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旗颂(拼接完整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 1、课题 人音版(五线谱) 三年级下册 第一课爱祖国第三课时红旗颂(拼 接完整版) 2、课型 1 课时欣赏课 3、设计理念 红旗颂是由中国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 1965 年创作并首 演成功。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 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 日上的繁荣景象。 本节课我既没有按照教师用书的建议聆听红旗颂片段,也没有全部 采用音质较好的配套光碟内的“完整版”,而是
2、自己拼接了一个相对的 “完整 版”。原因有以下 2 点: (1)红旗颂可以说是作曲家吕其明刻骨铭心的记忆,有着特定的历史 背景。个人认为教师用书中推荐的“红旗主题”与“行进主题”片段虽然比 较具有代表性,但截取的版本不利于情境的创造。音乐课是美育课,学生应该聆 听完整的音乐,方能在情境中理解、感受作品,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 学目标。 (2)教师用书配套光碟中的“完整版”音乐,未含有东方红、国 际歌的旋律。但是教师用书中却介绍完整版包含东方红国际歌的 元素。经查阅大量资料后得知最新版的红旗颂删减了许多旋律(例如:连接 部的部分旋律、再现部的东方红旋律等等)。通过检索,我查到了 2009
3、年 的庆祝建国 60 年版本视频,与光碟版本相比较,多了连接部的部分旋律和东 方红旋律,但转换成 MP3 格式后,发现音响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听辨细节。 出于综合考虑,引子、颂歌主题、连接部、行进主题我将使用光碟内的版本;再 现+尾声我采用了 2009 年的版本。 最终课堂呈现的版本规模较大,全曲将近 10 分钟,需要在一节课中做到分 析引子、红旗主题、连接部、行进主题、再现尾声共五段旋律的要素及旋律特 点,还要完整聆听一遍全曲,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我设计了一条“小脚丫追随 大脚印,开启红色之旅”的主线。针对全曲的五个部分,分别设计了“红旗:当 我认识你”、“红旗:当我歌颂你”、“红旗:当我追
4、忆你”、“红旗:当我跟 随你”、“红旗:当我成了你”。最后用“小脚丫追随大脚印,重温红色之旅” 完整聆听整首作品。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听、看、讲、想、做、 动、静”七种要素,灵活的教法与学法,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参与度高。 用“歌词”落实“颂歌”,让“颂歌”更接地气;用颜色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 小组合作的形式, 学生能够全面参与; 成果汇报, 既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老师检测的环节;踏步体验让学生适时的动静转 换;这些都有效防止了教学的空讲、花架子和形式单一、防止了学生学习效果的 泡沫和师生为敌的现象,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5、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老师创设的“小脚丫追随大脚印,开启红色之旅”的情境中通过开展活动 “红旗:当我认识你”、“红旗:当我歌颂你”、“红旗:当我追忆你”、“红 旗:当我跟随你”、“红旗:当我成了你”,充分发挥红色教育深入浅出、生动 活泼、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体验,学生能够分辨乐曲的五个部分,并用歌唱、肢体动作、朗读 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通过聆听旋律、自主思考、任务驱动、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每个部分的音乐 要素以及旋律特点;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分析情境中“开国大典”的场景,理解“颂歌”的定义及特点,并投入 感情演唱薛锡祥填词的红旗颂(部分)。 三、教学重
6、点三、教学重点 紧跟红色之旅的脚步,理解各乐段的音乐要素以及旋律特点。 四、教学难点四、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观的落实与升华 五、教学准备和板书五、教学准备和板书 红领巾、钢琴、多媒体设备 红红 旗旗 颂颂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 教师教法教师教法 学生学法学生学法 时时 间间 一、小脚丫、大脚印,开启红色之旅 创设讲故事的情境,介绍作曲家吕其明。 以吕其明老先生人生经历为线索,启发学 生探究的学习兴趣, 从而引导学生用 “小脚丫” 跟随“大脚印”开启“红”色之旅。 【设计理念】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喜欢儿 童化的语言。导入环节用儿童化的语言通过讲 故事介绍作曲家
