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第三节 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学习目标: 1.通过研究海气相互作用,分析海洋与大气之间水分和热量交换的关系。 2.整理考察搜集材料,绘制海洋与大期间水分和热量交换示意图。 3.小组讨论分享,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一、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海气间的水分交换(1)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2)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2.海气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
2、储存库,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2)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动表层海水运动。3.实现途径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动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二、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1.厄尔尼诺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2)影响 地区影响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原来的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 洪涝灾害东、西部海面的温度
3、差异减小太平洋西部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全球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2.拉尼娜现象(1)概念: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的异常降低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发生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同样会引起气候异常。地区影响太平洋东部洋流秘鲁寒流增强,水温更低气候降水更少,加剧干旱危害太平洋西部洪涝灾害加剧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图示影响洋流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减弱;赤道逆流增强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赤道逆流减弱东南信风
4、弱强太平洋水温太平洋西岸降低,东岸升高太平洋西岸升高,东岸降低影响天气气候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高,云量减少;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低,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生物太平洋东岸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关联性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活动1(P73页)1.估算陆地和海洋对大气水汽的相对贡献,说明大气水汽的主要来源。2.估算海洋蒸发和降水的差额,说明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或减少,陆地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利用水量平衡原理加以说明。答案:1.大气中约
5、87.5的水汽是由海洋提供的,约12.5的水汽来自于陆地蒸发,因此,大气水汽主要来源于海洋。2.差额为471000km3,补充这个差额的水量来源是径流。3.如果海洋蒸发量增加,向陆地上空输送的水汽会增加,导致陆地降水及径流增加;如果海洋蒸发量减少,则向陆地上空输送的水汽减少,陆地降水及径流相应减少。活动2(P75页) 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水温度存在差异,从而在上空形成大气热力环流。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近东西方向的大气热力环流。1. 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2. 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下降,说明其对环流的影响。3. 说明环流的变化对赤道附
6、近太平洋东、西岸气候的影响。答案:2.环流增强。3.环流势力减弱,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降水增多,引发洪涝灾害,西部降水减少,加剧旱灾;环流势力增强,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降水减少,加剧旱灾的危害,西部降水増多,加剧涝灾。课后训练:下图为某科学考察队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若船只出发时,A处是1月,经过6个月后到达B处,此时B处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海水向大气补充热量B.大气向海洋补充热量C.大气和海洋未发生任何联系D.此时B处为春季,海洋无法向大气补充热量2.图中和处相比,海气相互作用更活跃的是()A.处B.处C.处相等D.无法判断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并对全球广大范围内的气候产生很大影响。据此完成第34题。3.厄尔尼诺发生的海区是()A.赤道附近的太平洋东部海区B.赤道附近的太平洋西部海区C.赤道附近的大西洋东部海区D.西赤道附近的大西洋西部海区4.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B.秘鲁渔场上空鸟更多C.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课后答案:1.A 2.B 3.A 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