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运用之句子表达效果比较一、 学习目标1.品味句子的表达效果。2.梳理答题步骤与角度。3.掌握答题规范与技巧。二、考查特点1.创新性:考查角度多变。考点题型的相对稳定与角度、设计的推陈出新,相映生辉。2.应用性:贴近生活。此考点的语言材料一般选自我们熟悉的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情境。既考查我们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也考查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应变的表达能力。3.综合性:与其他考点联合考查,涉及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三、设题角度(一)设题角度:比较两个不同句子的表达效果。(二)语段特点:该类题目一般考查描写抒情类语段。这类语段主要是对某些意象或环境等进行多角度的细致描摹,有些还辅以适当
2、的抒情成分。文学性强,语言优美,表达往往更为形象生动,有些语段还特别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美,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等。兼有对论述类文本、说明文、戏剧等其他文体的考查。(三)提问方式: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XX,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文中加点的词语XX、XX,如果换成XX、XX等词,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XX,与原文中句子相比,哪一个表达更好,为什么?四、解题思路请思考在做此类题目时,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路来解答? 五、典例探究(一)1、对于作家来说,古典诗词是迟早要回溯、迟早要用最大功力打进去再打出来
3、的历史存在;对普通人来说,古典诗词却是悄然涵养一生、“日用而不自知”的文化场。人们读诗、谈诗、教孩子背诗,并不只是为了寻章摘句、舞文弄墨,很多时候是在借诗词出入经史、概括情事、教化人伦。古典诗词已然内化于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之中,就像是身处一个隐秘而顽固的文化场多少人在游山玩水的时候,被残破斑驳的碑刻中一句清雅隽蔚的诗文击中,甚至唤起了对从未经历过的历史的回忆。这就是文化的认同。要产生这种文化认同,其实仅需要人们用一种普遍的日常的亲切可感的阅读而已。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落那种生活在
4、“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阅读古典诗词吧,经由读古典诗词,出经入史,你会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世界。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现实把这风推到越来越远的地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4分) 2.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这主要是因为东西方恋爱观相差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所诟病。我们可
5、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两者各有千秋。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西方诗歌是凭借直率、深刻、铺陈取胜的,它不同于中国诗歌的委婉、微妙与简隽。”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小组合作探究】细品文段,探究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角度。结合所学就这些角度展开说明。 (二)3、沿着靠村边的池塘,摆着一溜的洗衣石头,大的小的,圆的
6、方的,形态各异。清晨,洗衣的妇女姑娘们,提着一篮衣服,来到自家的洗衣石前,放下篮子,拿出棒槌、肥皂、衣服。然后一屁股坐在草凳上,把两只赤脚丫子伸进凉意未退的池水里,就着眼前的荷叶、小鱼儿,洗衣,说事。古人说,三个女子一台戏。一二十个女子在一起,热闹程度可想而知 。东家长,李家短,自家难念的经,粉墨登场;邻村的旧闻,娘家的趣事,街头巷尾的传闻,喧嚣地传播着;喜事,丧事,无厘头之事,内容丰富;或表功,或埋怨,或牢骚,或倒苦水,不一而足。当然,婆媳间的矛盾,邻里间的冲突,妯娌、姑嫂、叔伯之间的明争暗斗等话题虽是老生常谈,却能引起当场妇女们的共鸣。讨论也随之冲天而起。当然,不仅有说事的,也有评事的。心
7、有同感,随声迎合者,有之;事不关己,不置可否者,有之;觉得说者言过其实,当场批评者亦有之。不用担心,牢骚或者埋怨挖苦会传到对方的耳朵里,要知道,生活中,冤家不会主动聚首,对手不会轻易碰头。你在这里说她,她也会在那里说你。更何况说事,听事,评事,只是洗衣时的谈资而已,没有人当真,更无人较真。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然后坐在草凳上,把两只赤脚伸进池水里,就开始洗衣,说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4、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鲁侍萍:姓梅的?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
