽图景的高度概括。 诗人对“力”的歌颂,实际上是对“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讴歌。 前文描写景物和感受,采用长句,节奏相对舒缓;
6、后文由歌颂“力”转为抒情,采用短句,并运用排比 句来增强节奏感和自由奔放的情感,凸显了诗人对力的讴歌与赞美。 6.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分析】 最后一行诗从“力”的形态、 “力”的声响、 “力”的韵律三个方面歌颂“力”,这是对云海、大洋、洪涛 等意象构成的壮丽图景的高度概括。 诗人对“力”的歌颂,实际上是对“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讴歌。 前文描写景物和感受,采用长句,节奏相对舒缓;后文由歌颂“力”转为抒情,采用短句,并运用排比 句来增强节奏感和自由奔放的情感,凸显了诗人对力的讴歌与赞美。 结构图解 主题归纳 这首诗充满激情地赞美大自然,展现了大自然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对大自然表
7、现出来的强烈的情感,是对“五四”时代“狂飙突进”精神的讴歌。诗中出现的云的怒涌、海的洪涛,诗中反复歌咏的“力”就是“五四”时代精神的象征。 深入探究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他的号角声在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欢呼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各个方向的滚滚洪涛。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看吧,滚滚而来的洪涛正在不断地努力向前,描绘着“力的绘画”,表演着“力的
8、舞蹈”,演奏着“力的音乐”,抒写着“力的诗歌”,激荡着“力的律吕”。 诗歌表达了诗人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2.诗人为什么要把诗歌的题目命名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何新意?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浩瀚的洪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人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更重要的是
9、,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3.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这与前文有何联系?以天狗为例,谈谈郭沫若对“力”的歌颂。 (1)诗歌结尾由对力的歌颂到讴歌“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这种抒写仍然没有 离开诗人眼前太平洋“滚滚的洪涛”的具体景物。“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 “力的音乐,力的诗歌” 是洪涛的声响,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韵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 象;同
10、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溢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对五四精神的歌颂。 (2)郭沫若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内容上看,还是从独特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 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实践。例如天狗:“我是一条天狗呀!”不仅“把月来吞了”“把 日来吞了”,而且“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把全宇宙来吞了”。诗人在“天狗”的形象中充分表现了个性解放的狂 热力量。 4.试从情感抒发和构思两个方面,对本诗进行赏析。 情感抒发:这首诗一方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另一方面,诗人以自 己的全部生命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中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
11、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 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 构思:诗人设想自己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放声呼唤,纵情高歌,想象着那欢呼怒涌的白云、壮丽的 北冰洋和狂暴的太平洋,意在赞美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雄强之力,体现了“五四”所焕发的自由宏阔、 雄奇奔放的气概。 2-2.红烛 素养目标 1. 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及有关新格律诗的“三美”主张。 2.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人如何借助与红烛的“对话”表达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坚毅追求,进而理解“红 烛”的象征意义。 3. 品味诗歌注重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的表现手法及叹词的回环使用、诗句长短错落形成的节奏美。 作者简
12、介 闻一多(1899 1946),原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 浠 水。 现 代 爱 国 诗 人、学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他家学渊源,自幼喜爱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 年,他以鄂籍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手抄岳飞的满江红激励清华师生,并与同学发表街头演说,宣传爱国思想,并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的大会上,他愤怒斥责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日下午,他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暗杀。 闻一多早年参加新月社。其诗歌颂自然,歌颂青春,感情热烈,形式整齐,突出地抒发
13、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诗论以提倡“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格律化理论为代表;散文抨击社会时弊,批判传统文化。 主要作品: 红烛死水七子之歌等。 题目解说 红烛是与诗集同名的诗篇,是诗集红烛的序诗。“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在这首诗中,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诗人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 知识卡片 【新月派】 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成立于1923 年,活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后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
