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环保处安全环保处l1、环境的概念l就其含义来讲,“环境”是指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事物的总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象地质学指的“环境”是地球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生物学指的“环境”是生物形成与发展环境。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环境,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和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总和。l环境的概念环境的概念 1979年9月13日,颁布施行了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到1989年12月28日通过了修订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本法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对于环境给予了确切定义和解释。“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
2、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l人类环境是以人为主体,由许多不同成分构成的空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社会系统。按照构成系统主要万分的不同,人类环境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型。l按环境组成分:l 大气环境l天然 地质环境(矿藏、温泉、自然遗迹)l 自然环境 土壤环境l 次生 水体环境(海洋、湖泊、河流等)l 生物环境(森林、草原、野生生物)人类环境l 生产环境(工业、农业环境)交通环境(机场、港口、铁路等)l 社会环境 聚落环境(城市、乡村、院落环境等)文教环境(学校、文娱环境等)l 旅游
3、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l 商业环境(商业区等)卫生环境(医院、疗养区等)l按照人类活动的范围可分为:车间、厂矿、城市、乡村、区域、流域、海域、全球和宇宙等环境。l人类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对立统一体。环境体系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及生态系统失调,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或严重的灾害,阻碍着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种人与环境之间的互相对立、互相冲突、互相相容的现象,称为环境问题。l环境问题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纳起来有两大类:l原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是由于自然灾害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主要有:地震、海啸、火山活动、洪涝、
4、干旱、台风、虫灾、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目前人们对于这些自然灾害侧重于监视和预报,侧重于预防和间接治理,人类还未能征服这些自然灾害。l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任意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的。l次生环境问题按其表现方式又可再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la.环境污染:是指人产生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出了环境容量和环境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恶化,影响和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现象。lb.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违背自然
5、规律,过量、过度实行掠夺性生产,超越了环境的自我恢复,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受破坏,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威胁着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根据起因、机制和特点的不同又分:l 污染:如工业的“三废”污染,特点是:污染源停止排放污染物后污染并不马上消失,还会存在较长的一段时间。l干扰:如噪声、热污染、电磁辐射等,人类活动产生能量,作用于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其特点是,干扰源停止排出能量,干扰立即或很快消失。环境污染的特征:l一般影响范围较大,地区广,人口多l作用时间长,昼夜暴露。l污染物成分复杂,浓度有高有低,情况复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有密切的联系。环境污染可
6、以加剧生态的破坏,如大气酸雨可以毁坏森林,而生态破坏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更加严重。如森林的减少降低了大气环境对污染物质的自净能力。l(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发生在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烟气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个死亡,数千人发病。l(2)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CnHm +NOx)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人数达400多人。l(3)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我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SO2、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
7、气严重污染,使5900居民患病,17人死亡l(4)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于1953年英国伦敦,居民取暖用煤中,硫含量高,排出烟尘量大,浓雾在空中聚集不散,导致两周内死亡4000多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丧生。l(5)四月市大气污染事件 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月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 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病患者500多人,有36人在气喘中折磨致死。6)水俣事件 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因一氮肥厂排放含甲基汞有毒废液进入水体,使甲基汞在鱼、虾、贝等水生生物中富集,被人们食用后,造成中枢神经中毒、口齿不清
8、、步态不稳、面部痴呆、耳聋眼瞎、全身麻木、全身失常、最后惨叫而死或自杀身亡。l(7)富山事件 发生于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由于炼锌厂将未处理的含镉废水排入河中,污染河水和稻田,居民食用后中毒,开始关节痛,后神经痛和全身痛,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折,饮食不进,在衰弱疼痛中死去。l(8)米糖油事件l发生于1968年日本九州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载热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引起中毒,患者呕吐恶习心,肝功能下降,肌肉疼痛,咳嗽不止,死亡16人,实际受害者超过1000人。l(9)博帕尔事件 1984年12月3日凌晨,印度博帕尔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下属
9、的一家农药厂,因储罐渗漏,45吨甲基异氰酸酯毒气袭向博帕尔,该毒气在空中浓度超过安全标准1000倍以上,事故发生后,死亡人数超过2500人,1000人命在旦夕,3000人病入膏盲,50000人可能双目失明,150000人受到伤害,造成重大人为惨剧。l(10)切尔诺得提污染事件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造成32人死亡,233人受到严重伤害,附近13万居民紧急疏散,损失35亿美元,事故产生的放射性尘埃随风漂移,使欧洲许多国家受到污染,成为历史以来最严重的河污染事件。l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环境问题有了新的变化,原来的环境问题仅仅
10、表现为在不同区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范围较小,危害性单一,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现在的环境问题打破了区域和国家的疆界,演变成了全球性问题。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土地遭到破坏 a.森林植被消失.b.过度放牧,土地剥蚀情况严重.c.化肥农药过度使用等对土地构成不可逆转的污染和破坏.d.土地沙漠化严重,全球沙漠化面积每年以几百万公顷的速度发展,中国现有沙漠化土地已达40亿亩,相当于14个广东省的面积,并且每年以1000万亩的速度净增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2)全球性气候变暖由于世界能源消耗大量增加和工业迅速发展,CO、CH4等温室气体排放量日增,形成温室效
