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查房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查房一定义:一定义: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肿块指直肠齿状线以上至直肠和乙状结肠交界部的肿块,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尖硬,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尖硬,由粘膜和粘膜下层发生,生长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迅速,容易转移,术后容易复发,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直肠癌的发病率仅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肠道恶性肿瘤,直肠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次于胃癌,青年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二.病因 1.环境因素:经研究证明在各种环境因素中以饮食因素最 重要,直肠
2、癌的发病率与食物中的高脂肪消 耗量有正相当关系,另外也可能与微量元素 缺乏,生活习惯改变有关。2.遗传因素:国内外均有“直肠癌家庭性”的报道,直肠癌 患者血亲中死于本病者比一般人明显增高。3.饮食因素: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高,食物纤维摄入 不足。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1.直肠刺激症状:频繁便意、便前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和直肠刺激症状:频繁便意、便前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和 排便不适感,晚期有下腹痛。排便不适感,晚期有下腹痛。2.粘液血便:最常见,粘液血便:最常见,80-90 病人早期即有,癌肿破病人早期即有,癌肿破 溃后血性和粘液性大便,严重时脓血便。溃后血性和粘液性大便,严重时脓血便。3.粪便变
3、细、排便困难:肠蠕动亢进,腹痛、腹胀、粪便粪便变细、排便困难:肠蠕动亢进,腹痛、腹胀、粪便 变细、排便困难等慢性肠梗阻症变细、排便困难等慢性肠梗阻症 状。状。四.直肠癌转移途径 1.直接浸润:最早出现的转移途径之一,主要是指癌灶边 缘在肠壁内向周围蔓延,一般是由浅入深,纵轴、环形三个方向转移最为常见,一般横、环形三个方向转移最为常见,一般横 向蔓延比纵向快且直接浸润的速度与肿瘤恶向蔓延比纵向快且直接浸润的速度与肿瘤恶 性程度有关,浸润越深发生淋巴转移及血道性程度有关,浸润越深发生淋巴转移及血道 转移的机会也越高。转移的机会也越高。2.经腹膜蔓延或种植转移:不算是远处转移,因为癌细胞经腹膜蔓延或
4、种植转移:不算是远处转移,因为癌细胞 转移一般是在腹腔内,一般早期是在原发肿瘤附近的转移一般是在腹腔内,一般早期是在原发肿瘤附近的 腹膜上有散在的癌结节,显示腹膜下有淋巴管扩散,腹膜上有散在的癌结节,显示腹膜下有淋巴管扩散,晚期腹膜广泛扩散转移后可至大网膜和腹腔内脏器。晚期腹膜广泛扩散转移后可至大网膜和腹腔内脏器。3.淋巴转移:是直肠癌发生转移的主要途径,发生淋巴转 移后就会出现只要有淋巴结的地方癌细胞都 可以生长,并且它也是直接影响直肠癌患者 选择何种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好坏的重要因 素。4.血行转移:是直肠癌发生远处转移主要方式,癌细胞可 通过血流转移至患者全身各个部位,以肝转 移最为常见。
5、5.神经鞘膜转移:主要是直肠癌患者经过手术后复发因神 经周围有癌细胞侵犯所致,若是发生神经鞘 转移其预后情况非常的糟糕。五.分类 1.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壁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2.溃疡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 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3.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六.诊断 1.直肠指检:诊断直肠癌最直接和主要方法,约90 的直的直 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指检即可发现,肠癌,尤其是直肠下段癌仅指检即可发现,直肠指检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晚期可直肠指检可触及质硬凹凸不平包块
6、,晚期可 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触及肠腔狭窄包块,固定指套见含粪的污浊 脓血。脓血。2.直肠镜检:是诊断肠癌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可窥见肿直肠镜检:是诊断肠癌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可窥见肿 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介入组织作病检。瘤大小形状部位并可直接介入组织作病检。3.影像学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腔内影像学检查:钡剂灌肠检查,腔内B超,超,CT检查等因对检查等因对 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4.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出筛方法及普查手段。七.处理原则 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终合治疗。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终合治疗
7、。(一)手术治疗(一)手术治疗 1.局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 2.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手术)手术)3.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直肠并切除术,经腹直肠癌根治术(直肠并切除术,Dixon手术)手术)4.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术(Hartmann手手 术)术)5.姑息性手术姑息性手术(二)非手术治疗 1.化疗:常用化疗方案 FolFox方案(OXA+CF+5-FU)FolFIRI方案(CPT-11+CF+5FU)2.放射治疗:对于部分不能手术的晚期直肠癌,可于术前 行放射治疗,再行根治术切除。术后放射治 疗仅适用于晚期病人
