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ziliao2023 文档编号:6831194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六章第六章 童年期心理的发展童年期心理的发展n童年期是指儿童从6、7岁到岁到11、12岁岁这一时期,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学习成为儿童的主导活动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又称为学龄初期或小学期。n 第一节第一节 童年期的学习童年期的学习 一、童年期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一、童年期儿童学习的一般特点n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n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n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和强制性n 2学习兴趣学习兴趣 n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兴趣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n 第一,第一,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在整个童

2、年期内,儿童最初对学习的过程和学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更感兴趣。n 第二,第二,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在整个童年期内,儿童的学习兴趣从不分化从不分化到到逐渐分化逐渐分化。n第三,第三,在整个小学期内,儿童对有关在整个小学期内,儿童对有关具体事物和经验具体事物和经验的知识的知识较有兴趣,而对有关较有兴趣,而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趣在初步发展着。n第四,第四,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游戏因素游戏因素在儿

3、童学习兴在儿童学习兴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趣上的作用逐渐降低。n 3学习态度学习态度n童年期儿童的学习态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 (1)对教师的态度n教师对低年级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中年级以后,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了选择性变化,他们只对那些教学好、公正、风趣并对儿童表现出爱心和耐心的教师表现偏爱。n(2)对作业的态度对作业的态度n 初入学儿童初入学儿童还没有很强的作业意识,不能对作业表还没有很强的作业意识,不能对作业表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忘记做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忘记做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二年级二年级以后才逐渐地建立起较稳固的作业意识,能按以后

4、才逐渐地建立起较稳固的作业意识,能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时、认真地完成作业。n(3)对评分的态度对评分的态度n 从小学开始,儿童开始认识到评分的意义,很重视从小学开始,儿童开始认识到评分的意义,很重视自己的分数,把它看成衡量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随自己的分数,把它看成衡量自己学习好坏的标准;随着年级的增高,儿童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着年级的增高,儿童逐渐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社会义务,把把好分数好分数看成是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良好表现。看成是完成这一社会义务的良好表现。第二节第二节 童年期认知的发展童年期认知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广度增加(一)记忆广度增加n数字记忆广度与成

5、人接近数字记忆广度与成人接近(二)记忆发展特点(二)记忆发展特点1.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主要方式有意识记超过无意识记成为记忆主要方式2.意义识记逐渐占主导意义识记逐渐占主导3.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词的抽象记忆发展速度超过形象记忆(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三)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n主要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策略主要记忆策略是复述和组织策略n组织策略包括归类和系列化组织策略包括归类和系列化(四)元记忆(四)元记忆对记忆过程的知识与认知对记忆过程的知识与认知n对自我的知识对自我的知识n对记忆任务的知识对记忆任务的知识n对记忆策略的知识对记忆策略的知识 n二、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

6、本特点二、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n第一,第一,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在整个童年期,儿童的思维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抽象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n第二,第二,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思维过渡,存在着一个“关键年龄关键年龄”10岁左右岁左右。n第三,第三,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到小学高年级,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逐渐完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不仅已能进行具体形象思维,还能进行抽象逻辑儿童不仅已能进行具体形象思维,还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表现

7、出了思维,而且表现出了辩证思维辩证思维的萌芽。的萌芽。n二、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二、童年期儿童思维形式的发展n 1概括能力的发展概括能力的发展 n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童年期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阶段:n (1)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n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小学低年小学低年级级儿童,即儿童,即78岁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岁儿童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水平。这一水平。n(2)形象抽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n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

8、性既有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部的直观形象特征,又有,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内部的本质特征。就其发展。就其发展趋势而言,直观形象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内在本质趋势而言,直观形象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内在本质特征的成分增多。特征的成分增多。小学中年级小学中年级,即,即810岁儿童岁儿童 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概括水平。这一水平是从形的概括能力主要处于这一概括水平。这一水平是从形 象水平向抽象水平的过渡形态。象水平向抽象水平的过渡形态。n(3)本质抽象水平本质抽象水平n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是以事物

