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XX初级中学教案七年级 数学 备课教师 课 题绝对值课 时第一课时课程标准绝对值意义,掌握求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掌握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已知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数学思考:经历用符号表示绝对值的过程,感受数学符号语言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与代数式的互相转化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3)经历猜想、讨论、验证,发展学生的和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反思意识,通过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发现,并能与他人交流
2、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形式不同的问题的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喜悦。对学生进行“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好动,好奇,好表现,教师需要采用情景启发式、问题串引导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教学重点理解绝对值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教学难点理解绝对值的非负性教 具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以PPT为依据)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一、 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我们前面通过前面的学习,进一步感受了数学符号在生活中带来的便利,这节课我们又要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 2.出
3、示教学情境两辆汽车从同一处O出发,分别向东、西方向行驶10 km,到达A,B两处,它们的行驶路线相同吗?它们的行驶路程相同?结论:它们的行驶路线不同,行驶路程相同. 3.引入课题实际上在数学里我们只关注“数”而不关注“符号”的量,就是本节要学习的知识绝对值4.出示学习目标二、 自主学习一)阅读课本11页,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绝对值?你是怎么理解的?(2)绝对值用符号怎么表示?代表什么意义?二)检学1+2的绝对值是_; 0.8的绝对值是_ 2. 读作什么?表示什么意义?值是多少?3.口答: 三、 合作与交流提出思考题:若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 = ?不论有理数a取何值,它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
4、0(非负数),即对任意有理数a,总有 0四、思考与提升1:判断(1)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则这个数一定是正数;(2)一个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则这个数一定是负数;(3)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一定相等;(4)如果两个数不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一定不相等;2、若 ,求x、y的值。 3、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一条东西公路检修线路,记录员把东记为正,西为负。下面记录的是某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情况,出发地看做O点(单位:千米): -3、+4、+2、-8、+6、-2、+5,若每千米耗油0.2升,从O地出发到收工时共耗油多少升?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作业布置正式作业:课本
5、11页1,3题 练习作业:绩优学案绝对值1 预习作业:绩优学案10页探究4.1.教师说导语2.出示教学情境,提出问题:1)用数学符号能表示两车的行驶过程吗?2)“+”“-”分别表示什么?3)它们的行驶路程相同?1出示自学任务,查看学生的自学过程。2、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绝对值的定义等强化学生对绝对值定义的理解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结论: 第1题后,出示问题:1.当a取什么值时, =a?2.当a取什么值时, = -a? 3.若,那么a、b什么关系?第2题总结答题依据第3题点评学生的作、阅教师关注学生在知识和学习习惯方面的收获1. 学生朗读题目2. 回答问题3、学生朗读学习目标1、学生阅读课
6、文,画出关键词语。2、展示自学成果3.完成检学内容加深理解多个学生回答结果。如果答案不一致,小组交流讨论;如果结果一致,但不正确,老师提出质疑,学生交流讨论;如果学生结论一致且正确,分享思考经验。第1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判断。第2题:回答x、y的值,常识说出为什么?第3题:学生上黑板完成;同桌进行批改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问题串让学生初步感受学习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必要性。出示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检学内容,判断学生对自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知识的同时,感受符号语言的抽象、概括作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应用性。关注学生的
7、知识运用和书写规范程度。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价,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新概念课,理解概念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概念在课本中有明确的阐述,需要学生的认读阅读和思考,所以本节课首先关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感受符号语言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过定义学习进一步强化了符号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对桌互评是建立的一个最小的互助小组,练习中在知识的正确程度和书写的规范程度对学生进行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结过程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关注孩子们在课堂的表现情况,通过自评、互评、小组评价竖立课堂规范,有利于鼓励学生在课堂表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