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5 5章章 物流存储系统物流存储系统第第5 5章章 物流存储系统物流存储系统5.1储存系统概述5.2存储系统分析5.3仓储系统规划5.4库存控制 5.15.1储存系统概述储存系统概述 5.1.15.1.1储存的概念储存的概念 我国物流术语定义:储存我国物流术语定义:储存(Storing)(Storing)是指保护、是指保护、管理、贮藏物品。储存是为消除物品在流通过程管理、贮藏物品。储存是为消除物品在流通过程中供给和需求在时间上的差别而提供的服务。这中供给和需求在时间上的差别而提供的服务。这种时间上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社会分工和种时间上的差别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
2、,为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专业化生产的条件下,为保证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比如,生产环节中上游工序与下游工顺利进行,比如,生产环节中上游工序与下游工序在节奏上不同,当上游工序节奏较快,而下游序在节奏上不同,当上游工序节奏较快,而下游工序节奏较慢时,就会产生两道工序之间的产生工序节奏较慢时,就会产生两道工序之间的产生性储存。又如,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无性储存。又如,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无季节性造成的消费性储存。季节性造成的消费性储存。5.1.25.1.2储存的分类储存的分类 根据储存目的的不同,可以把储存分为以下几种。1.生产性储存 2.采购性储存 3.销售性储存 4.商品的增值性
3、储存 5.流通衔接性储存 6.政策性储存 7.投机性储存 5.1.35.1.3仓库的功能仓库的功能 1.保管功能 2.移动功能 3.信息传递功能 4.加工延期加工 5.1.45.1.4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在物流科学体系中,经常涉及库存、储备及储存这几个概念,而且经常被混淆。三个概念虽有共同之处,但仍有区别,认识这个区别有助于理解物流中“储存”的含义和以后要遇到的零库存概念。1.库存 库存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物品。2.储备 物品的储备是一种有目的的储存行动,也是这种有目的的行动和其对象总体的称谓。3.储存 储存是包含库存和储备在内的一种广泛的经济现象,是
4、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现象。5.1.45.1.4物资存储系统的构成物资存储系统的构成 1 1存储系统的输出存储系统的输出 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需要将库存物资不断地发往需用单位,这称为存储系统的输出。输出的方式有间断式和连续式。2 2存储系统的输入存储系统的输入 库存物资由于不断地输出而减少,必须进行及时补充,库存的补充就是库存的输入。它可以通过订货或者是自己组织生产来达到目的。需求量往往是外界提出的,因而库存的输出难以控制和掌握,而库存输入的很多因素则可以自己来控制。5.25.2存储系统分析存储系统分析 5.2.15.2.1存储系统费用分析存储系统费用分析 费用是存储管理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
5、存储系统必须按最经济的原则运行。企业的仓库一般可以分外原材料库和半成品、产成品库两类。为了建立库存模型的需要,必须了解各类仓库存储费用的构成情况。1订货费 对供销企业来说,订货费是指为补充库存,办理一次订货发生的有关费用,包括订货过程中发生的订购手续费、联络通讯费、人工核对费、差旅费、货物检查费、入库验收费等。2保管费 一般是指每存储物资单位时间所需花费的费用。这一项费用中,只计入与库存物资数量成正比的部分,凡与存储物资数量无关的不变费用不计算在内。有时存储费还经常用每存储1元物资单位时间所支付的费用来表示,称为保管费率。3.缺货损失费 它一般是指由于中断供应影响生产造成的损失赔偿费,包括生产
6、停工待料,或者采取应急措施而支付的额外费用,以及影响利润、信誉和损失费等。5.2.25.2.2存储策略存储策略 1 1有关概念有关概念(1)存储策略 由于存储具有多种形式,必须根据物资需求及订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控制存储。确定存储系统何时进行补充(订货)及每次补充(订货)多少数量的决定就是存储策略。2 2常用的存储策略常用的存储策略(1)定量订购制。(2)定期订购制。5.2.35.2.3存储模型类型存储模型类型 1 1确定型与随机型模型确定型与随机型模型 凡需求量D、提前订货时间为确定已知的存储问题所构成的存储模型为确定型上述二者之一或全部为随机变量的存储问题构成的存储模型为随机型。2
7、2单品种与多品种库存模型单品种与多品种库存模型 一般地,将数量大、体积大又占用金额多的物资单独设库管理,称为单品种库。有些物资是多品种存放在一个仓库里的称为多品种库。3 3单周期与多周期存储模型单周期与多周期存储模型 物资购进后一次全部供应或售出,这类存储问题的模型成为单周期存储模型。有的物资多次进货多次供应,形成进货一供应消耗一再进货一再供应消耗,周而复始的形成多周期特点的存储问题的模型称为多周期存储模型。5.35.3仓储系统规划仓储系统规划 5.3.125.3.12仓储及其作用仓储及其作用 1 1、什么是仓储、什么是仓储 所谓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2 2、仓储的作用、仓储的