7、,安排了小脚丫追随大脚印的 趣味学习任务,以最短的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 跟随故事情境,了 解作曲家吕其明,愿意 用“小脚丫”跟随爷爷 的“大脚印”探索接下 来的“红”色之旅。 1 1 二、红旗:当我认识你(引子) 1、爷爷一生中最激动的日子 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 2、 播放教师搜集素材拼接的 “引子” 视频。 这段旋律你熟悉吗? 是取材于那一首歌? (国歌前奏、国歌首句) 象征着什么? (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从此当 家做主) 3、 了解开国大典上伴随国歌冉冉升起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在黑板上足迹路线上插上第一面红旗 “当我认识你”) 【设计
8、理念】用爷爷的故事,一步一步引 导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自主思考,回答预设 好的问题。了解引子存在的重要意义。做到了 防教师空讲、防学生空听。 通过聆听、观察的 方法,在引子中找到国 歌的旋律。明白象征的 意义。认识到开国大典 时共和国第一面五星 红旗的重要性。踏出 “小脚丫”跟随“大脚 印”的红色之旅的第一 步。 2 2 三、红旗:当我歌颂你(颂歌主题) 1、分析“颂歌”旋律。 在任务驱动中,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颂歌 主题”演奏乐器的数量、效果,感知开国大典 时的场景。 (乐器演奏数量多人山人海、人群如潮 演奏效果和谐统一普天同庆、九州同乐) 2、介绍“颂歌”概念 再次聆听“颂歌主题”旋律。
9、通过分析速 度和情绪,总结 “颂歌”特点(像这样节奏舒 展、旋律优美、亲切、感人、情绪饱满、富有 歌唱性的作品称之为“颂歌”) 【设计理念】情景的创设、任务的驱动, 使得分析音乐要素变得更像是帮助爷爷讲故 事,防止了与学生为敌。 3、演唱“颂歌”歌词 学唱军旅诗人薛锡祥所填词的红旗颂 (部分) (在黑板上足迹路线上插上第二面红旗 “当我歌颂你”) 【设计理念】薛锡祥的歌词更好的帮助三 年级的孩子去歌颂“红旗”,让颂歌更接地气, 防止了教学环节的花架子。 “颂歌主题”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耳 听、眼看、口讲、心想、手做”。突出学生主 体地位,有效提高的学习效率。 1、学生通过自主 分析“颂歌主题
10、”演奏 乐器的数量、效果感知 开国大典时的场景。 2、再次聆听,通 过自主分析速度、情 绪, 理解 “颂歌” 定义。 3、在两次聆听的 基础上,跟随老师学唱 薛锡祥填词版红旗 颂 (部分) 。 用唱 “颂 歌”的方式歌颂红旗 。 1010 四、红旗:当我追忆你(连接部) 1、分析音乐片段 1 1-1 在询问开国大典为什么是爷爷一生最 激动的日子时, 爷爷陷入了回忆。 请聆听音乐, 根据音乐片段的旋律特点,自主分析爷爷建国 前的回忆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 (在黑板上足迹路线上插上第三面红旗“当 1、聆听后独自思 考,用颜色表达自己对 音乐片段 1的理解,并 说明原因。 7 7 我追忆你”) 回忆
11、的颜色无标准答案, 只要学生涉及慢速、 无力、痛苦、哀怨、委屈等方面即可。 【设计理念】静心思考预设的问题、个性 理解作品特点,防止了与学生为敌。 不设定标准答案,减轻学生思考压力,说 出原因,防止了学生空听和教学效果的泡沫。 2、分析音乐片段 2 2-1 搭建关键项为 “隐藏在音乐中的故事” 的标准型平台。 2-2 播放音乐片段 2。二人小组交互,任 选向度(“向度”内容及定义见下)结合音乐 进行思考,从而分析出隐藏在音乐中的故事。 向度 1:速度(快速,战事紧张) 向度 2:力度(强,必胜的决心) 向度 3:演奏乐器(小号模拟冲锋号,寓 意人民已经开始反抗) 向度 4:其他声音(枪声,敌人
12、很凶残) 2-3 学生汇报交互成果 2-4 教师精讲、补讲 面对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爷爷和广大人 民忍无可忍,在共产党领导下,吹响了革命的 号角。虽然战事紧张、敌人凶残,但我们依然 有必胜的决心。 【设计理念】在任务驱动中,动静转换防 止了教学形式单一和,全员参与防止了与学生 为敌。 汇报展示是随机检测,也是教师及时纠正 的重要时刻, 防止了合作、 研究成为了花架子。 【名词解释】 【向度】是“MS-EEPO 有效教育”中的专 用名词,主要是指针对一个“关键项”有 3-6 个难度相当的探究任务。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向度”进行探究、合作。 2、在老师搭建的 标准性平台中,任选 “