9、的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初步地接近科学为主,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概括。n2.推理的发展推理的发展n童年期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童年期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不同的推理形式中。n1、直接推理、直接推理 n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 下趋势:下趋势:n第一,童年期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童年期儿童直接推理能力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年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年级为第三阶段。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

10、。级为第三阶段。发展的加速期在四、五年级之间。n 第二,童年期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第二,童年期儿童掌握不同形式的直接推理是不同步的。n2演绎推理演绎推理 n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表现出如下特点:下特点:n第一,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语言材料的演绎推理能力尚第一,小学低年级儿童对语言材料的演绎推理能力尚未形成,表现为重复前提型或自由联想型。未形成,表现为重复前提型或自由联想型。n第二,中年级儿童开始出现根据前提进行推理的能力,第二,中年级儿童开始出现根据前提进行推理的能力,但还不能纯粹地按命题进行推导,往往受实际的知识但还

11、不能纯粹地按命题进行推导,往往受实际的知识经验的干扰,表现为经验的干扰,表现为“实际实际”理由型。理由型。n第三,三、四年级已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演绎推理,他们所进行的演绎推理是不完全的、不展开的。但小学高年级儿童开始按前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导,表现为“命题演绎型”。n3归纳推理归纳推理 n童年期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也经历了多级水平,最初童年期儿童的归纳推理能力也经历了多级水平,最初儿童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常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吸引,儿童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常被一些非本质的东西所吸引,常常孤立地看待个别事实和现象,所以他们虽然可以常常孤立地看待个别事实和现象,所以他们虽然可以解释个别现象,却不能用归纳推理

12、来确定一般规律和解释个别现象,却不能用归纳推理来确定一般规律和定理,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定理,以致得出不正确的结论;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及教学的作用,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则开始在增长及教学的作用,到小学高年级时,儿童则开始在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许多个别现象中概括出本质的因果关系,并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得出结论。n 4类比推理类比推理n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类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年龄阶段性差异,小学低年比推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年龄阶段性差异,小学低年级类比推理能力较低,平均正确人数比

13、率仅有级类比推理能力较低,平均正确人数比率仅有20,小学中年级这一比率发展到小学中年级这一比率发展到35,而小学高年级则达,而小学高年级则达到约到约60;各年龄阶段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各年龄阶段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n教育条件的好坏显著地影响类比思维发展的水平,差教育条件的好坏显著地影响类比思维发展的水平,差校高年级学生的正确类推率还停留在好校低年级学生校高年级学生的正确类推率还停留在好校低年级学生的水平上。的水平上。3.思维结构的特点思维结构的特点n掌握了守恒n思维具有可逆性n补偿关系认知4.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n类别体系化n序列化n 第四节 童年期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n一、

14、自我意识的发展n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童年期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表现出以下趋势:出以下趋势:n第一,第一,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三年级处于上升时期上升时期,其,其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中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二年级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n第二,第二,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从小学三年级到小学五年级处于平稳阶段平稳阶段,其,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年级间无显著差异;n第三,第三,从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由于青春期的临从小学五年级到小学六年级,由于青春期的临近,又开始进入

15、近,又开始进入第二个上升期第二个上升期。n 1自我概念 n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体现在对自己各方面特点的认识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体现在对自己各方面特点的认识能力上。能力上。n总的说来,童年期儿童对自我的描述是从总的说来,童年期儿童对自我的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外部特征向比较抽象的心理特征过渡的。如在回答的。如在回答“我是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时,这个问题时,低年级低年级儿童往往从姓名、年儿童往往从姓名、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龄、性别、家庭住址、身体特征和活动特征方面进行描述;而到了描述;而到了小学高年级小学高年级,儿童则开始试图根据品质、,

16、儿童则开始试图根据品质、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内在特征对自己进行描述,但是,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内在特征对自己进行描述,但是,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自己的认识仍带有很大的的具体性和绝对性具体性和绝对性。n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n自我评价的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判定:自我评价的水平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判定:n评价的独立性。评价的独立性。n评价的概括性。评价的概括性。n评价的广泛性。评价的广泛性。n评价的稳定性。评价的稳定性。n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进入小学后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大量的研究表明,儿童进入小学后自我评价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发展:n第一,第一

