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讲 双曲线1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当|PF1|PF2|2a|F1F2|时,P 的轨迹不存在.当|PF1|PF2|2a|F1F2|时,P 的轨迹为_2双曲线的第二定义:平面内到定点 F 与定直线 l(定点 F不在定直线 l 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 e(e1)的点的轨迹为双曲线曲线以 F1、F2 为端点的两条射线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1B.1 1 或 A方程()CA.x216 y248 y2 x29 27C.x216 y2 y248 9x2271D以上都不对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CA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C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考点
2、 1双曲线的定义例 1:已知三点 P(5,2)、F1(6,0)、F2(6,0)(1)求以 F1、F2 为焦点且过点 P 的椭圆的标准方程;(2)设点 P、F1、F2 关于直线 yx 的对称点分别为 P、F1、F2,求以 F1、F2为焦点且过点 P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1 上的点 P 到点(5,0)的距离为 15,则【互动探究】1设双曲线x2 y216 9P 点到(5,0)的距离是()DA7B23 C5 或 23D7 或 23解析:容易知道(5,0)与(5,0)是给出双曲线的焦点,P 是双曲线上的点,直接从定义入手设所求的距
3、离为 d,则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d15|2a8d7 或 23.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考点 2双曲线与椭圆的类比例 2:通过类比,可以发现椭圆与双曲线在学习方法和知识内容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请完成以下类比与证明: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互动探究】2如图 1221,已知点 A 为O 内一定点,点 P 为 O上一动点,线段 AP 的中垂线与直线 OP 相交于点 Q,则点 Q 的轨迹是椭圆;解:|QO|QA|QO|QP|OP|为一定值,根据椭圆的定义知点 Q 的轨迹是椭圆图 1221第十一页,编
4、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类比:已知点 A 为O 外一定点,点 P 为O 上一动点,线段 AP 的中垂线与直线 OP 相交于点 Q,则点 Q 的轨迹是_;双曲线 图 1222解析:如图 1222,|QA|QO|QP|QO|OP|为一定值,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点 Q 的轨迹是双曲线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考点 3求双曲线的渐近线解析:选 D,本题将解析几何与三角知识相结合,主要考察了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几何图形、几何性质、渐近线方程,以及斜三角形的解法,属中档题D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互动探究】C A3x4y0C4x3y0B3x5y0D5x4y0解析:利用
5、题设条件和双曲线性质在三角形中寻找等量关系,得出 a 与 b 之间的等量关系,可知答案选 C.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考点 4双曲线的离心率35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1)方法一用余弦定理转化,方法二用定义转化,方法三用焦半径转化;(2)点 P 在变化过程中,|PF1|PF2|的范围变化值需探究;(3)运用不等式知识转化为 a、b、c 的齐次式是关键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纠错反思:中点弦问题的存在性,在椭圆内中点弦(过椭圆内一点作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使这点为弦的
6、中点)一定存在,但在双曲线中则不能确定,所以求得结果应该加以检验.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例 6:(2010 年四川)已知定点 A(1,0)、F(2,0),定直线 l:的 2 倍设点 P 的轨迹为 E,过点 F 的直线交 E 于 B、C 两点,直线 AB、AC 分别交 l 于点 M、N.(1)求 E 的方程;(2)试判断以线段 MN 为直径的圆是否过点 F,并说明理由.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1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2已知以双曲线 C 的两个焦点及虚轴的两个端点为原点的四边形中,有一个内角为 60,则双曲线 C 的离心率为_.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七点 二十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