13、向度”与同伴在合作 探究中,结合音乐 2思 考向度内容在音乐 2 中的意义,并勇于展 示、汇报交互成果。 五、红旗:当我跟随你(行进主题) 5 5 1、聆听展开部旋律(部分)。 革命的号角已经吹响,爷爷会如何做? 询问与哪部分旋律相似?(颂歌主题) 与颂歌主题有什么区别? (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进行曲风格,行 进的特点,更坚定自信) 【设计理念】归类比较的学习方式,既是 对“颂歌主题”知识点的检测,又能提高学生 分析理解作品情感的能力,防止了教学形式的 花架子。 2、踏步体验。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小脚丫,伴随爷爷的大 脚印,紧跟红旗的步伐。 (在黑板上足迹路线上插上第四面红旗 “当我跟随你”)
14、体验后分析力度变化 (越来越强,参加的人民越来越多) 速度变化 (有快有慢,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 【设计理念】依据学生生理特点动静转换 避免疲劳,情感体验防止了教学形式单一和, 全员参与防止了与学生为敌。 1、结合“行进主 题”的音乐片段,用比 较、归纳的方式分析出 旋律与“颂歌主题”相 似,但有进行曲风格, 更坚定自信。 2、跟随老师,按 音乐节奏精神抖擞的 踏步前进,用行动感知 音乐的力度、与速度的 变化。 六、红旗:当我成了你(再现+尾声) 1、 成为传承者: 结合自己少先队员的身份, 明白红领巾的意义, 和自己作为红旗的传承者。 2、 聆听音乐, 分析传承者们在一代代领导 者的带领下奏
15、响了怎么样的旋律? (颂歌主题、东方红) 3、分析结尾处的力度? (渐强,祖国越来越辉煌) 4、分析结尾处主奏乐器模仿的声音? (号角、说明我们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成 为红旗的一部分-继续前行) 1.跟随老师的思 路,迅速转变身份,有 故事的听众与体验者, 转变为故事的创作者。 2、 听辨并演唱 “颂 歌主题”“东方红 旋律”。 3、在老师肢体动 作的提示下,聆听“尾 声”旋律,感受力度的 变化,听辨小号的音 5 5 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红旗颂是人民音乐出版社(五线谱)三年级下册第一课爱祖国的欣 赏作品。通过分析原作和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本人精心设计了这节课,现有五 点反思: (一)反思亮
16、点、发扬长处、发挥优势 2011 版新课标明确提出“音乐课堂要以兴趣为主导,爱好为动力;强调实 践,鼓励创造;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因此,本节课我始终以“小脚 丫追随大脚印,开启红色之旅”为主线,将作品的五个部分设计成“红旗:当我 认识你”、“红旗:当我歌颂你”、“红旗:当我追忆你”、“红旗:当我跟随 你”、“红旗:当我成了你”,充分发挥了红色教育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潜移 默化、润物无声的特点,并通过聆听、自主思考、任务驱动、探究合作等方法感 受每个部分的音乐要素以及旋律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 “听、 看、 【设计理念】本环节通过迁移的方法,让 学生变成故事中的主人翁,升
17、华了学生对作品 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和爱国情怀。 色。在分析中升华对作 品的理解。 七、小脚丫、大脚印,重温红色之旅。 跟随老师自己搜集素材拼接的红旗颂 视频,用歌声、踏步、动作、朗诵(队歌 第一段歌词)等方式再次用小脚丫追随爷爷的 大脚印,重温红色之旅,以此向那些为了中国 的未来更辉煌的所有人致敬。 朗读完队歌后伴随着乐曲的结束,按 老师的口令,全体少先队员敬队礼。 【设计理念】本环节在建立完整知识链上 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学过知识点的回顾与 检测,可以有效避免教学的泡沫。 在认真聆听全曲 的同时,用肢体动作或 轻声哼唱、有感情的朗 读。来重温红色之旅 1010 讲、想、做、动、静
18、”七种要素,灵活的教法与学法让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参与 度高。 例如,在“红旗当我追忆你”环节中,第一个音乐片段的分析,不设定标准 答案,鼓励学生用颜色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简化了表 达方式, 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个音乐片段, 借鉴了 “MS-EEPO 有效教育” 的平台互动式课型,搭建了以“寻找隐藏在音乐中的故事”为关键项的标准性平 台。二人小组任选向度-“速度”、“力度”、“乐器”、“其他声音”进行 交互,随后再进行小组汇报。整个环节效果直观,人人都能参与,真正做到了新 课标所要求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反思不足、吸取教训、弥补缺憾 因为本节课的音乐是我个人在查阅
