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文档编号:6174435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 592年,隋文帝下诏,规定“诸州死罪不得辄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这一规定旨在()A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B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C构建以行政牵制司法新格局D提高地方政府司法效率2古代希腊,雅典和斯巴达一个实行民主政治,一个盛行寡头政治,但其政治又有明显相同,突出表现在两者都()A推行元首制度B把公民大会作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C否定世袭权利D允许本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3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采用分科考

2、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以成绩定取舍。它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是因为科举制()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加强了君主和中央权力D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4 1883年美国文官法规定: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这一规定体现了文官制度的突出特点是()A公开考试B政治中立C职务常任D工作隐名5由如表可知,清政府边疆治理的特点是()地区管理方式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西藏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蒙古设盟、旗两级单位,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A注重因地制宜B提倡民族自治C强化军事管理D重海疆轻边疆6中古西欧社会

3、普遍存在这种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自己首先是基督教徒,其次是某一地区如勃艮地或康沃尔的居民,只是最后如果实在要说的话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这种观念()A来源于宗教思想对个性的束缚B体现出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C不利于该地区民族国家的形成D反映了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7如表为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时间建交国家1955年尼泊尔1956年埃及、叙利亚、也门1957年斯里兰卡1958年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1959年苏丹、几内亚A美国孤立政策的失败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C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D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8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出

4、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矛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这反映了()A英国制约美国的霸权地位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C浮动汇率已成当时的主流D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9唐初,征收赋税实行以“人丁为本”的租庸调制。唐德宗年间实行两税法,“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反映了()A封建剥削的不断加强B中央集权体制逐渐遭到了削弱C土地兼并问题的解决D农

5、民对官府人身依附关系松弛10周礼一书中,思想家将“慈幼”“养老”“振穷”“恤贫”“宽疾”等列为大司徒的职责。自秦汉以后,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是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对此最为合理的解释是()A思想家以体恤民本为己任B政府干预着眼于老幼病穷C社会治理呈现出互助协作的特征D社会救助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11中世纪后期,王权逐渐通过成文法等手段向基层社会渗透;农村地区,庄园主(领主)对农民和农奴依然有着巨大的支配权;城市中出现了(国王)特许状、市民法以及各种行会的章程等,如城市自治运动时期商业行会的一些惯例,逐渐发展为调整市民生活的法律。由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后期的基层治理()A比较

6、依赖习惯法B强调劳动者自治C排除了教会影响D具有多元性特征12明代,甘薯、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不拘土壤与地形,可在山地种植,也可在沙地栽培。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边缘土地植被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由此可见,高产作物的引进()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对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D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13中国古代手摇纺车的锭子数目一般是2至3枚,最多为5枚,每天最多纺纱3斤。宋元之际,产生了将水利运用于纺织机械的大纺车,这种纺车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这一变化表明()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破坏B商业贸易是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C纺织业进入资本主义萌芽阶

7、段D工具进步促进了纺纱效率的提高14据学者统计,城市人口方面,大城市曼彻斯特在18世纪早期只有9000人,而到了1831年则增加到14万人;苏格兰工业中心格拉斯哥的人口1755年只有2300人,到1831年则有202000人。这一现象反映了()A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B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农村人口C城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D议会改革影响城乡人口结构15明清时期,晋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帮,它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它的崛起()A推动了商品生产的区域化 B受益于明清对外开放政策C加强了中外之间经济联系

8、D提高了明清商人政治地位16据统计,1866至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入巅峰时期,其中汉口茶叶出口占全国总量的34.3%此后,随着英国购买市场的转移,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受到冲击,但由于俄国市场需求的旺盛,汉口茶叶出口仍保持上升趋势。这反映了()A市场开拓影响贸易兴衰B英国消费结构发生变化C茶叶出口呈现多元格局D汉口成为对外贸易中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7题13分,第18题15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1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黄帝是先秦时期众多的传说英雄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

9、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如称“秦取天下多暴,然世异变,成功大”。“(汉)况乃以中国一统,明天子在上,兼文武,席卷四海,内辑亿万之众,岂以晏然不以边境征伐哉!”摘编自王盛恩司马迁的民族观及其对民族融合的影响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失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措施,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

