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20242024年年高考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专题复习1知识点讲解概括、分析人物心理和情感(1)设问方式:这篇文章讲述了某人的怎样的心理过程,请结合文本进行归纳概括。(2)刻画人物心理的主要方法:A、心理概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直接叙述;B、内心独白,就是人物自己站出来把内心活动和盘托出;C、梦境和幻觉,通过人物的梦境和幻觉来展示心理;D、借助环境衬托心理,既有乐景乐情、哀景哀情的正衬,也有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的反衬;E、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综合手法来暗示和表现人物心理。2小试牛刀 行于北莺公路上,道路左边窜出来一丛丛苇芒,右边也窜出了一丛丛苇芒,(用“窜”
2、,强调苇芒一不留神就长得很高了;用“左边”和“右边”,强调苇芒带给人视觉冲击的喜悦。)然后车子转进了迂回的山路,芒花竟像一种秋天的情绪,感染了整片山丘,有几座乔木稀少的小丘,蒙上了一片白。(运用拟人手法,突出苇芒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遍布整片青山。)开篇点题:以出行为线索,经过北莺公路,发现秋季的青山上都蒙上了白白的芒花。我忍不住下车站在整山的白芒花前。青色山脉是山的背景,那时的苇芒像是水墨画的留白,这留白的空间虽未多作着墨,却充满了联想,仿佛它给山的天地间多留了空间,我们可以顺着芒花的步迹往更远的天地走去。(运用比喻,强调白芒花样的留白让我们看得更广,走得更远。)我站在苇芒花的中间,虽不能见到
3、山的背面,也看不到那弯折的路之尽头,但我知道,顺着这飘动的白色寻去,山的背面是苇芒,路的尽头也是苇芒。(白芒花深深吸引了开车的“我”,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欣赏青山白发,表达“我”的极度喜爱之情,引发了一系列联想。)联想一:整体描写秋季的白芒花生长面积之广,相对青山,它如水墨画的留白,引领大家走向更远的天地。北莺公路是我经常旅行的一条路,就在两星期前我曾路过这里,那时苇芒还只是山中的野草,芜杂地蔓生两旁,我们完全不能感知它的美。仅仅两星期的时间,蔓生的野草吐出了心头的白,染满了山坡,顺势下望,可以看到大汉溪的两旁,那些没有耕种的田地,已经完全被白色占据了。好像这些白色的芒花不是慢慢开起,而是在一夜之
4、间怒放。联想二:从生长状态整体描写秋季的白芒花生长速度之快,从芜杂蔓生的乱到一夜怒放的美,感叹自然的伟力。在乡间,苇芒是最低贱的植物,因此它的生命力特别强悍,一到秋天,它就成为山野中最美的景色了。(连用两个“最”,一个“特别”,强调苇芒强悍的生命力,虽说低贱但能演绎最美的风景。)有一年我在花盆里随意栽植一株苇芒,本来静静躺在花园一角,到秋末是它突然抽拔开花,是那些黄的红的花全成了烘衬它的背景。(用衬托手法强调苇芒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那令我们感觉,苇芒代表了自然的时序,他一生的精华就在秋天。(点明苇芒生命的意义,将所有精华都奉献给秋天。)有一次,我路过村落去探望郊区的朋友,在路旁拔了几株
5、苇芒的长花送给朋友,他收到苇芒花时不禁感叹:“竟然已是秋天了!”苇芒给人季节的感受,胜过了春天的玫瑰。(用对比手法,强调苇芒给人的时序感比玫瑰更强。)联想三:借助两件小事,赞美苇芒将一生的精华都奉献给了秋季,进一步强调其生命力之强,时序感之强。站在满山的芒花里,我想起一位特立独行的和尚云门文偃。云门是禅宗里追求心灵自由的代表,有一次,一位和尚问他:“什么是佛法的大意?”“春来草自青!”他说。又有和尚问他:“什么是成佛的方法?”“东山水上行!”他说。在云门的眼中,佛法的大意与成佛的方法,其实就是一种自然,一种万物变化与成长的基本道理:透过这种自然的过程,我们既可以说,佛法大意是“春来草自青”,当
6、然也可以说是“秋天苇自白”,它是自然心,也是平常心。联想四:由白芒花想到云门,借助两问,指出“春来草自青”和“秋天苇自白”异曲同工,强调道法自然、水到渠成的自然心和平常心。秋天里满山的芒花,它不必言语,就让人体会了天地,全是在时间的推演下自然生变青山犹有白发的时候,何况是人呢?承上启下:再次点题,以物喻人,由青山白发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作者对人类生命的思考。金刚经里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为什么不可得呢?因为面对自然的浩浩渺渺,人的心念实在是无比细小,而且时刻变化,让我们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本意。这本意正是“春来草自青,秋来苇自白”,是一种宇宙时空的推演。(一语中的,解读自
7、然心和平常心。)联想五:相对自然的生长规律,人的心念因太没有准则和规律,导致不可得,更无法知解人与自然的本意。我读过一本醉古剑堂扫,中有这样几句:“今世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马车,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人人解醒。”乃是因为人不能取寓自然,所以不能得人间的清凉。(借助引用,指出天下追名逐利的人们太多,揭示他们不能得到人间清凉的原因。)虽说不少智慧之士想要突破这种自然演变的藩篱,像明朝才子于孔兼在菜根谭题词里说:“天劳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想要找到一条补天通天的道路,可是,我们的心再飘逸,我们的
8、道再高远,恐怕都无法让苇芒在春日里开花吧!(用事实警示人们难以突破自然演变的藩篱,苇芒只能开在秋天,与前文呼应,解读深入浅出。)联想六:世间追名逐利之人,无法取寓自然,也无法突破自然演变的藩篱,从而引发读者思考人生如何获得心灵自由,深化主题。人面对自然、宇宙、时空的无奈,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从反面点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只能遵循自然。)豪放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一诗中曾有一段淋漓的描写:“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真真写出了淡淡的感慨。人能与月同行,而月却古今辉映,人在月中仅是流水一般的情境。(以李白为例,进一步指出人不能突破