19、大量资料后拼接的版本,课堂容量非常大, 以至于在录像的时候超时了 2 分钟左右。后期剪辑的工作人员,为了保证上传的 视频不超时,剪掉了部分环节。例如:学唱“颂歌”时的反复练习的过程;完整 聆听时,连接部的部分音乐。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还是教师自身对本节课内容 量和时间的把握不准造成的。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要做到精简教师用语,合理 安排时间,科学优化教学环节。 设计如此大容量的一节课,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想借助国家平台与广大音乐教 师共同探讨如何提升音乐欣赏的有效性,如何在欣赏课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因为上传的授课过程有截取,本人特将课程所用的全套音乐、视频素材上 传,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
20、视频画面是我个人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搜集素材拼接而成, 仅供参考。 ) (三)反思疑点、加深研究、琢磨透彻 教师用书 中 P12 页中明确指出 “该乐曲融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东方红、和国际歌的旋律”,而配套光碟中提供的两个版本的作品(片 段版和 913”完整版),经仔细辨别均未含有东方红、 国际歌的旋律, 容易造成误导。 通过网上检索出的红旗颂教学设计多因上述原因,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 或者是含糊不清的知识讲授,这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 (四)反思重、难点,突出重点,化难为易 1、本课的重点是“紧跟红色之旅的脚步,理解各乐段的音乐要素以及旋律 特点”。 为了突出重
21、点,我在细节上狠下功夫。例如: 设计了“小脚丫跟随大脚印, 踏上红色之旅的故事主线” 。 每个乐段都设计了富有趣味性的标题, 如: “红旗: 当我认识你”、“红旗:当我歌颂你”、“红旗:当我追忆你”、“红旗:当我 跟随你”、“红旗:当我成了你”。具体来说,用“歌词”落实“颂歌”,让“颂 歌”更接地气;用颜色表达对作品的理解,给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的平台;通过 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成果汇报,既是学生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 老师检测的环节;用踏步体验让学生适时的动静转换;朗诵队歌让学生富有 使命感;这些都有效防止了教学的空讲、花架子和形式单一、防止了学生学习效 果的泡沫和师生为敌的现象,有
22、效提高了学习效率。 2、本课难点是“情感态度观的落实与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一直都是大多数教师所轻视的。正因如此,大家 也恰恰忽视了音乐课是美育课程这一重要学科特点。我个人不排斥各种落实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方式方法,但是,不赞成生搬硬套的转移型价值观培养、不切实 际的想象型价值观培养。为了突破难点,我做了以下改进: (1)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培养学生爱国情操,树立正确价值观,不是唱一首歌就能爱国的。要在音乐 营造的故事情境中,告诉孩子,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历了什么,怎么走到今天,接 下来我们的国家要怎么样?有前面的铺垫才能要求孩子有使命感,才能引导孩子 建立人生目标。 (2)潜移默化
23、、润物无声。 利用视频的视觉冲击,利用板书直观的红旗,利用创设的情境,利用爷爷的 经历,利用革命的体验,利用少先队员的身份,利用队歌的歌词等等,将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到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做到潜移默化、润 物无声,突破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五)反思新设想,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整节课从设计到最终的呈现,我认为有三点新颖的设计: 1、大胆放弃现有的音乐素材,为孩子们寻找相对完整的音乐版本。 2、所有的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感兴趣,在任务驱动中去自主分析一个 个问题(例如:速度、力度、情绪、特点等等)。我觉得欣赏课是感受音乐之美 的课程,在情境中直接用音乐去打动学生,比教师的千言万语效果都要好,更能 帮助学生达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3、在色彩分析音乐、小组探究作品的环节给学生参与、表达的机会。孩子 们的天赋是没有上线的,甚至是无法预设的。老师不光要有发现人才的眼光,也 要给孩子展现才能的舞台。 以上就是我对红旗颂(拼接完整版)设计、实践后的一点反思。教学反 思并不是教学设计的结束,而是重新打磨的开始。我将继续改进,使课程更加完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