8、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 不敢说。周朴园: 哦。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梅家的一个很贤慧,也很规矩的年轻小姐,有一天夜里,投水死了。后来的事你知道么?”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小组合作探究】细品文段,探究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角度。结合所学就这些角度展开说明。 (三)5、秋不似夏天那般的张扬似火,秋很宁静,宁静到连夏天活跃无比的蝉也被秋偷换成了蟋蟀。乍看,初秋并不美,在北方的秋天并不像南方那样丹桂飘香,也不像海
9、边有肥美的螃蟹。初秋没有深秋的菊花傲霜,也没有中秋的皎洁明月。虽初秋不美,但它也不像大人口中的“萧瑟”,它也是快乐的。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秋很宁静,不似夏天那般热烈,蝉不知不觉地换成了蟋蟀。”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6、在东西方宗教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要知道,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或将人类统统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居住。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火星不适合人类生存。那里的昼夜温差达100,气候极寒冷而且干
10、燥,大气非常稀薄,主要是二氧化碳;火星大部分的水贮存在冻土圈的地壳层中,地表到处是干旱的荒漠。金星的英文名称是维纳斯,听起来很美、很温柔,但名不副实。其大气和表面对人类的生存亦抱有敌意。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碳酸气浓雾,炙热,无边厚重,动物无法呼吸、生存。过去,金星上也有氧气,两极也有冰雪,只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日渐积聚,形成温室效应,入射的太阳光不能向外散发,表面温度日渐增高,氧气的生成越来越少,两极的冰雪全部融化、蒸发,从此河川消失,地面日渐沙漠化,生物亦被一扫而空,成了今日干旱的不毛之地。如果21世纪地球的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金星的今天便是地球的明天。为此,我们有理由不寒而栗。 文中画波
11、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金星稠密云层的下面是炙热的,无边厚重的,动物无法呼吸、生存的碳酸气浓雾。”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文中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小组合作探究】细品文段,探究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角度。结合所学就这些角度展开说明。 五、归纳总结,构建知识网请同学们分类梳理以上三组题目的答题角度,以考点为“树根”,以答题角度为“树干”,以表达效果为“树叶”,画出自己的知识树。 六、思维拓展,能力提升偶抬头,只见微云掠空,斜斜地排着,像一首短诗,像一阕不规则的小令。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发出许多奇想。记得元曲中有一段述说一个人不能写信的理由:“不是无情思,绕青江,买不得天样纸。”而现在,天空
12、的蓝笺已平铺在我头上,我却又苦于没有云样的笔_。其实即使有笔如云,也不过随写随抹,何尝能尽情描绘造物之奇。至于和风劲草,大概本来也想低吟几句云的作品。只是云彩总爱反复地更改着,叫风声无从传布。如果有人学会云的速记,把天上的文章流传几篇到人间,却又该多么好呢。正在痴想之间,发现不但云朵的形状变幻着,而且云的颜色也奇异地转换了。半天朱霞,粲然如焚,映着草地也有三分红意了,就像莽原尽处烧着一片野火似的。牧羊的孩子不知何时已把他的羊聚拢了,村落里炊烟袅升,他也就隐向一片暮霭中去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简化为:“牧羊的孩子已赶着他的羊回家去了。”但不如原文更有表现力,为什么?(4分) 【典例探究答案】
13、(一)1.原句以“这风”为陈述对象,语义上承接了上文的“歌声如风”,衔接更紧密。原文用“远山青黛的那一侧”,更形象地写出现实中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更有色彩感和画面感,更加符合原文诗意的语言风格。“越来越远”单独成句,更突出强调了诗词远离现实的状态。2.原文语言更简洁、凝练,符合论述类文段的语言特点;对偶的短句,使语言更有节奏感,语气更庄重;把长句改成短句,更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对应关系更清晰,对比更鲜明。(二)3.原文内容表达更加口语化,句式节奏也更为舒缓。既突出了池水的凉意和池塘的生机,也给人以生活的画面感和惬意感。4.原句“很贤慧,也很规矩”单独成句,更突出强调了周朴园口中梅家小姐贤良淑德
14、的特点,也体现了周朴园的虚伪。原句“忽然地”带有惊讶的意味,符合人物心境。原句两个“后来”反复出现,凸显周朴园的欲言又止的潜台词。原句中的破折号意在表示声音的有意中断或停顿周朴园想试探对方是否知道那件在无锡“很出名的事情”。这里的破折号形象地揭示了周朴园奸刁、老于世故的性格。(三) 5.强调的意味更浓。原句先说秋天和夏天的不同,再说秋天很宁静,再写随着季节的不同,景物也发生变化。改后就达不到这种强调意味。原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换”运用拟人手法,说明景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运用被动句式,“蝉”被换成“蟋蟀”,写出了季节的变化,是不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6.原句修饰词语后置,有强调作用,突出了金星环境的恶劣。原句由独立的短句构成,句式也更活泼,与整个文段风格一致。原句表述前后构成因果,表述更加符合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