14、。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 1923 年,诗人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击过的、从“世家望族
15、、书香门第”里挣脱的他,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历史的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一颗赤子之心跳动在他的胸腔,迸发出炽烈的爱国热情。位卑未敢忘忧国,一介书生又何辞?尽管当时他的追求常常与痛苦、失望相伴,一度还曾陷入迷惘,但是,诗人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却是毋庸置疑的,这在红烛这首诗中是有充分体现的。 课文探究 1. 红烛啊!/这样红的烛!/ 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 【分析】“这样”原是指示代词,这里相当于程度副词,用“这样红”,暗示诗人凝视着红烛,不由自主地迸发出情感; 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
16、多。“吐”字, 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2.第一节是如何将红烛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哪个字最打动你? 【分析】诗的开篇就突出“红烛”意象的“红”, “红”是赤诚的象征, “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人格的化身。由 红烛联想到诗人火热的心,并发出深情的“比比”的邀请,这就将所咏之物与将言之志自然地联系来。 一个“吐”字,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之心,让人感受到它的纯洁、率真与火热。 3.红烛啊! / 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 /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 /一误再误;/ 矛盾!冲突! 【分析】诗人连续发问,生动地表现了
17、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诗人把蜡比作烛的躯体,把火比作烛的灵魂,躯体 与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红烛却要“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诗人认为这真“矛盾”,不可理解。由 此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同时为后面的醒悟做铺垫。 4.诗人为何要反复说“不误,不误!”?这一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青年怎样的思想状态? 【分析】这里反复说“不误,不误!”,是诗人对先前的认识进行了彻底的自我否定,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 肯定和讴歌。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 这一认识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 的觉悟。 5.红烛啊! / 既制了,便烧着! 【分析】“既制
18、了,便烧着”,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 诗人借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了自己的信念和心愿。 6.既已烧着,/ 又何苦伤心流泪? / 哦!我知道了!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 你烧得不稳时,/ 才着急得流泪! 【分析】“何苦伤心流泪?”表现了诗人的同情、惊疑、思索,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 挣扎。 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 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 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地摇曳晃动。用“着
19、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 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7.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 【分析】“创造光明”和“灰心流泪”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公平、不合理,但这是社会使然,表现出诗人既看清现实,又 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8.红烛啊!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分析】这句道出了红烛闪光的品格的精髓之所在默默无闻地烧,明知最终会化为灰烬,却矢志不移、忠贞 不贰,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需要高尚的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在所不计。 结构图解 主题归纳 诗人将自己比作红烛,要用那微弱的光和热来照亮险恶的前途,烧破世
20、人沉睡的梦,捣破禁锢着人们灵魂的监狱,为人间培养出“慰藉的花儿”和“快乐的果子”,诗人通过红烛这一意象,表现了自己的赤诚之心和奉献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祖国前途的执着追求和献身祖国的抱负。 深入探究 1.这首诗的抒情脉络是怎样的? 本诗共9节。开头一切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可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 这首诗把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
21、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求索的过程和结果。 2.诗人由红烛联想到诗人的心,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用红烛与诗人的心相比有什么深刻含义? 相似点:二者表面上有相同的颜色“红烛”与诗人的赤子之心均为红色;实际上都具有奉献精神红烛燃 烧自己,照亮黑暗的世界,拥有赤子之心的诗人希望自己能为祖国无私奉献、不惜牺牲。 深刻含义: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 盾、痛苦和挣扎,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了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显了诗人献身 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
