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 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 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古有一人 一生 :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 态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你能根据以上的提示猜出他是谁吗? 苏轼 ( 10371101) 字 _,号 _,_(朝代)四川眉山人,与其父 _、其弟 _,并称 “ 三苏 ” ,为 “ 唐宋八大 家 ” 之一。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苏洵 苏辙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 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 乌台诗案 ”(乌台,指当时的
2、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 寝 , 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随笔式小品文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感情 遂( su) 寝( qn) 藻( zo) 荇( xng) 念 无与为乐者,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 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 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 竹柏影也 翻译下列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3、,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翻译下列句子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 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交横,盖竹柏影也。” 句中无一个“月” 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 “ 积水空明 ”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用 “ 藻荇交横 ”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皎皎的月光、婆娑的树影,寂静的庭院构成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童话世界,映照出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作者坦荡的胸怀。 这几句历来被认为是写月的神来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