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内容要求:通过了解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举措,认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和主要问题;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1、背景: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经济异常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新情况,社会矛盾加剧。2、时间:年开始3、内容:(1)农业:以 代替余粮征集制;(2)商业:允许使用 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 ;(3)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 经营中小企业;(4)分配:实行 的工资制。4、意义:该政策从苏俄的_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 ,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 ,使国民经济 。1922年底,
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1921年粮食税雇佣劳动自由买卖自由贸易资本家按劳取酬国情积极性工农联盟稳步发展苏联沙俄(二月革命前)苏俄(1917年11月1922年)苏联(1922年1991年)材料一:1920年底,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1920年至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民死于饥饿,出现了人吃人的惨状。材料二:1921年春,在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发生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更为严重的是,2月28日发生了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参加
3、叛乱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的情绪反映了农民是何等的不满。解读一: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国内战争后苏俄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连年的战争;自然灾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解读二: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特点)农业余粮收集制(除口粮、种子粮以外一切余粮收归国有)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自由贸易工业大中小
4、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分配由国家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提高了企业积极性,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于提高劳动者积极性强制性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特点: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品经济。粮食产量增加工业生产恢复 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象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拄着拐杖走动了!”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解读三:新经济政策的影响苏俄经济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到新经济政
5、策给我们什么启示?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时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要关注民生问题。二、社会主义工业化:(1)开始时间:年(2)过程: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3)成就:由落后的 变成了强大的 。(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4)特点:优先发展 ;在 下完成;(2)评价: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 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的经济体制 。三、农业集体化:(1)开始时间:20世纪30年代初(2)背景:1927年底到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
6、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定用 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3)措施:开展消灭_的运动;政府从多方支持 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4)影响: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和劳动力;但农民利益受到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农业国工业国重工业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日益僵化行政手段富农192819371926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集体农庄以牺牲农业发展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材料: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
7、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大国崛起据材料指出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解读四:苏联工业化的背景和特点外:受帝国主义的威胁;内:工业落后。材料:斯大林认为,苏联已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政权,可以依靠政权力量,加快经济发展。从轻工业开始的工业化道路是一条漫长的发展途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作法。苏联不应走这条旧路。可以从发展重工业开始自己的工业化。因为苏联的重要企业都是国家所有的,政府可以通过指令性计划,调动大部分人力物力资源去发展重工业、国防工业。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上卷斯大林认为应该怎样发展苏联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计划经济漫画:片面
8、的经济漫画:片面的经济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解读五: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和问题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成就: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原因: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等;四、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1)标志:年,苏联 公布,(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苏联模式形成。(2)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和 的政治体制。(3)评价: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较短时间内实
9、现了工业化,也为苏联军民夺取_ 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由于没有 ,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 ,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1936新宪法反法西斯战争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尊重经济规律体制障碍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性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企业没有主动性。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材料一:苏联用不到2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过去用了50年到100年所走过的道路。大国崛起 材料二:“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英国首相丘吉尔 材料三:对俄国人民来说,五年计划是
10、一件福祸兼有的事情它们使国家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强大起来,从而大大有助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败希特勒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解读六:苏联模式的评价行业增长/倍年均增长速度%重工业18.421.2轻工业6.24.1农业0.261.5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践踏了民主和法制;没有尊重经济规律;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解读七:比较列宁与斯大林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特点项目列宁斯
11、大林政策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制定和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农庄影响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成特点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遵循经济规律,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不遵循经济规律,用行政手段
12、管理经济。解读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有何不同?苏联模式中国特色模式所有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工业化道路农业发展道路单一的公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农业集体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国情出发,适应生产力水平。经济政策要因时而异,适时调整。经济建设要遵循经济规律。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设,依法治国。任何改革和政策的调整都应当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1(2022江苏盐城17)1922年,列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现在,农民精力充沛地、废寝忘
13、食地重整自己的耕地,修复自己的农具、房舍、各种设施。”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A十月革命的胜利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D农业集体化的开展2(2022江苏泰州44)列宁多次指出,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后的几年内,俄国农村的灾难并不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而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够所引起的。这一认识推动了苏俄(联)()A实施新经济政策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 D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业化3(2022湖南长沙10)斯大林认为,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资本主义工业化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社会主义则是从重工业开始;工业化必须高速度,因为帝国主义仇视社会主义,战争不可避免,需要建立起强大的物质基础
14、。基于这一认识,苏联()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施两个五年计划 D成立“华约”组织4(2022广西贺州13)图表为19131937年苏联(俄)工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导致19251937年工业产值数据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苏联()A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B实行自由贸易C推行余粮征集制 D实施国家工业化5(2022安徽省13)19251927年夏季之前,苏联连续三年粮食丰收。然而,1927年底之前国家仅征收到240万吨粮食,为计划征收数量的52%。为解决这一问题,苏联推行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垦荒运动6.右图为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导致其变化的原因是()A十月革命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D斯大林模式7.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这一模式表述正确的是()A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尊重经济规律并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C为夺取十月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