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聆听阿细跳月,认识民族乐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能感受乐曲阿细跳月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 少数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 4 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 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 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通过听辨、分析、模仿,提高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听辨能力和表现 音乐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民族乐器分类 1 拉弦乐器 (1
2、)二胡 二胡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中华民族乐器 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 ,当时将西方、北方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方、北方民族 传入乐器的通称 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 二胡。意境深远的二泉映月、催人泪下的江河水、思 绪如潮的三门峡畅想曲、宏伟壮丽的长城随想、奔腾 激昂的赛马、战马奔腾等曲都是其优秀的代表性曲目 。二胡形制为琴筒木制,筒一端蒙以蟒皮,张两根金属弦,其 演奏手法十分丰富 (2)高胡 高胡是高音拉弦乐器,其形、构造、演奏弓法与技巧以及所用 演奏符号等,均与二胡相同,只是琴筒(共鸣箱)比二胡略小 高胡是
3、“高音二胡“的统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高 胡的产生,和中国民间乐种广东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同广 东地区的粤剧有密切联系,曾作为粤剧伴奏的主奏乐器,因此 ,最初高胡也常称为“粤胡”。,常用两腿夹着琴筒的一部分 演奏。 (3)中胡 中胡,“中音二胡”的简称。中胡由二胡改革而成,琴杆比二 胡的长,琴弦比二胡弦粗。中胡是民乐队中重要的二胡族的中 音乐器,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所有二胡上的演奏技巧都 适宜中胡演奏。它仍属于灵敏性较弱的乐器。它最善于演奏一 些抒展、辽阔的歌唱性旋律,和声长音与不很复杂的音型,较 少演奏快速的华彩性旋律。 (4)板胡 板胡,拉弦乐器的一种,中国大约有 300
4、多年的历史,有多种 名称,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音色高昂、坚实,具 有很强的穿透力,是北方戏曲、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可用 于合奏和独奏。板胡主要流行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 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 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由于板胡和中国的戏曲、曲艺有 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因此它在演奏戏曲、曲艺音乐时最能发挥 自身的特长,在地方戏曲和曲艺伴奏中,各地区的板胡善于表 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富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2.弹拨乐器 (1)柳琴 柳琴,弹弦乐器。又称柳叶琴、金刚腿、土琵琶。汉族传统乐 器。原流行于苏、鲁、皖等省。现流行于全国各地。 属唐代以 来在民间
5、流传的梨形音箱弹弦乐器之一种,其外形、构造、奏 法均与琵琶相似。用作柳琴戏等地方戏曲的伴奏及弹奏简单歌 曲,发音响亮宏大,音色高亢刚劲,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经 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独奏乐器,并常用于民族乐队中 的高音乐器。 (2)琵琶 琵琶,被称为“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是拨弦 类弦鸣乐器。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 ,现多用钢绳、钢丝、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 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 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已有两千多年 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琵琶”二字中的“珏”意
6、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 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 (3)阮 阮是一种汉族传统乐器,阮咸的简称。相传西晋阮咸善弹 此乐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于宋代,元 代时在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人们喜爱的弹拨乐器,有了广 阔的音域和丰富的表现力。1949 年以后,阮咸类乐器经过 改良,发展成阮族乐器,包括高音阮、 小阮、中阮、大 阮和低音阮。其中高音阮在 香港中乐团被用于替代 柳 琴作为高音弹拨乐器,中阮和大阮为各民乐团常用中低音 弹拨乐器。 (4)三弦 三弦:又称“弦子” ,中国汉族传统弹拨乐器,其 他少数民族受汉族文化影响,也有类似三弦的乐器 。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
7、皮,弦三根,侧抱于 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 ,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5)扬琴 扬琴亦称洋琴、打琴、敲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等, 现代几乎统一称作“扬琴”,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种兼 具打击乐器及弦乐器特点的乐器,普遍使用于民乐团。 (6)古筝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是汉族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 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中国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 之一。古筝是一件伴随中国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 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 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 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
8、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 排列,最早以 25 弦筝为最多,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 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 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人 民群众的喜爱。 二、聆听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1.导入 从复习聆听快乐的啰嗦或演唱赶圩归来阿里里入手,请 学生回顾彝族的民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可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 主题的记忆,如: (1)出示主题旋律,拍一拍 、唱一唱或奏一奏。若是从节奏律 动导入本课的课启发学生: 这段旋律的节奏与我们刚才拍的哪条节奏 相同?请学生随音乐唱
9、一唱或用课堂乐器奏一奏主题,然后说一说: 主题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4 个乐句,1 小节为 1 一个乐句) (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基本舞步,边唱边跳,同时 还可以感受乐曲 5/4 拍(3+2)的韵律。动作为:前三拍走三步,后 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课边拍手边喊“嗨嗨”。走的方向可为: 左右、前后。 (3)多次聆听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聆听时提示 学生:主题音乐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14 次)你能听出其中的变 化吗?教师可请学生边听边数,当主题重复时用手指数表示;还可结 合本课的“活页习题”,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 中,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 来越热烈的尾声。启发学生:当听到弹拨乐器出现时,可随音乐模仿 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可随音乐 的节拍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