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传记类)文言文传记专题复习及阅读技巧 文言文人物传记是一种以记叙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一般都要写到下列内容:传主的姓名、字号、朝代和籍贯,传主的官职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工作地点及其变动情况,传主的主要政绩、成就、特长、特点,传主生前和死后受到的封赏,等等。一、分析历年真题:1从体裁上说,选文均为史传作品。主要以叙述为主,议论较少,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简洁。选文主要出自史记汉书后汉书新五代史新唐书晋书资治通鉴元史明史等。2从内容上说,选文主人公多为正面形象。选文主人公大多为有声名的文臣武将,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简历和突出事迹。文章思想性强,选文一般突出人物敬业
2、奉公的品行和卓异的才能。二、传记类文本的四大读点:一是人物:传记人物为谁?哪一个朝代?还涉及哪些人?二是职官:此类文本的人物多是官员。要搞清楚他任何职?朝中官还是地方官?几度升黜?三是事件:要弄清楚文中写了什么事:孝义?勤学?清廉?爱民?抗上?等等,一共写了多少件事?四是品格:文本的主人公多为正派人物,而题目要求“筛选”和“提取”的信息,又往往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良好品格。三、三次审读,完成解题:(一)初读文章、明确梗概。1、弄清其人其事:勾画出文中出现的地名、人名、官名,弄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概括了解其人其事。2、疏通语句:添加出文段中部分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二)再读文章、推断文意。1、方法
3、:利用好文言的命题自身的题干,或正或错都是提示,有助于你对文意的推断。2、要素:弄清叙事脉络,即何人在何地做了何事,结果怎样,有何后果或影响,这些事能表现主人公怎样的品质或才能。3、语言:结合全篇推敲第一步中添加的省略部分是否合适。(三)核对文章、完成答题。一、客观题部分1.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2.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3.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
4、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二、主观题部分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
5、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1.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2.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3.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1.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2.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
6、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断句和翻译。用“/”给问段断句 技巧分析1.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2.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3.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
7、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4. 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
8、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2)翻译下面的句子 技巧归纳1.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2.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
9、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补充:文言文阅读的文章体裁都是人物传记,掌握好这类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能有助于学生读通读懂文言文。现将这类重点词语归类如下,供学生和教师复习时参考。五、传记类文学常识:(一)关于职务的文言词语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1)表任命的:征、辟、察、举、拜、召
10、、荐、除、进、称、补、作、为、就、授、封2)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起、迁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 任以官职;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 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迁、转、调、徙、补、改、放、出、出官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第三类:兼职、代理的词语:兼、领、署、权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署:代理,暂时担任; 权:暂代官职。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1)
11、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出、诎(黜)2)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3)表恢复的:复、还4)表辞去的:辞、致仕、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 贬:降职;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第五类: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知、行、主1表示有才能或因才能被看重(不重用)类的词语:(1)以称:因为某些才能而被人称赞。 例:(毛玠)少为县吏,以清公称。(三国志毛玠传)(2)以闻:因为某些才能而闻名。 例: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12、3)异:认为才能奇特。 例:太祖定荆州,闻其为张羡谋也,异之,辟为丞相掾主薄。(三国志魏书恒二陈徐卫卢传)(4)见知:被人所知。 例:(田单)为临淄市掾,不见知。表示才能遭嫉妒或受迫害类的词语。(1)害:嫉妒。 例:冯敬之属尽害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短:说某人的坏话。 例:遭幸臣程元振、鱼朝恩短毁。(新唐书郭子仪列传)(3)隙:与某人有隔阂。 例:融与郗虑有隙。(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4)刺:指责。 例:刺诸县短长。(96年高考卷)(5)衔:恨。 例:遣吏部尚书宋璟于门下过官,知古衔之。(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6)疾:憎恨、嫉忌。 例:由是知名,而为州家所疾。(三国志吴书刘繇太史慈士燮
13、传(7)劾:弹劾,揭发罪状。 例:乃劾富民父子数人共杀女奴。(资治通鉴宋纪十五)(8)贾祸:招来祸患。 例: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2表示办案或犯罪遭审判类的词语。(1)坐:因犯错而定罪。 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例:滂坐系黄门北寺狱。(后汉书党锢列传) 晋人使与邾大夫坐。(左传昭公二十三年)(2)案(按):考察、审问。 例: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同上)(3)论:判罪。 例:论守独石、内官弓胜田猎扰民。(明史列传第六十五)(4)当:定罪。 例:顺等罪当死,勿论。(明史于谦传)(5)狱:案件。 例:若水独疑之,留其狱数日不决。(续资治通鉴)(6)牒:文书。 例: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3表