17、,从从顺从别人的评价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价,自我评价的,自我评价的独立性独立性随年级而增高;随年级而增高;n第二,第二,从从比较笼统的评价比较笼统的评价到对到对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进行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比较具体的评价;比较具体的评价;n第三,第三,开始出现对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倾向;进行评价的倾向;n第四,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自我评价总的发展趋势是从是从具体性向抽象性具体性向抽象性、从、从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外显行为向内部世界过渡;过渡;n第五,第五,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小学生自我评价的稳定性稳定

18、性逐渐提高。逐渐提高。n二、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二、社会交往的发展特点n社会交往的成功与否往往会对儿童的个性及其认知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主要包括与同伴的交往、与父母的交往、与教师的交往等等。n(一)与父母的关系 n在儿童的众多社会交往中,与父母的关系在其成长发展中仍具有重要作用。父母主要通过对儿童的态度、家庭教育气氛等,对儿童的个性产生影响。n许多研究表明,进入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许多研究表明,进入小学后,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着变化,表现在:着变化,表现在:n第一,第一,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了变化;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时间及内容发生了变化;n第二,第二,父母在儿童教

19、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了变化;发生了变化;n第三,第三,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儿童与父母间的冲突减少;n第四,第四,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父母的控制模式发生了变化。n 麦克斯白麦克斯白(Macceby)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行为控制模式的三阶段论:模式的三阶段论:n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父母控制,父母控制,6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岁以前,大部分决定由父母作出;母作出;n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共同控制共同控制,612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岁,父母与儿童一起协商解决一些问题;协商解决一些问题;n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儿童控制

20、儿童控制,12岁以后,儿童自己作出岁以后,儿童自己作出更多的重要决定。更多的重要决定。n(二)与同伴的关系与同伴的关系n 在小学阶段,儿童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时间很多,发展了同伴间的友谊。在这一时期,儿童较喜欢与同性别的儿童一起玩,而且不同性别的儿童彼此之间有着不同的地盘,而这种行为是具有高度仪式化与刻板化的。儿童平行的伙伴关系随着年龄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n 1、友谊的发展、友谊的发展n友谊是建立在相互依恋基础上的个体间持久的亲密关系。友谊是同伴关系的高级形式。n童年期儿童非常重视友谊关系,其意义在于:朋友为儿童提供学习上的相互帮助;社会交往中的相互支持;情感上的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

21、增加快乐和兴趣等。童年期的友谊为以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n 对友谊的认知对友谊的认知n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友谊概念的认知上发生着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友谊概念的认知上发生着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n 第一,第一,在儿童早期时,只根据一些在儿童早期时,只根据一些表面的行为和关系表面的行为和关系,如在一起游戏、互赠小礼物等,来断定是否存在友谊,如在一起游戏、互赠小礼物等,来断定是否存在友谊,后来发展到能把友谊视为后来发展到能把友谊视为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更抽象的相互关心、互享情感和思想、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和思想、互相安慰的内在关系。n 第二

22、,第二,儿童最初的友谊只集中在儿童最初的友谊只集中在“我我”的感受及满意的感受及满意度方面,是一种自我中心的度方面,是一种自我中心的单向关系单向关系,后来发展成为一,后来发展成为一种互为满意的种互为满意的双向关系双向关系。n 第三,第三,从最初的那种从最初的那种暂时的、只能共享友情的暂时的、只能共享友情的关系,关系,发展到发展到能经受住时间和冲突考验的能经受住时间和冲突考验的关系。关系。n儿童友谊认识发展的几个阶段:儿童友谊认识发展的几个阶段:n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35岁,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短期游戏伙伴关系阶段阶段。儿童儿童还还没有形成友谊没有形成友谊的概念,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的概念