10、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朝歧见。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的民族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政权汉化的特点及影响。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9世纪初,有关中国科举制度的著作在英国大量出现。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这些建议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直到1870年格拉斯顿内阁颁布新的政令,确认了报告中的基本原则,并做了较具体的规定,英国

11、文官制度最终确立。摘编自倪越西方文官制度材料二 1913年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1916年6月北洋政府成立文官高等典试委员会,举行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参加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同时规定:凡中等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初试合格者,送官署学习两年后可直接参加下次大试。大试和口试及格,依文官任用法任用。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

12、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摘编自韦庆远、柏桦编中国政治制度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英国官员录用的新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确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和对后世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作用。19(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治思想作为“周孔之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远古确立后,历经几千年的演进,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指导思想,其结果是社会教化程度不断提升。中国几千年历史从未间断,并且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大有关系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多元、丰富、领域宽广,在中国历史上,任何重

13、大的法制变革和法律的制定,都以法律思想为指导。法律制度不断完善,法律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在此基础上,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也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到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据周国林中国的“德治”传统、杨一凡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法制和法文化改编材料二 西方法律传统最突出的特征可能是在同一社会内部各种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的共存和竞争。这种法律层面的多元论,已经反映和强化了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多元论在西方法律传统中,法律的施行被委托给一伙特别的人们,他们或多或少在专职的职业基础上从事法律活动。摘编自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

14、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1)阅读材料一,关于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和社会治理,有三种认识可供选择讨论: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德治思想,并形成德治传统,始终以“以德治国”为主导,对中国制度的完善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古代很早就把法作为治国的重要手段,以获取国家与社会的某种稳定性。因此,顾炎武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强调说:“法者,公天下而为之者也”。中国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礼法并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模式。请您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阐述。(只列观点,加阐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20(12分)阅读材

15、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在发展的辩证过程中,17世纪是一个更大的不解之途的一部分,因为封建主义到1500年似乎已经结束,但习惯上与产业革命相进的资本主义在近3个世纪里却没有出现。由于马克思体系中的外生变量是技术变化,它会导致新阶级的出现,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这有着长达3个世纪的空白。马克思主又看对此的解释是,新兴的资产阶级花了3个世纪的时间才获得政治权力,并创造了引导产业革命的基本产权。英国和法国的革命是打开现代资本主义大门的关键性突破。摘编自【英】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围绕材料,提出你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取或提出自

16、己对材料的看法,“阐述”有理有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参考答案1、A.根据材料“诸州死罪不得辄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裁”可知,隋文帝下诏,诸州判决的死刑案件,不能立即执行,须由大理寺复审,还须经尚书省复核,说明中央在削弱地方的权力,加强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故A项正确;B.材料未涉及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故B项错误;C.材料未体现构建以行政牵制司法新格局,故C项错误;D.这一规定并非一定提高地方政府司法效率,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故选:A。2、根据材料“古代希腊,雅典和斯巴达一个实行民主政治,一个盛行寡头政治,但其政治又有明显相同”及所学可知,雅典和斯巴达都实行公

17、民政治,都设置公民大会,允许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D项正确;罗马的屋大维统治时期实行元首制,排除A项;雅典把公民大会作为实际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B项;雅典否定世袭权利,排除C项。故选:D。3、根据材料“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平民政治”及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允许“怀牒谱自荐于州县”,并且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这种选官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被认为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A项正确;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同“平民政治”无关,排除B项;科举制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君主和中央权力,排除C项;影响了后世的选官制度同“平民政治”无关,排

18、除D项。故选:A。4、根据材料“任何公务人员都没有权利利用职权或个人影响去强迫别人或别的团体采取政治行动”可知,该法律要求公务人员独立于党派斗争和更替之外,体现了公务人员政治中立的特点,故B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到考试问题、职务常任以及工作隐名等内容,故排除ACD。故选:B。5、通过材料可以看出,清朝时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管理特点,故A正确;伊犁将军的设置没有体现民族自治特点,排除B;西藏蒙古两地的统治没有体现出军事管理,排除C;材料信息未涉及到海防内容,排除D。故选:A。6、根据材料信息“中古西欧社会普遍存在这种.是法兰西人或英吉利人。”可见中古西欧人民普遍