8、作用(1)现代仓储管理是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国家满足急需特需物资的保障。(2)仓储是平衡市场供求关系、稳定物价的重要条件,是保持物资原有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3)仓储可以调节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一致而发生的变化,起到润滑剂的作用。5.3.2 5.3.2 仓储系统的规划仓储系统的规划 1仓储系统的规划原则 (1)系统简化原则 (2)平面设计原则 (3)物流和信息流的分离原则 (4)柔性化原则 (5)物料处理次数最少原则 (6)最短移动距离,避免物流线路交叉原则 (7)成本与效益平衡原则 5.3.35.3.3仓储合理化设计仓储合理化设计 1.1.仓储合理
9、化的含义仓储合理化的含义 仓储合理化的含义,就是用最经济的仓储管理来实现仓储的功能,仓储的功能是满足物品的储存需要以实现储存物品的“时间效用”等。因此,仓储管理中降低成本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仓储量是衡量仓储管理中合理化的一个原则。仓储合理化主要以下列标志体现,如表5.2所示。2.仓储总体构成 仓储作业通常由生产作业区、辅助作业区、行政生活区、内运输道路、停车场和绿化区构成.3.仓库结构设计 仓库的结构,对于实现仓储功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时,要从以下方面考虑:(1)平房建筑和多层建筑仓库的结构设计 (2)仓库出入口和通道(3)立柱间隔(4)天花板的高度(5)地面5.3.35.3.3仓库布局仓库
10、布局1.1.仓库布局仓库布局仓库布局是指将一个仓库的各个组成部门,如库房、货棚、货场、辅仓库布局是指将一个仓库的各个组成部门,如库房、货棚、货场、辅助建筑:物、铁路专用线、库内道路、附属固定设备等,在规定范围助建筑:物、铁路专用线、库内道路、附属固定设备等,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内,进行平面和立体的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费用。储存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费用。2.2.仓库布局原则仓库布局原则(1)(1)尽可能采用单层设备,这样造价低,资产的平均利用率也高。尽可能采用单层设备,这样造价低,资产的平均利用率也
11、高。(2)(2)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单向和直线运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变向使货物在出入库时单向和直线运动,避免逆向操作和大幅度变向的低效率运作。的低效率运作。(3)(3)在物料搬运设备大小、类型、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尽量减少通道在物料搬运设备大小、类型、转弯半径的限制下,尽量减少通道所占用的空间。所占用的空间。(4)(4)尽量利用仓库的高度,可以多使用高层货架或使用托盘来多层堆尽量利用仓库的高度,可以多使用高层货架或使用托盘来多层堆放以提高储存量,增加利用空间。放以提高储存量,增加利用空间。(5)(5)要适应现代仓储的需求,尽量配置高效的物料搬运设备及操作流要适应现代仓储的需求,尽量配置高效的物料
12、搬运设备及操作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程,以提高生产效率。(6)(6)实施有效的存储计划,确保储存空间有效利用。实施有效的存储计划,确保储存空间有效利用。3 3、仓库总体布局的要求、仓库总体布局的要求(1)要适应仓储企业的生产流程,有利于实现仓储作业的优化 单一的物流方向。最短的运距。最少的装卸环节。最大的利用空间(2)有利于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地形、地址条件,合理确定库房的位置和朝向,仓库位置应便于货物的入库、装卸和提取,库内区域划分明确、布局合理,为货物的储存保管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适宜的条件(3)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要符合消防规定,要有防火、防盗、防水、防爆设施
13、,同时要为发生险情时创造方便的救援条件。应符合卫生和环境要求,既满足库房的通风、日照等,又要考虑环境绿化、文明生产,有利于职工身体健康。4.4.仓库主要设施的设计仓库主要设施的设计 (1)地面 地面的构造主要是地面的耐压强度,地面的承载力必须根据承载货物的种类或堆码高度具体研究。(2)仓库出入口和通道 仓库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是由“建筑的开间长度、进深长度”,“库内货物堆码形式”,“建筑物主体结构”,“出入库次数”,“出入库作业流程”以及“仓库职能”等因素所决定的。(3)立柱间隔 库房内的立柱是出入库作业的障碍,会导致保管效率低下,因而立柱应尽可能减少。(4)天花板的高度 由于实现了仓库的机械化
14、、自动化,因此现在对仓库天花板的高度也提出了很商的要求,以不影响存储、搬运、拣取等作业为原则,同时考虑仓库层数及结构设计承载。如使用叉车的时候,标准提升高度是3米,而使用多端式高门架的时候要达到6米。另外,从托盘装载货物的高度看,包括托盘的厚度在内,密度大且不稳定的货物,通常以1.2米为标准;密度小而稳定的货物,通常以1.6米为标准。以其倍数(层数)来看,1.2米层x4层=4.8米,1.6米层x3层=4.8米,因此,仓库的天花板高度最低应该是56米。5.5.仓库内部货区布局设计仓库内部货区布局设计 仓库货区布局,是指根据仓库场地条件、仓库业务性质和规模、物资储存要求以及技术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特点