23、,儿童间的关系只是暂时的游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与实利、物质属性或邻近性戏关系,朋友的意义更多与实利、物质属性或邻近性相联系。相联系。n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69岁,岁,单向帮助关系单向帮助关系阶段,要求朋友阶段,要求朋友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把能顺从自己的人能服从自己的愿望,如在游戏中,把能顺从自己的人当成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当成朋友,否则就不是朋友。n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912岁,岁,双向帮助双向帮助阶段,能做到合作阶段,能做到合作和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和互惠,具明显的功利性特点。n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12岁以后,岁以后,亲密的共享亲密的共享阶段,可以做到阶段,可以做到

24、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相互分享、帮助,共同解在心理上互相信任和支持,相互分享、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决问题。n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n儿童选择朋友是一种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阶段选择朋友儿童选择朋友是一种相互关系,不同年龄阶段选择朋友具有其倾向性。具有其倾向性。n其一,相互接近:其一,相互接近: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客观条件使儿童具有较多的接触机会,如座位靠近、近邻、双方家长为朋友等。幼儿多以这类如座位靠近、近邻、双方家长为朋友等。幼儿多以这类因素结交朋友,其所占比率约为因素结交朋友,其所占比率约为50,小学低年级占,小学低年级占30%左右。左右。n其二,行为、

25、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其二,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以儿童自身以儿童自身特点为主要因素选择朋友,他们相互有好感,在学习和特点为主要因素选择朋友,他们相互有好感,在学习和行为特点方面具有某种趋同性。小学儿童主要依这类因行为特点方面具有某种趋同性。小学儿童主要依这类因素择友,所占人数比率约为素择友,所占人数比率约为5065,其中尤以二、,其中尤以二、三年级最多。三年级最多。n其三,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其三,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择友中注重学习、行为特择友中注重学习、行为特点以及品质特征和心理协调。依这类因素择友的儿童,点以及品质特征和心理协调。依这类因素择友的儿童,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低

26、、中年级约占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小学低、中年级约占20,小学,小学高年级占高年级占35,初中和高中增到,初中和高中增到4060。n其四,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其四,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在社会环境和工作集体在社会环境和工作集体中选择协同合作好、关系协调者作为择友对象,以这类中选择协同合作好、关系协调者作为择友对象,以这类因素择友的小学儿童约占因素择友的小学儿童约占10,中学生约占,中学生约占15,其,其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多。n2、开始形成同伴团体、开始形成同伴团体n有组织的集体(班集体)n自发的团体n亲社会团体n非社会团体n反社会团体n小学儿童非常重视伙伴和自己在伙伴集团

27、中的地位。小小学儿童非常重视伙伴和自己在伙伴集团中的地位。小学学班集体中伙伴集团的形成班集体中伙伴集团的形成是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的,是经历一定的发展过程的,有的研究者将这一过程分为三种关系期。有的研究者将这一过程分为三种关系期。n(1)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依从性集合关系期n小学一年级儿童在踏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的初期,要经小学一年级儿童在踏入学校这个新的环境的初期,要经历许多与幼儿园不同的新的体验,许多孩子产生陌生感、历许多与幼儿园不同的新的体验,许多孩子产生陌生感、不适应感和不安全感。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不适应感和不安全感。在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依从作为权威人物的教师依从作为权威人物

28、的教师就成为这个时期特征。他们的就成为这个时期特征。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处于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尚处于薄弱地位。薄弱地位。n(2)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平行性集合关系期n 二年级开始,儿童之间通过非常活跃的活动交往,通过二年级开始,儿童之间通过非常活跃的活动交往,通过学习生活和各种集体组织的交流,不同个体在班集体中学习生活和各种集体组织的交流,不同个体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分化,他们开始按照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分化,他们开始按照接近关系、外在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雷同性因素相似性以及个人需求的雷同性等,组成团伙并经常等,组成团伙并经

29、常在一起活动。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与伙伴协同的社会在一起活动。于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与伙伴协同的社会交往趋势。交往趋势。n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又分为平行性集合关系期又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在初期开始水平分化,形成在初期开始水平分化,形成 23个人的伙伴集合关系;个人的伙伴集合关系;在中期多数儿童都进入在中期多数儿童都进入34个人的伙伴集团;后期成为个人的伙伴集团;后期成为部分集团形成期,各小伙伴集团联合共同结成班级整体。部分集团形成期,各小伙伴集团联合共同结成班级整体。n(3)整合性集合关系期整合性集合关系期n到了小学五六年级,儿童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到了小学

