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小鲤鱼跳龙门导读课课时31总课时总第:日期教学目标1.对作者金近有所了解,感受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2.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3.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会按照计划阅读整本书。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人物形象有初步的认识。教学难点1.对作者金近有所了解,感受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2.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会按照计划阅读整本书。教学准备课件,童话书小鲤鱼跳龙门预习要求准备好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质疑激趣孩子们,当我们拿到一本新书,应该先读什么呢?二、读封面1.读封面了解信息当我们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应该先看封面。拿起你的新书
2、,看你新书的封面,看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2.读封面猜测内容再看封面,封面上还有书的题目,还有一幅画,仅凭书名和图画,你觉得这本书讲了什么?三、读作者读作者简介,了解作者,激发孩子们对作者的仰慕之情。四、读目录1.从目录你知道了什么?有多少个故事? 2.你觉得哪个故事可能讲的什么?3.你最想读哪个故事?五、小鲤鱼跳龙门导读激趣远远的青山,静静的小河,红红的桃花,嫩嫩的杨柳;燕子上下翻飞,彩蝶翩翩起舞,蜜蜂闻着花香穿梭,低吟浅唱,蜻蜓的菖蒲丛中轻轻掠过好美的童话世界啊!在这奇幻美妙的童话世界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鲤鱼这可不是一群普通的小鲤鱼呀!这是一群怎样的小鲤鱼呢?他们不普通在哪里呢?让我们走
3、进这本书,去细读这个故事吧!出示计划表格,指导学生按照计划阅读,并试着完成阅读单。六、布置阅读今天回家把这个故事细细地读一读,下节课我们再一起交流。七、板书:小鲤鱼跳龙门 读封面 读作者 读目录读故事教后记(第 篇)课 题小鲤鱼跳龙门交流课课时32总课时总第: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学生阅读进度,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2.在对人物形象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故事聊一聊。3.学会理清故事脉络、品味语言、捕捉细节等读书方法。教学重点在对人物形象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故事聊一聊。教学难点学会理清故事脉络、品味语言、捕捉细节等读书方法。教学准备课件,童话书小猪唏哩呼噜预习要求在家
4、里认真读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初读反馈,交流感受1.表扬在初读过程中认真读书,阅读单完成的好的孩子。2.请初读中表现突出的孩子介绍故事。3.同学间交流故事的有趣之处。二、理清脉络,学习方法1.激趣:怎么样才能把最有趣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呢?2.要把故事讲清楚,我们可以用列小标题的方法记录情节。推进式:(以小鲤鱼跳龙门为例)鲤鱼奶奶给小鲤鱼们讲了一个鲤鱼祖先跳龙门的故事,小鲤鱼们听了,就想去跳龙门。 在金色小鲤鱼的带领下,瞒着奶奶,出发去找龙门了。 大螃蟹帮助鲤鱼们剪掉拦路的水草 。 在领头的金色鲤鱼的指挥下跳过桥 请燕子给奶奶和爸爸妈妈捎信。 3.品味语言(1)这个
5、故事中哪些句子你特别喜欢(优美、有趣) (2)交流(3)这些句子你可以记下来,如果能讲出来,能为你的故事增色不少哦。4.捕捉细节(1)讲这个故事时有哪些细节肯定不能丢,请你找一找,写一写。(2)交流三、说明要求,准备讲述四、做好了以上的准备,我们要讲好一个故事就胸有成竹了,老师给你们几天的准备时间,对照着书和阅读单,准备好要讲的故事。教后记(第 篇)课 题小鲤鱼跳龙门分享课课时33总课时总第:日期教学目标1.在对书中的形象、情节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用讲故事、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书中的人物。2.能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激发学生持续阅读的兴趣,阅读作家写的其他故事
6、。教学重点在对书中的形象、情节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用讲故事、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近书中的人物。教学难点能对感兴趣的人物有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学准备课件,童话书小鲤鱼跳龙门预习要求在家里认真读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教学过程二次修改、旁注一、热身竞赛,检查阅读情况小鲤鱼跳龙门这本书同学们已经读完了,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我们请来了书中的主人公小鲤鱼,它想来考考大家。分小组答题:1.帮小鲤鱼剪掉水草的是:A 大虾 B 螃蟹 C乌龟2.鲤鱼们跳过“龙门”,请( )带信给鲤鱼奶奶,让奶奶也过来?A 布谷 B 螃蟹 C 燕子4.领头的金色小金鱼跳过小桥了吗? A 没跳过 B 跳过了5.鲤鱼奶奶说,鲤鱼跳过龙门后,能变成什么? A 变成龙 B 变成虎6.龙门像什么?找找相关的句子。二、畅所欲言,品味主角1.分组讲故事。2.分组表演故事。三、续编故事1.小鲤鱼请燕子帮她带话,让他全家都搬到这里来,接下来,他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2.今天我们讲了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我们就来做一个龙门,请你按照提示完成。也可以利用彩泥,捏出几只小鲤鱼的好伙伴,为它加油助威。四、推荐同类书籍,激发阅读兴趣看,作者金近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故事呢。你最想读哪一本?课后你们可以去读一读。教后记(第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