15、等因素,对仓库各组成部分,如存货区、理货区、配送备货区、通道以及辅助作业区等,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平面和立体的合理安排和布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仓库的储存能力和作业能力,并降低各项仓储作业费用。仓库的货区布局和规划,是仓储业务和仓库管理的客观需要,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各项工作的效率和储存物资的安全。因此,不但建设新仓库时要重视仓库货区的合理布置,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作业情况的变化,也应重视对老仓库进行必要的改造。6.6.合理进行库位分区合理进行库位分区 按照仓储作业的功能特点以及IS0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要求,仓库内部库位一般分为以下四个区域。(1)备储区。用于暂存处于检验过程中的货物,有进货暂存区
16、和出货暂存区之分。预备储区中不但应对货物的品质有所保护,而且对于货物分批、分类的隔离也要落实执行。此区域一般采用黄色的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状态的货物。(2)保管储区。此区域的货物大多以中长期状态进行保管,是整个仓储中心的管理重点所在。此区域一般采用绿色的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状态的货物。(3)待处理区。用于储存不具备验收条件或质量不能确认的货物,一般采用白色的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状态的货物。(4)不合格品区。用于储存质量不合格的货物态的货物。5.3.45.3.4货区布置方法货区布置方法 1.1.平面布置平面布置 平面布置是指对货区内的货垛、通道、垛间距、收发货区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正确处理它们的相对位置。平
17、面布置的形式可以概括为垂直式和倾斜式。2 2空间布置空间布置 空间布置是指库存货物在仓库立体空间上的布置,其目的在于充分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进行空间布置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储存货物的存储形式,包括存储货物的位置、尺寸与数量;其次要合理地放置柱、梁、通道,以增加空间使用率;最后要注意保管空间的有效利用,即向上发展、有效利用平面、采用自动仓库等。3.3.货物布置货物布置(1)根据物品特性分区分类储存,将特性相近的物品集中存放。(2)将货物进行ABC分类,A类货物尽量布置于靠近走道或门口的地方,C类货物尽量置于仓库的角落或较偏僻的地方,B类货物则置于A类和C类货物之间的地方。(3)将单位体积大、单位质
18、量大的物品存放在货架底层。(4)将同一供应商或者同一客户的物品集中存放,以便于进行分拣配货作业。4.4.库内非保管场所布置库内非保管场所布置 仓库内货架和货垛所占的面积为保管面积或使用面积,其他则为非保管面积。应尽量扩大保管面积,缩小非保管面积。非保管面积包括通道、墙间距、收发货区、仓库人员办公地点等。5.3.5 5.3.5 货位编号货位编号 1.1.货位编号概念货位编号概念 货位即货物存放的位置。货位编号,就是在分区分类的基础上,将仓库的库房、货场、货棚及货架等存放货物的场所,划分为若干货位,然后按照储存地点和位置的排列,采用统一标记编上顺序号码,并作出明显标志,以方便仓库作业的管理方法。2
19、.2.货位编号的方法货位编号的方法(1)仓库内存储场所的编号货位的号码必须使 整个仓库内的储存场所若有库房、货棚、货场,则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各自连续编号。库房的编号一般写在库房的外墙上或库门上,字体要统一、端正,色彩鲜艳、清晰醒目、易于辨认。货场的编号一般写在场地上,书写的材料要耐摩擦、耐雨淋、耐日晒。货棚编号书写的地方,则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应让人一目了然。(2)库房、货棚内货位的编号 对于库房、货棚的货位,在编号时,应对库房和货棚有明显区别,可加注“库”、“棚”等字样,或加注“K”、“P”字样。“K”、“P”分别是“库”、“棚”拼音的第一个大写字母。(3)货场内货
20、位的编号 货场内货位布置方式不同,其编号的方式也不同。货位布置的方式一般有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横列式,即货位与货场的宽平行排列,可采用横向编号。如图5.9所示。图5.9 “四位数编号”示意图(4)货架上各货位的编号 可先将库房内所有的货架,以进入库门的方向,自前到后按排进行编号,继而对每排货架的货位按层、位进行编号。顺序应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如图5.11所示。图5.11 货场内横列式货位编号(不分排)示意图5.3.65.3.6仓储成本的分析仓储成本的分析 1.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为取得存货而支出的成本。取得成本又可以分为订货成本和购置成本,前者是指取得订单的成本,与订货次数有关;
21、后者是存货本身的价值。因此取得成本为 TCaF1十KaDQ十DU 式中 TCa取得成本(元);F1顶货固定成本(元);Ka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 D年需求量(件);Q每次订货量(件);U单价(元件)。2.2.储存成本储存成本 储存成本是指企业为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如仓储费用资金的利息等。储存成本可以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前者与库存数量的多少有关,后者与存货数量无关。因此储存成本为 TCcF2十KcQ2 式中 TCc储存成本(元);F2固定储存成本(元);Kc单位变动储存成本(元/件)3.3.缺货成本缺货成本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不能满足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而造成的损失,如失销损失、信誉损失、