22、。 3.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然后才放光出?”诗人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有没有解除? 就一个受到“五四”文化熏陶的现代人而言,产生这样的困惑不足为奇:自我的价值为什么一定要在自我毁灭中去实现呢?个体的独立意义究竟在哪里?故诗人在诗中穷追不舍:“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 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这似乎在暗示,个体的命运又决定于某种外来的力量。那么,自焚不就是某种悲剧性的被迫行为吗?可见,在现代意识的哺育下,诗人的困惑是深刻的,前无古人的。 当然,人毕竟生活在“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既然是中国诗人的胎教,也将在实际创作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感情,部分地决定着他们思
23、考的方向,于是,闻一多在思考中认可了蜡烛自焚的现实:“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 / 这正是自然的方法。”困惑暂时得到了解除,于是诗人似乎为熊熊燃烧的红烛所感奋、所启示,从中也看到了自身的形象。“烧吧!烧吧! /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燃烧的“红烛”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奉献的象征,不再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它是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 4.红烛一诗的感情节奏抑扬顿挫,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赞叹红烛的“红”,是扬;困惑于红烛式的自焚,是抑;振奋于红烛创造的能量,是扬;追问红烛的伤心流泪,是抑;欣喜于红烛的伟
24、绩,是扬;最后,掂量着“灰心”与“创造”各自的分量时,感伤之情又隐隐透出,但全诗的收束却又是昂扬向上的。七次变化,四扬三抑,线索清晰,形成了全诗特有的情绪型节奏。 5.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诗的引子,在抒发情感、结构安排和表现主题方面有何作用? 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使情感有了缓冲,不至于出现平地起波澜的陡峭之感。这有点 像诗经里的“兴”的手法,“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只不过这里不是先言“他物”,而是言 同一物(蜡烛)以引起所咏之词。 引用李商隐的诗句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 丰润圆满,
25、加上中间部分的赞叹、困惑、疑问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美。 用李商隐的诗句领起全篇,是诗歌的主题所在。原本李商隐是以此句表达无限相思之意的, “蜡炬成灰”一句 表达了男女之间的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 为其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6.红烛一诗运用独特的抒情方式来抒发深情,试加以分析。 每节诗都以呼告开头。全诗九节,每一节开头都是一声“红烛啊”,诗人对红烛呼告,倾诉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 诗人将红烛比拟为人,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红烛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形象。这样的红烛形
26、象就是一 种精神品质的化身,诗人抒情的依托。 诗情流动,波澜起伏。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扪心自问,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或劝 慰有加,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全诗扣住“蜡炬成灰 泪始干”一句,先后三次发问,这三问形成抒情的三个层次,使感情的抒发层层推进。有的问而不答,有的 一问两答,有的一问一答,在问问答答中,酣畅淋漓地抒情言志,诗人向读者完全敞开了心扉,把一颗心交 给了读者,让我们在他那热情磅礴、精神焕发的诗句中,为他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为他那种不顾 一切、献身祖国的精神而怦然心动。 情理结合。全诗扣住“蜡炬成灰泪始干”一
27、句,将红烛精神作为一种至高的奉献精神的象征来表现,饱含哲理, 突出表现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祖国的联系,这样使抒情不流于虚浮。 2-3.峨日朵雪峰之侧 素养目标 1.发挥想象,体味“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的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探究其中蕴含的丰富意蕴。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抒情脉络,分析运用视听结合描写场景和前后对比鲜明的表达技巧。 作者简介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14 岁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 年负伤回国,同年进入河北省荣军学校学习。1954 年开始发表诗作。1956 年到青海省文联工作,后长期在农场劳动。1979 年重返文坛。 昌耀
28、社会阅历丰富,他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对生活与人生思考很深,作品表现出深重的苦难感、命运感和哲学意识。昌耀的诗歌大气、豪放,孤绝超拔,沉雄遒劲,有着鲜明的个性风格,诗学界有“昌耀体”的说法。 昌耀在中国当代诗坛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他创作的时期,中国诗坛相对沉寂,诗人和诗歌作品都比较少,所以,诗歌界有一种说法,是昌耀,保持了那个时代中国诗歌的尊严。 主要作品:慈航 山旅 划呀,划呀,父亲们!意绪等。峨日朵雪峰之侧是其短诗中的精品。 题目解说 峨日朵雪峰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内,是祁连山脉的一座无名山,靠近祁连县峨堡镇,山顶终年积雪。从方位上可以模糊地说,青海的绝大部分地方都在峨日朵雪峰的西南方
29、向。 题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位置,诗歌写的是诗人在峨日朵雪峰之侧的所见所思。 知识卡片 【朦胧诗】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朦胧诗”并没有
