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蒹葭学习目标:风、雅、颂(音乐曲调名称)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风”指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共160篇;“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西周王畿的乐调,“雅”分“大雅”“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则是宗庙祭祀之乐,有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苍凉味。0101“溯洄”“溯游”两句,动作焦急急迫,语速应较急促。0202“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险阻重重。0303“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情。0404朗读指导读一读读一读-原诗原诗看一看看一看-注释注释查一查查一查-工具书工具书议一议议一议-理解理解翻译蒹蒹 葭葭 苍苍 苍苍 ,白白
2、露露 为为 霜霜 。所所 谓谓 伊伊 人人 ,在在 水水 一一 方方 。溯溯 洄洄 从从 之之 ,道阻道阻 且且 长长 。溯溯 游游 从从 之之 ,宛宛 在在 水水 中中 央央 。翻译蒹蒹 葭葭 萋萋 萋萋 ,白白 露露 未未 晞晞 。所所 谓谓 伊伊 人人 ,在在 水水 之之 湄湄 。溯溯 洄洄 从从 之之 ,道道 阻阻 且且 跻跻 。溯溯 游游 从从 之之 ,宛宛 在在 水水 中中 坻坻 。翻译蒹蒹 葭葭 采采 采采 ,白白 露露 未未 已已 。所所 谓谓 伊伊 人人 ,在在 水水 之之 涘涘 。溯溯 洄洄 从从 之之 ,道道 阻阻 且且 右右 。溯溯 游游 从从 之之 ,宛宛 在在 水水
3、 中中 沚沚 。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浩荡的芦苇莽莽苍苍,晶莹的露珠啊,化做白霜。化做白霜。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我所心爱的人啊,在河水的那一方。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艰险而且漫长。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好象在水中央。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摇曳起伏的芦苇凄清一片,芦苇上的露珠啊,闪着银光。闪着银光。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我心爱的人啊,在水那边高高的山崖上。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道路又险又高。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
4、在水中高地上。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若在水中高地上。变幻不定的芦苇莽莽苍苍,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变幻不定的芦苇莽莽苍苍,岸边的露水尚未干爽。我所怀念的人啊,她就在水的那边。我所怀念的人啊,她就在水的那边。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若要逆流而上去寻找她,迂回曲折,道路漫长。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小洲上。若要顺流而下去寻找她,飘然宛如在水中小洲上。艺术特色分析艺术特色分析主题上: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手法上: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诗经常将三种手法结合运用。句式上:四言为主,兼有杂
5、言。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四句独立成章,常常采用叠章的形式,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语言上:优美、准确、形象的语言。诗经中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准确,除动词、形容词外还使用了大量的双声词、叠韵词。写最状物、拟形传声,细致传神,使诗歌富于形象美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内容上:多用景物描写对人物起到烘托的作用。蒹葭起兴感受景象清虚之美蒹葭起兴感受景象清虚之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
6、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重章叠句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有几个字不同,是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
7、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蒹葭:蒹葭:苍苍苍苍萋萋萋萋采采:都采采:都是茂盛的样子,但芦苇是茂盛的样子,但芦苇的颜色由苍青变成凄青,的颜色由苍青变成凄青,又青里泛白。变化的三又青里泛白。变化的三个词语个词语写出了时间的推写出了时间的推移。移。为霜、未为霜、未晞、未已:三晞、未已:三个词语写出了露水凝结个词语写出了露水凝结成霜,又化为露水,逐成霜,又化为露水,逐渐变干的过程。渐变
8、干的过程。预示着预示着时间的流逝时间的流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伊人的位置:伊人的位置:一方:在水的那一边一方:在水的那一边湄:
9、岸边,水草相接的地方湄:岸边,水草相接的地方涘涘:水边:水边写出了伊人踪迹飘忽不定写出了伊人踪迹飘忽不定中央:水的中央,距离不远中央:水的中央,距离不远却无法接近。却无法接近。坻:水中高地坻:水中高地沚沚: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洲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写出了伊人可望而不可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10、蒹葭采采,白露未已。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主人公所走的道路:主人公所走的道路:长长:漫长漫长跻:跻:道路高而陡道路高而陡右右:迂回曲折迂回曲折刻画了主人公不畏艰险、刻画了主人公不畏艰险、一路执着追求的形象。一路执着追求的形象。重章叠句这种手法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感、节奏感,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逐渐把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人物内心浓烈的思想感情。重章叠句的作用再读课文再读课文-品味韵律和谐之美品味韵律和谐之美细致描写了景物的某种特点形容了芦苇茂盛的样子。0101强调表达了
11、作者的某种感情秋意渐浓,环境凄清,心境寂寞。0202增强了韵律的悠扬和谐之美,更富节奏感。0303叠词作用:情景交融:情景交融:蒹葭、霜露、秋水蒹葭、霜露、秋水伊人在水中央伊人在水中央上下求索的青年上下求索的青年 凄清秋景(渲染气氛)凄清秋景(渲染气氛)可望不可及可望不可及执着追求执着追求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3.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4.所 谓”伊 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小组合作交流2.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三、班级展示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有芦苇、霜露、水等,给人以萧瑟之感,烘托环境氛围,表达主人公凄婉之情;后文的道路漫长等突出主人公对爱情
12、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思考: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所 谓 伊 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主旨探究对蒹葭这首怀人之作,历来解说不一: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是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不肯出来做官;也有人说作者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我们细味诗意,诗中并未明确男女恋情,况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难判定。说它是讽刺诗则更无根据。文学作品具有多义性,营造出充分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自己去感悟联想,从而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主题归纳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13、在水一方.l蒹葭是首情景相声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觉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思念之情。把握关键词: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色彩色彩)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形态形态)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地点地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道路道路)溯游从之: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 (方位方位)根据提示背诵根据提示背诵苍苍,苍苍,霜。霜。一一方。方。长长央。央。凄凄凄凄晞。晞。湄。湄。跻跻坻。坻。采采采采 已。已。涘。涘。右。右。沚。沚。同步练习同步练习20122012年安徽n1.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
14、我们展示了一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幅怎样的画面?n2.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感情?n3.3.重章叠唱是重章叠唱是诗经诗经典型的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n 蒹葭蒹葭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2.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对即可)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 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蒹葭选
15、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答案:答案:A,选自诗经,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民歌属于“风风”。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
16、“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答案:C分析:“琴瑟友之”的“友”是意动用法,以为友。故C错误。3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答案:B分析
17、:“白露为霜”写的是早晨的白露。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答案:DD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三句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著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故D错。5在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请思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答:首先,它点明了时间和环境;其次,它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再次、以蒹葭、白露起兴,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解析:诗歌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现代文阅读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相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