11、应,造成全球气候严重失常,海平面上升,全球年平均气温上升,出现一系列失衡现象。像厄乐尼诺现象等。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环境的问题(3)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命运息息相关。由于城市化、农业发展、森林减少和环境污染,自然区域变得越来越小,这就导致数以千计的物种灭绝。另外,由于人为因素的滥捕,造成某些物种越来越少,甚至灭绝。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森林面积减少 据统计,自1970年至今,世界已失掉近365Km2的森林,19801990年世界上有1.5亿km2森林消失了,按照目前的森森面积减少速度,40年以后,一些东南亚国家就可能见不到一棵树了。森森面积的减少一方面是
12、由于环境污染加剧了森林的枯萎、消亡,另外人为原因造成的毁林造田、毁林修建其它设施等、滥吹滥伐造成。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5)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统计,全世界已有2/3的农民得不到洁净的饮用水。每年至少有1200万人因水污染致病被夺去生命。淡水资源日益枯竭的原因:一方面在农村由于农业过多使用农药、化肥,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常驻到严重的污染。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即排入江河湖泊,水中病菌、微生物、富营养化等造成水体污染。另外,工业废水等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而排放,从而造成水体污染。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6)化学污染 工业带来的数百种化合物存在于空气、土壤、
13、水、植物、动物和人体中。即使作为地坏上最后和天然大型生态系统的冰川也受到污染。那些有机化合物、重金属、毒品都集存于整个食物链中,并最终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引起癌症。(7)人口爆炸 人口无节制的增长,给地球的生态环境和有限自然资源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对环境造成很大压力,使环境很脆弱,从而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存。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8)海洋的过度开发和沿海地带被污染 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的渔业资源正以令人可怕的速度减少,另外一些被污染的江河水流入海洋,沿海的开发,并且过往船只造成沿海地带被污染,越来越失去它原有的功能。(9)空气污染 生活、工厂、交通等排放的污染物导致大气污染和
14、气候异常,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并且空气污染造成酸雨污染,影响水体、动植物、建筑物、名胜古迹等。l当今世界面临新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0)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位于大气的平流层,它可以吸收太阳发出的紫外线,减少对人体产生有害辐射,然而近些年来由于工业制冷、气雾剂及溶剂等含氯氟烃物质排入大气造成臭氧层被破坏,据观测,北极的臭氧层损失达20%30%,南极的臭氧层损失在50%以上。全球为了控制臭氧层破坏,已签署了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设定书。l中国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l(1)人口多,人均资源少。中国用占世界7%(9%)的耕地,解决占世界23%的人口吃饭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
15、平要逐步提高,消耗的自然资源会越来越多,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环境脆弱,环境易受破坏,这就必然出现不适当的垦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围湖围海填塘造田、陡坡丘陵和山坡开荒等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如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50多天流域的洪涝,有关人士就归结为环境破坏。l(2)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如季风环境不稳定,旱涝、寒潮等灾害频繁;干旱、半干旱和高寒地区面积大,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严重,许多地区自然生态系统脆弱,自我调节能力低。所以说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精心地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同自然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自然资源得到永续持久的利用,是中国
16、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如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就提出了环境保护开发和保护并重。l(3)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煤占70%以上,所以煤烟型污染严重,煤燃烧产生SO2、烟尘,南方城市酸、PH5.6特别严重,就是这个原因。l环境保护是指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解决各种环境问题,保护、改善和创建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l环境保护的任务:保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合理开发自然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为广大人民群众创始清洁、优美、安静的工作和生活。保护人民群众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l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a.在战略方针上,坚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
17、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了环境保护,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要求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l b、在政策建设上,制定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形成了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排污收费,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排污许可证、污染限期治理和污染集中控制等项制度和措施,初步形成了符合国情的环保政策、制度体系。lc.在管理体制上,明确国家、地方及相关部门在环境
18、保护上的责任,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在管理上的积极性,建立起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ld.在政策上,积极执行低污染生产技术,尽可能把污染控制在生产过程之中,强调将科研成果转化为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现实生产力,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产业,增强防治环境问题的能力。le.在宣传教育上,把不断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作为一项基本任务,动员全员参与保护环境和加强舆论监督。lf.在国际环境事务中,努力发挥发展中吕国和环境大国在世界环境与发展领域中的重要影响和独特作用,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维护我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发展权益。l1996年全国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九五”计划和20