30、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曾在当时文坛引起争论。 写作背景 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于 1962 年。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各种政治运动纷至沓来,人们充满了建设国家的雄心壮志和昂扬斗志,同时社会上也弥漫着狂热、喧嚣的时代气氛。写作这首诗的时候,昌耀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正接受劳动改造。但是,诗人没有因此消沉,而是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对生活充满热爱。坎坷的命运和艰苦的生活,磨炼了诗人的意志,更砥砺了诗人的思想。 课文探究 1.诗歌的起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有什么深刻内涵? 【分析】起句非常凝练,“这是我此刻仅
31、能征服的高度了”,“此刻”和“仅”两个词暗示了多重意思:这高度并非“一 览众山小”的“绝顶”,却是“我”尽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所达到的;这并不意味着将来(或“下一刻”)“我”不 能达到新的高度,也不意味着此刻的高度微不足道,这毕竟已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这个判断句还暗 示了“我”之后会陆续征服的那些高度,暗示了“我”的目标与“我”的努力之间的差距,暗示了某种“先喘口 气”的决定。 2.“我小心地探出前额引力无穷的/山海”攀登者从侧面看到了什么?诗人为何要选择这一场景? 【分析】攀登者看到的是落日的场景,这样的场景与攀登者有“自知之明”的心境相吻合。诗人早年曾对生活和未来 充满理想和热情,但是生活却
32、给了他严厉的答复。虽然诗人依然对生活充满信心,但这信心少了狂热, 多了审慎。 3.赏析“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 【分析】这几句由视觉形象转入听觉形象,运用比喻描绘石砾滑坡的嚣鸣,扩大了诗歌的意境,引发读者联想, 突出登山者面临的险情,也衬托出日落之壮观。 4.第一节最后两句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攀登者怎样的精神品质?给你怎样的启示? 【分析】表现了攀登者在坚守自己的“高度”时做出的努力,哪怕“血滴”渗出、鞋底“撕裂”,也要坚守来之不易的“高 度”。启示我们:不管怎样的高度,都是征服,都要付出代价和牺牲。 5.“啊,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如何理
33、解诗人的“渴望”? 【分析】这是一个攀登者由衷的呼告,也是一个理想追求者真实的自白,他用高原上自然界的勇者和强者来鼓舞 自己,即使他征服的不是最高峰,也足以表明他奋斗不息的精神。 6.诗人最后见到“小得可怜的蜘蛛”为何感到“快慰”? 【分析】这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与“雄鹰”“雪豹”的宏大意象形成对比。虽然渺小,但它也登上了高峰,而且它并不 宣示什么,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它昭示我们:奋斗固然重 要,高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奋斗和高度的态度,这才是真正的难以企及的但又是我们应该具有 的精神高度。诗人在刹那间领悟了小蜘蛛的生命意义,所以感到“快慰”。 结构图
34、解 主题归纳 本诗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描绘了峨日朵雪峰之侧的太阳、山海和蜘蛛等众多意象,营造出一种凝重壮美的氛围,抒写了登山勇士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表达了诗人对心灵的攀登与坚守的思索。 深入探究 1.试分析诗歌中“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的含意。 “雪峰”象征着生命与人生,是诗人生命的缩影与投射。 “太阳”代表所谓的“真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惘中,终于失去原来的高度,要跃入“山海”。 “蜘蛛”是物质世界极为普通的生灵,却能“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说明真正强大、雄壮和坚韧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而是精神、意志和心灵。 2. “石砾不时滑坡,/ 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
35、一派嚣鸣,/ 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这几句描写极为精彩,试从修辞、词语的运用和写景的视听角度加以赏析。 (1)运用比喻手法,把石砾滑坡发出的“嚣鸣”比作“军旅远去的喊杀声”,增加了声势感,赋予本来极为平常 的石砾滑坡现象以壮美的色彩。形象地写出了攀登者脚下的险情,更是一个人在生活的困境中身心的遭遇。 (2)用色彩词“棕色”来修饰深渊,更加形象,表现深渊的深不可测。“嚣鸣”一词是诗人的独创, “嚣”意为 “吵闹,喧哗”, “鸣”意为“发出声音”, “嚣鸣”指发出吵闹喧哗的声音,在这里,石砾滑坡不再是单 纯的自然现象,而成为喧嚣、浮躁的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 (3)调动视觉和听觉,画面形象可感。“石
36、砾”可以理解为那个年代所谓的理想、信念和追求。随着太阳跃入山 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虚妄的乐观中沉寂下来,失去根基的“石砾”难逃滑坡的命运,这种滑坡也是声势 浩大的,极具时代特色。 3.诗歌第节中描述蜘蛛的意象有什么作用? 诗人在第2 节中突然写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这确实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在这样的高度上,即便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也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快乐与荣耀。与前一诗节的宏阔与“嚣鸣”相对照,这里,“可怜”与“默享”两个词甚具分量。它们使前一诗节的辉煌壮丽不流于虚矫浮饰,使之凝定在一个谦卑而坚毅的高度之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全由这只小小的蜘蛛得到表露。很多时候,
37、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有力量。 4.诗歌在描写峨日朵雪峰的险峻时,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诗歌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峨日朵雪峰的险峻。正面描写有视觉和听觉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等,如写落日是视觉描写,写深渊的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声”是听觉描写。侧面描写是用“我”的状态来体现峨日朵雪峰的险峻。 5.试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的写作特色。 视听结合,画面壮阔。 如描写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时用了一个婉转重叠、绵密奇崛的长句,来表现落日的张力和动势,在辉煌的视觉形象之上,诗人又叠加上一个宏大的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喊杀声渐远而去。这一音响的叠加
