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年级教学设计六年级教学设计 学 科 音乐 授课时间 总课时 2 课 题 欣赏欢乐颂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贝多芬顽强的创作毅力以及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的思想实质,提高自己对古典音乐的鉴赏水平,激发更 深层次的审美情趣。 2、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体会欢乐颂的音乐内涵。 3、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通过分析、比 较不同主题,增强鉴赏音乐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音乐特点。 难点:分析辨别音乐的发展过程。 教学方法 引导法、小组讨论法、范唱法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活动 情境引入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一)音乐导入,引入课 题
2、 1、教师播放贝多芬的第 九交响曲,示意学生在听到 熟悉的旋律时举手示意,从 而引入教学内容第九交响 曲。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总结这个动机是 一闪而过的, 所以刚才很多 同学手举起来,然后又放下 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音乐 一起走进这段欢乐颂。 (二)初听音乐,感知结 构 1、教师提问学生那么大 家对欢乐颂了解多少呢? 欣赏歌曲欢乐颂片段 了解歌曲的特点 活动展示 当堂检测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简单介绍第九交 响曲的四个乐章的内容,并 带领同学循着寻找欢乐,确 认欢乐,发展欢乐,升华欢 乐的思路开始了解贝多芬的 交响曲。 (三)师生合作,探究欢 乐 1、欣赏第一乐章“寻找 欢乐”
3、学生聆听第一乐章主 题,思考从这段主题中感受 到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贝多芬最初的 构思是在这里加入人声,但 后来又觉得还不是时候,于 是他把场次乐段向后推移, 不过这些原稿中留下来的唱 词,有助于我们理解贝多芬 的构思,教师出示 ppt 展示 学生聆听第二乐章主 题,思考音乐中贝多芬是如 何确认欢乐,同时完成演奏 乐器以及力度变化的表格。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四遍重 复,力度-由弱到强,音区由 低到高,第一次在很低的音 区,像一颗种子;第二次中提 琴,旋律的重心起来了;第三 次歌唱性的旋律;第四遍 斩钉截铁的告诉大家我将欢 乐找到了,并运用合唱、乐 队共同将欢乐推到高
4、潮,采 用的是主题重复的手法。 2、发展欢乐 教师播放音乐,提问学 看歌谱听录音范唱 再听歌曲,认识结束记号 按自己的方式读一读 用四四拍节奏朗读歌词 轻哼唱歌曲 清脆的、中速、雄武地 歌曲情景感 受 拓展音乐背 景了解 生学生听到是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时间 1842 年 5 月 7 号,贝 9 首演的当天, 有人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 突然人声出来的时候,被惊 呆了。在人的心里交响乐是 交响乐人声是人声,在他的 心中光靠器乐不能表达心中 的感情,于是他将同期的诗 人席勒的欢乐颂谱曲合 唱队加上交响乐。创下纪录 了的是人声的宣叙调,有怀 疑有猜忌最后被化解了。 教师担任男中音的
5、旋 律,同学们担任齐唱、重唱, 在多声部重奏达到欢乐的高 潮。 感受变奏部分,引导学 生进行变奏的创作。 3、升华欢乐 教师播放第四部分升华 欢乐,并提问“在这宏大的 乐思下,音乐并没有结束,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走进 升华欢乐,看看你有什么感 觉?” 学生自由回答。 贝多芬活了 57 岁, 在他 事业高峰期,就没有了听力, 那是多么可悲,可是他的理 想, 他追求的自由、 平等、 博 爱的理想, 大家看歌词: “亿 万 人民拥抱起来,大家相亲 又相爱丨“ 这样一种乌托邦 式的美好理想,到今天我们 都没有实现,但是在他的音 乐中就已经实现了,这是晚 年的 贝多芬,在经历了一系 列痛苦之后, 超凡
6、脱俗的神 找出节奏相同的乐句 课堂小结 来之笔,这段圣咏, 也是这 部作品的最大价值。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既 感受到了宏大激情的欢乐 颂,更感受到了贝多深厚 的创作功底,那么与贝多芬 同一时期还有许多优秀的作 曲家,引导学生课后去搜查 相关音乐家的一些资料。 欢乐颂是一首合唱歌曲,今天 我们学习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声部, 合唱版的欢乐颂气势宏大、交 响乐队和人声的交相辉映,使音乐 更具有震撼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已经传遍了全球,表达了全人类的共同愿望:消除隔阂、 消除战争,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同学们,追求快乐、和平的幸福 生活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快乐时光,珍 爱我们的祖国,拒绝战争、期盼和平,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辉 煌灿烂! 搜集贝多芬交响乐曲,感受贝多芬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