19、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15年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即2000年,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10年基本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城乡环境有比较明显的改善。l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l通俗地讲所谓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环境保护法规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中包括:l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l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20、境保护法l单行法:保护和污染防治单行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l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各部、委发布的环境保护规章l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政府命令、决定等 1、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l(1)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l(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污染治理的原则l(3)谁开发利用谁保护的原则l(4)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l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是指调整环境保护关系的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规范,是国家为了实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并使其具体化而制定的。l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主要是:(1)环境影响及评价制度;(2)“三同时”制度,体现预防为主原则(3)排污收费制度
21、(4)限期治理制度(5)奖励综合利用制度整治l环境保护法基本制度:(1)现场检查制度(2)排污申报登记制度(3)排污许可证制度(4)、污染事故报告制度l行政责任: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行政部门处分、处罚l民事责任:由法院运用民法l刑事责任:由法院运用刑法l1、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我公司污染物主要有:污水、大气及恶臭、粉尘、噪声等,主要污水排放源及 现状如下表:排污源水质状况治理措施化工环保塔 总共2530m3/h,4套COD平均大约3000 氨氮 100以下大部分去化工生化处理合格后排放,少量去大氮肥磨煤综合利用。老厂合成系统及压缩机排油水水量:约8 m3/h含油、COD 氨氮高 经一级、二级油回收处
22、理后送造气循环水 化工DMF系统过滤机、蒸发器、合成换热器等热洗排水一般COD 10000mg/l左右送水汽 煤棚喷淋尿素解吸废液水量:约48 m3/h含氨氮高送尿素深度水解处理合格送尿素深度水解处理合格后排放后排放大氮肥气化、工艺废水水量:约160 m3/h氨氮300、COD500两套SBR废水处理系统,合格后排放各循环水站反洗水水量:约210m3/hCOD 100以下 氨氮低直接排放l公司主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规定 职业安全健康、环保考核细则、环境保护设施运行管理规定、油回收管理规定、大中修安全环保管理规定、异常排放审批制度、安全环保装安全环保装置、设施停运、拆除申请制度置、设施停运、拆除
23、申请制度l废水1、执行行业排放标准 GB134582001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山东省海河流域污染物排放标准 老厂排污口:氨氮70 mg/l COD120 mg/l 大氮肥排污口:氨氮40 mg/l COD100 mg/l 2、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的项目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相应标准。l废气1、1、2锅炉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段二级标准;2、3锅炉烟气执行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第三时段标准;3、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执行GB2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4、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废气执行GB162971996大气
24、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l1、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产生背景l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加强环境管理已成为世界潮流。全球有关人士都普遍认识到,人类社会要生存下去,必须迅速改变那种靠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同时又破坏环境而维持发展的传统生产方式,走环境和发展综合处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各国各地区各组织根据宣法和21世纪工程的原则和具体要求,纷纷制定加强环境管理的法规和标准,推出包括环境标志、环境审核等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改善环境表现和环境质量,但是由于各国、各地区、各组织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统一,各自实施一套标志和审核办法,为
25、一些国家制造新的“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提供了条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6月ISO/TC 207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诞生。lISO/TC 207由6个分委员会(SC)一个直属工作组和分属于分委员会的16个工作组(WG)组成;分别承担具体的标准研究和制定任务。1400114009 SC1环境管理体系分委员会 1401014019 SC2环境审核和环境监测分委员会 1402014029 SC3环境标志分委员会,承担环境标志标准的制定工作 1403014039 SC4环境表现评价分委员会 1404014049 SC5生命周期评价分委员会 1405014059 SC6术语和定义分
26、委员会 14060产品标准中的环境指标指南l(1)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lISO14000系列标准的制定是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实施这套标准,从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的结合上去,规范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所有组织的环境行为,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节约资源,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维持和改善人类生态和发展环境。l(2)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l实施ISO14000系列标准,可以有效地规范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从原材料的选择、设计、加工、销售、运输、使用到最终废弃物的处理全过程控制,满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l(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
27、须充分调动和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采用ISO14000加强环境管理也正是这样的目的。l(4)国内外贸易发展的需要 ISO14000系列标准为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消除国家贸易壁垒和促进体系改善起积极作用。l(5)环境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持续改进持续改进环境方针环境方针 规划(策划)规划(策划)实施与运行实施与运行 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检查与纠正措施检查与纠正措施l环境管理体系要素结构l环境管理体系由5个一级要素17个二级要素l 一级要素二级要素l(一)环境方针1.环境方针l(二)规划(策划)1.环境因素l 2.法律与其它要求l 3.目标和指标l4.环境管理方案l(三)实施和运行 1.组织结构和职责l 2.培训、意识和能力l 3.信息交流l4.与文件l 5.文件控制l6.运行控制l7.应急准备与响应 l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l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l3、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由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给环境。l4、相关方:关注组织的环境绩效或受其环境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l5、污染预防:采用防止、减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惯例、材料或产品,可包括再循环、处理过程更改、机制控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