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

上传人(卖家):刘殿科 文档编号:5893607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1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A加强集权,削弱地方B废除丞相,实施专制C分化事权,削弱相权D设立通判,加强监督2清代科举考试规定,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字样时,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这反映出清朝()A八股取士答卷愈益规范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文字狱盛行D科举制被废除3探寻历史事件的逻辑关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料结论A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国内民族交往频繁B北宋出现“夜市”、“交子”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明

2、朝废除丞相制度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D曹雪芹著红楼梦世界级伟大作家AABBCCDD4关于军机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B负责裁决军国大事C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D标志着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5如图,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ABCD6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 )A秦中吟B红楼梦C牡丹亭D本草纲目7“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统治者实行A君主

3、专制B重农抑商C闭关锁国D对外贸易8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9墨墨同学假期和家人一起去北京八达岭长城旅游,他所游览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A西起玉门关,东到山海关B西起临洮,东到辽东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10清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实行三省六部制 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准噶尔、回部贵族叛乱ABCD11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

4、下列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午餐吃是的稻米、玉米等粮食C下午边读唐诗、宋词边饮茶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2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商业的繁荣,也反映了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今安徽),江北则推山右(今山西)”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A徽商和晋商B苏商和晋商C徽商和苏商D浙商和徽商13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该史料应出自A唐太宗实录B宋太祖实录C明太祖实录D清太祖实录14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明清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

5、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是( )A“重本抑末”政策B汉化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休养生息政策152017年5月由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的历史事件是A文成公主入藏B宣政院设立C郑和下西洋D伊犁将军的设置16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巧借东风”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由此看来( )A赤壁之战是虚构的一次战役B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无关C这是史书撰写者美化赤壁之战D三国演义虚构成分较多,和历史现实有区别17“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

6、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雅克萨之战18明末,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首民谣反映的是A君王昏乱,奸臣当道 B宦官专权,打击忠臣C明朝刑法严酷 D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19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B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C丞相制度被取消D皇权不断削弱20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

7、”。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A明朝国力的衰退B科学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侵略D八股取士的影响21下图是位于山东蓬莱的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故里的外景。下列有关戚继光的叙述正确的是A戚继光是清朝爱国将领B戚继光的主要功绩是抗击倭寇侵略,肃清倭患C戚继光领导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D戚继光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22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A促进了商业的繁荣B不利于皇权的加强C阻碍了社会的进步D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23“郑

8、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A利润丰厚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D和平交往24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B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C宋元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25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展现的是中国清朝、英国和美国的重要国家机构。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正确的是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英国议会是世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美

9、国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三幅图片反映的机构的设立在当时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ABCD【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大部分时期,宰相、枢密使和三司使互不统属,各自独立对皇帝负责。那时,中书省与枢密院称“二府”,对掌文武;而三司称“计省”,独掌财政。这说明宋代时期防止宰相专权的手段是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宋太祖首先在军事上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军队,并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在中央,宋太祖防止宰相权力过大,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C符合题意

10、,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2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题干的“在殿试答卷时,文内遇有皇帝字样时,须直接换一行顶格书写”突出了“皇帝”的特权,反映出清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B符合题意;八股取士答卷愈益规范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文字狱盛行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科举制被废除与题干的“清代科举考试规定”不符,排除D。故选B。3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曹雪芹被称为世界级伟大作家。D项符合题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反映了唐朝与日本

11、、天竺的交往,属于中外交往频繁。A项不合题意;北宋出现“夜市”、“交子”的出现,反映了北宋商业的繁荣,B项不合题意;清朝军事处的设立,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4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军机处的设置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的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

12、强化。B项叙述不正确,符合题意。ACD所学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5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如梦令是唐宋时期的的词牌,望庐山瀑布是李白的诗作,窦娥冤是关汉卿的著名戏曲,红楼梦是明清小说达到顶峰的标志,B项符合题意;ACD三不符合题意;故选B。6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我国古代反映现实的文学作品的相关史实。考察的是学生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了解每部作品的主题思想。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

13、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7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材料选自乾隆皇帝给英王的信,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盲目自大的思想观念,统治者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应选C。8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由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故答案是C。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祁连山东麓甘肃嘉峪关,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

14、题意;故选C。10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清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故符合题意;为加强对西藏的管辖,雍正帝设立驻藏大臣,故符合题意;康熙帝平定了蒙古族噶尔丹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乾隆帝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乱。这些措施都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故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实行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排除,排除ACD。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清朝历代皇帝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11B解析: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玉米是在明朝末年传入中国,清代得到广泛推广,在宋朝时期的中国,不可能见到玉米

15、,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CD是这个商人可能经历的,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2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著名的有晋商和徽商,A正确;BCD与题干无关,排除。故选A。13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朱元璋为加强集权,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这在明太祖实录中有记载,故C符合题意;唐太宗实录有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的记载,故A不符合题意;宋太祖实录有设立参知政事的记载,故B不符合题意;清太祖实录有七大恨的记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中“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这

16、些字眼就已经告诉我们费正清评论的是闭关锁国政策,而“重本抑末”政策指的是重农抑商政策,汉化政策指的是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政策,休养生息政策指的是与民休息的政策。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15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它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此从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性格的需要出发,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的成分,故D符合题意;赤壁之战是虚构的一

17、次战役、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作品,与历史无关、这是史书撰写者美化赤壁之战表述错误,故ABC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17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所以史实能体现“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的是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项符合题意。选项ABD均是反对外族的侵略的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是解题的关键,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都属于对外抗击外敌入侵。18D解析:D【解析

18、】【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朝末年的民谣,民谣中所说的“闯王”是指李自成。李自成领导了明朝末年,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他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他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他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钱粮。起义军英勇善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D项符合题意;君王昏乱,奸臣当道、宦官专权,打击忠臣、明朝刑法严酷是明朝后期统治腐朽的表现,是人民起义的原因,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19A解析:A【解析】【详解】根

19、据漫画信息,君臣关系从坐到宋朝的站到明朝的跪,可以看出君主权力不断加强,A符合题意;漫画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无关,B不符合题意;丞相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废除的,不能反映宋朝和宋以前的情况,C不符合题意;漫画体现的信息是君主权力不断加强,而不是削弱,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2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但是随着明朝国力的衰退,明代没有再出现大

20、的远航,故A符合题意;科学技术的落后、西方列强的侵略、八股取士的影响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反映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倭的决心,因此B正确,A排除;1685年、1686年,康熙帝领导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C排除;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被捕后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人生自古

21、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D排除。故选B。22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加强了皇权,官僚队伍壮大的同时,考试范围狭窄、缺乏实用性,出现了“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的局面,即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合题意;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商业无关。A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只强调

22、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明朝的科举制只强调儒家学生的价值观,只强调人文成就,牺牲了自然科学等知识,阻碍了社会的进步。23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体现了规模较大的特点,B项不符合题意;“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体现的是技术先进的特点,C项不符合题意;“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23、”体现的是和平交往的特点,D项不符合题意;“利润丰厚”题干材料不能体现,A项符合题意;故选A。24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与巩固时期;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开放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时期;明清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时期。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5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古代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英国议会是世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体现、三幅图片反映的机构的设立在当时都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治说法正确;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美国的诞生。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确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说法错误。故含有的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历史 > 考试试卷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考七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一模试题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刘殿科)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