14、示要求辞官回家的词语。(1)乞骸骨:告病告老请求退休。 例:莽上疏乞骸骨。(汉书王莽列传第六十九上)(2)致仕:请辞官回家。 例:乾统初,(杨绩)乞致仕,不许。(辽史列传第二十七)(3)归养:回去奉养父母。 例:独子无兄弟,归养。(信陵君窃符救赵)(二)常见职官的文言用词武官: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中央文官: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地方文职:太守、刺史、长史、别驾、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丞相:相
15、当于宰相。(2)三司:太尉(军事首脑)、司徒、司空。(3)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4)郎中:尚书属下部员。(5)员外部:尚书下属官。(6)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7)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8)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9)太史:记史,管文书。(10)六部:吏、户、礼、兵、刑、工。(11)左右拾遗:唐代谏官。(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14)校尉:汉代军事长官。(15)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16)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17)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8)知县:县一级行政长官(19)
16、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20)行人:供差遣出使。(21)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22)教授:专管训导考核学生。(23)游击:掌管军队 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24)侍郎侍中:官府侍卫(25)主簿:秘书,掌钱粮、户籍。(26)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27)掾(yun):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28)有司 :有关的官员。(三)其他常见的文言用词1.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2.表主管的:知、典、主3.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4.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5.表人物地位:贵、贱、卑、官绅、豪、缙绅6.表人物个性的:鲠直、耿、(仁)厚、矜、耿介、悫愿、刚毅、宽厚、骨鲠、正直
17、、恺悌、聪、慧、敏、木讷、奸、佞、诈、狡猾、危行、阿谀、献媚、谄谗、谲7.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8.跟科举考试有关的:贡举、登第、中第、状元、会元、解元、乡试9.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10. 表容器的:石、斛、觞、樽11.表受到诬陷的:中、谮、诬1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13.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14.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15.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16.表宽容的:容、贷、恕、宽17.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18.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罹、戾、诟、
18、谩19.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20.表监狱的:囹圄、狱21.表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 博士、太傅22.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缯、蚕、桑、23.表桌床的:案、几、床、榻24.表走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25.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26.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27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28.跟马有关的:马、驹、厩、策、羁、辔、逸、驭、御、驾、辕、辙29.表害怕的:畏、惧、惮、骇、患、30.表揭发
19、的:劾、讦、揭31.跟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对策、奏、表、疏、32.表朝见的:朝、觐33.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晏驾、薨、卒、死、没(殁)、终、圆寂34.跟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35.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幸、往、经36.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37.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38.表告别的:辞、别、谢39.表暗中的:阴、间、密4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结、履、绶、冠、冕、巾、弁、弱冠、笄、免冠、带4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42.跟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4
20、3.跟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荒、欠收、44.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45.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四)常见古今义词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逸(马脱了缰绳、放纵)禁(皇帝居住的地方)对(回答或对话)如(到、往)檄(古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欺骗言语不真实)掾(古代属官的统称)工(工匠;精巧;擅长;官吏)僭(超越本分;过分;虚假不真实)孤(幼年失去父亲)阪(山坡)容(宽容;容许;许可)贷(借出;借入;宽
21、恕)狱(官司;诉讼案件;监牢)白(告诉)与(赞扬)多(赞扬)遽(急速;就;恐惧)勤(辛劳)尤(罪过过错;抱怨指责;优异杰出;特别尤其)树(种植)给(食用丰足)劫(强夺;掠取;威逼;威胁)按(追究;考察;查办)赡(丰足充裕;供给供养)典(主持)令(美好、县令)差(病愈)执(捉拿)延(延请)省(减免)雅(平时)谢(道歉、推辞、告诉)第(次第;官僚和贵族的住宅;科举考试的等级)折(驳斥;指责使对方屈服)察(察举;考察后给予推荐)赧(因羞愧而脸红)竟(结束、完)坐(因而犯罪;因为)甫(才)寻(不久)祚(大堂前东面的台阶;帝位)造(造访)过(拜访;经过;过失;责备)弑(子杀父;臣杀君)用(财用;因为)常