22、紧急采购额外支出等。缺货成本用TCb表示。总成本取得成本十储存成本十缺货成本 TCTCa十TCc十TCb F1十KaDQ十F2十KcQ2十TCb 如果存货量大,可以防止因缺货造成的损失,减少缺货成本,但相应要增加储存成本;反之,如果存货量小,可以减少储存成本,但相应会增加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存货管理的目标是使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小,即确定经济批量。4.3.34.3.3仓储成本控制方法仓储成本控制方法 1.1.经济批量模型经济批量模型 经济订货批量(EOQ),即Economic Order Quantity是固定订货批量模型的一种,可以用来确定企业一次订货(外购或自制)的数量。当企业按照经济订货批
23、量来订货时,可实现订货成本和储存成本之和最小化。存货的经济订购批量可以用图5.12表示 2 2经济订购批量的基本数学模型经济订购批量的基本数学模型 存货的经济订购批量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假设存在以下基本前提;(1)企业一定时期内存货的总需求是可以准确地预测;(2)存货的耗用是均衡的;(3)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况;(4)存货的价格稳定,并且不存在数量折扣;(5)存货的订购数量和订购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当存货数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能马上一次到位;(6)仓储条件和所需资金不受限制。3.3.经济订购批量决策步骤经济订购批量决策步骤 经济订购批量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决策:(1)按照存货经济订购批量的
24、基本模型计算无数量折扣情况下的经济订购批量及其存货总成本;(2)不同数量折扣下的优惠价格,计算不同批量下的存货总成本;(3)比较经济订购批量与不同批量下的存货总成本,总成本最低的批量就是最佳订购批量。5.3.75.3.7仓储成本的控制的重要性和原则仓储成本的控制的重要性和原则 1.1.仓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仓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仓储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第三利润源”,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最终日标。(2)仓储成本控制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把仓储成本控制在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2.2.仓储成本控制的原则仓储成本控制的原则 (1)政策性的原则 (2)经济原则 (3)分级归口管
25、理原则(4)例外管理原则5.45.4库存控制库存控制 5.4.15.4.1库存控制概述库存控制概述 1.1.库存的意义库存的意义 库存频繁出现在仓库、堆场、商店库房、运输设备和零售商店的货架上。持有这些库存每年耗费的成本约合其价值的2040。因此,对物流中的库存控制已成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企业通过控制库存来降低资金占用、资金成本、存储费用,增加盈利有着重要的作用。2.2.库存类型库存类型 按照企业库存管理的目的不同,必要的库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运转库存(2)安全库存(3)加工和运输过程库存 (4)季节性库存 (5)促销库存 (6)时
26、间效用库存(7)沉淀库存或积压库存 5.4.25.4.2影响库存的因素影响库存的因素 1 1需求的性质需求的性质 需求性质的不同对库存管理决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它们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1)需求确定或不确定(2)需求有规律变化或随机变动(3)独立性需求或相关性需求(4)需求的可替代性 3 3自制或外购自制或外购 若从外部采购,应着重从经济性,即节约成本的要求来确定它们的供货数量和供货次数。若属于本厂自制,则不但要考虑成本的经济,还需要考虑生产能力的约束、生产各阶段的节奏性等因素来确定供货的数量和时间。4 4服务水平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指的是由库存满足用户需求的百分比。如果库存能够满足全部用户的全
27、部订货需要,则其服务水平为100。5 5管理水平管理水平 通过仓储与库存的管理,可以减少库存失误。分析造成库存的失误性原因,有利于加强仓储与库存的管理。5.4.25.4.2库存控制方法库存控制方法 1 1、定量订购方法、定量订购方法 定量订购是指预先规定一个定购点,当实际储备量降到订购点时,就按固定的订购数量(每次订购数量一般用经济批量法确定)提出订购。运用这种方法,每次订购的数量不变,而订购时间由材料物资需要量来决定。计算公式如下:订购点量=订购时间平均每日耗用量+保险储备量 保险储备量=(预计日最大耗用量-每天正常耗用量)订购提前期日数 上式的订购时间是指提出订购到物资进厂所需的时间。2.