30、五六年级,儿童伙伴社会交往倾向更加突出。这个时期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他们更注这个时期对父母和教师的依从关系明显下降,他们更注重的是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重的是朋友之间所共有的价值观,更关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n研究表明,对同伴的依存性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六年研究表明,对同伴的依存性从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六年级一直表现上升趋势,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级一直表现上升趋势,五六年级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在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各伙伴集团均以班集体为峰期。在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各伙伴集团均以班集体为中

31、心形成大的团体,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共同遵中心形成大的团体,儿童的班级团体意识更强,共同遵守班级行为规范,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守班级行为规范,维护班集体的荣誉。3、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n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研究者按在同伴交往中的人气特点人气特点将儿童分为三种:将儿童分为三种:n(1)受欢迎的儿童:受欢迎的儿童:一般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一般受欢迎的儿童学习成绩好;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有主见、独立活动能力强;热情、乐于助人;善于交往并易于合作。往并易于合作。n(2)不受欢迎的儿童:不受欢迎的儿童:通常不受欢迎的儿童往往具通常不受欢迎的

32、儿童往往具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有攻击性,对人不友好;不尊重同伴,缺乏合作精神;常出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常出些不良主意和恶作剧。n(3)受忽视的儿童:受忽视的儿童:这些儿童多表现为退缩、安静;这些儿童多表现为退缩、安静;有依赖性或顺从性;它们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有依赖性或顺从性;它们既不为同伴所喜欢,也不被同伴所讨厌。同伴所讨厌。n(三)师生关系(三)师生关系n1.对教师的态度对教师的态度n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儿童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在小学阶段,教师在儿童心目中具有绝对的权威,这种权威性甚至要高于父母。对教师的要求,他们几乎是无权威性甚至要高于父母。对教师的要

33、求,他们几乎是无条件地服从,对教师的判断,他们很少怀疑,在这一时条件地服从,对教师的判断,他们很少怀疑,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比较友好。期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比较友好。n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有关调查研究表明,84的小学生的小学生(低年级小学生为低年级小学生为100)认为要听教师的话。然而,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评价能认为要听教师的话。然而,随着儿童独立性和评价能力的增长,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有力的增长,他们对教师的态度开始变化,开始对教师有所评价,对不同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所评价,对不同教师表现出不同的喜好。n2.教师的期望n教师的期望对学生也有广泛的影响。如果教师以

34、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能促进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n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1 1、儿童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儿童自闭症的基本概念儿童自闭症的基本概念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弥散性)发育障碍,在我儿童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弥散性)发育障碍,在我国很多人把它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对儿童成长有国很多人把它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对儿童成长有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严重影响的发展性障碍。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可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综合症。其主要症状可包括人际关系的隔离、语言的困难以及行为障碍等。困难

35、以及行为障碍等。几种典型的发展性障碍几种典型的发展性障碍儿童自闭症的诊断方法儿童自闭症的诊断方法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残障。对发展性残障的诊断,自闭症是一种发展性残障。对发展性残障的诊断,传统上一般包括医学测试和临床观察两种模式。传统上一般包括医学测试和临床观察两种模式。世界各国在自闭症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标准是世界各国在自闭症诊断过程中常用的标准是国际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疾病分类手册(第十版)和美国和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与统计手册(第四版)的有关定义和诊断标准。的有关定义和诊断标准。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社会交往方面的严重其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一,社会交往方面的

36、严重障碍;二,沟通交往方面的严重障碍;三,行为兴障碍;二,沟通交往方面的严重障碍;三,行为兴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趣和活动方面的狭窄刻板和重复性质。儿童自闭症的干预与防治儿童自闭症的干预与防治n对儿童自闭症的行为干预包括行为教育法和行对儿童自闭症的行为干预包括行为教育法和行为矫正法。前者侧重对适应行为的系统培养;为矫正法。前者侧重对适应行为的系统培养;后者注重于对问题行为的矫正和治疗。后者注重于对问题行为的矫正和治疗。自闭症儿童预后情况及策略自闭症儿童预后情况及策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自闭症被认为是一种终生性残障,在得不到有廛有效治疗的情况下,

