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靖远县刘川镇立胜小学五年级科学下教学工作计划(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总目标(一)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三)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四)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五)引
2、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生情况分析 (一)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二)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三)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一)整体概述本册教材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
3、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二)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2
4、.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
5、,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三)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3.第三单元热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乒
6、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五、基本措施(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二)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三)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四)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五)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六)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七)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八)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七、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 李正荣2019年3月2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