19、缺少国家和民族意识,这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教会和宗教神学的束缚只是原因之一,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人民对封建领主的忠诚”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民族意识萌发王权加强”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7、从表中可知,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绝大部分是亚非国家,主要是由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故D正确;A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B不是主要原因,排除;这些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故C错误。故选:D。8、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出动军用飞机紧急空运黄金供应伦敦黄金市场,美国的

20、黄金储备因此遭受损失。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是它对外流动负债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于是,尼克松总统不得不矛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黄金储备遭受损失,且美国已完全丧失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了瓦解,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英国制约美国霸权地位,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浮动汇率成为主流,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B。9、依据材料“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可知,两税

21、法以资产为征税标准,这就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减轻了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封建剥削的不断加强,故A项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而且“遭到了削弱”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两税法并不能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故C项错误。故选:D。10、根据材料“自秦汉以后,存问鳏寡孤独废疾、贫苦者、高年者、防灾救灾,是历代政府的重要任务”可知体现的是中国社会救助根植于悠久的历史传统,D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1、根据材料“王权逐渐通过成文法等手段向基层社会渗透;农村地区,庄园主(领主)对农民和农奴依然有着巨大的支配权;城市中出现了(国王)特许状、市民法以及

22、各种行会的章程等,如城市自治运动时期商业行会的一些惯例,逐渐发展为调整市民生活的法律”及所学可知,中世纪后期,王权进入基层社会,地方庄园主管理着庄园成员;城市发展出适应市民的法律,因此这一时期西欧的基层治理呈现多元性,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习惯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劳动者自治,排除B项;中世纪教会仍然影响社会,排除C项。故选:D。12、根据材料“两者皆不拘土壤与地形,可在山地种植,也可在沙地栽培。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边缘土地植被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可知,美洲高产作物的引进,提高了明代的粮食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人口的增长,但同时也改变了土地使用的方式,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因

23、此高产作物的引进对社会的影响是双重的,B项正确;“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CD两项所述与材料无关,排除CD项。故选:B。13、根据材料“宋元之际,.夜可纺一百多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元之际产生的利用水利纺纱的大纺车相比于之前的于摇纺车,纺织效率大大提高,D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是在鸦片战争后,而且材料也未反映,排除A项;商业进步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我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中叶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14、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明显体现出城市化的发展,结合时间“18世纪早期”可知主要原因是工业化的推动,故选A项。BCD三项材料均未体

24、现。故选:A。15、从材料中“晋商成为国内最大的商帮,它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与世界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和犹太商人相媲美”可以看出反映的是晋商在世界范围内经商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晋商的活动,加强了中外经济联系,C正确;ABD选项都不符合材料特征,排除。故选:C。16、根据“1866至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贸易进入巅峰时期,其中汉口茶叶出口占全国总量的34.3%此后,随着英国购买市场的转移,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受到冲击,但由于俄国市场需求的旺盛,汉口茶叶出口仍保持上升趋势”可知,随着英国茶叶市场的转移,中国的茶叶出口受到冲

25、击,但由于俄国市场对中国茶叶的需求,使得汉口茶叶出口仍保持上升趋势,可见市场开拓影响贸易兴衰,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英国消费结构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主旨信息是市场营销贸易的兴衰,未体现出茶叶出口的多元格局,排除C项;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A。17、(1)民族观:根据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尊为远古第一帝王,并奠定了史自黄帝始的传统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可分析得出各族同源同祖;根据材料“而散居于各地的部落种族即使不是黄帝的后代,也是受华夏教化之民族”可分析得出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司马迁虽然有时也流露出对弱小民族的同情,但更多的则是对以夏

26、变夷民族融合形式的赞扬”可分析得出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秦以及汉初战争不断,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因此得出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的国家统一以及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增强了这种华夏认同观;西汉帝国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为此民族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2)特点:据材料“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可知,北魏前期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即由不自觉到主动推进;全面汉化。影响:据材