9、自然演变的规则。)同样的,人能在苇草白头之时感慨不已,可是年年苇草白头,而人事已非!(苇草白头与明月照人一样,景还是那个景,但早已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联想七:无论任何人,想突破自然、宇宙、时空演变的藩篱,都是无可奈何的事。虽能见到相似的情境,但却有了物是人非之感。突然浮起苏东坡的名句“青山一发是中原”,那青山远望只是一发,而在秋天的青山里,那情牵动心的一发却已在无意之中白了发梢,即使是中原,此刻也是白发满山了吧!联想八:苏轼把青山比作一根发丝,作者把这根“发丝”说成“白了发梢”,进一步体现青山白发这一自然规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只要到了秋季,白芒花必然开遍整个山野,再次点题,引发读者对
10、生命的思考,要想人心可得,就要遵循自然规则。我离开那座满芒花的丘陵,驱车往乡间走去,脑中全是在风中飘摇的芒花,竟使我微微颤抖起来,有一种越过山头的冲动,虽然心里明明知道山头可攀,而青山白发影像烙在心头,却是遥遥难越了。(以景结文,读者再次追随作者心头的颤抖联想那青山白发的影像,引发无限遐思。)首尾圆合:停留片刻后继续开车前行,但青山白发的影像烙在心头,进一步启迪人生要遵循自然,保持自然心和平常心,才能获得心灵自由。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地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
11、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来说,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的,恐怕也要笑吧。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声声慢,题名就是“秋声”: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浓、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季节的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
12、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怀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有人说我们季节感的迷失,是因为台湾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这一点我不同意。即使在最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有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
13、放的时机。在工业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子、有粒子,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可叹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明察秋毫,不见舆薪”。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上。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
14、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地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的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路,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自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
15、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来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
16、远也不会知道的吧!2文中除了蒋捷的词中描写了“秋声”,其他部分鲜有涉及“秋声”,作者为何以“秋声一片”为题?请简要分析。3有人评论林清玄的散文“是绝然的感性,也充满乡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2“秋声一片”出自蒋捷声声慢中的“凄凉一片秋声”一句,以此为题,与文中的这首词形成呼应。“秋声”是秋天的讯息,秋天的到来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作者由此生发关于自然与季节感的联想和思考,并进一步展开。“秋声”并不单纯指秋天的声音,作者运用借代的手法,用“秋声一片”代指自然季节的各种讯息,以此为题,既形象可感,又引人遐思。以“秋声一片”为题,暗含了作者对自然界鲜明的季节感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人类在科学的进化中远离了自然、越来越迷失自我的感伤与痛惜。3文章从朋友通过蟹儿黄而知秋至这样的生活小事切入,进而引发对人类远离自然的忧虑和思考,入笔感性;回忆儿时感受季节的变化,痛惜现代都市人们季节感的迷失,笔法细腻,感性十足。作者深情回忆儿时乡下的生活场景,描写了野外的自然风光和大自然的季节变化,充满了乡土气息;作者将乡村与城市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四季分明的乡土自然生活的怀念,并以积极入世的态度,关注现代人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问题。