38、使落日更显壮观。这种视听合一的手法具有极强的画面感,不但引发读者生理上的紧张,也产生审美意义上的“崇高”感。 对比手法,形成反讽。 强大和弱小,光明和幽暗,热闹和沉寂,高拔和低矮然而,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光明的太阳,堆砌的石砾,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像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6.关于这首诗,有人认为诗人笔下的“彷徨许久的太阳/ 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 山海”的景象是写实的,还有人认为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诗歌和相关资
39、料谈谈你的看法。 观点一:这一景象是写实的。诗中的太阳是登山者倾尽全力攀爬到某高度时所看到的壮丽的雪峰落日的景象。太 阳的西沉之势已不可逆转,冷热交接之时,迫近冰峰的红日显现出跃赴绝境的决然姿态。诗人通过描绘 壮观的落日景象,表达了对登山者勇于攀登、敢于挑战的勇气的赞美及对壮美自然的热爱。 观点二:这一景象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诗中的“太阳”象征着那个年代一度被视为永恒的真理的东西。在严峻的 现实面前,在人们的困惑迷茫中,它终于失却原来的高度,终于被屡遭愚弄和麻痹的时代心理决绝地抛 弃了。那个年代的理想、信念、追求,不过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稳固的“石砾”,当“太阳”跃入山 海,时代从泛滥的狂热、
40、廉价的乐观中摆脱出来,它们只能有“滑坡”的下场。虽然仍旧“一派嚣鸣” 和一片“喊杀声”,但这是“远去的”,是时代归于冷寂和沉闷以及随之而来的清醒和理智之前的“绝响”。 7.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那么你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还是超越之后落入的孤绝? 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超越。 联系写作背景,昌耀并没
41、有与那个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占稳了自己的高度。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2-4.致云雀 素养目标 1.把握“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2.理解本诗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的特点,赏析诗人想象的奇特和运用修辞手法的大胆、灵活。 作者简介 雪 莱(17921822),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雪莱生于英格兰,12 岁进入伊顿公学,18 岁进入牛津大学,第二年由于刊发论无神论的必然性,被牛津大学开除。1813 年完成叙事长诗麦布女
42、王,1819 年完成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名作西风颂。1822 年因乘坐的船只遭遇风暴而罹难。恩格斯称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雪莱的诗歌象征意义很强,常通过描写大自然的力量以寄托自己对光明、自由的追求。雪莱作品中的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自由手法、奇妙无穷的比喻与语言的音乐性,构成了雪莱抒情诗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 主要作品: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 题目解说 云雀,形似麻雀,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构巢于地又性喜高飞,常从巢中一跃而起,直冲云霄,边飞边叫,越飞越高。云雀常被诗人选作讴歌的对象。这首诗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赞美云雀,抒发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深情向往。 写作背景 17
43、 世纪中叶到18 世纪后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的独立战争使得欧美资产阶级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思想和言论自由,但是好景不长,之后英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主重新勾结,后来又爆发了一系列战争,使得人民的自由又受到了限制,雪莱借他的文学作品来歌颂自由,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自由的极度渴望。 在雪莱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黑暗恐怖正笼罩着整个英国社会,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严重的经济危机等使得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完全得不到保障,所以在这首诗中,雪莱也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好理想和艺术追求。 课文探
44、究 1.第1节诗有怎样的作用? 【分析】诗人以热情的问候语开头,称云雀是“欢乐的精灵”,以来自“天堂或天堂的邻近”暗示欢乐歌声的神圣;以“不事 雕琢的艺术,倾吐你的衷心”表达了诗人对云雀的赞美,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2.试分析第2节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分析】第2节里以一个形象的比喻“烈火的轻云”描写云雀不断向上、边飞边鸣的飒爽神姿,亦是诗人蔑视地面(黑 暗现实),追求光明与真理,勇于献身理想的精神写照。 3.第3、4 节有什么作用? 【分析】第3、4 节承上启下,描写云雀升上晴空迎接朝阳的动作和一系列欢快明朗的形象,感染读者的同时又把 读者的思绪引回云雀的歌声。 4.第 57 节用了什
45、么修辞手法描写云雀的歌声?有何表达效果?第 7 节的问句在抒情上有何作用? 【分析】运用通感。以似星光的利箭、明月的清辉、彩霞也降不下的美雨之类的视觉形象描绘云雀优美的歌声, 化抽象为具体,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第 7 节以“什么和你最为相似”加强疑问,变换抒情语调,调节了诗歌的节奏。 5.第8节把云雀比作“诗人”,突出云雀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观点? 【分析】突出云雀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唤醒人们的灵魂的特点。 “思想的明辉”说明思想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 “即兴”说明好诗是诗人真情实感的流露,“未曾留意过” 说明诗人比一般人敏感,能够揭示常人熟视无睹的真理。 6.第810节四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观点和追求? 【分析】雪莱认为诗人应以值得关注而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去唤醒和传达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但是诗人的博 爱思想不为现实所容、不被同胞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