27、料“他的一列列汉化措施,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并结合所学可知,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据材料“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朝歧见”并结合所学知,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故答案为:(1)民族观:各族同源同祖;华夏处于文明的主导地位;赞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任答一点即可)原因:春秋以来各民族相互交融的加速;秦汉以来国家统一;西汉帝国的强盛和小农经济的日益繁荣;大一统思想的逐渐形成。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由

28、不自觉到主动推进;全面汉化。影响:适应了北方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民族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8、(1)原则一问:根据材料“到18世纪末,英国官吏任用仍主要采用恩赐制、政党分肥制”“1853年底英国政府颁布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中建议:确立考试任用制度,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文官”,可知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与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推动、教育的普及、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科举制的借鉴等角度分析。(2)特点一问,根据

29、材料“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和典试委员会编制法案,由此确立了民国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可以得出以立法形式确立,法制化、制度化;根据材料“第一次文官高等考试”“考试分4次进行,3次笔试,1次口试”“或具有相当资格者,可免甄录试(考试前的一种非正式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选拔方式多样;根据材料“因袁世凯暴毙,政局混乱,此次考试录取194人中许多人未被任用。1919年10-11月举办了第二次文官高等考试,录取行政官员480名和外交官领事官10名”,可以得出受政局影响;根据材料“规定年满25岁的中国男子,在国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教育部指定的国外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学习3年以上,具有毕业文凭者才能

30、参加考试”等信息,可以得出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作用一问,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从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角度回答。故答案为:(1)原则:从恩赐制、政党分肥制等发展为更公平公正的考试任用制度。原因:代议制的建立与发展;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资本主义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提高(或公民文化政治素养的提高);启蒙思想的传播;对中国科举制的借鉴;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等。(2)特点:选拔方式多样;以立法形式确立,法制化、制度化;考试资格的严格限制;受政局的影响。作用:初步建立起近代文官法律制度的雏形,推动了人事制度近代化的进程;对南京国民政

31、府和当代公务员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19、(1)观点:首先阅读材料和问题,从三个观点中选择一个,明确下来,如选择观点,明确古代中国很早就形成了礼法并用、德法并举的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模式;确定观点后,综合材料一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展开阐述,如通过分析西周时期,在夏商法律制度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发展,提出“明德慎罚”,礼居于主导地位,法服从礼的指导,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之说;西汉时期,以“孝”治国,在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基础上继续强调德法关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为主,礼法并用,礼法由分立走向融合;唐律发展成为礼法结合的典范;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统治者都注重

32、道德教化,关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2)基本特征:根据材料二中“在同一社会内部各种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的共存和竞争”可知,司法管辖权和各种法律体系共存和竞争;根据“法律层面的多元论”可知,法律层面多元化;根据“法律的施行被委托给一伙特别的人们,他们或多或少在专职的职业基础上从事法律活动”可知,法律活动专业化、职业化;根据“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可知,强调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故答案为:(1)示例:观点:古代中国很早就形成了礼法并用、德法并举的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模式。西周时期

33、,在夏商法律制度基础上,提出“明德慎罚”,礼居于主导地位,法服从礼的指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汉时期,以“孝”治国,在维护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基础上,强调德法关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为主,礼法并用,礼法由分立走向融合;唐律发展成为礼法结合的典范;中国封建社会的历朝统治者都注重道德教化,关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在治理国家和社会中的作用。(2)基本特征:司法管辖权和法律体系共存和竞争;法律层面多元化;法律活动专业化、职业化;强调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20、料对17世纪是一个更大的不解之途的一部分的问题进行了解释,依据材料“新兴的资产阶级花了3个世纪的时间才获

34、得政治权力,并创造了引导产业革命的基本产权”可以提取产业革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分水岭的观点,结合英法美资产阶段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点等所学知识进行肯定论述;也可以结合所学的前述的这些知识点,从15前后-18世纪前后资本主义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上来进行论述。故答案为:看法:西方资本主义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阐述:1415世纪,西欧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西欧的“价格革命”,西欧国家物价飞涨,使得封建地主实力削弱,新兴的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早期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大量原始资本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18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之后,工业革命向其他西方国家扩展.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形成并得到了发展,如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席位,这为工业资本主义进-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综上所述,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后,在新航路开辟、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步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第 12 页 共 1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 > 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统编版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