22、见的古今异义词语:(1)特征:特别征召。 例: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后汉书党锢列传)(2)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例:嘉靖中,授句容知县。始视事,恂恂若不能。(3)故事:按旧例。 例: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4)下车:官吏初到位。 例:衡下车,治威严。(张衡传)(5)中外:朝廷内外。 例:帝虚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中外想望风采。(明史列传第一百一)(6)横行:纵横驰骋。 例: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三国志魏书王卫二刘傅传(7)首领:脑袋,性命。 例: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8)交通:交往。 例:后知云亡命罪人,而与交通。(汉书杨胡朱梅
23、云传)附:一、10个文言虚词1、之(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宋何罪之有?(公输)而城居者未知之也。(满井游记)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2、者 (一)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如: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二)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3、而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扁鹊
25、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 4、其 (一)代词 1作
26、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 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其一犬坐于前(狼)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
27、么”“难道”等,或省去。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 5、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屠惧,投以骨(狼) (二)连词 1表示目的, “来”如: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
28、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三)“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6、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如:不复出焉(桃花源记)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7、虽 连
29、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如: 虽千里弗敢易也,岂止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8、然 (一)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如:父利其然也(伤仲永)谓为信然。(隆中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二)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如: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然志犹未已。(隆中对)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译作“地”。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如: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墨池记)望之蔚然而深秀
30、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9、乃 (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乃入吴寻二陆。(周处)乃重修岳阳楼。(岳阳
31、楼记) (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0、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 二、常见文言固定结构对译 诚则,如果那么(就)。 得以:能够。 俄而:不久,一会儿。而况:何况,况且。
32、而已:罢了。 否则:如果不就。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 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既而:随后,不久。 既且:又又。见于:被。 可得:可以,可能。可以:可以用来,足以用来;可以,能够。乃尔:居然如此,竟然如此,这样。且夫:再说,而且。 然而: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是故:所以,因此。 是以:所以,因此,因而。庶几:或许,可能;差不多;但愿,希望。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 所谓:所说的,所认为。所以: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往往:处处,到处;常常。唯是:
33、只。为所:被。未尝:从来没有。谓曰:对说,告诉说;把叫做。谓之: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无几何:没有多久,不久,一会儿。 无虑:大约,大致。毋宁,无宁:宁肯,宁愿;莫不是,不是。无所:没有什么人(或物),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没有条件。无以为:用不着。无以: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无法。无庸:不用,无须。 无由:不可能,无法,无从。相率:竟相,一起。 相与: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向使:假如,如果。一何:多么;为什么那么。一切:一律,一概;权宜,暂且。 以故:所以。以故:因为所以。以是:因此。以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
34、用为;用做,把作(为)。以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以至于:一直到;结果。因而:据此而,借此而,因此而;因而。有所:有的人(或物),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有以: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于是: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之谓:叫做,就是,才算;这就叫做;就是,说的就是。之于:对待,对的态度(做法);同,对于;同相比。至于: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何所?所的是什么?奈何?怎么办?为什么?如何?奈何?拿怎么样呢?孰与?与相比,哪个?安乎?怎么呢?独耶?难道吗?何为?为什么?何哉?怎么能呢?何为?干什么呢