37、自性残障,在得不到有廛有效治疗的情况下,自闭症发展预后前景确实很不乐观。闭症发展预后前景确实很不乐观。自闭症是一种很难治愈的发展性残障,但我们可以通自闭症是一种很难治愈的发展性残障,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特别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发展与他人过一些特别的心理和行为干预,帮助患者发展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发展有效的沟通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处交往的能力,发展有效的沟通能力,教会他们怎样处理日常生活和自主生活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能自食理日常生活和自主生活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能自食其力的人。其力的人。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及早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父母及早发现治疗;要克服挫

38、折情绪,接受孩子的发展性障碍,发现治疗;要克服挫折情绪,接受孩子的发展性障碍,与孩子从简的交流开始,了解孩子的问题,促进孩子与孩子从简的交流开始,了解孩子的问题,促进孩子基本技能的发展。基本技能的发展。2、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i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一般所说的儿童多动症和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即我们一般所说的儿童多动症和少儿多动症,在医学界一般根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英儿多动症,在医学界一般根据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英文第一个字母,把它简称为文第一个字母,把它简称为ADHD,是儿科医生、家庭,是儿科医生、家庭

39、医生、神经科医生及精神科医生治疗得最多的精神障碍。医生、神经科医生及精神科医生治疗得最多的精神障碍。ADHD一般出现在一般出现在7岁以前,在美国,儿童的发病率在约岁以前,在美国,儿童的发病率在约在在517,其中至少有,其中至少有70的患者病情将延续至青少的患者病情将延续至青少年期。大约一半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在成年时仍有症状,年期。大约一半的儿童多动症患者在成年时仍有症状,在成年人中的比例大约在在成年人中的比例大约在35。在。在ADHD患者中,男患者中,男性要比女性多,也许女性也存在注意障碍,可能被发现性要比女性多,也许女性也存在注意障碍,可能被发现的相对少一些。的相对少一些。ADHD产生的可能原

40、因(目前并不能确认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产生的可能原因(目前并不能确认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了ADHD):也许在幼年时期,在生产时有损伤;也许在幼年时期,在生产时有损伤;也许母亲在怀孕其或者母婴期母亲饮酒等;也许母亲在怀孕其或者母婴期母亲饮酒等;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家族病史;也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或家族病史;或者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问题等,也许和神经问题有关。或者是神经发育过程中的问题等,也许和神经问题有关。ADHD儿童也存在着许多共病的成份,大约有儿童也存在着许多共病的成份,大约有30到到50的的ADHD存在着反社会人格倾向、学习困难、忧郁、双向存在着反社会人格倾向、学习困难、忧郁、双向情感障碍等,因此

41、要确诊是否患有情感障碍等,因此要确诊是否患有ADHD是十分困难的。是十分困难的。ADHD的预后的预后(1 1)IQIQ较高,那些聪明的孩子,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较高,那些聪明的孩子,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更容易领会治疗师的意图;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也更容易领会治疗师的意图;(2 2)行为问题较少的人预后要好一些;)行为问题较少的人预后要好一些;(3 3)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预后较好;)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预后较好;(4 4)家庭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预后要好一些。)家庭没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预后要好一些。n行为家庭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学习理论,具体方法有兴行为家庭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学习理论,具体方法有兴味塑造、代币强化等。味塑造、代币强化等。n药物治疗对药物治疗对ADHD有较好的效果。事实上,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事实上,药物治疗ADHD是儿童精神科用药中研究得最广泛最深入的一是儿童精神科用药中研究得最广泛最深入的一类。类。n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是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是ADHD治疗的基本模式。治疗的基本模式。ADHD的治疗方案是行为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治疗方案是行为家庭治疗和药物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发展心理学4童年期心理的发展课件.ppt)为本站会员(ziliao20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