8、,手术未达到根治或局 部复发的病人。3.其他治疗: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导向治疗、免疫治 疗等方法。八.病例分析 患者姓名:祝国发 性别:男 年龄:70岁 床号:45 住院号:12610 入院诊断:直肠癌术后 入院日期:2014.07-23 主诉:直肠癌伴肝转移术后一月 现病史:患者自诉2013年年底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变细、变稀,一直未予重视,今年年初出现大便带血,鲜红 色,6月初上诉症状加重行结肠镜检查示直肠癌,腹部 CT示:肝多发性占位性病变,予06-20在我院外科行直 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直肠距近切缘2CM处溃疡型 低分化腺癌,癌组织浸润肠壁至纤维膜外,标本两切 缘及另送“吻合口组
9、织”均未见癌组织残存,予07-23 入院我科排除化疗禁忌,择期化疗,入院后查ALT及AST均升高,提示肝功能损害,暂不宜行化疗,暂予保肝,补液治疗,近来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减轻,患者既往有肺结核、甲肝病史。主要化验结果及检查 血常规:RBc 3.3410L HB:106g L 大生化:谷丙转氨酶:124 U L 谷草转氨酶:110 U L 总胆红素:26.5 umol L CA1991200.00 U mL CEA:1287.79 ng mL 2014-07-24 CT(胸部+全腹部+头部)示:1.骶前软组织影,考虑直肠癌术后伴复发 2.两上肺结核治疗后改变 3.老年性脑改变伴多发性
10、脑梗塞护理体检 患者神清、精神可、体态正常、皮肤完整、口腔无破溃、两便正常,睡眠尚可,四肢活动可,无肿胀,下腹部可 见长约20cm的术后疤痕,愈合良好。生命体征:T 36.5度 P 70次分 R20次分 BP:105 70mmHg 体重:53Kg 身高:165cm九.护理诊断 P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摄入不足有关 P2 知识缺乏:与患者文化程度及对直肠癌相关知识不了解 P3 焦虑: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有关 P4 有导管滑脱的危险:与病人疏忽至PICC导管拔出有关 P5 发热:可能与输液反应,PICC导管感染有关 P6 有静脉炎危险:与置入PICC有关护理诊断及护
11、理措施 P1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饮食摄入不足有关 I1 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和饮食摄入情况、疾 病的饮食要求,以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优质蛋白食物(鸡鱼和豆类)少食多餐,指导患者进食前可饮用少量果汁 保持病室清洁,创造良好舒适的进餐环境 其他支持治疗:静脉营养 O1 患者直肠癌术后,食欲欠佳或担心疾病本身有关,体 重较前下降 P2 知识缺乏:与患者文化程度及对直肠癌相关知识不了解 I2 加强沟通,用通俗易懂语言让患者容易接受 加强健康教育,耐心解答患者疑问 主动向患者讲解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使病人有 足够的心理准备,
12、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O3 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配合医务人员治疗 P3 焦虑: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术后治疗效果及预 后,肝功能异常推迟化疗有关 I3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识 加强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病人以积极心态面 对疾病 心理社会支持:介绍成功病例,增强病人信心,家庭 成员和朋友看望病人 告知患者已积极使用保肝药,耐心等待 O3 患者焦虑较前减轻 P4 有导管滑脱的危险:与病人疏忽致PICC拔出有关 I4 做好相关知识宣教并发放PICC导管注意事项告知书,引起患者重视 护士必须按照PICC正规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 输液前先观察导管定位,贴膜松动应及时更换 输液结束后
13、应用袜套套好,严防导管脱出 O4 未发生导管滑脱 P5 发热:可能与输液反应、PICC管感染有关 I5 加药应注意无菌操作,保持操作室清洁 输液前消毒大于15秒,同时注意手卫生 病人发热温度高,告知医生后应用消炎退烧药,多饮 水 抽取血液检查,暂停PICC导管输液 O5 患者近期未见发热 P6 有静脉炎危险:与置入PICC有关 I6 进行PICC导管维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用硫酸镁湿敷一天两次 天气炎热,如有情况及时更换 O6 患者硫酸镁湿敷后静脉炎有所好转九九.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指导,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盐易 消化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芹 菜、玉米、核桃及油煎食物 2.生活指导: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增 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继发感 染 3.心理指导:让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 及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4.宣教PICC置管维护时间及注意事项 5.排便节制功能的训练,提肛运动,排便反射训练 6.病人寒颤时应注意保暖,家属应加强看护,同时做好患 者心理护理,指导家属做好生活护理。26感谢您的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