35、?何之有?有什么呢?如之何?怎么能呢?独哉?难道吗?何其也!怎么那么啊!直耳!只不过罢了!何如哉?该是怎么样的呢?无乃乎?恐怕吧?得无乎?该不是吧?庶几欤?或许吧?与其孰若?与其,哪如?其其也?是还是呢?2无以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汇集:1、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例: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因此不积累半步一步,就无法达到千里之外;不汇集细微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海。2,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 例: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或者考察其成败的事迹,不都是由于人事所决定的吗?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 例: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36、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死也是我厌恶的,(但是我)厌恶的还有比死更严重的,所以祸患(也)有(我)不躲避的。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例: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指南录后亭)天刚亮,在竹林里躲避哨后,(碰到)几十名巡逻的骑兵,几乎没法逃脱而死。5如何、奈何、若何,译为“把怎么办呢?”“对怎么样呢?”,如果之间没有插入名词、代词和词组,则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有询问怎么处理的意思。 例:“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沛公说:)“现在出来了,没有告辞,对这怎么办呢?”6如何,译为“对怎么办”。 例: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对太行、王
37、屋怎么办?7奈何,译成“把怎么办”。 例: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冶邺)三老不回来,把他们怎么办?8是故,是以,译为“因此,所以”。 例: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有,师之所存也。(师说)因此,无论(身份)高贵还是低贱,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9所以,译为“用来的”、“原因”、“的方法”。 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我们离开父母亲属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仰慕您的崇高品德。10不亦乎,译为“不也是吗?”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所学知识
38、,不也是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生气,不也是有道德的人吗?”11有以,无以,译为“有可以拿来的”,“没有可以拿来的”。 例1:吾终当有以活汝。(中山狼传)我总会有可以拿来使你活下去的办法。 例2: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军营里没有可以用来作乐的东西。12庸乎,译为“哪呢?” 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我以道理为师,哪管他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13其乎(邪),译为“难道吗?” 例: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是他们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啊!14得无一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例:
39、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记王忠肃公翱事)一你们的老人很廉洁,你们恐怕不免穷困吧?15无乃乎(与),译为“恐怕吧”。 例:无乃尔是过与?(论语)恐怕是你们的过错吧?16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例:谚所谓“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民谚中说的“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大概就是说的虞国与虢国的关系吧。17孰与,以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孰若,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比,怎么样呢?18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这样做官也担忧,
40、不做官也担忧,既然如此,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19有者,译为“有个人”。 例: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促织)县里有一个叫成名的人,读书考秀才,但是多次没有考中。20与其孰若(无宁),翻译为“与其,哪如,哪里比得上(不如)”。 例: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与其坐着等死,哪如奋起抵抗拯救我们村庄?21能无乎,译为“怎么不呢”。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诚信却被怀疑,忠心却被诽谤,怎能不怨愤呢?22(而)况乎,译为“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现在把钟和磬放入水中,即使有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
41、,又何况是石头呢!23安能、何能、何得,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例1:安能摧屑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怎么能让我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叫我不能开怀展笑颜! 例2: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剥丝,层层深入。 常见文言语气:1推测语气 得无 这个词组表示对某种情况的推测。“得无”也常写作“得勿”、“得亡”。翻译为“莫不是”或“该不会”。例如: 日食饮得无衰乎?(后汉书庞萌传) 翻译为:每日的饮食莫不是减少了吧?(意思就是可能减少了。) 2疑问语气 如何 奈何 若何 这是三个表示相同的疑问语气
42、,可以翻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待”。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翻译为: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何(胡)以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意思是用什么、拿什么、凭什么,表示疑问。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翻译为:国家拿什么来救济(灾民)呢?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孟子庄暴见孟子) 我们君王大概没有疾病吧,(不然)凭什么能够奏乐呢?3反问语气 不亦乎 亦是副词,用来加强反问语气。翻译为“不吗”或“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难道不是令人高兴的事吗? 何(奚)为? 为是表反问的语气词。翻译为“哪儿用得着呢”或“要干什么呢”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翻译:还要报答干什么呢?二、高中文言文阅读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再上龚舍人书王安石 安抚舍人阁下:前日所与某言者,不过欲计校仓廪 , 诱民出粟,以纾百姓一时之乏耳。某之所欲言者,非此之谓也。愿毕其说,阁下其择焉。 某尝闻善为天下计者,必建长久之策,兴大来之功。当世之人,涵濡盛德,非谓苟且一时之利,以邀浅鲜之功而已。夫水旱者,天时之常有也。仓廪财用者,国家常不足也。以不足之用,以御常有之水旱,未见其能济焉,甚非治国养民之术也。 伏自庆历以来,南北饥馑相继,朝廷大臣,中外智谋之士,莫不恻然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