28、2.定期订购方法定期订购方法 定期订购是指预先定一个订购时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检查储备量,并随即提出订购,补充至一定数量。所以,这种方法订购时间固定,而每次订购数量不确定,按照实际储备量情况而定。计算公式如下:订购量=平均每日需用量(订购时间+订购间隔)+保险储备量-实际库存量-订购余额 订购时间间隔是指相邻两次订购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实际库存量为订购日的实际库存数量,订货余额是过去已经订购但尚未到货的数量。订购时间间隔是指两次订购日之间的时间间隔;实际库存量为订购日的实际库存数量;订货余额是过去已经订购但尚未到货的数量。5.4.35.4.3库存管理分类方法库存管理分类方法ABCABC分类管理
29、分类管理 1.1.概念概念 ABC分类法就是一种依据一定的原则对众多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ABC分类管理(ABC Classification)是“将库存物品按品种和占用资金的多少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与控制”。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压缩企业库存总量,节约资金的占用,优化库存的结构,节省管理的精力。2.2.原理原理 任何一个库存系统都必须指明何时发出订单,订购数量为多少。然而,大多数库存系统要订购的物资种类非常多,因此对每种物资采用模型来进行控制有些不切实际。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可用ABC分类法把物品分成以下
30、三类。A类:金额大的物品。B类:中等金额的物品。C类:金额较小的物品。金额的大小是物资重要程度的尺度,也就是说,一种价格虽低、但用量极大的物资可能不比价格虽高但用量极少的物资重要。3 3、库存、库存ABCABC的分类标准的分类标准 ABC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1)金额标准;(2)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5.4.4JIT5.4.4JIT库存控制法库存控制法 1.JIT1.JIT库存控制库存控制 JIT(just in time)也叫准时制。它的基本思想是:“只有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其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它是
31、出发点是减少或消除从原材料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全过程中的库存及各种浪费,建立起平滑而更有效的生产过程。5.4.5MRP5.4.5MRP管理法管理法 1.MRP1.MRP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 MRP的基本原理是由主生产进度计划(MPS)和主产品的层次结构逐层逐个地求出主产品所有零部件的出产时间、出产数量,这个计划也被叫做货物需求计划;其中,如果零部件靠企业内部生产的,需要根据各自的生产时间长短来提前安排投产时间,形成零部件投产计划;如果零部件需要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则要根据各自的订货提前期来确定提前发出各自订货的时间、采购的数量,形成采购计划。2.MRP2.MRP的过程的过程 货物需求计划MRP是根
32、据主生产进度计划(MPS)、产品的结构文件(BOM)和库存文件而形成的。(1)主产品 主产品就是企业用以供应市场需求的产成品。(2)主产品的结构文件BOM 主要反映出主产品的层次结构、所有零部件的结构关系和数量组成。根据这个文件,可以确定主产品及其各个零部件的需要数量、需要时间和它们相互间的装配关系。(3)主生产进度计划MPS 主要描述主产品及由其结构文件BOM决定的零部件的出产进度,表现为各时间段内的生产量,有出产时间、出产数量或装配时间、装配数量等。(4)产品库存文件 包括厂主产品和其他所有零部件的库存量、已订未到量和已分配但还没有提走的数量。(5)制造任务单和采购订货单 3.MRP3.M
33、RP的应用条件的应用条件 应用MRP库存管理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条件,最为重要的基础条件有三点,一是企业应用了MRP管理系统,二是企业有良好的供应商管理,三是要及时更新数据库。如果企业没有应用MRP系统,就谈不上进行MRP库存管理。不运行MRP系统,货物的需求计划就不可能由相关性需求转换成独立性需求。没有MRP系统生成的计划订货量,MRP库存管理就失去了依据。复习思考复习思考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 1.库存作用的双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库存成本主要有哪几个组成部分?3.ABC管理法有什么特点?其基本原理是什么??4什么是.JIT库存控制?5MRP的应用条件有哪些?四、论述题四、论述题 1、简述定量订购法。2、试述定期定购法。3、试述分类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