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怀疑与学问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 , 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 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3.学习本文朴实、 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指导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掌握方法。对于本文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的学习,采用小组探究,全班交流,师生总结的方式完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 “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2.认识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
2、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教学重难点 】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 来源 :163文库 ZXXK 【 教学工具 】 教学 PPT,朗读音频 来源 :163文库 【 教学方法 】 1.自主阅读法。 2.小组合作探究法。 【 教学课时 】 2 课时 来源 :学科网 【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
3、人的成 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同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顾颉刚( 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 1920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 1949 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著作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
4、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 2011 年版)。 文存分为“学术编”“教育编”“边疆与民族编”“文化编”“政治及其它编”五编。顾颉刚一生所写文章,除收入古史论文集民俗论文集以外者,均收入该部分。 宝树 园原系顾氏先祖所建花园,顾颉刚先生苏州故居即建于此园旧址,故以名集。 3.语基积累 ( 1)生难字 颐( y) 譬( p) 萤( yng) 妄( wng)盲( mng) 滞( zh) ( 2)重点词语 流俗: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来源 :Z+xx+k.Com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5、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来源 :学。科。网 不攻自破:不用攻 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三、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初步感知 1.文题探讨 “怀疑与学问”是一个并列短语。但文中论述的并不是二者的并列关系,二者是因果关系,意在指:只有怀疑精神,才是做学问的态度,才会有真正的学问。 2.分层解读 第一部分(第 12 段):引用 名言,提出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或“
6、学者先要会疑”,或“学则须疑”)的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第 35段):论证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第一层(第 34 段):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第 5 段):论述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第 6 段):论证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三、深层领悟 1.第 1、 2 自然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 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 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2.第 3 段在文章中起到哪 些作用?
7、(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更深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更加深入了。 ( 3)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阅读第 6 段,回答问题。 ( 1)思考倒 数第 3 句话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
8、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 2)最后一句中“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 不能,因为“ 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的一种,文中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之后就讲不通了。 【 结束语 】 本文 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 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 楚, 中心明确。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 板书设计 】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必须有怀疑精神 证明分论点 怀疑是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温馨提示: -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全册教案、课件、素材、试题、教学计划 等欢迎到 163文库下载 全套 资料!】 相关 课文朗读 mp3,课文视频 等,请到对应栏目中的“素材”中下载。 或者 到 百度 搜索“ 163 文库 ”,到网站下载! 或直接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